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模板設計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建筑面積約20000平方米,由二個幢號組成商住樓,現澆鋼筋砼
十三層框剪結構,結構設計按8度抗震設防。建筑總高約為45米,層高為3米,最大跨為6米。
二、施工方法
(一)施工準備
1、模板安裝前基本工作:
(1)放線:首先引測建筑的邊柱、墻軸線,并以該軸線為起點,引出各條軸線。模板放線時,根據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的中心線和邊線,墻模板要彈出模板的邊線和外側控制線,以便于模板安裝和校正。
(2)用水準儀把建筑水平標高根據實際標高的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安裝位置。
(3)模板墊底部位應預先找平,雜物清理干凈,以保證模板位置正確,防止模板底部漏漿或砼成形后爛根。
(4)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對其規格、數量逐項清點檢查,未經修復的部件不得使用。
(5)工長事先確定模板的組裝設計方案,向施工班組進行技術、質量、安全交底。
(6)經檢查合格的模板應按安裝程序進行堆放或運輸。堆放整齊,底部模板應墊離地面不少10cm.
(7)支承支柱的土壤地面,應事先夯實整平,加鋪50厚墊板,并做好防水、排水設置。
(8)模板應涂刷脫模劑。結構表面需作處理的工程,嚴禁在模板上涂刷廢機油。膠模劑要經濟適用,不粘污鋼筋為主。
(9)做好施工機具和輔助材料的準備工作。
(二)模板安裝
1、技術要求:
(1)按配板設計循序拼裝,以保證模板系統的整體穩定。
(2)配件必須安裝牢固,支持和斜撐的支承面應平整堅實,要有足夠的受壓面積。
(3)預埋件、預留孔洞必須位置準確,安設牢固。
(4)基礎模板必須支撐牢固,防止變形,側模斜撐的底部應加設墊木。
(5)墻、柱模板底面應找平,下端應事先做好基準靠緊墊平,模板應有可靠的支承點,其平直度應進行校正,兩側模板均應利用斜撐調整固定其垂直度。
(6)支柱所設的水平撐與剪刀撐,應按構造與整體穩定性布置。
(7)同一條拼縫上的U形卡,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緊。
(8)墻模板的對拉螺栓孔應平直相對,穿插螺栓不得斜拉硬頂。嚴禁在鋼模板上采用電、氣焊灼孔。
(9)鋼楞宜采用整根桿件,接頭應錯開設置,搭接長度不應少于300mm.
2、模板安裝注意事項
(1)柱模板
保證柱模板長度符合模數,不符合模數的放到節點部位處理。柱模根部要用水泥砂漿堵嚴,防止跑漿,柱模的澆筑口和清掃在配模時一并考慮留出。若梁、柱模板分兩次支設時,在柱子砼達到拆模強度時,最上一段柱模先保留不拆,以便于與梁模板連接。
按照現行《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4),澆筑砼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的規定。因此在柱模超過2以上時可以采取設門子板車的辦法。
(2)梁模板
梁口與柱頭模板的連接要緊密牢固。
梁模支柱一般情況下采用雙支柱時,間距以60~100為宜,特殊情況應設計計算。
模板支柱縱橫向和水平拉桿、剪刀撐等均應按設計要求布置,當設計無規定時,支柱間距一般不宜大于1,縱橫方向水平拉桿的上下間距不宜大于1.5,縱橫方向的剪刀撐間距不大于6米,扣件鋼管支架要檢查扣件是否擰緊。
(3)墻模板
按位置線安裝門洞口模板、預埋件或木磚。模板安裝按設計要求,邊就位邊校正,并隨即安裝各種連接件,支撐件或加設臨時支撐。相鄰模板邊肋用U形卡連接的間距不得大于300;對拉螺栓應根據不同的對拉形式采用不同的做法。
墻高超過2米以上時,一般應留設門子板。設置方法同柱模板,門子板水平距一般為2.5米。
(4)樓板模板
采用Φ48×3.5鋼管做立柱,從邊跨一側開始逐排安裝立柱,并同時安裝外楞。立柱和鋼楞(大龍骨)間距,根據模板設計計算決定,一般情況下立柱與外楞間距為600~1200小龍骨間距400~600調平后即可鋪設模板。在模板鋪設完,標高校正后,立桿之間應加設水平拉桿,其道數要根據立桿高度決定,一般情況下離地面200~300處設一道,往上縱橫方向每1。2左右設一道。
