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蒙臺梭利十分重視孩子性的培養,她說:“教育者先要引導孩子沿著道路前進.她認為,兒童自身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應尊重孩子的自主性,放手讓他們在活動中發展.”對于孩子的學習來說,過程永遠比結果更重要。成長也是這樣,只要孩子喜歡了,投入了,積極參與了,就不要太注重細節的好與差。只要孩子有充分的自信,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的學生真的很棒。孩子都具有好奇好問的天性,對待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教師常常很耐心地回答,卻忽略了孩子思考問題的能力。教師應注意啟發他們自己動腦筋嘗試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必擔心失敗和批評,可以大膽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意見。只有這樣孩子的自理能力才能提高,其他能力也會相應得到發展,最終實現全面發展。
如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
一、閱讀———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
“手是腦的老師。”在知識膨脹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讓學生自己學著走進圖書館,上互聯網暢游世界汲取知識已成必然。自己動手獲得的成果得到肯定,也讓學生明白“成功就在手中”的道理,享受到通過探究而獲得的成功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二、學習游戲、角色表演———讓學生在玩中學、演中學
表演具有情境性,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故事性強、對話富有個性或有激烈矛盾沖突的課文,可以鼓勵、指導學生用角色表演的方式來理解。享受語文學習的樂趣。
三、寫寫畫畫———讓學生在活動中施展才華
語文活動是人的生命運動,語文學習是一種生命與生命的精神對話,而別具靈活性,一個詞,一句話卻蘊含著豐富的內涵,能夠準確地表達出細致的差別和復雜的思想,所以學習漢語不能強求一個理解,得到一個標準答案,而應該是一種個性的感悟和解讀,為古詩配畫,既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入情入境,拓展古詩意境,透徹領會作者寫作意圖,真正用心品味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又讓學生們有了展示自己繪畫本領的空間。
實踐證明,還活動于學生,讓他們在語文學習中,想說、想做、敢言、敢為,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實踐活動,使語文教學真正地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篇2:大學生村官學習蘭輝公仆精神心得體會
大學生村官學習蘭輝公仆精神心得體會
“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故人淚滿襟”。蘭輝同志一生,始終將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心為民、超常付出、時刻不忘群眾安居冷暖。他用最質樸的務實精神、最頑強的拼搏精神、最無私的奉獻精神刻畫了好干部的“時代肖象”,用生命詮釋了公仆精神,值得贊賞,值得學習。
學習蘭輝同志最質樸的務實精神。蘭輝同志短暫而偉 大的48年里,工作就占了近30年,從一名教師到副縣長,不論是翻山越嶺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家訪,還是跋山涉水關愛每一個群眾的疾苦。不論是經濟不寬裕卻資助了200名困難群眾,還是是每天行車200多公里深入基層,蘭輝同志都用著最質樸的情感,最質樸的行動,最質樸的真心,為群眾盡心、盡力、盡責,傾盡自己全部的心力,將鮮艷的紅旗高高飄揚在了北川大地上,恪進了人民群眾心中。
學習蘭輝同志最頑強的拼搏精神。蘭輝同志身體傷痛不止,工作卻從未間斷,不論是拖著治療夾板和吊帶現場協調3路公車的難題,還是著拖著摔傷的右手指揮現場救援,挽救了群眾的生命。甚至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都承受巨大的傷痛,超負荷地為黨和人民事業耗盡了最后一分鐘、令每一個人為之動容。他用最頑強的拼搏精神,戰勝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用最頑強的拼搏精神勇敢挑起了民生的重擔,用最頑強的拼搏精神重建了群眾家居的家園。
