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面貼墻紙工程施工工藝
1、施工工藝
(1)基層處理:基層處理是直接影響墻面裝飾效果的關鍵,應認真做好處理工作。對各種墻面總的要求是:平整、清潔、干燥,顏色均勻一致,應無空隙、凸凹不平等缺陷。
1)對舊墻面首先對墻體原抹灰層的空鼓、脫落、孔洞等用砂漿進行修鋪,清除浮松漆面或漿面以及墻面砂粒、凸起等,并把接縫、裂縫、凹窩等用膠油膩子分1~2次修鋪填平,然后滿刮膩子一遍,用砂紙磨平。
2)對木基層要求拼縫嚴密,不外露針頭。接縫、針眼應用膩子鋪平,并滿刷膠油膩子一遍,然后用砂紙磨平。
(2)涂刷基層處理材料:基層處理并待干燥后,表面滿涂基層處理材料一遍,要求薄而均勻,減少因不均而引起紙面起膠現象。
(3)墻面劃垂線:株糊壁紙,紙幅必須垂直,才能使花紋、圖案、縱橫連貫一致。
1)施工時,在基層涂料涂層干燥后,劃垂直線作標準。
2)取線位置從墻的陰角起,以小于壁紙1~2㎝為宜。
3)裱糊時,應經常校對、調整,保證紙幅垂直。
(4)壁紙及基層涂刷膠粘劑:根據實際尺寸,統籌規劃裁紙,紙幅應編號,按順序粘貼。
1)準備上墻裱糊的壁紙,紙背預先刷清水一遍(即悶水),再刷膠粘劑一遍。有的壁紙產品背面已帶膠粘劑,可不必再刷。
2)為了使壁紙與墻面結合,提高粘結力,裱糊的基層同時刷膠粘劑一遍,壁紙即可以上墻裱糊。
(5)裱糊:壁紙可采取紙面對折上墻。接縫為對縫和搭縫兩種形式。一般墻面采用對縫,陰、陽角處采用搭縫處理。
1)裱糊時,紙幅要垂直,先對花、對紋、拼縫,然后用薄鋼片刮板由上而下趕壓,由拼縫開始,向外向下順序任平、壓實。
2)多余的膠粘劑,則順刮板操作方向擠出紙邊,擠出的膠粘劑要及時用濕毛巾(軟布)抹凈,以保持整潔。
2、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裁剪壁紙
1)裁紙最好由專人負責,在工作臺上進行。如果是大、中卷壁紙,為了拉紙方便,宜將成卷的壁紙放在一個架上,用一根鐵棍或鋼管穿過壁紙卷的軸心,這樣在裁紙時能夠拉而不亂。
2)裁紙的尺寸主要根據要裱貼的部位下料。下料時,應比較貼部位的尺寸長一點,因為壁紙在陰角及收回部位,往往讓其多一點富余,然后再將多余的部分切割掉。要想做到在交接部位切割,壁紙必須大于要裱糊的實際尺寸,一般長3㎝左右,例如墻與吊頂的交接部位,考慮到吊頂可能會局部不平,如果不是壁紙順著邊緣貼密實,那么很可能在某一部位露出"白茬"。所以,直用切割的方法使其達到密實。
3)如果室內凈空較高,墻面直分段進行,每一段的長度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掌握。一次接糊的高度,如果從方便操作的角度考慮,宜在3m左右。
4)壁紙應做到邊緣整齊,特別是采用拼接法裱糊的壁紙,邊緣整齊更顯重要,如果是破損的邊緣,應適當的裁取。否則,邊線不整齊,影響拼接的質量。
(2)刷膠粘劑
1)刷膠粘劑操作并不難,可剛于基層,也可劇于壁紙背面。
2)如果是較厚的壁紙,如植物纖維壁紙等,應在紙背面及基層均要刷膠粘劑,因為較厚的壁紙,膠刷的少粘不牢,刷很多又易于流淌,所以要雙面利膠。
3)株糊塑料紙,正常情況下,宜將膠粘劑劇在紙背面。這樣,由于劇后可以將壁紙膠面對膠面對疊碼放,便于施工時拿取,又可防止膠粘劑中水分蒸發,刷過膠后起到悶水作用。
(3)壁紙悶水
所謂悶水,是指用清水濕潤紙面,使其能夠得到充分的伸縮,免得在裱糊時遇到膠粘劑而發生伸縮不勻。如若伸縮不勻,則在表面起皺,影響裱糊質量。