底層地面應夯實,底層和樓層立柱均應墊通長腳手板。采用多層支架時,上下層支柱應在同一堅向中心線上。
(5)基礎模板
為保證基礎尺寸,防止兩側模板位移,宜在兩側模板間相隔一段距離加設臨時支撐,澆筑砼時拆除。
箱基底板模板應按設計要求留置后澆帶,剪力墻壁位置準確,隨時找正,及時擰緊對拉螺栓。
(6)樓梯模板
施工前應根據實際層高放樣,先安裝休息平臺梁模板,再安裝樓梯模板斜楞,然后鋪設梯底模,安裝外側模和步模板。
安裝模板蛙要特別注意斜向支柱(斜撐)的固定。防止澆筑砼時模板移動。
后澆帶內側模板安裝時,底板處采用以層鋼絲網片支模,墻壁、頂板采用3厚木板支模。
三、保證安全生產和要求
1、模板上架設的電線和使用的照明燈具。應采用36V的低壓電源或其它有效的安全措施。
2、作業時,各種配件應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嚴禁放在模板或腳手架上,不得掉落。
3、要避開雷雨天施工。
4、裝、拆模板時,必須采用穩固的登高工具,高度超過3。5時,必須搭設腳手架。裝、拆時下面不得站人。高處作業時操作人員應掛上安全帶。裝、拆模板應隨拆隨運轉,扣件和鋼管嚴禁堆放在腳手板上和拋擲。
5、安裝墻、柱模板
四、模板設計
本工程墻、柱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板組拼,支撐、楞采用Φ48×3.5鋼管。
1、墻模板結構設計:
取6米跨計算(其余跨度參照),扣除柱位置,凈跨為6-0.24=5.76米。采用Φ12對拉螺栓(兩頭采用鉆孔鋼片),縱向間距600mm,豎向間距300mm。組合鋼模拼裝詳附圖所示。
鋼材抗拉強度設計值:Q235鋼為215N/mm2。鋼模的允許撓度:面板為1.5mm,鋼楞為3mm。
驗算:鋼模板、鋼楞和對拉Φ12鋼筋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1)、荷載設計值
砼自重rc=24KN/mm3,強度等級C30,坍落度12cm
a、砼側壓力
砼初凝時間:t0=20
0/T+15=200/20+15=5.71hF1=0.22×rc×t0×1×1.15×1.81/2=46.52KN/2
F2=rc×H=24×0.8=67.2KN/m2
取兩者中小值,即F1=46.52KN/m2,
實際值F=F1×1×1.15=53.5KN/m2
b.傾倒砼時產生的水平荷截
采用導管為2KN/m2
荷載實際值為2×1.4×0.85=2.38KN/m2
荷載組合實際值:F=53.5=2.38=55.88K/m2
(2)、驗算
a.鋼模板驗算
采用P3015鋼模板(δ=2.5)
I=26.97×104mm4W*j=5.9×103mm3
計算簡圖:(略)
化為線均布荷載:
q1=F×o.33/1000=55.88×0.33/1000=18.44KN/mm
(用于計算承載力)
q2=F×0.3/1000=53.5×0.33/1000=17.66Kn/mm
(用于驗算撓度)
撓度驗算:
p=0.273×qP4/100E1
=0.273×17.66×6004/100×2.06×26.97×104
=1.13mm<[p]=1.5mm(可)
b.內鋼楞驗算
1根Φ48×3.5I=12.19×104mm4W=5.08×103mm3
計算簡圖:(略)
線荷截q1=F×0.75/1000=55.88×0.6/1000=33.53/mm
(用于計算承載力)
q2=F×0.75/1000=53.5×0.6/1000=32.1/mm
(用于驗算撓度)
抗彎強度驗算:
330/800=0.41≈0.4
近似按多跨連續梁計算
M=0.078×ql2=0.078×33.53×8002=167.38×104N.mm
抗彎承載能力:
σ=M/W=167.38×104/5.08×103=329N/mm2
329.5N/mm2>215N/mm2(不可)
方案一、改用兩根Φ48×3.5作內鋼楞。則抗彎承載能力:
=167.38×104/2×5.08×103=164N/mm2<215n/mm2(可)
方案二、每根內楞間距改為600mm.
