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縣關于第一批下派基層鍛煉機關優秀年輕干部近期工作情況的報告
州委組織部:
按照州委關于選派機關優秀年輕干部到基層鍛煉工作的安排和部署,我縣機關第一批優秀年輕干部自去年9月份進駐農戶以來,由于縣、鄉、村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派出單位積極支持,密切配合,使下派鍛煉干部意志得到了磨煉,增長了本領,豐富了實踐工作經驗,提高了基層工作能力和水平,下派鍛煉工作有了良好的開端,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我縣第一批下派基層鍛煉機關優秀年輕干部近期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主要做法
根據州委《關于選派機關優秀年輕干部到基層鍛煉的實施方案》的要求,為使我縣下派的機關優秀年輕干部真正鍛煉的目的,我縣結合機關年輕干部隊伍的實際,認真研究,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有計劃、有目的、按步驟地做好選派鍛煉工作,確保下派鍛煉工作取得實效。
⒈切實加強對下派鍛煉工作的組織領導。我縣把機關優秀年輕干部下派鍛煉工作作為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按照省、州黨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成立由縣委分管組織的副書記任組長,縣委組織部、人事局、財政局、扶貧辦、縣委黨校、武裝部等部門為成員的選派優秀年輕到基層鍛煉工作領導組,并在縣委組織部設立領導組辦公室,負責對全縣選派干部工作的督促、檢查和指導工作。同時,要求各鄉鎮黨委、縣級各部門也明確相應的機構和工作人員專門負責下派鍛煉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⒉認真調查,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按照選派鍛煉干部的對象及條件要求,我縣對全縣機關年輕干部的年齡、專業知識等情況進行了認真的摸底調查,準確核實下派對象,全縣共有
名機關年輕干部符合下派鍛煉條件。同時,為使下派鍛煉的年輕干部盡快轉變工作角色,適應基層工作,幫助他們掌握農業農村工作及法律法規政策知識,熟悉基層工作方法,我縣于20**年8月28日至31日對州級機關下派我縣鍛煉及我縣下派到各鄉鎮鍛煉的19位年輕就縣域經濟發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與農業產業化及“三農”問題、黨風廉政建設、如何當好鄉鎮領導干部、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理、依法行政等知識進行了培訓。在培訓的基礎上,結合各鄉鎮和下派鍛煉人員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把19名下派干部安排在漕澗、表村、寶豐、民建、白石、長新、檢槽等鄉鎮。
⒊加強對下派干部的日常跟蹤教育管理。為加強和規范對選派干部的教育管理,確保選派工作的順利進行,保證選干部在新的工作崗位能較好地發揮作用,得到鍛煉和提高,我縣嚴格按照《大理州選派機關優秀年輕干部到基層鍛煉的管理辦法》的規定及國家公務員行為規范,要求下派干部要自覺遵守所在鄉鎮、村委會的管理制度,尊重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風俗習慣,自覺維護好下派干部的形象。同時,明確各鄉鎮分管黨務的副書記為下派干部教育管理聯絡員,負責與下派干部和縣委選派機關優秀年輕干部領導組聯系,及時了解掌握他們的思想、學習、生活、工作動態,對選派干部做到情況清、去向明。
⒋注重實效,采取多種形式,幫助掛鉤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按照第一階段到農戶當農民的要求,為使下派的年輕干部掌握農業生產技能,體驗農民生活,體察民情,我縣在下派干部中大力倡導開展為民謀富路、幫民辦實事活動,選派單位發揮部門優勢積極支持下派干部開展幫扶工作。州政府下派民建鄉的楊恒宣等五位同志因地制宜,幫助農戶發展畜牧業經濟林果;下派團結鄉的縣交通局干部楊利雄積極主動參加掛鉤農戶采摘煙葉、供烤、大春收割等勞動,并積極協調,請來工程技術人員為團結村以齊母片5個自然村測設鄉村公路,幫助規劃建設。
⒌切實關心下派鍛煉干部。為切實體現對下派干部關心,讓他們在基層安心工作,支持他們投身農業農村工作鍛煉,我縣縣、鄉村各級領導提高思想認識,從學習、生活和工作等方方面面入手關心幫助下派干部,為他們營造良好的鍛煉環境。
二成效
通過幾個月以來,與農戶同吃同住同勞動的鍛煉,充分體察民情,感受體驗農民生活,使下派干部對基層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有了深刻的認識,黨的宗旨意識進一步得到強化,增強實踐“***”重要思想的自覺和主動性。
⒈磨煉了意志,增強鍛煉的信心。由于我縣山區面積廣,自然條件惡劣,但下派干部還是努力克服困難,積極參加掛鉤農戶生產勞動,自覺加強鍛煉,從而使下派干部在艱苦環境中經受了考驗,意志得到了磨煉,增強了繼續在基層鍛煉信心和決心。
⒉強化了奉獻意識,密切了干群眾關系。幾個月來的鍛煉,下派干部轉變作風,一心深入基層,放下架子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交心談心,充分感受了農民生活的艱辛,增進了與農民朋友的友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進一步得到強化,增強了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⒊以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為著力點,基層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得到了實惠。下派干部在縣、鄉村各級各部門的積極支持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為基層群眾脫貧致富出主意、想辦法,求實效、辦實事,使下派地區的群眾得到了實惠。
