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空調系統調試施工方法
一、調試前的準備工作
1、空調系統調試以前,首先應熟悉空調系統全部設計資料,包括圖紙和設計說明,充分領會設計意圖,了解各種設計參數、系統的全貌及空調設備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等;
2、試前,必須查清施工方法與設計要求不符合及加工安裝質量不合格的地方,并且提出意見整改;
3、準備好試驗調整所需儀器和必須工具,安排好調試人員及調試配合人員,調試配合人員應包括通風工和電工。
二、現場準備工作
1、打開系統上全部閥門,并檢查各個閥門靈活性,并且清理機組內雜物;檢查風管的通暢性,特別是風機吸入口的障礙物必須清除;
2、檢查機組內風機接線是否正確,并用搖表檢查各相對地的絕緣電阻;
3、檢查總風管及分支管預留測試孔位置是否正確,如果預留測試孔位置不合格或沒有預留,則需在測試前選擇、安裝好測試孔。檢測完畢后,需對測試孔進行密封。
4、檢查各風機皮帶松緊程度,過緊會增加磨擦力,皮帶易損壞,電機負荷過大;過松會使皮帶在輪上打滑,造成風量變小。
三、漏風量測試
風管的漏風量測試采用的計量器具必須是經檢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內,同時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流量測量節流裝置》規定的計量元件搭設測量風管單位面積漏風量的試驗裝置。風管單位面積允許漏風量的檢驗標準見下表:
工作壓力(Pa)5006008001000120**500
中壓系統
允許漏風量2.002.252.713.143.534.08
風管安裝完畢以后,在保溫之前按以下步驟對安裝完畢的風管進行的漏風量的測試。中壓系統風管的漏風量檢測必須在漏光檢測合格的基礎上進行,按20%的抽檢率進行抽檢。如有不合格時,進行加倍抽檢直至全數合格。為確保風管漏風量檢測的真實、可靠性,風管的抽檢部位由發包方及監理進行指定。
1、試驗前的準備工作:將待測風管連接風口的支管取下,并將開口處用盲板密封。
2、試驗方法:利用試驗風機向風管內鼓風,使風管內靜壓上升到700Pa后停止送風,如發現壓力下降,則利用風機繼續向管內進風并保持在700Pa此時風管內進風量即等于漏風量。該風量用在風機與風管之間設置的孔板與壓差計來測量。
3、試驗裝置見圖:
試驗風機:為變風量離心風機,風機最大風量為1600m3/h,最大風壓2400Pa。
連接管:Ф100mm
孔板:當漏風量≥130 m3/h時,孔板常數C=0.697,孔徑=0.0707m
當漏風量<130 m3/h時,孔板常數C=0.603,孔徑=0.0316m
傾斜式微壓計:測孔板壓差0~2000Pa測孔管壓差0~2000Pa
4、試驗步驟
漏風聲音試驗:本試驗在漏風量測量之前進行。試驗時先將支管取下,用盲板和膠帶密封開口處,將試驗裝置的軟管連接到被測風管上。關閉進風擋板,啟動風機。逐步打開進風擋板直到風管內靜壓值上升并保持在試驗壓力。注意聽風管所有接縫和孔洞處的漏風聲音,將每個漏風點作出記號并進行修補。
漏風量測試:本試驗在有漏風聲音點密封之后進行。測試時,首先啟動風機,然后逐步打開進風擋板,直到風管內靜壓值上升并保持在試驗時,讀取孔板兩側的壓差,按公式計算被測風管的漏風量。
篇2:空調系統調試方法
空調系統調試方法
1.為使試運轉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對大、中型通風空調系統必須制訂系統試運轉方案,明確試運轉程序,并作好試運轉前的準備工作。
1).進行試運轉的條件
a空調系統安裝工作完成后,經過檢查,應全部符合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相應要求;
b制訂系統試運轉方案和工作進度表,組織好試運轉技術隊伍,并明確試運轉負責人選;
c整理齊備全部設計圖紙及有關技術資料,并熟悉有關設備的技術性能及系統中的主要性能參數;
d試運轉所需要的水、電、壓縮空氣等能源供應均已滿足使用的條件;
e通風空調系統所在場地的土建施工應完成,場地應清除干凈;
按照試運轉項目,準備好數