1)核糊普通塑料壁紙,提前悶水是必要的。悶水方法:用排筆蘸清水濕潤背面(即清水),也可將裁好的壁紙卷成一卷放入盛水的桶中5浸泡3~5min,然后拿出來將其表面的明水抖掉,再靜停20 min左右。
2)如果裱糊墻面時是將膠粘劑劇在基層上,在裱糊時干的壁紙突然遇到濕的膠粘劑,由于遇水程度的差別而造成皺折現象,所以壁紙悶水是必要的。如果將膠粘劑刷在紙背面,實際上等于刷一道水,因膠粘劑不外乎是稠一點的水溶液。所以,裱糊中起皺現象會比前者少很多,如果再采用專人刷膠粘劑,刷過后再膠面對膠面對折存放一會,會使壁紙通水得以充分伸縮。所以,將膠粘劑刷在紙背面,可不再進行悶水這道工序。
(4)陰、陽角部位處理
1)為了防止使用中的碰、路開膠、裱糊時不要在陽角部位留拼縫。陽角部位多采用包過去的方法,在陰角處拼縫。
2)對陰角部位,壁紙拼縫不要正好留在陰角處,而是搭入陰角1~2cm
3)陰、陽角及窗臺等部位易于積灰塵,應增刷1~2遍膠粘劑,以保證粘結牢固。
4)如果局部有卷邊、脫膠現象,補貼時,可用毛筆上白膠,將其補牢。這種現象多發生在窗臺水平部位、墻與項的相交部位
(5)大面積裱糊
1)大面積裱糊前,宜先做樣板間,根據使用的材料及裱糊部位,總結經驗,統一操作要領。
2)有些質量上不易解決的問題,還需請有關單位共同研究解決。如圖案拼接、花紋對稱等,找出是材料或施工方面的原因。
(6)膩子的強度
1)修補墻面所用的膩子,要有一定的強度,不宜單獨使用數甲基纖維素作為主要膠結材牌。
2)在較潮濕墻面上裱糊完畢,白天應打開窗,適當加強通風,夜間將門窗關閉,防止潮濕氣體侵入。
(7)其它
1)裱糊壁紙是在室內其它工種基本做完的情況下進行的。如果墻面裱糊前不久仍在大洞或堵洞,因堵洞的沙漿未夠充分干燥,容易造成表面色彩不勻。如果裱糊后打洞,更是不妥,破壞了成品,局部難以修復。
2)裱糊壁紙,應在完全干燥的情況下,再進行驗收。因為有些缺陷,只有在干燥的情況下,才能看出毛病。
篇2:改造裝飾墻紙工程施工方案
改造裝飾墻紙工程施工方案
1、施工程序
畫垂線→裁紙→刷膠→紙上墻→對縫→趕大面→整理紙縫→擦凈膠面。
2、操作要點
(1)畫垂線:施工時,待基層底膠干燥后畫垂直線,起線位置從墻的陰角開始,以小于壁紙1-2CM為宜,
(2)裁紙:這道工序很重要,直接影響墻面裱糊質量。
1)注意花紋的上下方向,每條紙上端根據印花對應,在花循環的一部位裁,并應成方角,長度根據墻斷高度而定。
2)比較每條紙的顏色,如有微小差別,應另以分類,分別安排在不同的墻面上。
3)裁紙時,主要墻面花紋應對稱完整,一個墻面剩下不足一幅壁紙寬的窄條時,窄條應貼在較暗的陰角處。
4)窄條紙宜現用現下料,這是由于裱糊后,壁紙在寬度方向能脹出1CM左右,墻面陰陽角處難免有誤差,下料時應核對窄條上下端所需寬度,窄條下料時,應考慮對縫和錯縫關系,手裁的一邊只能錯縫不能對縫。
(3)刷膠:在墻面和壁紙背面同時刷膠。
1)壁紙背面刷膠時,紙上不應有明膠,多余的膠應用干燥棉絲擦去。
2)刷膠不宜太厚,應均勻一致,紙背刷膠后,膠面與膠面應對疊,以避免膠干得太快,也便于上墻。
(4)裱糊:是本工程中最主要的工序,直接決定墻面質量的好壞。
1)根據陰角搭縫的里外關系,決定先做哪一片墻面,貼每一片墻的第一條壁紙前,要先在墻上吊一條垂直線,彈上粉線后用鉛筆在粉線上描一條直線,垂直線的位置可比一幅壁紙寬并再讓寬0.5CM左右,每片墻先從較寬的一角以整幅紙開始,將窄條甩在較暗的一端或門兩側陰角處。
2)裱糊應先從一側由上而下開始,上段不留余量,對花接縫到底,要求縫嚴,用手或棉絲將接縫處10CM壓一下相對固定。
3)由對縫一邊開始,上下同時用干凈膠刷(不用橡膠輥)從紙幅中間向上、下劃動,不能從上下端向中間趕,壓迫壁紙貼在墻上,不留氣泡,趕氣泡時,應注意紙對縫的地方,不要措縫或離縫。