二、存在的問題
我縣機關優秀年輕干部下派基層鍛煉以來,在組織部門和各鄉(鎮)黨委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不僅使下派的機關年輕干部得到了鍛煉,增長了知識和本領,也為當地的群眾帶去了信息和技術,實實在在地為下派鄉(鎮)和農戶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但離省、州黨委關于選派機關優秀年輕干部到基層鍛煉的總體要求還有一些差距,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一下派干部僅局限在為掛鉤農戶開展幫扶工作工作上,在全面地了解掌握掛鉤鄉鎮、村的實際情況上還有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強,以便為下步的掛職鍛煉作準備。
二下派干部在開展幫扶過程中,只停留在幫助掛鉤戶解決眼前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而在幫助群眾尋找長期致富門路上還有差距,僅局限于“輸血式”幫扶,沒有注重群眾自身的“造血”功能。
三組織部門和選派單位日常事務多,與下派干部間定期不定期聯系上有差距,有時不能及時了解下派干部思想、學習工作情況,對他們關心照顧不夠。
三、意見及建設
針對目前機關優秀年輕干部下派鍛煉工作進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加強領導,加強教育和管理工作,主要應從以下方面著手來抓:
一.縣、鄉村各級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加強對下派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幫助指導他們多深入基層村社,多了解所在鄉鎮、村的情況,切切實實為下步的掛職鍛煉工作作了準備。
二.選派單位也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來提高思想認識,從培養鍛煉部門年輕干部隊伍為出發點和著力點,發揮部門的優勢,積極支持下派干部在基層開展工作,做他們堅強的后盾,力所能及地從資金、技術、信息等方方面面為他們提供服務,讓下派干部在得到鍛煉的同時,也要為下派鍛煉地區群眾找到一條長效的脫貧致富門路。
三.縣、鄉村各級要進一步加強協調聯系,健全組織部門、選派單位定期下基層聯系下派干部工作制度,及時了解掌握他們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況及當地干部群眾的意見、建議。
篇2:下派大學生月末總結
下派大學生月末總結
西關村黨支部副書記殷亮:為能更全面掌握村內各方面的情況,我虛心向各位同事請教,并學習他們的工作經驗和方法,學習同事們身上具有的優點。工作閑暇,我瀏覽村內訂的各種報刊雜志,閱讀了關于全國優秀村干部的典型事跡報告集,使我受益匪淺。我還注重學習、領會關于新農村建設的有關文件精神,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通過學習,深感自己的知識遠遠不夠,更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我覺得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時時刻刻體現出黨員的先進性,處處起到表率和帶頭作用,特別是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要把新的思想、新的作風帶到農村。要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自己的力量,就必須注重學習,一絲不茍,求實創新,不斷進取,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為引導農民致富而做好充分準備!
賈家莊村村委主任助理孔令軍:工作伊始我斗志昂揚、激情澎湃,現在則能夠靜下心來,腳踏實地得去完成村兩委領導交給我的每一項工作。九層之臺,始于壘土,通過這三個月我認識到:無論多大的事情都要從小事做起,從基層做起。在實際的工作中,我更加體會到了農村工作方式、方法的重要性,搞好群眾關系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工作能力的迫切性。而這幾方面的提高則有待于對工作的不斷總結,要真正做到干中學,學中干,做一個有心的人。三個月來,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農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只要我們肯干、能干、會干,找準自己的位置就一定能干出個樣兒來,無愧于黨、政府和人民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東堡村村委主任助理郭桃桃:在幾個月的實踐中,我學會了用一顆火熱的心去看待村里平淡的工作和生活。初到村里感覺什么都是新鮮的,特殊的工作環境,特殊的工作對象,一切對于我來說都是那么富有挑戰性,我認識到、體會到了省、市委實施“大學生任村官”活動的用心良苦。換句話說,我們到基層,就是了解民意、關注民生、服務民利。在鍛煉我們的思想、作風、意志、能力的同時,盡自己所學服務農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盡自己一份力。
昌寧宮村村委主任助理王婧:在和村民代表義務勞動中,我這個從未干過粗重活的、剛從學校畢業的又從沒和農民一起勞動過的大學生,也不知不覺地融入了他們,感到干勁十足,覺得自己也是他們中間的一份子。農村工作雖然是最基層的工作,但是我很慶幸自己能到這里工作,讓我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本領。我相信,在這里一定會學到讓我一生受用的東西。
