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場項目無損探傷工作制度
1.目的和范圍:
1.1為了加強無損探傷工作的管理,更好地控制和保證金屬結構產品的質量,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承擔的金屬結構制作、安裝和機電設備安裝工程的無損探傷工作。
2.無損探傷工作是產品質量控制和保證的手段之一。無損探傷班歸屬質檢科直接領導,并在質檢科指令下進行工作。
3.無損探傷班應依據質檢科簽發的“產品探傷檢驗通知書”明文規定的要求進行探傷,不得隨意變動,通知書明文的內容如探傷時間、探傷百分比,探傷標準、質量標準等。
4.無損探傷人員應按“探傷工作程序”進行檢驗工作,并對探傷的工作質量和探傷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責任。
5.無損探傷工作,應由Ⅱ級以上合格人員執行,在需集體完成的射線透照中,應至少有一名Ⅱ級合格人員參加,并對透照全過程的工作質量,透照成果質量負責。
6.無損探傷班內應建立“監查制度”和“會診制度”。探傷班技術負責人有權對探傷結果進行檢查核實。探傷中如遇難以結論之缺陷,應采用其它探傷手段補充檢查或采用會診方法解決,不得輕率結論。
7.無損探傷班應建立儀器設備及組件性能定期測試檔案,長期末用的儀器及組件啟用前應檢查其可靠性,不合格的儀器或組件不得使用。
8.探傷工作應在受檢部位外觀檢查合格后進行,探傷前探傷人員應對受檢件表面進行檢查、修正。
9.對重要、復雜結構件設備探傷前,探傷人員應編制出探傷工藝方案,交探傷技術負責人審批,探傷中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10.在射線透照工作時,應保證射線機操作人員及其它工作人員的安全。
11.在對產品進行探傷檢驗過程中,如發現超標缺陷,探傷人員應在當日出據“返修通知單”交施工技術負責人,并在受檢部位作出明顯標記。
12.探傷中,探傷人員應在探傷部位打上探傷標記,并繪制探傷部位原始記錄。
13.在對產品進行探傷過程中,探傷班負責人應經常向質檢股和施工單位負責人反映質量情況,協助施工單位改進制造工藝,提高產品質量。
14.無損探傷工作中,應在當日作好檢驗原始記錄,在工程結束三日內作好探傷報告和質量統計表,提交質檢股和施工單位質檢負責人,探傷報告應由Ⅱ級以上合格人簽字,方為有效。
15.探傷班應建立與探傷人員工作質量掛鉤的經濟責任制。
1.探傷人員應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探傷技術,加強職業責任心,努力作好探傷對產品質量的監督控制作用。
篇2:造價工程師技術計量安裝高頻考點:無損檢測(探傷)
造價工程師技術與計量安裝高頻考點:無損檢測(探傷)
考點三:無損檢測(探傷)
【考頻分析】★★★★★
1.射線探傷(RT)
(1)*射線探傷的優點是顯示缺陷的靈敏度高,特別是當焊縫厚度小于30mm時,較γ射線靈敏度高;其次是照射時間短、速度快。缺點是設備復雜、笨重,成本高,操作麻煩,穿透力比γ射線小。
γ射線的特點是設備輕便靈活,特別是施工現場更為方便,而且投資少,成本低。但其曝光時間長,靈敏度較低,在石油化工行業現場施工時常用。
(2)中子射線檢測的獨特優點是使檢驗封閉在高密度金屬材料中的低密度材料如非金屬材料成為可能,此方法與*射線法是互為補充的。在某些場合,試件既用*射線又用中子射線做全面的檢測。
2.超聲波探傷(UT)
超聲波探傷與*射線探傷相比,具有較高的探傷靈敏度、周期短、成本低、靈活方便、效率高,對人體無害等優點。缺點是對工作表面要求平滑、要求富有經驗的檢驗人員才能辨別缺陷種類、對缺陷沒有直觀性。超聲波探傷適合于厚度較大的零件檢驗。
3.渦流探傷
渦流探傷只能檢查金屬材料和構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在檢測時并不要求探頭與工件接觸,所以這為實現高速自動化檢測提供了條件。渦流法可以一次測量多種參數,如對管材的渦流檢測,可以檢查缺陷的特征。此外,還可以測量管材的內徑、外徑、壁厚和偏心率等。
渦流探傷的主要優點是檢測速度快,探頭與試件可不直接接觸,無須耦合劑。主要缺點是只適用于導體,對形狀復雜試件難作檢查,只能檢查薄試件或厚試件的表面、近表面缺陷。
4.磁粉探傷(MT)
磁粉檢測法可以檢測材料和構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對裂紋、發紋、折疊、夾層和未焊透等缺陷極為靈敏。可檢出的缺陷最小寬度約為1μm;幾乎不受試件大小和形狀的限制。
局限性是只能用于鐵磁性材料;只能發現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可探測的深度一般在1~2mm;寬而淺的缺陷也難以檢測;檢測后常需退磁和清洗;試件表面不得有油脂或其他能黏附磁粉的物質。
5.滲透探傷
滲透探傷是檢驗非疏孔性金屬和非金屬試件表面上開口缺陷的一種無損檢測方法。
液體滲透檢驗的優點是不受被檢試件幾何形狀、尺寸大小、化學成分和內部組織結構的限制,也不受缺陷方位的限制,一次操作可同時檢驗開口于表面中所有缺陷;不需要特別昂貴和復雜的電子設備和器械;檢驗的速度快,操作比較簡便,大量的零件可以同時進行批量檢驗,因此,大批量的零件可實現100%的檢驗;缺陷顯示直觀,檢驗靈敏度高。最主要的限制是只能檢出試件開口于表面的缺陷,不能顯示缺陷的深度及缺陷內部的形狀和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