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音樂教學計劃
音樂學科工作計劃
(20**—20**學年度工作計劃)
面對新學期的到來,我真正體會到了肩負重任的感覺,相反,卻給了我更進一步搞好工作的動力,為了工作的有序開展,使個人工作和學校工作同時起飛,充分發揮自身能力,特做如下計劃:
一、學科內容與學生概況
本學期我任章馱完小1-6年級音樂課和5年級的思想品德課。根據校區的安排及個人情況,我將在任好音樂課的同時認真學習和研究思想品德,不能局限于音樂專業,在工作中不斷完善
自己。
下面我將重點介紹一下低年級學習音樂的情況:小學生再入學前,尚未經過聽賓辨、比較等聽覺訓練,往往會產生不同
程度的差異性。他們在唱歌時常會走調。節拍、節奏也不穩,在唱音階時也常易走音。這些現象都說明了低年級多數學生他們尚不具備準確的音高、時值概念。因此我將針對學生教育“先入學為主”的特點及時地培養學生準確的音高,時值概念,則將有利于以后的學習使他們具備敏銳的聽辨能力。當然,這種音高、時值概念的培養,必須遵循學習音樂的感知規律。注意學生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使教學方法既符合教學原則又符和音樂學科的特點,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工作要求與設想
為保證教學工作的實施,再工作中自我要求如下:
1、端正教育思想,面向全體學生,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品德,安全,學習和生活、深入了解和引導學生。
2、為人師表,言行得體大方,積極配合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認真完成學校臨時交給的任務。
3、深入課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啟發和誘導學生的參與性參與性。
4、參與學生活動,注意觀察并引導部分“不出頭的學生”。鼓勵他們參與各項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5、在課堂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與政治教育,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時期在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
6、積極參與學校及其校區舉行的各種有益的活動,并進行記錄與總結。
7、在工作中不斷總結與思考,虛心聽取和請教各位教師以及有關領導的意見和見議。
以上是我對本學期的初定計劃,不當之處,望各位領導給予指出。
Z
一年級
20**年9月1日
篇2:音樂教學崗位責任制度
音樂教學崗位責任制度
音樂課是向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應自覺貫徹執行教育方針,以育人為目標,忠于職守,努力工作,并不斷提高自己,使自己具有良好的品德和素養,有較豐富的業務知識及熟練的專業技藝,在聲樂理論各方面均有一定造詣。
備課:
1.學習現行音樂教學大綱與現在使用的音樂課本,擬訂全學年和學期計劃,妥善安排教學進度,使唱歌教學、音樂知識講授、音樂欣賞、器樂學習等各個方面,均能系統協調地進行。
2.學年工作計劃,使教學工作,課外活動及重大音樂活動,培優補差等工作均能有計劃、有目標地進行。
編寫教案:
1.首先要鉆研教材,把握要領,要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充分發掘教材的教育意義,從而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包括音樂基礎知識與技能的訓練,能力培養與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內容),再設計出清楚的教學過程。
2.教案的格式內容一般應有:課題(內容),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過程,時間分配,教法運用,教具準備等。
3.教研組長、教導處要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教案,學年結束時教案歸檔。
上課:
1.音樂課一般過程是:(以唱歌課為例)
a.組織教學。
b.發聲、視唱、聽音及基本訓練、復習。
c.教授新課(應占較多時間)。
d.復習、鞏固、小結。
應強調講求實際效果,允許改革創新,取舍或加強某個環節。
2.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力求課堂有較高效率和較佳效果,注重知識傳授、技能訓練與趣味性結合,使學生感受到美的教育并在有樂趣中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寓思想教育于藝術教育之中。
3.唱歌教學要注意科學的發聲訓練,應十分重視保護學生的(特別是變聲的學生)嗓子,防止音量過大與持續時間過長的不良現象,音樂教室要布置整潔,溫度、濕度適宜,為學生唱歌創造良好環境,要使用鍵盤樂器教唱和正音。
4.教師要注意為人師表,按時上課下課,課中不做與本課無關的事,衣著整潔大方,言談舉止莊重,講普通話,專業述評準確,不出現知識性錯誤,并認真聽取學生意見,改進教學。
課外活動:
根據學校實際,可以組織興趣活動小組(如合唱隊,小樂隊,軍樂隊……等),有專人負責輔導,有計劃地進行科學訓練,以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擴大藝術視野,培養對音樂有愛好或特長的人材。
成績考核:
1、學生學過的歌曲、音樂知識(含樂理)、欣賞知識、器樂演奏技能等,均可進行考核。
2、注意結合教學,加強平時考查,期末可以安排專門時間集中考核,一般屬于理論性的知識,可以采取筆試。
篇3:《小學音樂教學策略》讀書心得
《小學音樂教學策略》讀書心得
