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
小豆豆,是一個生活在二戰時期的孩子,她是一個調皮、可愛的女孩,在學校時,經常干一些蠢事,比如在課桌上亂涂亂畫呀,上課的時候看樓底下的宣傳藝人啦,以至于換了好幾次學校。
一次偶然,讓小豆豆進入了巴學園,認識了小林宗作校長。這個巴學園可不得了,學校只有50個學生,教室是廢舊的電車,老師從來不發火,每節課由個人定,中午吃“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而且,在巴學園上學的孩子,每天都吵著要去上學!
在這個稀奇古怪的學校里,小豆豆認識了一些好朋友:校長的女兒美代,大眼睛女孩朔子,精通物理的阿泰等。
在這兒,小豆豆度過了許多快樂的事,比如有了一棵自己的樹,
在這兒,小豆豆也度過了許多傷心的事,比如好朋友泰明死了,錯過了巴學園有史以來第一次的演出,小狗洛基死了,最后連巴學園都在二戰中毀了,可是巴學園和校長先生,那些好朋友和洛基都深深的記在她的腦海里。
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小林宗作校長。
因為他說:“不可以欺騙動物。動物很信任你們,如果你們有事情欺騙它們,它們就太可憐了。如果你對狗說:握一握手,就給你點心吃,那么握手之后,絕對不能什么也不給它。如果那樣的話,狗就不再信任你,它性格也會變壞。”
從中我懂得什么是信任。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么是真。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
“讓我們去尋找一下自然界中的節奏吧!”
他讓我知道,應該不斷能去探索、尋找美,用心靈去感受大自然、體會我們生存的世界。
“吃飯的時候,應當盡量讓心情愉快。所以不要急匆匆地吃完,而要花點時間,一邊說著各種話題一邊吃比較好。”
“你們大家都是一樣的,無論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樣的。”
“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著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并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你絕對能做到。”
“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無論什么樣的身體,都是美麗的。”
我很喜歡小林宗作校長對孩子們的話。因為這些話讓我感覺到聽到的孩子們一定會覺得他們很棒,這些話可以一直鼓勵他們,讓他們的夢想成真,而其中那個小豆豆,就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她應該已經實現了她夢想,她用筆告訴我們,因為她曾經有這樣一個校長,幫助她創造了她認為的美好未來。
窗邊的小豆豆,可愛的小女孩。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摘抄《窗邊的小豆豆》]20**《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2)
1、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么是真。
2、“綠蛙落古池,寂寂聞水聲“……看到青蛙跳到池水中的,肯定不止松尾芭蕉一人。看到沸騰的水頂起鐵壺蓋、蘋果落地的,也一定不止瓦特和牛頓。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么是真。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懷…
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是茫然的狀態,并不知曉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到底是好還是壞?每個孩子天生就是一個天使,只是慢慢被世俗所污染。
3、“無論什么樣的身體,都是美麗的。”
4、不要把孩子們束縛在老師的計劃中,要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要比老師的計劃大得多。
5、怎樣才能使孩子與生俱來的素質不被周圍的大人們損害,而讓這些難得的素質得以發揚光大。
過于依賴文和語言的現代教育,恐怕會使孩子們用心去感受自然、傾聽神靈之聲、觸摸靈感的能力漸漸衰退。
6、就在這時,小豆豆白天奮斗過的那片地皮還是濕漉漉的,正在月光下閃閃發光,顯得十分美麗。
7、“吃飯的時候,應當盡量讓心情愉快。不要急匆匆地吃完,而要花點兒時間,一邊說著各種話題一邊吃比較好。”
校長先生總是這么說。而且,先生還認為:
“以后,孩子們能夠在別人面前,清楚、自由、毫不羞澀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是絕對必要的。”
8、許多戰士在戰場上死了,吃的東西沒有了,人們在恐怖的氣氛中苦熬著。夏日,一如既往地降臨到人間。太陽,不分戰勝國還是戰敗國,不加歧視地送來了陽光。
9、這天發生的事情,對大榮君來說,也有一個很大的觸動。“要愛護女孩,要對她們友好!”這是他永遠不會忘記的回憶。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大榮君在巴學園期間,被校長先生教訓過的經歷,無論是在這以前,還是在這之后,就僅僅這么一回。
10、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并讓它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11、從小豆豆家到車站的路上,有一個朝鮮人住的雜院,當然小豆豆并不知道他們是朝鮮人。小豆豆只知道其中有一個阿姨,她的頭發從正中間分開,梳成垂髫的樣式,身體稍微有點兒胖,穿著白色膠皮靴子,靴子頭上尖尖的,像是一艘小船。阿姨的裙子長長的,上衣的胸口那里系著一個大大的蝴蝶結似的東西。這位阿姨總是大聲叫著孩子的名:“正男!”的確,阿姨每天都叫著正男的名,一般來說,叫“正男”的時候,“正”和“男