M=0.078×33.53×6002=94.15×104/mm
δ=M/w=94.15×104/5.08×103=185N/mm2<215N/mm2(可)
撓度驗算:
p=0.644×ql4/100EI
=0.644×32.1×8004/100×2.06×105×2×12.9×104
=2.49mm<3mm(可)
c.對拉鋼筋Φ12驗算
結拉桿的拉力Φ12凈面積A=88.74mm2
按橫豎計算
N=F×0.8×0.6=55.88×0.8×0.6=26.82KN
對拉桿應力δ=N/A=26820/88.74=302N/mm2>215N/mm2(不可)
改不豎向0.3m,縱向0.6m
則N=F×0.3×0.6=10.66KN
δ=10060/88.74=113.36N/mm2<215N/mm2(可)
2、梁模板結構設計
采用Φ48×3.5鋼管支設.取梁斷面b×h=250×400,長6000mm的矩形梁.
(1)、底模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a.荷載:砼自重24×0.25×0.4×1.2=2.88Kn.m
鋼筋荷重1.05×0.25×0.4×1.2=0.18Kn/m
振搗砼荷重2×0.25×1.2=0.6KN/m
合計q1=3.66KN/m
折減系數0.9,則q=q1×0.9=3.29KN/m
b.抗彎承載力驗算
底模楞鋼間距取0.7,為多跨連續梁,近似單跨計算。
M=q1=3.29×0.7=0.202×10N.mm
=M/W0.202×10/5.08×10=39.76N/mm2<205N/mm2(可)
c.撓度驗算
p=5ql4/384EI=5×3.29×700/384×2.06×105×12.9×104=0.39mm<[p]=I/250=700/250=2.8mm(可)
小楞驗算:
a.抗彎強度驗算
小楞間距700mm,小楞上的荷載為集中荷載。
取p=q1=3.66KN/m
M=1/8p1(2-b/t)=1/8×3660×700×(2-300/700)=0.511×106N.mm
δ=M/W=0.511×106/5.08×103=101N/mm2<205N/mm2(可)
若取間距900,則δ=130N/mm2<205N/mm2(可)
b.撓度驗算
P=Pl/48EI=3660×103×700/48×2.06×105
×12.9×104=0.2mm<1/250=2.8mm(可)
3、大楞驗算
M=1/10ql2=1/10×3.66×7002=1.8×105N.mm(可)
o=M/W=1.8×105/5.08×103=35.46M/mm2<205N/mm2
Р=3.66×7002/150EI=1.79×106/150×2.06×105
×12.9×104=0.45mm<1/250=2.8(可)
4、鋼管立柱驗算
橫桿步距1000mm,立桿允許荷載11.6Kn
每根立柱荷載N=19.74/16=1.23KN
> 立柱穩定驗算:ψ=N/ψA≤f
A=489mm2
λ=1/I=130/1.58=82查(GBJ18-87)附錄三:
軸心受壓穩定系數ψ=0.71
o=N/ψA=1230/0.7×489=4.75N/mm2<205N/mm2(可)
若取@1000立桿,則
N=19.74/12=1.65KN
Ψ=N/ψA=1650/0.71×489=4.75N/mm2<205N/mm2(可)
取立桿@900
結論:
1.剪力墻250mm厚時,選用方案二,內外縱橫桿間距600。拉桿選用Φ12,兩端與鋼模板的U型卡卡牢。
篇2:平面設計師個人簡歷模板
平面設計師個人簡歷模板
本人概況
姓名:*** 性別:女
民族:漢 政治面目:群眾
學歷(學位):大專 專業:平面設計
聯系電話:12345678 手機:13901111234
聯系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大街10號 郵編:100007
Email Address: 12345678@sohu.com 呼機:66806688-1234
教育背景
畢業院校: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1995.9--1998.7 平面設計專業
另:其他培訓情況
*1997.5--1997.12參加工藝美院電腦設計培訓
*熟練掌握Photoshop5.0/pagemark6.5/freehand8.0/CorelDraw/Illustrator/Firework、Flash、Dream Weaver等圖形設計軟件
*擅常卡通圖形繪制,有作品發表
工作經歷
*1998.6---1999.6 **廣告公司 平面設計
負責公司廣告的創意、設計及制作完成
*1999.7---至今 **電子商務公司 美術工程師
公司標識的設計制作,網頁設計制作
個人簡介
本人接受過正規的美術教育,具有較好的美術功底及藝術素養,能夠根據公司的需要進行設計制作,熟練掌握多種電腦制作軟件,能夠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本人性格開朗、思維活躍,極富創造力,易于溝通,具有較好團隊的意識。
本人性格
開朗、謙虛、自律、自信(根據本人情況)。
另: 最重要的是能力,相信貴公司會覺得我是此職位的合適人選!