據記錄的相應表格。
2)設備及風管系統準備
a檢查通風空調設備的外觀和構造有無尚未修整的缺陷;
b全部設備應根據有關規定進行清洗;
c運轉的軸承部位及需要潤滑的部位,添加適量潤滑劑;
d空調器及通風管道內應打掃干凈,檢查和調節好風量調節閥、防火閥、排煙防火閥的動作狀態;
e所有送、回(排)風口開啟。
3)管道系統準備
a冷卻、冷凍水管通水沖洗,排出管內污物,并檢查確實無漏泄處;
b管道上的閥門經檢查,確認安裝的方向和位置均正確,符合設計要求,閥門啟閉靈活;
c排水通道暢通,并在管道上開設多點泄水閥以便于沖洗。
4)電氣控制系統準備
a電動機及電氣箱盤內的接線準確;
b電氣設備與元件的性能應符合技術要求;
c繼電保護裝置應整定正確;
d電氣控制系統應進行模擬動作試驗。
4)調試人員
由業主、監理工程師、承包商組成,成立調試小組,部分設備應有供貨商參加。
6)調試儀表(見表3.3.3.1-1)
調試儀表
表3.3.3.1-1
編號 名稱 數量
1 玻管液體式溫度計0~50℃分度值0.5℃ 2支
2 熱電偶溫度計 2支
3 自計式葉輪風速儀 3只
4 熱電風速儀 2只
5 皮托管 2套
6 傾斜式微壓計 2套
7 對講機
3部
2.設備單機調試要求采用標準
通風機試運轉:GBJ243-82第6.7.8條
水泵的試運轉:GBJ242-82第8.4.2,8.4.3條
冷卻塔的試運轉:GBJ242-82第10.3.9,10.3.10,10.3.12條
制冷機試運轉:GBJ242-82第8.4.2,8.4.3條
3風機性能測定
通風機性能測定分為兩步來進行:第一步是在試運轉之后,將空調系統所有干、支管道和送風口處的調節閥打開,而空氣混合閥和分配閥處于中間位置上,在整個系統阻力最小的情況下,所測得的風量是通風機的最大風量,目的是考驗該風機所能提供的最大風量和風壓,作為系統調整的參考。第二步是在各干、支管道和送風口的風量調整到符合設計要求之后,測出空調系統在實際工作條件下通風機的風量和風壓,以此作為對通風機進行調整的依據。在一般情況下只需測出風機的風量、風壓和轉數,在特殊情況下還要測定風機的軸功率、風機效率,并與產品樣本特性曲線作比較。
4.風系統性能測試及調整
1)風壓及風量的測定
測定風機的全壓,必須分別測出壓出端和吸入端測定截面上的全壓平均值。當風機壓力在50MMH2O以下時用皮托管和傾斜式微壓計來測量,如果壓力再高,應把微壓計換成U形壓差計。
風機壓出端的測定截面,應當盡可能選在靠近通風機出口而氣流比較穩定的直管段上。如風壓測定截面離風機出口較遠時,應將測定截面上測定的全壓值加上從該截面到風機出口處這段風管的理論壓力損失。
風機吸入端的測定截面位置應盡可能處于靠近風機吸入口處。
風量測定用風速儀在通風截面上進行,一般選在上、下、左、右和中間五個點進行定點測量,也可用勻速移動測量法,并求平均值作為測定數據。
通風機平均風量,可由下式確定:L=(L*+LY)M3/H
式中L*吸入端測得的風量;LY壓出端測得的風量,如所測的L*,LY相差超過5%時,需要重測。
2)送、回風口風量測定
一般用勻速移動測量法或定點測量法進行測量,用葉輪風速儀貼近格柵或網格處測風口平均風速,用下列公式計算風量:
L=3600*F外框*V*KM3/H
式中F外框風口安裝面積M2
V風口處測得的平均風速M/S
K修正系數,一般取0.7~1.0
3)系統風量的調整方法
采用基準風口調整法。先將全部風口普測一遍風速(閥門、風口均處于開啟狀態,列表排出實測風量與設計風量之比,以比值最小的風口為準,調相鄰風口風量,使L基/L鄰=L基設/L鄰設,并以同樣方法調節其它風口與基準風口的比值,使之接近設計比值。
5.水系統性能測試
1)水泵試運轉
a水泵起動后立即停止運轉,檢查葉輪與泵殼有無摩擦聲和其它不正常現象,并觀察水泵旋轉方向是否正確;
b水泵啟動時,測定其啟動電流,待水泵正常運轉后,再測定其電動機運轉電流,保證電動機運轉功率和電流不超過額定值;
c水泵的滾動軸承運轉時的溫度不應高于75℃,滑動軸承運轉
溫度不應高于70℃;
d水泵運轉時,其填料的溫升也應正常。在無特殊要求的情況下,普通軟填料允許有少量泄漏,但每
分鐘不超過10~20滴,機械密封的泄漏不允許大于10ML/H,即每分鐘不超過3滴。水泵運轉經檢查一切正常后,再進行2小時以上的連續運轉,運轉中如未再發現問題,則視為合格。