篇2:《誰動了我的奶酪》之讀書筆記
《誰動了我的奶酪》之讀書筆記
這本書中提到了四個小人物,嗅嗅、匆匆、哼哼和唧唧。嗅嗅和匆匆是兩只小老鼠,思維簡單,嗅覺強大。他們不會去想太多的東西,只是憑借著天性的本能去尋找奶酪。但是也就因為如此,他們的跑鞋經常掛在脖子上,以便可以隨時出發去尋找新的奶酪。
而哼哼和唧唧這兩個聰明的小矮人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正是因為他們聰明,所以在尋找到奶酪C站之前,哼哼唧唧比匆匆嗅嗅節約了很多時間,少跑了很多路。但同時,也正因為哼哼唧唧自己也覺得不同與匆匆嗅嗅而瞧不起他們。
當奶酪不見了的時候,笨笨的嗅嗅匆匆因為本能立刻出發去尋找新鮮的奶酪,因為他們原本就發現奶酪在一天天減少,總有一天會全部消失。而哼哼和唧唧卻是在發現奶酪C站之后,在這個幸福的奶酪站中迷失了,漸漸變的不知進取,只會守著固有的奶酪山坐享其成。
原來的追求代表物跑鞋和運動服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當奶酪在一天突然不見了的時候,哼哼唧唧只是在抱怨與懊惱,而不是馬上動身出發去尋找新的奶酪。日復一日,奶酪不會回來的,每天不斷的去奶酪C站尋找不見了的奶酪只會讓人更加郁悶和暴躁。而且因為沒有食物,哼哼唧唧的狀況越來越糟糕。
這就像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很幸福的時候,但是幸福不是一直停留在那里不變的,當時光故去,幸福不在的時候,我們需要馬上行動,去尋找下一個幸福的站點。
篇3:《美國人是如何培養精英的》讀書筆記
《美國人是如何培養精英的》讀書筆記
《美國是如何培養精英的》是薛涌美國政治筆記一系列著作中的其中一記,描述的,是美國新精英集團的崛起和社會貧富的進一步分化。中高產階級將他們在荊棘、社會和文化上的優勢轉化為他們對子女從小奠定的教育上的絕對優勢,把子女培養成下一代的社會精英,從而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就會立于不敗之地,別的階層很難與之形成有力的挑戰,而鞏固中高產階級的社會地位,造成美國社會貧富分化愈來愈嚴重,各階層之間的流動也愈來愈小。
只有終身學習,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對一名教師來說尤為受用。對中國教師來說,最緊迫的任務是了解“別國的教育”,而不是簡單地排外。沒必要因害怕“全盤西化”而排斥“別國的教育”。
在《美國人是如何培養精英的》的序中提及到,美國家庭供孩子上鋼琴課的事例。家長一年花5000多美元。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上鋼琴課的孩子還是絡繹不絕。這是為什么呢?有位鋼琴老師十分得意地說:“我的學生長大后干什么的都有,都非常出色。因為學了這些以后,學什么都快。” 鋼琴課實際上是塑造美國未來精英的文化品味的過程。家長希望孩子不僅有世俗的成功,而且有一個感性豐富的靈魂,既能創造生活,也能享受生活,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將來的一切競爭都是全球性的。孩子必須有全球的競爭力。創造力、想像力、領導才能、人文價值、藝術品位等綜合性素質,成為他們從小訓練孩子的根本。
美國的教育專家認為,每個孩子都具創造力,父母、老師、孩子結成三位一體對其進行引導與開發,孩子的創造力將會得到大大的提高。在美國,多數孩子都是幸福的。例如以彈鋼琴為例,家長不會逼迫手指不長的孩子天天練鋼琴,而是依據孩子自身的特性為他們量身打造適合自己的特長。在中國,很多家長在孩子還不是很了解這個世界需要家長的引導時,會讓孩子去做一些孩子不喜歡,或者是不適合孩子自身發展的一些事情。獨具慧眼的家長是讓孩子做自己擅長的事,自然健康成長,不是主觀代替孩子確立發展目標,更不是貪大求全,要求孩子全能,而是真正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
公平、公正的觀念在美國教育的觀念中是必須的,不可缺少的。每個孩子從小就知道隱私的重要性。在美國,由于很好的保護了每個孩子的個性,讓他們在自己擅長的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每個孩子都是生活的昂首挺胸的,如果在我們有些地方可能就不會了。在美國,家長在孩子心中樹立的都是你只是平凡的一員,任何你想要的都得通過你的努力付出才能得到。在我們這里,有些人總想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寧愿自己苦,也要為孩子營造奢侈的環境,十多歲就開豪車,這就造就了“我爸是李剛”“藥家鑫”等。
這些事件的發生雖然不是普遍,但確實值得我們深思。我覺得,我們應該多學學美國的教育之長,放手讓孩子去鍛煉,培養孩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和動手能力,讓孩子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多操作與嘗試,使他們遇到挫折是能積極面對,不消極,努力解決困難。孩子長大后始終要獨立的,該來的問題始終也會呈現的,我們應該借鑒書中的教育理念,培養出一個個對生活熱情的,面對問題樂觀的,不死板,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新一代青年,。要想實現這些,她需要父母的引導,每個教育者的辛勤付出。
精英是開放社會競爭產生的,貴族是世襲的。精英集團的興起,像是一場文藝復興,以塑造完整的個人為宗旨,并不僅僅是傳授手藝。耶魯大學的學生,選歷史專業的竟達15%,高居第一。政治學和經濟學(這是純理論的經濟學,并非教你怎樣做生意)緊隨其后。明擺著,這些精英將來是要統治世界的。教育給他們的是價值觀念、社會理念、對未來的遠見、對人類命運的關懷,而不是怎樣在那里數錢。
讀了此書后,我覺得培養孩子做一個完整的人,尤其做一個有能力的人,這是今后發展生存之根本。尤其覺得我們現在的教育是在培養一些高分低能的學生,一個個書呆子,還有一些靠吃自己家里的老家本的,我也很想做一個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