4)檢查接縫時,檢查有措縫或離縫的地方,并適當加以調整后,用棉絲壓實,不能有"張嘴"現象(不能用木輥或銅輥壓縫)。
5)溢出紙邊的膠液和在紙面上的膠液,隨時用濕棉絲擦洗、清理,保持紙面潔凈。
6)陰角不對縫,采用搭縫做法,陰角搭縫做法是:先裱糊壓在里面的一幅紙,陰角處轉過0.5CM左右,陰角有時不垂直,要核對上下頭再決定轉過多少,陰角處和紙邊要壓實,無空鼓,然后裱糊搭縫在外面的一幅紙,紙邊應在陰角處。
7)陽角處不甩縫,包角要嚴實,沒有空鼓、氣泡,注意花紋和陽角的直線關系。
8)壁紙上端應在掛鏡線下沿,下端收頭在踢腳板上沿,踢腳板處多余部分,應先貼上,用剪刀順踢腳板上劃一折線,將壁紙下端揭起,用剪刀將多余部分剪去,再將壁紙貼回并壓實。
9)壁紙表面扎有花紋,壓縫趕氣泡時用力要適度,除膠刷和棉絲外,不得使用其他硬質工具,避免紙面的凹凸、文理質感。
(5)局部修補方法(待紙上墻膠干后)
1)紙邊"張嘴":由于涂膠不均勻或膠液過早干燥,可在加膠后重新粘貼壓實,如有微小的"張嘴",用油筆蘸107膠粘貼,然后壓實。
2)紙面有氣泡:可用剪紙刀在氣泡處切開,擠出氣體或多余的膠粘劑,再壓平壓實,紙面有氣泡而下無膠,可采用注射器打進一些稀107膠壓實抹平。
3)接縫處露白茬:在接縫處如干縮露白茬,可用乳膠漆找色。
4)紙面出現皺折:可在膠粘劑未干前,掀起紙幅重新粘貼。
5)碰撞損壞壁紙:可對紋、對色挖空填補,其花紋、圖案、縫隙應合。
3、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裁剪壁紙
1)裁紙最好由專人負責,在工作臺上進行,如是大、中卷壁紙,為拉紙方便,將成卷的壁紙放在一個架上,用根鐵棍或鋼管穿過壁紙卷的軸心,這樣在裁紙時能夠拉而不亂。
2)裁紙的尺寸主要根據要裱貼的部位下料,下料時,應比要貼部位的尺寸長一點,因壁紙在陰角及收回部位,往往讓其多一點富余,然后再將多余部分割掉,要想做到在交接部位切割,壁紙必須大于要裱糊的實際尺寸,一般長3CM左右,例如墻與吊頂的交接部位,考慮到吊頂可能回局部不平,如果不是壁紙順著邊緣貼密實,那么很可能在某一部位露出"白茬",所以,用切割的方法使其達到密實。
3)如果室內凈空較高,墻面分段進行,每一段的長度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掌握,一次接糊的高度,如果從方便操作的角度考慮,宜在3M左右。
4)壁紙應做到邊緣整齊,特別是采用拼接法裱糊的壁紙,邊緣整齊更顯重要,如果是破損的邊緣,應適當的裁取,否則,邊線不整齊,影響拼接的質量。
(2)刷膠粘劑
1)刷膠粘劑操作并不難,可用于基層,也可用于壁紙背面。
2)如是較厚的壁紙,如植物纖維壁紙等,應在紙背面及基層均要刷膠粘劑,因為較厚的壁紙,膠刷的少粘不牢,刷的多又易于流淌,所以要雙面刷膠。
3)裱糊塑料壁紙,正常情況下,將膠粘劑刷在背面,這樣,由于刷后可將壁紙膠面對膠面對疊碼放,便于施工時拿取,又防止膠粘劑中水分蒸發,刷過膠后起到悶水作用。
(3)陰、陽角部位處理
1)為了防止使用中的開膠,裱糊時不要在陽角部位留拼縫,陽角部位多采用
2)對于陰角部位,壁紙拼縫不要正好留在陰角處,而是搭入陰角1-2CM。
3)陰、陽角及窗臺等部位易于積灰塵,應增刷1-2遍膠粘劑,以保證粘結牢固。
4)如果局部有卷邊、脫膠現象,補貼時,可用毛筆蘸上白膠,將其補牢,這種現象多發生在窗臺水平部位、墻與頂的相交部位。
(4)大面積裱糊
1)大面積裱糊前,宜先做樣板間,根據使用的材料及裱糊部位,總結經驗,統一操作要領。
2)有些質量上不易解決的問題,還需請有關單位共同研究解決,如圖案拼接、花紋對稱等,找出是材料或施工方面的原因。
