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籬的養護管理原則
綠籬的養護管理原則是保證肥水供應,茂盛生長,修剪成籬成墻成形,達到觀賞和隔離的作用。
1、 綠籬的肥水管理綠籬要不斷修剪,肥水條件要求較高,初植綠籬,按設計要求的籬寬,挖40厘米深的溝,填上純凈肥沃的客土,或在客土中拌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或復合肥,這樣植后生長快。施肥原則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為主,磷鉀結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必要時還進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濕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漬,以免引起爛根,影響生長。
2、 綠籬的修剪平面綠籬、圖型綠籬、造案綠籬,都是為了符合設計要求通過人工修剪而成。修剪的作用:一是抑制植物頂端生長優勢,促使腋芽萌發,則枝生長,墻體豐滿,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滿足設計欣賞效果。修剪的原則:從小到大,多次修剪,線條流暢,按需成型。一般的綠籬設計高度為60-150厘米,超過150厘米的為高大綠籬(也叫綠墻),起隔離視線用。始剪修剪的技術要求是:綠籬生長至30厘米高時開始修剪。按設計類型3-5次修剪成雛型。修剪的時間:當次修剪后,清除剪下的枝葉,加強肥水管理,待新的枝葉長至4-6厘米時進行下一次修剪,前后修剪間隔時間過長,綠籬會失形,必需進行修剪。中午、雨天、強風、霧天不宜修剪。修剪的操作:目前多采用大籬剪手工操作,要求刀口鋒利緊貼籬面,不漏剪少重剪,旺長突出部分多剪,弱長凹陷部分少剪,直線平面處可拉線修剪,造型(圓型、磨茹型、扇型、長城型等)綠籬按型修剪,頂部多剪,周圍少剪。定型修剪:當綠籬生長達到設計要求定型以后的修剪,每次把新長的枝葉全部剪去,保持設計規格形態。
3、 綠籬的病蟲防治山子甲綠籬,常有木虱、潛葉蛾和白粉病為害,福建茶有木 、介殼蟲、白粉病為害,黃心梅較抗病蟲害,偶有木虱。以上蟲病,用常規的殺蟲劑速撲殺等和殺菌劑、多托布津、多菌靈等除治均能達效。
篇2:綠籬的養護方法
綠籬的養護方法
1.0工具配置:草剪、太平剪、綠籬機、鋤頭等。
2.0工作內容:
2.1松土除雜草
每月定期或根據季節變換對綠籬松土除雜草,定期對綠籬清除寄生藤和養護面松土除雜草,為防止草坪長入,夏季每月必須對其進行修邊,修整齊利于觀賞和環境美觀。
2.2修剪整形
一般保持50-80cm高,上面平整、邊角整齊,線條流暢,生長季節4-10月每月修剪整形2-3次;非生長季節視情況每月修剪。開花綠籬植物只進行輕剪,以保證開花。
2.3施肥
每年根據其長勢和覆蓋率情況適當施基肥,基肥0.5-1kg/m2,復合肥0.1-0.2kg/m2,施肥方法以撒施或穴施為主。
2.4補植:缺株出現綠籬斷層,應及時補植。
2.5澆水
施肥和補植需加強澆水,補植后一周內每天1次,干旱季節安排每星期2-3次淋水。
3.0標準
3.1長勢良好,葉色正常;
3.2不斷行,基本無死株和干枝;
3.3修剪整齊美觀,線條流暢;
3.4無雜草、寄生藤,綠籬內無垃圾和枯葉堆積;
篇3:小區綠籬養護作業方法(5)
小區綠籬養護作業方法(五)
1.0適用范圍
2.0 適用于綠籬養護工作
3.0內容
序號項目內容
1綠籬施肥1)每年2月底施一次有機肥,用量平均每株50克左右,施用后將肥料與土拌勻,用土將肥覆蓋。
2)小區內綠籬要求每三個月施一次復合肥,用量20克/株,施用時嚴防肥料粘在枝葉上或撒落路邊。
3)肥料施用不許成堆貼近植株根部,施用后用水沖洗灑落在葉面上的肥料。
2澆水1)小區內綠籬澆水視天氣情況而定,一般生長季每2 ~ 3天澆一次水,冬季每周澆一次水。
2)澆水時應控制好水壓,不能水壓過高造成沖出泥土或沖壞綠籬。
3)澆水不能造成道路積水,影響車輛或行人。
3修剪要求生長季應每周進行一次修剪,平時對陡長枝進行局部修剪。
綠籬修剪應保持造型優美、整齊、層次清晰。
用綠籬機修剪方法1)確定修剪高度,一般不低于上一次剪口;
2)先剪水平面,再剪正側面,然后剪次側面;
3)反復找平修剪面,修腳部;
4)清理剪下的枝葉,不能有枝葉掛在綠籬上;
5)收好工具離場,做好記錄。
修剪注意事項1)機油與汽油配比準確;
2)冷機起動時先泵三下油,剪口不能向著人,油門由小逐漸加大;
3)手握開動的綠籬機要穩,遵守橫平堅直,嚴禁剪口朝向自己;
4)修剪時高度按工作計劃進行,剪后清理剪下的枝條;
5)修剪時身體不能壓綠籬,若綠籬太寬應分兩邊分別進行;
6)修剪工作期間不許無關人員靠近。
4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治依《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規程》操作。
5綠籬養護質量標準1)造型綠籬輪廓清晰,造型優美。
2)綠籬修剪做到橫平豎直,無漏剪或有凹凸面,腳部整齊。
3)綠籬整體均勻美觀,植株健康。
4)每次修剪原則上不超過上一次剪口。
5)綠籬無超過10cm以上的過長枝。
6)綠籬內清潔,無過高雜生植物,爬藤應及時連根清除。
7)片植綠籬有坡度平滑,無明顯的接口。
3.0記錄
3.1綠化養護記錄
3.2綠化消殺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