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全國兩會召開演講稿
冬去春來,日暖風清。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即將在北京召開。在奪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全面勝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之年,充分發揚民主,開好全國兩會,對于總結經驗、謀劃未來、堅定信心、凝聚力量具有重大意義,全國各族人民寄予厚望。
回首過去一年,我們既備嘗艱辛,又滿懷喜悅。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經濟發展遭受新世紀以來最嚴峻的困難。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使我國經濟逆勢上揚,交出了世界矚目的“中國答卷”。
展望新的一年,我們既信心堅定,又深感責任重大。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們實現經濟全面復蘇的關鍵一年。具有更深刻意義的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刻不容緩,這將是在“加快”上下功夫、見實效的重要一年。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正長。越是情況復雜、任務繁重,越需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越需要凝聚共識、堅定信心、形成合力。通過開好全國兩會,促進科學決策,凝聚強大力量,以實現關鍵之年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這是億萬人民的共同期盼,是與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神圣使命。
一、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就要發揚民主、反映民意,把兩會開成一次民主的大會。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一年一度的兩會,是一個體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過程。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國是,共議大計,代表、委員們將審議和討論人大、政協、政府、“兩高”等一系列工作報告。發揚民主對關鍵之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人們期望,與會代表和委員認真履行職責,以充分發揚民主保障科學決策,為走好關鍵之年打下堅實基礎。
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就要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把兩會開成一次團結的大會。
團結就是力量,共識孕育希望。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每年舉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全國人民實現有序政治參與的重要渠道,是實現黨的主張與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重要途徑。面對艱巨的任務,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面對復雜的形勢,更需要凝聚廣泛共識,統一思想行動。人們期盼,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人大代表和來自各族各界各黨派的政協委員們依法履職,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讓全國人民團結得更加緊密,形成應對挑戰的強大力量,共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盛舉。
三、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就要腳踏實地、眾志成城,把兩會開成一次求實的大會。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存在一系列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孕育著一系列潛在風險;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面臨一系列新困難新挑戰。人們相信,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一定能順應人民期待,不負人民重托,察實情、說實話、出實招、辦實事,通過共同努力,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經濟增長、民生改善、社會和諧、文化進步。
四、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要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把兩會開成一次奮進的大會。
歷史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凸顯,而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則為我國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任務,既需要堅定的決心,也需要堅強的毅力。能否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直接關系到我們能否在“后危機時期”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關系到我們能否順利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大局。人們相信,與會代表和委員們一定會承擔起神圣的使命,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坦陳直言、獻計獻策,化解矛盾、破解難題,為我國發展質量越來越高、發展空間越來越大、發展道路越走越寬貢獻智慧。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我們堅信,在關鍵之年春天召開的這次兩會,必將進一步堅定全國人民團結奮進的信心,在以*同志為xxx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大干部群眾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更加有力的前進步伐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奪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全面勝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創造新的輝煌。