期盼與您的面談!
篇3:木模板工程設計方案
木模板工程設計方案
(一)模板安裝概況
本工程設計符合《木結構設計規范》的有關規范要求。木立柱截面尺寸為100mm*100mm;園木尾徑不小于70mm。立柱間距為500mm。
(二)模板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1、模板安裝前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向作業班組長做書面安全技術交底,再由作業班組長向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有關施工及操作人員應熟悉施工圖及模板工程的施工設計。
2、施工現場設可靠的能滿足模板安裝和檢查需用的測量控制點。
3、現場使用的模板要完好、齊整。
4、梁和樓板模板的支柱支設在土壤地面時,應將地面事先整平夯實,并準備柱底墊板。
5、豎向模板的安裝底面應平整堅實,并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
(三)模板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1、模板的安裝必須按模板的施工設計進行,嚴禁任意變動。
2、支柱和斜撐下的支承面應平整墊實,并有足夠的受力面積,基礎模板必須支拉牢固,防止變形,側模斜撐的底部應加設墊木。柱子模板的底面應找平,下端應與事先做好的定位基準靠緊墊平,在柱上繼續安裝模板時,模板應有可靠的支撐點,其平直度應進行校正。
3、下層樓板結構的強度,當達到能承受上層模板、支撐和新澆砼的重量時,方可進行,否則下層樓板結構的支撐系統不能拆除,同時上下支柱應在同一垂直線上。
4、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臨時固定設施,嚴防傾覆,支柱全部安裝完畢后,應及時沿橫向和縱向加設水平撐和垂直剪刀撐,并與支柱固定牢靠,當支柱高度小于4米時,水平撐應設上下兩道,兩道水平撐之間,在縱、橫向加設剪刀撐,然后支柱每增高2米再增加一道水平撐,水平撐之間還需增加剪刀撐一道,支撐桿接長使用時,接頭不能超過兩個,且應采用輔助支柱來保證接頭的承力和穩定。
5、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臨時固定設施,嚴防傾覆。
6、支柱全部安裝完畢后,應及時沿橫向和縱向加設水平撐和垂直剪刀撐,并與支柱固定牢靠,水平撐設上、下兩道,兩道水平撐之間,在縱橫向加設剪刀撐。
7、支架立桿豎直設置,下部嚴禁墊磚及其它易碎物,2M高度的垂直允許偏差為15mm。
8、當梁模板支架立桿采用單根立桿時立桿應設在梁模板中心線處,其偏心距不大于25MM。
9、滿堂模板四邊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接續設置。
10、支模應按施工工序進行,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
11、支設立柱模板和梁模板時,必須搭設施工層。腳手板鋪嚴,外側設防護欄桿,不準站在柱模板上操作和在梁模板上行走,更不允許利用拉桿支撐攀登上下。
12、樓板模板安裝就位時,要在支架搭設穩固,板下橫楞與支架連接牢固后進行。
13、五級以上大風,必須停止模板的安裝工作。
14、模板安裝完畢,必須進行檢查驗收后,方可澆筑砼,驗收單內容要量化。
(四)模板拆除安全技術措施
1、模板拆除前必須確認砼強度達到規定,并經拆模申請批準后方可進行,要有砼強度報告砼強度未達到規定,嚴禁提前拆模。
2、模板拆除前應向操作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在作業范圍設安全警戒線并懸掛警示牌,拆除時派專人(監護人)看守。
3、模板拆除的順序和方法: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不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自上而下的原則進行。
4、在拆模板時,要有專人指揮和切實的安全措施,并在相應的部位設置工作區,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作業區。
5、工作時思想要集中,防止釘子扎腳和滑落的模板傷人。
6、遇六級以上大風時,要暫停室外的高處作業。
7、拆除模板要用長撬杠,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
8、在樓層臨邊、樓梯樓板有預留洞時,要在模板拆除后,隨時在相應的部位做好安全防護欄桿,或將板的洞蓋嚴。
9、拆模間隙時,要將已活動的模板、拉桿、支撐等固定牢固,嚴防突然掉落,倒塌傷。
10、拆除基礎模板時,要先檢查基模,土壁的情況發現有松軟、龜裂等不安全因素時,必須在采取措施后,方可下人作業,拆下的模板和支撐件不得在離槽上口1m以內堆放,并隨拆隨運。
11、拆除板、梁、柱模板時要注意:
(1)在拆除2m以上模板時,要搭腳手架或操作平臺,腳手板鋪嚴,并設防護欄桿。
(2)嚴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
(3)拆除時要逐塊拆卸,不得成片松動和撬落、拉倒。
(4)拆除梁陽臺樓層板的底模時,要設臨時支撐,防止大片模板墜落。
(5)嚴禁站在懸臂結構,陽臺上面敲拆底模。
12、每人要有足夠工作面,數人同時操作時要明確分工,統一信號和進行。
(五)計算
1、梁模板基本參數
梁截面寬度B=250.0mm,
梁截面高度H=600.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80×80mm,
梁模板截面底部木方距離500.0mm,梁模板截面側面木方距離40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8.0mm,彈性模量E=10000.0N/mm2,抗彎強度[f]=17.0N/mm2。
梁側模面板厚度h=18.0mm,彈性模量E=10000.0N/mm2,抗彎強度[f]=17.0N/mm2。
梁木模板與支撐剖面圖
2、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
模板自重=0.34kN/m2;
鋼筋自重=1.50kN/m3;
混凝土自重=24.00kN/m3;
施工荷載標準值=2.50kN/m2。
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產生荷載標準值。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5.714h;
