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最美家庭"典型事跡(3)
z家庭事跡材料
剛過不惑之年的z同志,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穩重、睿智,有內涵,平日里總是面帶微笑,輕言細語,讓人覺得很平和很溫暖。可是,當慢慢了解了他多年來的工作、生活以后,才知道,這溫暖的笑容背后,支撐著他的是自己強大的內心,以及一個寬容博愛的家庭。他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沒有轟轟烈烈的偉業,一個普通的家庭,卻以生活工作中平凡的事、點滴的情詮釋了什么是“最美家庭”。
1996年,初涉社會的他,就遠離家人到邊遠的鐵鎖鄉工作,一干就是8年,期間,雖然與愛人過著牛郎織女般的生活,但卻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信堅持就是勝利,各自都在學習工作上取得了長足發展,只是更加辛苦了妻子,既要照顧呀呀學語的女兒,又要照管雙方的父母親,隨著女兒一天天茁壯成長,父母一天天慢慢變老,與眾多的年輕人一樣,懷揣夢想的他,希望早日調到縣級單位工作,早日在縣城買房安家,早日與妻兒團聚相守,早日接父母親一起安享晚年……,一個個愿望都在與愛人的共同奮斗下變成了現實,一家人終于過上了悠閑平靜的生活。
正當家庭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年6月,一貫身體硬朗的岳母,突發腦溢血,被送到醫院的時候,醫生說:“在遲到20分鐘,就什么都來不及了”。通過醫生的全力搶救,母親住院治療后終于轉危為安,但卻落下了嚴重的中風后遺癥,失去了語言功能,需要攙扶才能行走,隨時都要有人監護照看才行。自此,母親天天都需要服藥,每年都要住院治療三、四次,古話說,久病無孝子,但他們一家人打破了這個定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照顧老母親,誰都沒有半句怨言,在一家人的悉心照顧下,老母親的身體一直都很平穩,飲食起居都比較正常,偶爾還能清楚的說句逗人樂的話,鄰居和親戚來看望她的時候,對老人家打趣說:“多虧你活在新時代,多虧你活在這么好的人家啊,要不然你早就成土了,你要好好的活啊!”她總是點點頭,表示對兒女們的認可和贊許。
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就在他們家重新回歸天倫之樂的時候,更大的災難和打擊接踵而來,在20**年暑假期間,他的妻子在常規體檢中疑似乳腺腫瘤,醫生提醒說,“你們老師就快收假了,不要耽誤時間,盡快到上一級醫院做病理檢查,但愿只是良性的”。妻子當時也不當一回事,認為自己平時身體很健康,也沒有那里不舒服,頂多就是乳腺增生罷了。但對任何事情都較真的她,還是很樂觀的將體檢的情況向丈夫說了,并且決定利用假期時間到州級醫院再看看,也能安心一點,因為她們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那就是“我們這一家人情況很特殊,作為頂梁柱的夫妻倆,誰都不能出什么閃失,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社會、家庭生活中,對任何事情都要認真負責對待”。的確,這個家庭較一般家庭來說是有一些特殊,夫妻倆人都是家中最小的子女,都肩負著撫養雙方父母親的責任,丈夫家的父母親目前還能自食其力,生活在鄉下農村,還經常送一些米、油、蛋、肉等生活品來給子女;妻子家,年老的岳父腿部殘疾經常疼痛,但還要照管同樣殘疾單獨生活在農村的一個兒子,又要照管一家人的生活,是夠很辛苦的。
懷著忐忑的心,他陪伴著妻子帶著相關資料到楚雄州人民醫院作進一步檢查,當醫生看到檢查單的時候,無情的話語刺痛著她們的心,“可以初步判斷是乳腺癌,明天安排給你做手術吧”,因為看病的人很多,醫生也沒有給予更多的解釋。看著被嚇得發呆的妻子,他忍著內心的不安,平靜的安撫妻子說:“既然要做手術,我們還是到昆明更好的醫院再看看吧”。當晚,就帶著驚恐不安的妻子,連夜趕往昆明,第二天掛了省城最好醫院的專家號,在大醫院看病是很難,但一切還算順利,隨后的幾天,都是排隊做各種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檢查,時間雖然過得很快,對他們夫妻倆人來說,時間好似已經停留,這一切都來得那么的快,讓人措手不及,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當拿到最后的診斷結果的時候,他們夫妻倆誰都不愿意相信,都希望是誤診,但醫生的話卻回響在耳邊,“這里是云南最好的醫院,如果有條件,你們還可以到北京、上海看看,但都要抓緊時間”,一句句話語猶如驚雷響徹耳底,在無情的摧殘著他們的神經,夫妻倆人誰都不愿意去相信這個殘酷的現實。
