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整治工程改性瀝青防水層施工工藝
1.施工準備
1.1材料及要求
1.1.1高聚物改性瀝青油氈防水卷材
1.1.1.1規(guī)格: 見表3-6。
高聚物改性瀝青油氈防水卷材規(guī)格 表3-6
厚度(mm)寬度(mm)長度(m)
2.0≥100020
3.0≥100010
4.0≥100010
5.0≥100010
技術性能:見表3-7。
高聚物改性瀝青油氈防水卷材技術性能表3-7
指標
聚酯胎麻布胎聚乙烯胎坡纖胎
拉力N≥400≥500≥50≥200
延伸率%≥30≥5≥200≥50
耐熱度85℃受熱2h不流淌,涂蓋層無滑動
低溫柔性-15℃繞規(guī)定直徑圓棒,無裂紋
不透水性壓力/保持時間0.2MPa/30min
1.1.2配套材料:
1.1.2.1氯丁橡膠瀝青膠粘劑:氯丁橡膠加入瀝青及溶劑配制而成的黑色液體。用于油氈接縫的粘結。
1.1.2.2橡膠瀝青乳液:用于卷材粘結。
1.1.2.3橡膠瀝青嵌縫膏:用于特殊部位、管根、變形縫等處的嵌固密封。
1.1.2.4汽油、二甲苯等:用于清洗工具及污染部位。
1.2主要用具:
1.2.1清理用具:高壓吹風機、小平鏟、笤帚。
1.2.2操作工具、電動攪拌器、油毛刷、鐵桶、汽油噴燈或專用火焰噴槍、壓子、手持壓滾、鐵輥、剪刀、量尺、1500mm?30管(鐵、塑料)、劃(放)線用品。
1.3作業(yè)條件:
1.3.1施工前審核圖紙,編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并進行技術交底。地下防水工程必須由專業(yè)隊施工,操作人員持證上崗。
1.3.2鋪貼防水層的基層必須按設計施工完畢,并經(jīng)養(yǎng)護后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基層應平整、牢固、不空鼓開裂、不起砂。
1.3.3防水層施工涂底膠前(冷底子油),應將基層表面清理干凈。
1.3.4施工用材料均為易燃,因而應準備好相應的消防器材。
2.操作工藝
2.1工藝流程:
基層清理→涂刷基層處理劑→鋪貼附加層→熱熔鋪貼卷材→熱熔封邊→做保護層
2.2基層清理:施工前將驗收合格的基層清理干凈。
2.3涂刷基層處理劑:在基層表面滿刷一道用汽油稀釋的氯丁橡膠瀝青膠粘劑,涂刷應均勻,不透底。
2.4鋪貼附加層:管根、陰陽角部位加鋪一層卷材。按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將卷材裁成相應的形狀進行鋪貼。
2.5鋪貼卷材:將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按鋪貼長度進行裁剪并卷好備用,操作時將已卷好的卷材,用?30的管穿入卷心,卷材端頭比齊開始鋪的起點,點燃汽油噴燈或專用火焰噴槍,加熱基層與卷材交接處,噴槍距加熱面保持300mm左右的距離,往返噴烤、觀察當卷材的瀝青剛剛熔化時,手扶管心兩端向前緩緩滾動鋪設,要求用力均勻、不窩氣,鋪設壓邊寬度應掌握好,滿貼法搭接寬度為80mm,條粘法搭接寬度為100mm。
2.6熱熔封邊:卷材搭接縫處用噴槍加熱,壓合至邊緣擠出瀝青粘牢。卷材末端收頭用瀝青嵌縫膏嵌固填實。
2.7保護層施工:平面做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保護層;立面防水層施工完,應及時稀撒石碴后抹水泥砂漿保護層。
3.質量標準
3.1保證項目
3.1.1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膠粘劑的規(guī)格、性能、配合比必須按設計和有關標準采用,應有合格的出廠證明。
3.1.2卷材防水層特殊部位的細部作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規(guī)定。
3.1.3防水層嚴禁有破損和滲漏現(xiàn)象。
3.2基本項目:
3.2.1基層應平整,無空鼓、起砂,陰陽角應呈圓弧形或鈍角。
3.2.2改性瀝青膠粘劑涂刷應均勻,不得有漏刷、透底和麻點等現(xiàn)象。
3.2.3卷材防水鋪附加層的寬度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分層的接頭搭接寬度應符合規(guī)范的規(guī)定,收頭應嵌牢固。
3.2.4卷材粘結應牢固,無空鼓、損傷、滑移翹邊、起泡、皺折等缺陷。
4.成品保護
4.1地下卷材防水層部位預埋的管道,在施工中不得碰損和堵塞雜物。
4.2卷材防水層鋪貼完成后,應及時做好保護層,防止結構施工碰損防水層;外貼防水層施工完后,應按設計砌好防護墻。
4.3卷材平面防水層施工,不得在防水層上放置材料及作為施工運輸車道。
5.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5.1卷材搭接不良:接頭搭接形式以及長邊、短邊的搭接寬度偏小,接頭處的粘結不密實,接槎損壞、空鼓;施工操作中應按程序彈標準線,使與卷材規(guī)格相符,操作中齊線鋪貼,使卷材接長邊不小于100mm,短邊不小于150mm。
5.2空鼓:鋪貼卷材的基層潮濕,不平整、不潔凈、產生基層與卷材間窩氣、空鼓;鋪設時排氣不徹底,窩住空氣,也可使卷材間空鼓;施工時基層應充分干燥,卷材鋪設應均勻壓實。
