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學少先隊自查自糾報告
根據姜堰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我校繼續開展行風建設工作,少先隊針對本次行風建設的基本內容,開展了認真的自查自糾。現將自查自糾情況匯報如下:
一、社會紛繁復雜,學生思想異常“活躍”,教育難度大大增加。
社會上一些負面現象給未成年人的成長帶來不可忽視的侵蝕影響,隨著互聯網等新媒體的興起,充滿著色情、暴力等網絡游戲腐蝕了他們的心靈,極易把未成年人引入歧途,使學生迷戀其中而無心向學,造成極大危害。另一方面,專門對未成年人開放的文化娛樂活動場所少之又少,使廣大未成年人業余生活單調,很容易造成未成年人向往和參與一些不健康的娛樂活動。
二、家長迫于生計忙忙碌碌,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
家庭教育對培育孩子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起到特殊作用,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有的學生家長為生計常年在外務工,或整天忙于經商做生意,也有的由于父母離異等原因而疏忽對孩子的管教,聽之任之。有的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上學,孩子就是學校的事。有的家庭父母愛好搓麻將,耳濡目染中,孩子很容易染上不良習氣。
三、學校和社會對留守兒童少年缺乏關愛。
監護的缺失對孩子的人格發展、社會化和道德發展都將帶來影響。留守兒童少年較早地學會了洗衣、做飯,能夠處理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問題,能夠自立、自強,但心理上卻很敏感,很容易受到傷害,有的甚至養成了孤僻的性格。兒童少年期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這一時期少年兒童所接觸到的外界不良因素將會影響其今后的心理成長和發展,如果不消除隱患,就可能會增加社會潛在的不穩定因素。當然,父母能夠陪伴孩子成長是我們十分希望見到的,但在現實生活中,讓父母回來照顧孩子或者去父母打工的地方學習、生活,都有一定的難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全社會一起來關愛他們。
四、班主任工作能力和責任心參差不齊,教育效果截然不同。
班主任責任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源動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關鍵,能增強班級榮譽感和凝聚力。班主任是連接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責任心體現在上對學校負責,下對學生負責兩個方面,對班主任工作負責就能充分發揮好橋梁與紐帶作用,認真落實學校的各項活動,保證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能夠迅速及時、準確無誤,暢通無阻地傳達到班級,并積極帶領全班同學,通過各種組織和教育手段,使學校各項工作得到及時高效的落實,并取得良好的成績,增強了班級榮譽感和凝聚力。因此,班主任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未來的影響,是任何一位普通任課教師無法企及的,充分說明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需要班主任具有科學的工作方法、較強的管理能力和較高的教育藝術水平。
下面就近期整改措施淺談幾點意見。
1、強化“責任”教育。強化責任教育是養成教育的基礎,只要具備了基本的責任意識,其它規范要求的養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責任教育主要包括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班級負責,對學校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教育。將責任教育滲透于學校各項教育活動之中,常抓不懈,以期取得實效。
2、狠抓“秩序”教育。秩序指學習、活動、生活、工作都要講究客觀規律和規程要求,給人一種井井有條的感覺。學校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課堂秩序、課間秩序、活動秩序等,即學習、活動、生活三個方面的秩序。秩序沒有要求的層次劃分,只有要求實現的方式不同,實施中將根據不同年級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實現學校生活秩序化。
3、加強“禮儀”教育。禮貌首先在于觀念上,主要指學生對長輩、對老師、對同學和他人要有禮貌,待人接物要有禮節。禮貌意識的養成要靠廣泛的宣傳教育,禮貌行為訓練要持之以恒,并輻射到家庭、社會中去。實施時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提出具體的禮貌要求,分步驟實施,積累滾動,形成規范。
4、落實“友愛”教育。友愛是指人與人之間要友好相處,正確處理與別人交往中的關系。友好的行為要靠強化才能增進,一是外部強化,即提供一些規范性的要求,采取一些有利于友愛行為健康發展的措施,促使其“友愛”;二是內部強化,愛只有在心中,才會產生自覺的友好行為。友愛教育效果的檢驗基地最終在家庭中,在學生居家的鄰里之間www.dewk.cn,在社會交往之中。
5、促使“上進”教育。上進是指學生應具備積極進取的心態,指學生在學習和活動中要努力向上,學榜樣、趕先進、創優秀、攀高峰。上進首先是一種意識,又是一種意志,上進意識的培養除了宣傳引導外,更主要的是要靠教師的示范,靠教師用正確的方式激勵強化學生的上進行為。
