《建筑材料》課程學習1
第一章緒論
本章主要了解建筑材料的分類和建筑材料技術標準、建筑材料特點。
一、建筑材料的定義和分類
人類賴以生存的總環境中,所有構筑物或建筑物所用材料及制品統稱為建筑材料。本課程的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地基、基礎、地面、墻體、梁、板、柱、屋頂和建筑裝飾的所有材料。
建筑材料的分類:
1、按材料的化學成分分類,可分為無機材料、有機材料和復合材料三大類:
無機材料又分為金屬材料(鋼、鐵、鋁、銅、各類合金等)、非金屬材料(天然石材、水泥、混凝土、玻璃、燒土制品等)、金屬-非金屬復合材料(鋼筋混凝土等);
有機材料有木材、塑料、合成橡膠、石油瀝青等;
復合材料又分為無機非金屬-有機復合材料(聚合物混凝土、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等)、金屬-有機復合材料(輕質金屬夾芯板等)。
2、按材料的使用功能,可分為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兩大類:
結構材料--用作承重構件的材料,如梁、板、柱所用材料;
功能材料--所用材料在建筑上具有某些特殊功能,如防水、裝飾、隔熱等功能。
二、建筑材料的特點
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必須有以下特點:具有工程要求的使用功能;具有與使用環境條件相適應的耐久性;具有豐富的資源,滿足建筑工程對材料量的需求;材料價廉。
建筑環境中,理想的建筑材料應具有輕質、高強、美觀、保溫、吸聲、防水、防震、防火、無毒和高效節能等特點。
三、技術材料的類型
我國常用的標準有如下三大類:
1、國家標準
國家標準有強制性標準(代號GB)、推薦性標準(代號GB/T)。
2、行業標準
如建筑工程行業標準(代號JGJ)、建筑材料行業標準(代號JC)等。
3、地方標準(代號DBJ)和企業標準(代號QB)。
標準的表示方法為:標準名稱、部門代號、編號和批準年份。
篇2:《建筑材料》課程學習13
《建筑材料》課程學習13
第十三章裝飾材料
本章主要了解裝飾材料的基本功能和選用原則,了解工程中常用的裝飾材料。
一、概念、基本要求及選用原則
1、概念:在建筑上將依附于建筑物體表面起裝飾和美化環境的材料。
2、基本要求:美觀、耐久,且能滿足不同的使用功能。
3、選用原則:選擇裝飾材料時,必須考慮以下四個問題:
(1)建筑的類型和檔次;(2)裝飾效果(色彩、材料的質感、線型、尺度和紋理);(3)耐久性;(4)經濟性。
二、常用的裝飾材料
1、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
(1)天然石材:用作裝飾的主要有天然大理石、天然花崗巖和天然板巖等。
天然大理石板材的光澤易被酸雨侵蝕,故不宜用作室外裝飾。
(2)人造石材:是人造大理石和人造花崗巖的總稱。
特點:重量輕,強度高,厚度薄,易粘結。
分類:按所用材料不同,通常有以下四類:樹脂型人造石材、水泥型人造石材、復合型人造石材、燒結型人造石材。
常用品種:聚酯型人造石材、仿花崗巖水磨石磚、仿黑色大理石、透光大理石、高級石化瓷磚、藝術石。
2、建筑陶瓷:
分類:可分為陶質、瓷質和炻質(半瓷)制品。
重要技術性質:(1)外觀質量;(2)吸水率;(3)耐急冷急熱性;(4)彎曲強度;(5)耐磨性;(6)抗凍性能;(7)抗化學腐蝕性。