5.3管根處防水層粘貼不良:清理不潔凈、裁剪卷材與根部形狀不符、壓邊不實等造成粘貼不良;施工時清理應徹底干凈,注意操作,將卷材壓實,不得有張嘴、翹邊、折皺等現(xiàn)象。
5.4滲漏:轉角、管根、變形縫處不易操作而滲漏。施工時附加層應仔細操作;保護好接槎卷材,搭接應滿足寬度要求,保證特殊部位的質量。
篇2:涂膜防水層施工質量技術交底記錄
質量技術交底記錄
施工單位:福建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設工程名稱: 交底日期:年月日
單位工程名稱:號 樓記錄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班組:
交底內容:
涂膜防水層的施工
1、基層應壓實平整,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等現(xiàn)象。
2、涂料必須在干燥的基層上施工,以避免產生涂膜鼓泡現(xiàn)象的質量問題。
3、天溝、檐溝、檐口、泛水等部位,均應加鋪有胎體增強材料的附加層。
4、水落口周圍與屋面交接處,應作密封處理,并加傅兩層有胎體增強材料的附加層,并且涂膜應伸入水落口內50mm,以防翹邊開縫,造成滲漏。
5、泛水轉角均應抹成圓弧,其半徑不應小于50mm,以保證涂層厚薄均勻。
6、保護層材料采用淺色涂料;也可采用水泥砂漿或塊材等剛性保護層。
7、涂料在成膜過程中最好有幾個連續(xù)的無雨、雪、冰凍天氣,尤其是在涂膜實干前不能遇雨、雪,否則不僅會造成涂膜麻面和空隙,而且還有被溶解和被雨水沖掉的可能。
8、涂膜防水層施工程序:
施工準備工作→板縫處理及基層施工→基層檢查及處理→涂刷基層處理劑→節(jié)點和特殊部位附加增強處理→涂布防水涂料及鋪貼胎體增強材料→防水層清理與檢查修整→保護層施工。
9、對于多組分防水涂料,施工時應按規(guī)定的配合比準確主量,充分攪拌均勻;有的防水涂料,施工時要加入稀釋劑、促凝劑或緩凝劑,以調節(jié)其稠度和凝固時間,摻放后只有攪拌充分,才能保證防水涂料的技術性能達到要求。
10、確保涂膜防水層的厚度是涂膜防水屋面最主要的技術要求。過薄會降低屋面整體防水效果,縮短防水層耐用年限;過厚將在一定意義上造成浪費。
11、防水涂膜應分遍涂布,待先涂的涂層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
12、采用二層胎體增強材料時,上下層不得互相垂直鋪設,搭接縫應錯開,其間距不應小于幅寬的1/3。各遍涂膜的涂刷方向應相互垂直,使上下遍涂層互相覆蓋嚴密,避免產生直通的針眼氣孔,提高防水層的整體性和均勻性。涂層間的接茬,在每遍涂布時應退茬50~100mm,接茬時也應超過50~100mm,避免在接茬處涂層薄弱,發(fā)生滲漏。
13、在涂膜防水層的收頭處應多遍涂刷防水涂料,或用密封材料封嚴。泛水處的涂膜宜直接涂布至女兒墻的壓頂下,在壓頂上部也應做防水處理,避免泛水處或壓頂?shù)哪ɑ覍娱_裂,造成屋面滲漏。
14、涂布時應按照"先高后低,先遠后近"的原則進行;在相同高度的大面積屋面上,要合理劃分施工段,分段應盡量安排在變形縫處。
15、整個防水涂膜施工完后,應有一個自然養(yǎng)護的時間,尤其是因涂膜防水層的厚度較薄,耐穿刺能力較弱,為避免人為的因素破壞防水涂膜的完整性,保證其防水效果,在涂膜實干前,不得在防水層上進行其它施工作業(yè),涂膜防水屋面上不得直接堆放物品。
注:表格內容要求用碳素墨水填寫。
篇3:學校建筑屋面防水層施工方法
學校建筑屋面防水層施工方法
1 找平層表面壓實平整,排水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水泥砂漿抹平收水后二次壓光,充分養(yǎng)護,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現(xiàn)象。
2 基層與突出屋面結構(女兒墻、立墻、天窗壁、伸縮縫)的連接處,以及基層的轉角處(水落口、檐口、檐溝),均應做成圓弧,圓弧半徑50mm。
3 鋪設防水層前,基層必須干凈、干燥。
4 防水層鋪設方向可以平行式垂直屋脊鋪貼。
5 防水層施工前,應先做好節(jié)點、附加層和屋面排水比較集中部位(屋面與水落口連接處、檐口、檐溝、屋面轉角處等)的處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標高處向上施工。鋪貼檐溝時,宜順檐溝方向,減少搭接。
6 水落口、檐溝、檐口等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6.1.水落口應牢固地固定在承重結構上,當采用鑄鐵制品時,所有零件均應除銹,并涂刷防銹漆。
6.2鋪至混凝土檐口的卷材端頭應裁齊后壓入凹槽。當采用壓條或帶墊片釘子固定時,最大釘距不應大于900mm。凹槽內用密封材料嵌填封嚴。
6.3.檐溝鋪貼卷材應從溝底開始。當溝底過寬,卷材需縱向搭接時,搭接縫應用密封材料封口。
7 本工程防水層鋪設采用滿粘法。
8 立面卷材收頭的端部應裁齊,并用壓條或墊片釘壓固定;最大釘距不應大于900mm;上口應用密封材料封固。
9 本工程防水層采用熱風焊接法鋪設。
10.焊接前,卷材鋪放應平整、順直,搭接尺寸準確,焊接縫的結合面應清掃干凈。
11.應先焊長邊搭接縫,后焊短邊搭接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