6、強調“衛生”教育。對學生行為規范教育的重點將放在衛生習慣上,不提倡學生在校期間吃零食,嚴禁學生亂丟、亂扔、亂畫,對行為習慣不好的學生進行教育。
具體措施:
1、宣傳到位:通過常規訓練、國旗下講話、大中隊墻報、晨會等對學生講清道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2、立好規矩:依據《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結合學校和班級實際,制訂出各項紀律,從學生的服裝、衛生習慣、課堂紀律、課外活動等入手,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從《港口中心小學學生一日常規》入手,要求每個學生都有責任意識。
3、強化手段:習慣是一種后天獲得的條件反射,因此,必須經過反復訓練、示范、矯正才能得以鞏固,這種行為訓練或者行為矯正實際上是學生思想認識的一種內化和強化的過程。因此,必須運用強化手段,加強檢查、督促、評比、競賽等。好的表揚、獎勵,差的批評、懲罰,不斷加以強化。此外,還要注意發動學生自我管理,自己教育自己,使養成教育不斷深入。
4、落到實處: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直接管理者,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形象對良好班風、校風的形成起著巨大的影響,為了使學校的行為規范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同時也為了加強隊伍建設,學校明確要求學生要做到“三別四帶”:向粗魯包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班主任利用晨會、班會、中隊活動等時間,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養成教育。要做一個有修養、有素質的文明小學生,就要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改掉陋習,從現在開始,為時不晚,對那些自身存在很多陋習的
同學,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把握住自己,控制住自己,從現在開始,走好人生的每一條路!篇2:少先隊大隊輔導員職責
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職責
一、擬訂計劃。根據學校工作計劃,遵循少年兒童工作的規律,擬訂少先隊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二、開展活動。根據少先隊活動的原則(全面性、教育性、實踐性、趣味性、自主性)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少先隊活動。全學期舉行一至二次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的大隊活動。檢查、督促各中隊按計劃開展中、小隊活動。
三、建設組織。全校組建少先隊大隊部,收集、保存本校少先隊有關資料。
四、培養干部。定期召集大隊委員、中隊干部開會,布置任務,聽取匯報,交流經驗并指導工作方法。
五、指導工作。學習少先隊工作經驗,研究工作,指導中隊開展活動。
六、總結經驗。努力學習少先隊工作的理論,發現并幫助各中隊總結經驗,推廣交流,促進輔導員提高少先隊工作水平。
篇3:少先隊中隊輔導員職責
學校少先隊中隊輔導員職責
1、根據學校大隊部的工作計劃,聯系實際制定每學期的工作計劃,重點體現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日常行為規范教育,體現學生的學習習慣、勞動習慣、文明習慣的培養。
2、充分發揮少先隊的組織作用,培養少先隊干部,加強中隊委員會的建設和小隊建設,培養中隊少先隊的積極分子,培養他們熱心為大家服務的精神。教會他們工作方法,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的困難。關心他們的學習和健康,向大隊部反映情況。
3、必須經常與科任教師取得聯系,并正確處理和協調科任教師間的關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必須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系,經常家訪,爭取家長的配合教育,嚴禁利用家長為個人謀私利。
4、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能正確妥善地處理班級突發事件,努力做好后進生思想的學習轉化工作。
5、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文明習慣,經常向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6、積極組織和領導學生參與學校、大隊部和有關部門的各項活動,并要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各項任務。
7、必須做到每學期召開一次家長會,每月一期黑板報。
8、下列時間必須準時到崗,專時專用:上午上班必須到班晨檢(檢查班級衛生、環境衛生、學生個人衛生);早操、眼保健操、路隊必須準時到崗組織管理;課外活動、班隊會、大掃除等各項集體活動必須領導、組織;下午下班后必須檢查班級衛生、環境衛生情況,檢查門窗、桌椅、電教設備情況;如果管理不當,造成損失要負一定經濟責任。
9、學期期末,必須寫好班級或中隊工作總結;必須給每位學生一份全面、客觀、公正的具有激勵性的評語。
10、不斷提高科學文化和少先隊業務、理論水平,勇于探索,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