T--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H--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0.80m;
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000;
2--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000。
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F1=28.80kN/m2
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F2=4.0kN/m2。
3、梁模板底模計算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30.00×1.80^2/6=16.200cm3;
I=30.00×1.80^3/12=14.580cm4;
梁底模板面板按照三跨度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梁底模面板計算簡圖
(1).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強度計算公式要求:f=M/W<[f]
其中f--梁底模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計算的最大彎矩(kN.m);
q--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載(kN/m);
q=1.2×(0.34×0.30+24.00×0.30×0.80+1.50×0.30×0.80)+1.4×2.50×0.30=8.516kN/m
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0.1×8.516×0.50^2=-0.213kN.m
f=0.213×10^6/16200.0=13.143N/mm2
梁底模面板抗彎計算強度13.143小于17.0N/mm^2,滿足要求。
(2).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0.50×8.516=2.555kN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2554.920/(2×300.000×18.00)=0.710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T]=1.20N/mm2
梁底模面板抗剪計算強度0.710小于1.2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0.34×0.30+24.00×0.30×0.80+1.5×0.30×0.80=6.222N/mm
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0.667×6.222×500.00^4/(100×10000.00×145800.000)=1.779mm
梁底模板的撓度1.779小于2.0mm,滿足要求。
4、梁模板側模計算
梁側模板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圖梁側模板計算簡圖
(1).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強度計算公式要求:f=M/W<[f]
其中f--梁側模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計算的最大彎矩(kN.m);
q--作用在梁側模板的均布荷載(N/mm);
q=(1.2×28.80+1.4×4.00)×0.80=32.128N/mm
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0.1×32.128×0.40^2=-0.51kN.m
f=0.514×10^6/43200.000=11.899N/mm2
梁側模面板抗彎計算強度11.899小于17.0N/mm^2,滿足要求。
(2).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0.40×32.128=7.711kN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7710.720/(2×800.00×18.00)=0.803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T]=1.20N/mm2
梁側模面板抗剪計算強度0.803小于1.2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28.80×0.80=23.040N/mm
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0.667×23.040×400.00^4/(100×10000.00×388800.000)=1.012mm
梁側模板的撓度1.012小于1.6mm,滿足要求。
5、梁底模板木頂撐的計算
梁底模板頂撐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其中N--作用在梁底模板頂撐的荷載力,
N=1.2×[0.34×(0.30+2×0.80)+24.00×0.30×0.80+1.50×0.30×0.80]×0.50+1.4×2.50×0.30×0.50=4.585kN;
i--頂撐的回轉半徑,i=0.289×100.00=28.900mm;
L--頂撐的計算長度,L=3600.00mm;
--軸心受壓頂撐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l/i=124.567的結果確定;
=0.193
--頂撐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經計算得到=4584.600/(0.193×10000.000)=2.372N/mm2;
[f]--頂撐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13.00N/mm2;
頂撐的穩定性計算2.372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
為了加強立柱的穩定性,在立柱中間高度處應加拉板,減少自由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