北門村村委主任助理韓凈:雖然身在農村,但對農村的情況也不是很了解,對新農村建設的內容也只是略知一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也不是很清楚,到了這個工作崗位,就應該深刻理解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特別是現在作為大學生“村官”,要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讓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在最基層工作,就要和農民群眾打成一片,了解他們的需要。作為大學生“村官”,要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中,但也不能擺架子,農民群眾是最好的老師,我要向他們虛心請教工作中碰到的問題,向村干部請教,首先把自己看作一個“學生”,其次才是“村官”。
篇3:下派干部發改委副主任先進事跡
下派干部發改委副主任先進事跡
務實破難題
20**年3月,**作為省委組織部、省人才辦選派到**“優勢產業服務團隊”的一員,下派市發改委掛職黨組成員、副主任。
“適應環境,轉變角色是必不可少的一課。”初來**,為了讓自己盡快適應新環境,融入新團隊,**主動加壓:做明白人,說內行話。
**屬經濟欠發達地區,如何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盡快步入發達地區行列,是**來**后力求破解的一個大課題。為掌握第一手資料,找到發展新路,**堅持“一線工作法”,沉下去聽民聲,走出去查實情,在調研中找準問題,在思考中尋找出路,務實求實的工作作風給基層群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萬源市茶埡鄉,境內山高路陡,土地貧瘠。惡劣的自然條件導致經濟發展滯后,脫貧致富任務十分艱巨。通過深入調研,**發現,制約該鎮發展的癥結在交通,出路在修路。他積極把調研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果,多方爭取資源發展該鎮的交通運輸。在**的艱辛努力下,該鎮終于修好了5條通村公路。茶埡鄉的老大爺何光文老人深有感觸:“是陳主任幫助我們把幾十年夢想變成現實的啊。”
用心謀發展
“作為研究宏觀經濟的專家,就應該關注時事,盯準前沿。”20**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讓剛到市發改委工作不久的**,敏感地意識到在經濟全球化和資本流動自由化的大潮前,**獨善其身已不可能。
**主動投入應對金融危機的專題研究,經常工作到深夜,有時忙得太晚太累,干脆就在辦公室和衣而睡。同事們都勸他注意身體,他總是說,這樣既不影響工作,還可增加休息時間,不礙事的。就是這樣艱苦努力,他終于形成《金融危機對**的影響及對策建議》的調研報告,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肯定。為此,他兩個月沒睡個安穩覺。
**常說:“推進天然氣開發應用是難得的歷史機遇,不搶占先機就會優勢不保。”他經常強調要有機遇意識,自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正在建設中的天然氣能源化工基地上。對自己并不熟悉的天然氣、能源化工等知識,他甘當小學生,從頭學起,回家都不定時向省發改委經濟信息中心的專家請教。
歷經8個月的研究,撰寫形成了《中國西部天然氣能源化工基地建設規劃》,參與完成了《**市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市“十一五”規劃中期評估綱要》、《**市縣域經濟和統籌城鄉發展規劃》等多篇調研成果。其中,《中國西部天然氣能源化工基地建設規劃》在經過市有關專家組評審后獲二等獎,對**市“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期評估調研材料順利通過市人大常委會三次評審并獲獎。
傾力爭項目
“**處于爬坡上坎的關鍵階段,只有爭取更多的資源優勢,才能實現后發跨越。”**依托“背靠”省發改委的優勢,積極為**爭取資金、項目和政策。爭取到了**市天然氣能源化工產業區基礎設施建設貼息補助資金3220萬元、產業園區項目建設補助資金200萬元、物流園區資金280萬元和萬源職業中學家政服務平臺中央預算內資金80萬元;組織申報了一批20**年中央預算內資金節能減排和農村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備選項目。來**短短一年多時間,經他爭取和牽線搭橋爭取到的資金就達9000余萬元。
**常說,與發達地方相比,**的經濟發展方式還比較落后。他一直想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有所作為,事有湊巧,在回省城單位辦事的時候,他了解到有一批循環經濟試點縣的申報名額。“不能讓這一機會失去”,**腦子里閃過這樣的念頭。回到**,他馬上組織人力加班加點編寫申報項目,并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努力促成循環經濟試點項目落戶**。通過多方爭取,成功使開江縣、宣漢縣納入了全省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縣,為**發展循環經濟爭得了寶貴的項目資源。
為了工作,**犧牲了許多與家人團聚的時間。有人問**多長時間回成都探一次家,他不好意思地說:“最短兩星期,有時一兩個月;女兒說我回家像住賓館一樣。”短短話語,反映了**對家庭的歉疚之情。“我的目標就是做奉獻**的使者,為了建設‘第二故鄉’,吃再多苦,受再多累,我也無悔無怨。”**的目光堅定而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