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中學德育活動總結
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為使我校的德育能進一步發展,現把我校在本學期施行的部分德育活動總結如下,供大家交流。
一、組建強有力的德育領導機構:
本學期我校成立了以副校長為中心,政教主任、團委書記及各班主任為主的網絡管理機構,緊緊圍繞學校的德育工作計劃,依靠全體教職員工,遵循青少年學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質形成的規律,大力抓好德育的常規管理工作,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旋律,以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積極推進了學校優良的校風和學風的建設。在相互協調中逐步使我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不斷進步。
二、德育工作主題明確,學生教育活動落實到位,效果明顯。學校的德育工作做到月月有主題、有活動安排、活動過程記錄及活動效果講評。主要工作有推行校園公共區衛生新方案,向學生推薦100首積極上進的歌曲,學習雷鋒活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契機,組織“《中華魂》讀書教育”活動,開展了征文比賽,主題板報比賽。百科知識競賽。讓學生了解社會百科,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自豪感。
三、加強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和養成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1、以《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規范》和《中學生文明禮儀常規》教育為重點,對班級衛生、自行車擺放、學生佩戴胸卡、儀容儀表進行全面的檢查,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和生活習慣。特別是今年實行了校園公共區衛生新方案,政教處對當天各班早晨及中午衛生打掃情況、保潔情況及時給出書面評價,這一舉措保證了校園內時時處處干干凈凈。
2、政教處加大了日常巡查力度,每周有兩次以上校園綜合抽查,及時掌握和處理學生上網及其余違紀事件,使學生的違紀率大大降低。
3、繼續做好了校園廢品回收工作。提升了學生愛護環境、認識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各班都準備廢品袋、廢品箱,及時回收衛生區和教室可再生垃圾,實現廢品回收金額近百元,作班費使用,用于獎勵文明學生、學習進步之星、學習優秀的同學、對學校班級有較大貢獻的同學或作為班級開展課余活動的經費,這又促進了班風學風建設。
四、全方位加強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德育工作效果得到整體提升。
1、堅持每周一次的升國旗制度。每次國旗下的演講確定學生演講主題和內容。將國旗下的演講作為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養成良好行為規范和道德素養教育的有效陣地。
2、舉行普法征文活動。利用學生大會,對學生進行法制觀念教育;利用宣傳板報向學生宣傳吸煙的危害、預防犯罪、如何防衛等教育。
3、狠抓考風建設,以嚴格的考風促學風建設。考風的好壞決定學風的優劣。學校利用班主任例會,反復強調考風、考紀的重要性,要求班主任以考風促學風。學校對考試中有舞弊行為的同學進行了耐心細致地批評教育,學生很受觸動,意識到好成績是辛勤努力的結晶,絕不是不勞而獲的。
4、處理問題學生,凈化校園環境。學校對上網吧、勾結校外人員到學校尋釁滋事等行為的同學,絕不姑息養奸、縱容遷就,發現一個,處理一個,進一步凈化、優化校園環境。本學期我校校園治安情況得到更進一步的鞏固。
篇2:五年級德育系列化活動總結
五年級德育系列活動總結
為了配合學校德育主題教育,我班分別進行了以“開學第一課”“慶祝國慶節文藝表演”,“傳統節日話說中秋”,“愛我中華,勿忘國恥”演講會等等德育系列活動。活動豐富、全員參與、共同體驗、動手實踐、收獲快樂
在準備工作期間,同學們全情投入,搜集資料,排演節目的同時,對社會的認識在加深,對國家的概念得以加強。可以說,德育系列活動以活動的方式促進了五年級同學愛國情感的成長和作為一個中國人人格的養成。
一.開學第一課
