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初中德育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中學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初級中學。現有17個教學班,教職工73人,學生1028人。多年來,學校一直注重開展德育課題研究,在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及主動性上狠下功夫,重視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把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求知、學會創新、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合作,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第一要務,牢牢把握德為才之帥、才為德之資的育人理念,建立健全了德育組織機構,規范了學校的德育運作機制,學校以“厚德、篤學、尚美、爭先”為校訓,基本形成了“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虛心、誠實、善學、上進”的學風,“敬業、愛生、博學、善導”的教風。
一、理清思路,強化目標
初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民族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關鍵階段,加強學校德育工作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德育工作重在實效,德育的實效性在于樹立“以生為本、尊重個性、全面發展”的育才觀,根據《****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央辦公廳、**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的精神,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作為學校工作的重點,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基礎,以法制安全教育為重點,以培養健全人格為歸宿,把實現學生素質的可持續發展作為學校德育的重要目標。增強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把學生管理由“他律”向“自律”轉變,這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和永恒追求,更是我校實施創新教育的著力點之一。
我校堅持將德育擺在教育教學工作的首位,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充分運用本地人文地理優勢資源,申報了湖北省民宗委立項課題“恩施州開掘運用本地德育資源,提高中小學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研究”之子課題“風景名勝德育資源的整合與應用研究”。經過這些年的摸索實踐、經驗總結,我們確定了工作思路是:將日常課堂教學活動、經常性宣傳教育、定期陣地性教育活動、實踐性教育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以“能歌善舞、體質健康、真才實學、文明誠信、團結合作”為總目標,以培養“五有”(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一副健康的體魄,有一身文明習慣,有一項特殊才藝,有一份進步的成績單)學生為具體育人目標,用本地德育資源和德育實踐活動串聯德育主題教育活動。
二、研究方法,探索途徑
(一)立足常規,突出德育
多年來,我們始終把學生的品德素質的提高作為素質教育的靈魂,在常規教育教學活動中有針對性地開展以愛國主義為主線的“五愛”教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文明習慣養成教育,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并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關注全體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1、注重培育民族精神。我校將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納入教育教學計劃,有機地滲透和融合到各門課程的教育教學活動之中,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全校性的主題教育活動。結合新學年開學、新生入學、節慶日、“公民道德宣傳日”等時機,以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為重點,集中開展宣傳教育和主題實踐活動。學校活動豐富多彩,如:“廉政文化進校園”、“旅游文化進校園“,“紀念中華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五四運動”、“紀念一二.九運動”、“紀念紅軍長征勝利”、“****演講比賽”、“愛祖國、愛家鄉”征文比賽、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及光盤、舉辦吸煙有害健康講座、環境保護講座、知識競賽、畢業生聯歡晚會等。
篇2:工業經濟學校分管德育校長崗位職責
工業經濟學校分管德育校長崗位職責
1、主要分管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等工作;協助校長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認真執行上級黨組織、教育行政部門的教育法規,積極參與制訂學校發展規劃和每學期的工作計劃,對分管工作提出具體的工作思路、重點和措施;
2、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發展”的學校辦學思想,指導學保科制定工作計劃,并監督實施;
3、抓好德育工作的網絡、隊伍建設,每學年結束前,負責向校長提出班主任配備建議方案;定期召開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指導和協調好學保科、班主任的工作;負責對以上人員的考核;
4、負責制訂班級、學生管理和獎勵條例,并指導學保科主任和班主任落實相關工作;會同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做好每學期優秀學生干部和優秀少先隊員的評選;
5、每學年組織一次全校性公開主題班(隊)會,并負責評選;每年組織一次學校藝術節,負責組織學生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德育和藝術等各類比賽活動;
6、負責處理好學校與居委會、派出所等的關系,做好學生的校外教育和保護工作。
篇3:職中德育處政治思想工作制度
德育管理制度
職中德育處政治思想工作制度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執行教育大綱和職高學生專業思想教育要點,
加強對學生進行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教育,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伍建設,將學生培養成“四有”接班人,必須堅持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1、每學年必須制定德育處工作計劃,每學期制定實施計劃要點。
2、班主任在每學期初寫出工作計劃,期末寫出總結論文。
3、班主任必須對該班的學生進行家訪。
4、每學月班主任參加班團會議1-2次,指導工作。
5、間周指定時間召開班主任會議。
6、每周一上午召開德育處處務會,一月召開一次德育處研究小組會議。
7、周一課間操時間為升旗儀式,每周一上午第一節為班會課。
8、每月召開一次團委會,學生會干部會議,每月各班召開2次班委會議。
9、間周一次學生團員組織生活。
10、各班每學期召開兩次家長會議。
11、定期舉行行勢和法制教育報告會議。
12、每學期放假后舉行學生干部培訓會l一2天,組織青年志愿者活動。
13、每年第一學期舉行一次校田徑運動會。
14、每年召開一次“三好生” 、“優秀學生干部” 、“先進集體” 、“優秀團員”、“優秀團干部優秀團支部”表彰大會。
15、每年進行一次“一專多能”專業技能大賽,每年評出年度“一專多能”成才的標兵與能手。
16、每周各班班長交班級日志。
17、每學月評比班級流動紅旗一次。
18、每學月召開學生座談會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