水泵試運轉結束后,應將水泵出入口閥門及附屬管路系統閥門關閉,將泵內積水排盡。
2).冷卻塔試運轉
冷卻塔試運轉時,應檢查風機的運轉狀態和冷卻水系統的工作狀態,并記錄運轉中的情況及有關數據,如無異常現象,連續運行時間應不少于2小時。
a檢查噴水量與吸水量是否平衡,及補給水和集水池的水位等運行狀況;
d測量冷卻塔出入口冷卻水溫度;
冷卻塔在試運轉之后,應清洗集水池。運轉后若長期不用,應將循環管路及集水池中的水全部放出。
3)水機組調試
對冷水機組的單機調試,由供貨商及承包商組織調試小組進行。主要包括機組試運轉、環控系統冷凍水壓力及流量調整,機組冷卻水壓力及流量調整,在BAS系統未進場的情況下,以機組蒸發器進出口壓差判斷冷凍水量是否足夠,以機組冷凝器進出口壓差判斷冷卻水量是否足夠,一般情況下,壓差達到0.1MP時,可視為流量基本合格。
6空調系統試調
是指帶空調冷負荷的調試,由承包商主持并負責環控系統所有測定和調試,這項工作與全線設備聯調同時開始進行,在各單系統調試合格的前提下,對空調系統進行調試,測定和調整空調范圍內的環境(包括送風溫度,設備及管理用房的溫度、濕度及氣流速度,使其達到設計要求。
必須保證系統帶空調冷負荷連續運轉8小時且間歇運轉72小時無故障。
系統聯調時應保證與其它各專業的良好協調。(見圖3.3.3.6-1)
篇3:通風空調系統調試方法(3)
通風空調系統調試方法(三)
1、系統安裝完后,進行仔細的檢查,保證各個獨立設備安裝均已完成,先進行各個系統的獨立調試試運行。
2、檢查各個設備的電氣(控制)線路是否安裝齊全,各項電氣檢測測試是否已完成合格,各個回路的絕緣電阻是否搖測合格,記錄完整。
3、檢查各個設備、部件的機械部分是否正常,沒有雜物、沒有破損、沒有松動等情況。
4、檢查相關部位,如風道、管井閥門等處是否干凈無雜物,不會阻礙運轉。
5、上述檢查均合格后,先進行冷水機組和各個獨立系統的單體調試。
6、由于中央空調各個系統各自獨立而又相互聯系,任何一個系統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其它系統的正常工作,因此各個系統的調試合格后,還必須進行全面的綜合調試即整體系統調試。主要調試三個部分:
(1)調節冷卻水量:根據制冷壓縮機的排氣壓力、溫度,冷凝壓力、溫度來調節,使冷凝壓力和溫度都在正常的參數值內。分三步:
①用市政自來水沖洗管道系統,就是在冷卻水管安裝完后,在對水管內壁沖洗干凈的基礎上進行檢查和再沖洗,直到放出的水不含雜物;
②啟動冷卻水泵和冷卻塔,進行整個系統的循環清洗。在檢查電氣、機械條件均合格后,向冷卻塔和冷卻泵充滿自來水,接通電源啟動電機,進行循環清洗。1-2小時放水一次,反復直到放出水質清潔為止。
③檢測階段。檢查泵和抽風機運轉是否正常,播水器的出水是否均勻,水泵壓力是否達到要求等。測量冷卻水的流量,并反復調整,調節到符合要求。過大,則失水量大,增加風機負荷和噪音;過小,會影響制冷壓縮機的排氣壓力,造成壓縮機工作不正常。
(2)調節各空調間的送風量:根據各個空調間的溫度和濕度,調節各個風量調節閥門的開啟度,使空調間的風量適中,包括送、回風系統和新風系統。送、回風系統是空氣調節的主要環節,由風管、風量調節閥、風柜盤管等熱交換器和送風口、回風口等組成,程序如下:
①首先將所有的風量調節閥定在最大通風的位置上,保證送風系統的暢通無阻,然后檢查電源線路,清除阻礙風機運轉的雜物,檢查風機皮帶的松緊程度并盤動葉輪數周,觀察葉片和機殼是否相碰,如果一切正常,就可以供電運轉。正常情況下,測量送風量及送、回風口的風速。
②測量風速用葉輪風速儀和熱電風速儀兩種,從多個角度測量。風量通過下式計算:每小時的風量L=3600F×Vp(m3/h)每秒的風量L=F×Vp(m3/s)
(F為測量段風管的截面積m2,Vp為截面積上的平均風速m/s)
③風機盤管用在辦公室內,其供電和控制都是單獨的系統,因此測試時,要逐臺分別檢查供電線路和三速開關、溫控器,再供電試運行,運行正常情況下測量其風量。
④新風系統的測試與送、回風系統相同。
(3)調節冷凍水量。根據空調間的溫度和濕度要求,調整冷凍水的流量。其調節方法與冷卻水基本相同,但要注意充水時排管內空氣和將膨脹水箱放滿水,以自動補充水量不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