學習蘭輝同志最無私的奉獻精神。古語云。“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的好事難。”蘭輝同志卻用盡一生書寫了“傳奇”。帶領100多名群眾安全轉移,為遇難同事擦洗身體、背生病的同志去醫院,幫農村群眾干農活、幫助貧困學生向忠誠圓了大學夢,幫助可男孩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忍著痛失母親和嫂子的傷痛,投入抗震一線,忍受著對父親重病的擔心,投入到安全檢查,忍著對女兒的關愛,日日夜夜奮斗在一線。正是他為民為國付出了生命的全部,正是他用最無私的奉獻承載了群眾的期盼,用最無私的奉獻溫暖了民心,用最無私的奉獻將人民群眾的利益高高舉過頭頂,挺起了“中國夢”的“脊梁”。
好干部蘭輝的一生,是忠貞報國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動踐行了人民公仆“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核心價值觀。他走了,卻留下了奉獻的“火種”,激勵著無數黨員干部同心同德、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為實現民族“復興夢”貢獻出自己的全部。
篇3:20XX大學生村官反腐倡廉學習體會
20**大學生村官反腐倡廉學習體會
反腐倡廉是一個永恒的任務,長期受到人民群眾的關心 ,是中央極為重視的課題,也是帶有人類共性的課題。
當前,反腐倡廉工作面臨著大量新情況、新問題,誘發腐敗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制約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的一些因素還存在,今后一個時期腐敗現象仍有可能易發多發,反腐敗任務依然艱巨繁重。一些現象已經玷污了黨的形象,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反腐斗爭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的特點,我們每一位黨員都不能懈怠。
*xxx在“七一”講話中指出:90年來黨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
*xxx提出“四個更加”,即要“把反腐倡廉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有力的舉措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
反腐斗爭源遠流長,但凡一位好的國家領導人,都會重視反腐工作,因為人民群眾最痛恨的就是各種腐敗。從古代的各種貪官事件到當代的各種食品安全事件、各種交通安全事故等等,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時刻提醒著我們黨員要警鐘長鳴。馬桶現象告訴我們,你坐在那個馬桶位子上的時候,什么都好好的,萬一哪一天東窗事發,臭味彌漫,誰也不能救你,你變得什么也不是,為世人所唾棄。這一輩子政治前途就毀滅了,有的甚至會使家庭、人生一起跟著毀滅掉。
想想《康熙王朝》電視劇中,年邁的康熙帝那段訓斥朝臣的臺詞真是發人深省,值得我們每一位黨員銘記。
他說:“當朝大學士,統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罷免四位;六部尚書,朕不得不罷免三位。看看這七個人吧,哪個不是兩鬢班白,哪個不是朝廷的棟梁,哪個不是朕的兒女親家,他們爛了,朕心要碎了!
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里,卻搞成了這個樣子,朕是痛心疾首,朕有罪于國家,愧對祖宗,愧對天地,朕恨不得自己罷免了自己!還有你們,雖然個個冠冕堂皇站在朝上,你們,就那么干凈嗎?朕知道,你們當中有些人,比這七個人更腐敗!朕勸你們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腸子翻出來,曬一曬,洗一洗,拾掇拾掇!
朕剛即位的時候以為朝廷最大的敵人是鏊拜,滅了鏊拜 ,又以為最大的敵人是吳三桂,朕平了吳三桂,臺灣又成了大清的心頭之患,啊,朕收了臺灣,葛爾丹又成了大清的心頭之患。朕現在是越來越清楚了,大清的心頭之患不在外邊,而是在朝廷,就是在這干清宮!就在朕的骨肉皇子和大臣們當中,咱們這兒爛一點,大清國就爛一片,你們要是全爛了,大清各地就會揭竿而起,讓咱們死無葬身之地呀!
想想吧,崇禎皇帝朱由檢,吊死在煤山上才幾年哪?忘了!那棵老歪脖子樹還站在皇宮后邊,天天的盯著你們呢!朕已經三天三夜沒有合眼了,總想著和大伙說些什么,可是話,總得有個頭啊 。想來想去,只有四個字(‘正大光明’匾升起)。。。這四個字,說說容易啊,身體力行又何其難? 這四個字,是朕從心里刨出來的,從血海里挖出來的。
記著,從今日起,此殿改為正大光明殿!好好看看......哦,你們都抬起頭來,好好看看,想想自己,給朕看半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