(5)膩子的強度
1)修補墻面所用的膩子,要有一定的強度,不宜單獨使用數甲基纖維素作為主要膠結材牌。
2)在較潮濕墻面上裱糊完畢,白天應打開窗,適當加強通風,夜間將門窗關閉,防止潮濕氣體侵入。
(6)其它
1)裱糊壁紙是在室內其他工種基本做完的情況下進行的,如果墻面裱糊前不久仍在打洞或堵洞,因堵洞的砂漿未夠充分干燥,容易造成表面色
彩不勻,如果裱糊后打洞,更是不妥,破壞不、了成品,局部難以修復。2)裱糊壁紙,應在完全干燥的情況下,再進行驗收,因為有些缺陷,只有在干燥的情況下,才能看出毛病。
4、質量要求
(1)裱糊工程完工并干燥后,放可驗收。
(2)驗收時,應檢查品種、顏色、圖案是否符合設計求。
(3)壁紙裱糊工程的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壁紙必須粘貼牢固,表面色澤一致,不得有氣泡、空鼓、裂縫、翹邊和斑污,視為無膠痕。
2)表面平整,無波紋起伏,壁紙與掛鏡線、貼臉板和踢腳板緊接,不得有縫隙。
3)各幅壁紙拼接橫平豎直,拼接處花紋、圖案吻合,不離縫,不搭接,距墻面1.5米,正視,不顯明縫。
4)陰陽轉角垂直,棱角分明,陰角處搭接順光,陽角無接縫。
5)壁紙邊緣平直整齊,不得有紙毛、飛刺。
6)不得有漏貼、補貼和脫層等缺陷。
篇3:酒店室內墻紙裱糊施工工藝方法
酒店室內墻紙裱糊施工工藝與方法
(一)裱糊類墻面的構造
墻體上用水泥石灰漿打底,使墻面平整。干燥后滿刮膩子,并用砂紙磨平,然后用107膠或其它膠粘劑粘貼墻紙。
(二)裱貼墻紙、墻布主要工藝流程
清掃基層、填補縫隙→石膏板面接縫處貼接縫帶、補膩子、磨砂紙→滿刮膩子、磨平→涂刷防潮劑→涂刷底膠→墻面彈線→壁紙浸水→壁紙、基層涂刷粘結劑→墻紙裁紙、刷膠→上墻裱貼、拼縫、搭接、對花→趕壓膠粘劑氣泡→擦凈膠水→修整。
(三)裱貼墻紙施工要點
1、基層處理時,必須清理干凈、平整、光滑,防潮涂料涂刷均勻,不宜太厚。
(1)混凝土和抹灰基層:墻面清掃干凈,將表面裂縫、坑洼不平處用膩子找平。再滿刮膩子,打磨平。根據需要決定刮膩子遍數。
(2) 木基層:木基層應刨平,無毛刺、戧茬,無外露釘頭。接縫、釘眼用膩子補平。滿刮膩子,打磨平整。
(3) 石膏板基層:石膏板接縫用嵌縫膩子處理,并用接縫帶貼牢。表面刮膩子。
2、涂刷底膠一般使用107膠,底膠一遍成活,但不能有遺漏。
3、為防止墻紙、墻布受潮脫落,涂刷一層防潮涂料。
4、彈垂直線和水平線,以保證墻紙、墻布橫平豎直、圖案正確的依據。從墻的一側開始,距一定距離用線錘找出第一條垂直參照線并劃上記號,保證每一張墻紙完全垂直。
5、裁剪:根據墻高略加10公分余量剪裁。花紙根據拼貼對花要求裁出,素紙則應根據拼貼指令順卷或折疊裁出。
6、塑料墻紙遇膠水會膨脹,因此要用水潤紙,使塑料墻紙充分膨脹,玻璃纖維基材的壁紙、墻布等,遇水無伸縮,無需潤紙。復合紙壁紙和紡織纖維壁紙也不宜悶水。在裁好的墻紙背面均勻刷上配好的膠液,兩側應刷足,折疊并壓合兩側悶放,以使膠液充分滲入紙背,5-6分鐘左右即可上墻使用。
7、先貼好墻紙上部,用刮板由上而下,由中間向兩邊掃平,擠出氣泡。如花紙,則應注意對花。第一張紙上墻時要用垂直線找垂直,并且要同門窗角度保持盡可能一致。粘貼后,趕壓墻紙膠粘劑,不能留有氣泡,擠出的膠要及時揩凈。
(四)注意事項
1、墻面基層含水率小于8%。
2、墻面平整度達到用2米*尺檢查,高低差不超過2毫米。
3、拼縫時先對圖案、后拼縫,使上下圖案吻合。
4、禁止在陽角處拼縫,墻紙要裹過陽角20毫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