篇2:集團企業做好兩節兩會期間維穩值班工作通知
集團公司關于做好"兩節兩會"期間維穩值班工作的通知
各單位、相關部室:
20**年春節、元宵節將至,全國"兩會"將于3月份召開。為了確保"兩節兩會"期間公司政治、治安大局穩定,根據集團公司維穩值班和日報告制度的要求,現就認真做好"兩節兩會"期間的維穩值班工作通知如下:
一、值班時間:從20**年2月7日開始,終止時間另行通知。
二、堅持24小時維穩值班和日報告制度。匯報時間及方式如下:
1、工作日白天時間各單位、相關部室堅持每天下午3:30前向黨辦匯報維穩情況,匯報電話:***1。黨辦每天下午4:00前向集團公司綜治辦匯報維穩情況。
2、工作日晚上如遇特殊情況,各單位、相關部室要第一時間向公司保衛科匯報,匯報電話:***。
3、雙休日(周六、周日)或節假日(春節、元宵節),各單位、相關部室每天下午3:30前向公司保衛科匯報維穩情況,匯報電話:***,晚上如遇特殊情況要及時向公司保衛科匯報。公司保衛科每天下午4:00前向北石店分局指揮中心匯報維穩情況。
4、基層單位、離退中心、后勤居委會要密切關注"兩節兩會"期間*組織活動情況,一旦發現有*人員散步傳單、聚眾鬧事、滋事等緊急情況,第一時間向公司610辦和保衛科匯報情況,**辦匯報電話:***,保衛科匯報電話:***。
三、相關要求
各單位、相關部門一定要嚴格按照維穩值班和日報告制度的要求,有事報情況,無事報平安,重大緊急事項隨時報告。對遲報、漏報、瞞報重要情況的,對帶班不值班,值班不負責,擅離職守,造成嚴重影響的,將實行嚴格的責任倒查,嚴肅追究相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
黨委辦公室
20**年2月7日
篇3:兩會精神學習心得
兩會精神學習心得
剛剛結束的“兩會”是對新一屆政府在20**年中工作的總結和對20**年工作的指導與全面部署,“兩會”回眸一年來走過的艱難而更堅實的道路。在過去的2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發展過程中重要而非同尋常的一年,更“人”的權利和“民”的利益備受重視的一年。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和新一屆政府最突出的施政特色的話,那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求真務實”這八個字是對本屆中央政府最好的盛贊。從黨和國家領導人所做的一樁樁親民、愛民、為民的實事中,從黨中央、國務院推出的一系列體恤民生的重大舉措中,從廣大黨員干部面對重大突發事件挺身而出維護百姓利益中,無不閃耀著“以人為本”的鮮明色彩,無不充滿著“人文關懷”的濃濃深情。
新一屆中央政府體制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方式,已經觸及到有關政府治理方式的改造問題,有很多方面甚至觸及到*執政方式的發展、變革和創新,這是一個漸進和揚棄的過程。從建國以來,國家也進行過無數次改革,但過去的改革主要是在精簡政府機構規模和人員上,并沒有在政府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方面發生大變革,原因是國家還沒有搞清楚政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基本職能和主業是什么,而新一屆中央政府則在政府管理體制的改革方面提出在制度創新和觀念創新的基礎上推進政府體制改革的思路,明確提出轉變政府基本職能,建立市場服務型政府和公共服務型政府。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同時扮演著兩個角色,一方面政府是管理者,另一方面政府還是社會活動的參與者,政府管理人和經濟人的角色纏繞在一起,很難搞清,而且政府還大量參與和干預資源配置活動,占有許多能獲得高額利潤的壟斷經濟部門,比如,電力、電信、郵電、鐵路、民航等,此外,政府審批權利過寬,對社會經濟活動干預的情況十分普遍。這樣的政府體制狀況應該進行根本性變革,政府的主業不是大量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和市場交易活動,而是搞市場服務和公共服務,要從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市場服務型政府轉變,從權利型政府向責任型政府轉變。
國家在改革,政府在轉變,一切都在圍繞著“以人為本”這個中心來進行。城市建設要“以人為本”,讓市民們生活在一個清潔、美麗、富裕、和諧的環境中;農村發展要“以人為本”,努力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社會地位,轉移大量剩余勞動力,讓農民朋友真正富起來;科教文化要“以人為本”,要以為國家培養思想道德和專業文化知識雙優的高素質人才為宗旨,調動人們的思想活躍到各項事業的建設中,尊重個性發揮,開創更大的百家爭鳴的局面;財政征收與分配要“以人為本”,既要保障社會發展的資金需求,又要兼顧人民群眾實際生活的承受能力;政治改革要“以人為本”,大力提倡政治文明,強調民主形式,使人民能把自己國家主人翁的權利與地位真正落實到實處;等等。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權,就是要時刻關心群眾疾苦,永遠把百姓冷暖掛心頭,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體現在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緊緊圍繞人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推動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體現在我們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上,新一屆政府面對百姓切身利益包括生命安全、身體健康的重視力度前所未有,對農民、下崗失業人員、進城農民工等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程度也達到空前;“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體現在各項改革的穩步推進和不斷深化中,使得各項改革更加順民意、謀民利、合民心;“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還體現在新一屆政府努力滿足百姓需求,切實維護群眾權益上,各級政府在為百姓群眾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時,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制度、法治建設。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和新一屆政府正高揚“以人為本、求真務實”的精神,我們更急切的企盼“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能夠真正落實到位,尤其是有關百姓民生、民權的難點、焦點和熱點問題,為人民群眾真正帶來福音和利益。從“以人為本”我們看到了政府的轉變,從政府的轉變我們更看到“以人為本”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