常用制品:最常用的有釉面磚、外墻面磚、地面磚、陶瓷錦磚、琉璃制品、陶瓷壁畫及衛生陶瓷等。
3、建筑玻璃:
(1)普通玻璃性質:透明、脆、熱穩定性差、化學穩定性好、表觀密度大、導熱系數比較大。
(2)玻璃制品:有普通平板玻璃、安全玻璃(鋼化玻璃、夾絲玻璃、夾層玻璃)、保溫絕熱玻璃(吸熱玻璃、熱反射玻璃、中空玻璃)、壓花玻璃、磨砂玻璃、噴花玻璃、玻璃空心磚、玻璃馬賽克、鐳射玻璃。
4、建筑裝飾涂料:
涂敷于建筑物體表面能干結成膜,具有防護、裝飾、防銹、防腐、防水或其他特殊功能的物質稱為涂料。
建筑涂料由主要成膜物質(基料、膠粘劑及固著劑)、次要成膜物質(顏料及填料)、溶劑(稀釋劑)及輔助材料(助劑)組成。
分類:
(1)按主要成膜物質分為有機涂料、無機涂料和有機無機復合涂料三大類。
(2)按使用部位分為外墻涂料、內墻涂料和地面涂料等。
(3)按分散介質種類分為溶劑型涂料、水乳型涂料和水溶型涂料。
5、木裝飾:常見的有條木地板、拼花木地板、護壁板、木花格、旋切微薄木、木裝飾線條(木線條)。
6、金屬裝飾:常用有鋁合金裝飾板材、裝飾用鋼板(不銹鋼鋼板、彩色不銹鋼鋼板、彩色涂層鋼板、彩色壓型鋼板)。
7、裝飾織物:室內裝飾織物主要包括地毯、藝術掛毯或壁掛、窗簾以及床單、臺布、蒙面布等。
篇3:《建筑材料》課程學習12
《建筑材料》課程學習12
第十二章絕熱材料和吸聲材料
本章主要了解絕熱材料和吸聲材料的基本性質。
一、絕熱材料
概念:用于控制室內熱量外流的材料叫做保溫材料;把防止室外熱量進入室內的材料叫做隔熱材料。保溫、隔熱材料統稱為絕熱材料。
絕熱材料的基本性能:
1、導熱系數:是通過材料本身熱量傳導能力大小的量度,它受本身物質構成、孔隙率、材料所處環境的濕度、溫度及熱流方向的影響。
2、溫度穩定性:材料在受熱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能不變的能力。
3、強度:通常采用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
常用絕熱材料:
常用保溫絕熱材料按其成分分為有機和無機兩大類。
無機絕熱材料是用礦物質原料制成的材料,呈散粒狀、纖維狀或多孔狀。
1、無機纖維狀絕熱材料:常用有玻璃棉及制品、礦棉及礦棉制品。
2、無機散粒狀絕熱材料:常用有膨脹蛭石及制品、膨脹珍珠巖及制品。
3、無機多孔類絕熱材料:常用有泡沫混凝土、加氣混凝土、硅藻土、微孔硅酸鈣、泡沫玻璃。
4、有機絕熱材料:是用有機原料制成。輕質板材由于多孔、吸濕性大、不耐久、不耐高溫,只能用于低溫絕熱。常用有泡沫塑料、植物纖維類絕熱板(如軟木板、木絲板、甘蔗板、蜂窩板)、窗用絕熱薄膜等。
二、吸聲材料
1、材料的吸聲性能:
吸聲系數是評定材料吸聲性能好壞的主要指標。
材料的吸聲性能除與材料本身性質、厚度及材料表面的條件有關外,尚與聲波的入射角度和頻率有關。凡6 個頻率的平均吸聲系數大于0.2的材料,可稱為吸聲材料。
2、選用吸聲材料的基本要求:
(1)選擇氣孔是開放的且互相連通的材料。保溫材料要求封閉的、不連通的氣孔。
(2)吸聲材料應設置在護壁臺以上,安裝時應考慮材料的脹縮。
(3)盡可能選用吸聲系數較高的材料。
(4)注意吸聲材料和隔聲材料的區別。
3、隔聲材料:應選擇密實、沉重的材料(如粘土磚、鋼筋混凝土、鋼板等)作為隔聲材料。對固體聲隔聲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不連續的結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