近日,我細讀了鄭莉老師編著的《小學音樂教學策略》一書,對教學策略研究的意義、價值與發展趨勢有了更深的理解。所謂教學策略即在特定的教學任務中,為了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在一定的教學觀念、理念和原則的指導下,根據教學條件的特點,對教學任務的諸要素進行的系統謀劃,以及根據謀劃在執行過程中所采用的具體措施。在現代音樂教學中,就是音樂教師在現代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將所涉及的教學活動進行適度的調節與有效的控制,使學生能夠保持比較高的學習熱情,積極思考,主動學習,以達到較理想的學習效果。
《小學音樂教學策略》這本書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小學音樂教學策略概述,“感受與鑒賞”領域的教學策略,“表現”領域的教學策略,“創造”領域的教學策略,“音樂與相關文化”領域的教學策略,小學音樂教學方式實施策略,現代音樂教育技術應用策略,小學音樂課堂突發事件應對政策這八大章節。其中給我影響最深的是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策略。
隨著當今社會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的飛速發展,科學技術作為時代進步的火車頭,積極推動著整個社會,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它的發展為新時代的音樂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成為其前進的有效動力。隨著《音樂課程標準》在全國的進步實施,現代教育技術在音樂教育中的作用與地位也越來越明顯,成為音樂教師進行教學的有力幫手。
小學音樂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樂曲欣賞、歌曲教學和樂理學習三個方面,通過信息技術的融入,可以有效地提高這三方面內容的教學和學習效果。
樂曲欣賞是啟迪學生智慧、豐富學生想象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也是小學音樂課的主要模塊之一。在樂曲欣賞課的教學中可以借助圖片、音頻、視頻以及動畫等多媒體形式,創設音樂情境,重塑音樂形象,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和思維活動,用音樂感染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信息技術的引入,使得歌曲教唱的形式變得豐富起來。傳統的音樂教唱,多是教師教唱與學生跟唱相結合,教學中僅僅www.dewk.cn用抽象的語言符號來引導學生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學生往往難以接受,理解起來也相對較為困難,演唱時往往是機械的重復而缺乏感情。通過多媒體描繪歌曲所表現的景象,幫助學生在理解基礎上學唱,則更容易學會、唱好。如在教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之前,通過課件播放彝族人民衣著華麗的民族服飾,載歌載舞的幸福景象,讓學生置身于有聲、有色、有情、有景的熱鬧氛圍之中,通過仿佛自己也成為了幸福的彝家娃娃了,在這種情感的感染下開始學唱就能更加準確的把握歌曲的內涵。因此,只有借助信息技術把音樂同學生的生活、情感融為一體,真正觸動學生的感情世界,才能夠更為有效地完成歌曲的教唱。
抽象的樂理往往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起來比較枯燥,難度較大,學生對于有關的名詞、概念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再要進一步學習更深層次的節奏、速度、高低音就顯得力不從心了,信息技術的引入解決了這一難題。使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將抽象轉化為具象,如在學習節奏時,可以一邊播放不同節奏的歌曲片段,一邊呈現與之節奏對應的樂譜,通過同步動畫的演示,可以讓學生輕松掌握各個節奏的不同特征,學生學習樂理的興趣也得到了提高。
結合音樂教學實踐可以分層次,循序漸進安排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小學低年級教學,以培訓初步的音樂感知力為主要目標,以唱游律動為突破口。強調簡單活潑的節奏,自發形象的動作,激發熱情的沖動和心靈感應,在歌唱游戲中產生學習興趣。小學中年級教學以培養學生音樂藝術表現能力為突破口。強調結合器樂吹奏訓練培養學生體驗音樂的能力,在人人參與的直觀教學中解決音準、節奏、吐音、氣息等問題,引導他們準確辨別音與音之間的差異,磨煉他們對學習、工作一絲不茍的意志,在參與音樂藝術實踐活動中,激發、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另外,小學高年級教學以培養學生音樂藝術表現能力為主要目標,強調師生討論研究,把握樂曲的思想情感和藝術處理方法,教師以高水平的范唱、范奏,喚起學生追求藝術美的熱情,引導他們憧憬理想和未來,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
這本著作使我充分認識到教學策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作用。教學是一個系統的過程,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元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作為教師只有充分考慮各環節元素之間的關系,采取恰當的策略,充分發揮各因素的作用,協調各類關系,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我將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努力實踐所學得到的教學策略理論,認真思考、積極總結,為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效果和效率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