20**年的九月一日,是有一個新學年的開始,學校組織一起收看了由中央電視臺及教育部共同錄制的——《開學第一課》。20**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我的夢·中國夢”,節目分為“我的夢”、“堅持夢想”、“探索夢想”、“中國夢”4個篇章。
“一個一個小小的夢想加在一起就是一個國家的夢想,我們的中國夢。”“追夢的路上怎么可能沒有跌跌撞撞,如果我們盡力了,即使無法到達夢的彼岸,我們依然無悔……”“這是一個綻放夢想的時代,夢想帶領我們前行,照亮我們的一生。”……這些發人深省的話語一句一句敲打在同學們的心靈中,投下了一圈又一圈的漣漪……同學們在現場鴉雀無聲、認真觀看,很多同學都帶了紙筆,在觀看節目的同時,記下自己的感想。
學生在節目結束后說:“在開學的第一天,觀看《開學第一課》很振奮人心,覺得自己渾身都充滿了力量,對未來也充滿了無限的希望和干勁,在老師的帶領下和同學們一起觀看這樣的公益節目非常有意義。”
這一節目是針對中小學生的特點而設計,借助孩子們喜歡的方式,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有利于增強教育的針對性。這次德育教育意義在于開啟學生新學期的旅程,確立孩子們的夢想,塑造孩子們創新進取的人生,培養他們健康向上的美好心靈。”
二.“慶十一”文藝表演
活動具有以下幾個特色:
1:參與面大。大多數的同學都投入進來,全班通過自發組織和老師指定同學帶頭組織的方式,共有三十人參與到主題班會的準備工作中,他們分工明確,寫稿、排演、表演、播放錄影、幾乎每個人在其中都占據了自己的位置,大家付出勞動和享受成果,最后在活動進行時得到了完整體驗。
2學生自發組織,老師穿針引線。五年級老師把此次活動作為培養學生獨立行為能力的契機,班長作為執行人,從形式、內容、串聯,都參與其中,充分調動了小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幾個班干部的帶動下,以詩歌串聯,各部分結合緊湊,整體感強。
形式新穎、觀賞性強。節目的形式多種多樣,詩歌朗誦.、小組唱、小品、舞蹈,這些節目雖然略顯稚氣,但真正是同學自己排練的,費了很多腦筋。配合主持人生動的表情和動作,讓人印象深刻。
三.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為了激發廣大同學們的愛國情懷,愛國明志,11月2日下午,我班進行了“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演講比賽。在此次活動中,同學們深深感受到了小戰士的機智與勇敢,民族英雄的的英雄氣概,殘忍的南京大屠殺給我們帶來的迫害等等……從同學們堅定的眼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已經暗自下定決心,就像演講選手演講中所講到的: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們,忘什么也不能忘本,丟什么也不能丟了民族精神。我們的民族要堅強起來,要以最驕傲的姿態去藐視那些曾經對中華民族實施蹂躪的國家!而這樣的資本從何而來?就從我們這群朝氣勃勃的接班人身上來。總有一天,前輩們會把他們手中的接力棒滿懷憧憬地遞給我們。我們要有能力去接受這份艱巨而光榮的任務。
四.走進中國的傳統節日——話說中秋
1、在搜集有關資料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培養了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并通過親自動手制作手抄報,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2、開展“誦讀中華經典,共度中秋佳節“中華經典誦讀比賽活動。
通過對中秋詩歌的朗誦,對中秋的傳說、小故事的表演,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濃厚興趣,更使教育內容豐富起來。豐富多彩的活動使空洞的說教變得具體、實際,學生更容易接受這樣的教育形式。切身的體驗使學生有了真實的感受。學生在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接受了傳統文化的教育,增強對傳統文化、傳統節日的認同和喜愛,弘揚了民族文化。學生們和小伙伴一起合作,上街拍照、調查訪問,掌握了調查研究的方式方法,鍛煉了能力,尤其是現實生活中如何調查,如何采訪,如何上網搜集各種資料、如何總結的能力。
在“走進中秋”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學生們研究著,進步著;成長著,幸福著,快樂的笑臉如同綻放的花朵,體現著生命的精彩。
一次次德育活動的進行,是積累經驗的過程,通過廣泛地參與,精心的準備,相信我們為以后的活動培養了能力,其效果也能在以后的時間里得到很好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