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語中學20**學年度第一學期信息備課組計劃
一、教研組基本情況
本組由三名老師組成
組長 z 中學一級教師 任教七*各4個班
組員 z 中學高級教師任教七*各4個班
組員 z中學一級教師 任教七*各4個班
二、指導思想及工作目標
以“教育現(xiàn)代化提升”為總的指導思想,以“數(shù)字化校園”的創(chuàng)建為主向,認真貫徹課改精神,立足以學生為中心,以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進取能力為重點,更新教師教育理念,積極抓住契機,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地位。
三、具體措施
1.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學習課改精神,根據(jù)新課標,把信息技術這一舊教師教“新”,注意教學實踐與專題研究的結合。
2.加強組員這間的“聯(lián)系”,結合本組申報的行動學習研究課題,認真組織集體備課,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和探討,針對本校學生實際情況和設備,對教材的研究和探討,針對本校學生實際情況和設備,對教村進行再加工,運用各種的教學理念和手段,上好每堂課。
3.積極與其他教師之間相互學習交流,大膽與其他學科進行一定的整合,形成使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的良好局面。
4.組織信息技術教師互相開課、聽課,抓住每次外出參加教研活動的機會,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與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5.組織學生參加全國中小學生電腦作品制作大賽與pascal編程比賽,努力取得好成績。
四、工作安排
周次 形式 內容 承擔人
1-2 主題交流 本學期常規(guī)要求、備課組計劃、授課計劃交流 課務分工 z
3-4 研討交流 教研組工作計劃交流 制作本學科教學常規(guī)并上傳校園網(wǎng) z
5-6 講座 如何有效實施《pascal編程比賽》 z
9-10 教研課交流 z老師組內公開課 七*年級教學內容教學設計討論 z
11-12 講座 行動學習研究課題結題工作 z
13-14 教研課交流 z老師組內公開課 七*年級教學內容教學設計討論 z
15-16 研討交流 七年級教學內容學設計討論 組織組內教師進行本學科課堂教學情況交流 z
17-18 講座 用心設計、提高課堂效率 z
19-20 交流 七、八、九年級期末考查內容設計 z
篇2:外國語中學第二學期信息組備課組活動計劃
外國語中學第二學期信息組備課組活動計劃
一、教研組基本情況
本組由三名老師組成
組長 zz 中學一級教師 任教八年級1-6 九年級7-12班信息
組員 zz 中學高級教師 任教七年級1-6九年級1-6班信息
組員 zz中學一級教師 任教七年級7-12、八年級7-12班信息
二、指導思想及工作目標
以“教育現(xiàn)代化提升”為總的指導思想,以“數(shù)字化校園”的創(chuàng)建為主向,認真貫徹課改精神,立足以學生為中心,以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進取能力為重點,更新教師教育理念,積極抓住契機,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地位。
三、具體措施
1.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學習課改精神,根據(jù)新課標,把信息技術這一舊教師教“新”,注意教學實踐與專題研究的結合。
2.加強組員這間的“聯(lián)系”,結合本組申報的行動學習研究課題,認真組織集體備課,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和探討,針對本校學生實際情況和設備,對教材的研究和探討,針對本校學生實際情況和設備,對教村進行再加工,運用各種的教學理念和手段,上好每堂課。
3.積極與其他教師之間相互學習交流,大膽與其他學科進行一定的整合,形成使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的良好局面。
4.組織信息技術教師互相開課、聽課,抓住每次外出參加教研活動的機會,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與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5.組織學生參加全國中小學生電腦作品制作大賽與pascal編程比賽,努力取得好成績。
四、工作安排
周次 形式 內容 承擔人
1-2 主題交流 本學期常規(guī)要求 課務分工 z
3-4 研討交流 教研組工作計劃交流 制作本學科教學常規(guī)并上傳校園網(wǎng) z
5-6 講座 如何有效實施《全國中小學生電腦作品制作大賽》 z
9-10 教研課交流 胡平廣老師組內公開課 七八年級教學內容教學設計討論
11-12 講座 行動學習研究課題結題工作 z
13-14 教研課交流 黃敏老師組內公開課 七八年級教學內容教學設計討論
15-16 研討交流 七年級教學內容學設計討論 組織組內教師進行本學科課堂教學情況交流
17-18 講座 用心設計、提高課堂效率
19-20 交流 七、八年級期末考查內容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