都說患難見真情。看到自己心愛的人遭受到無情病魔的摧殘,還有未知的一切,他的心在顫抖,他的心在滴血,這個堅強的漢子,難道就這樣被壓倒了嗎?看到深愛自己男人無助的眼神,知書達理的妻子反倒平靜了許多,她安慰丈夫說:“現在的醫學水平這么發達,這么大的醫院有這么多的人都在治療,怕什么啊,我相信我會好起來的,我們都要好好的活著,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父母親和女兒,還需要我們去照管,我們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要是連你都被嚇倒了,那我還依靠誰啊!”是啊,妻子的話語是多么的樸實和在理,作為一個家庭主心骨的丈夫,千萬要挺住,決不能被困難嚇倒。夫妻倆人相依相偎,更加堅定了治病的信心,并且作出決定,病情永遠不能告訴父母親和孩子,不要給他們無端和無辜的傷害,一切都自己來承擔。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們隱瞞家人說在昆明做一個小手術,在他們雙方單位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支持和親人的幫助下,妻子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醫院專家團隊制定了科學系統的治療方案,并通過不間斷的化療和手術治療以及放射治療,妻子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各項檢查指標都恢復正常。妻子住院期間,雙方單位的領導和同事都紛紛前往家中探望,領導、同事和工會關懷,給他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讓他倍覺溫暖,更加堅強,對妻子的照顧和關懷更是無微不至。目前,妻子的身體已經基本康復,正在持續的調理和休養,相信到新的學期開學,將可以重返三尺講臺,繼續書寫她完美無憾的人生。
他們這個小家庭,在眾多親朋好友、同事鄰里的幫助下,經歷著磨難的洗禮,全家人的心貼得更近了。看著妻子逐漸康復,孩子快樂地成長,老人安享晚年,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在心中流淌,瞬間覺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是啊,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起走過艱難困苦的從容,是一種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態,是默默無語相伴一生的美麗。一個幸福、快樂、和諧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的努力。只有每個人都奉獻一點愛,家才會更溫暖,只有每個家庭都幸福了,我們的社會也才會更和諧。
篇2:縣最美家庭典型事跡(10)
縣“最美家庭”典型事跡(10)
z家庭典型事跡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面對家庭的苦難,有的人手足無措,有的人消極逃避,也有人敢于面對勇于承擔。z,六苴社區一名普通的農家婦女,面對家庭突如其來的變故,她獨自一人照顧著年邁的父母親和兩個年幼的孩子,艱難的撐起了這個家。
不幸襲來,她沒有垮下而是選擇振作
z原本有一個幸福歡樂的家,然而20**年3月年的一場意外卻讓這個家從天堂跌入了地獄。她的丈夫在上山干農活過程中發生意外身亡,家里就留下了兩個讀小學的孩子和沒有任何收入的父母親。老母親經不住這樣的打擊,先后4次住進了醫院。兩個孩子因為父親的離去變得沉默少言。面對這個破碎的家,z并沒有被擊垮,她毅然扛起了家里的重擔,四月,正是農忙的季節,每天早晨天剛亮,她就獨自一人扛起鋤頭,在自家承包的烤煙地中忙了起來,以前丈夫在時,烤煙種植的重任都由丈夫來承擔,現在她獨自面對20畝的煙地,心里一下子沒了底,一切只有靠摸著石頭過河,于是,她虛心向周圍的農戶和社區工作人員請教,晚上在家時,就拿出社區發放的烤煙種植宣傳冊和培訓資料,苦心學習,短短半個月她并掌握了烤煙生產過程中的大田預整地、起垅、打塘、移栽、澆水和最佳株行距的確定、移栽的最佳時間等相關知識。在社區工作人員和周圍協助下,20畝煙地在4月25日完成了整理、起攏、打塘,現已經進入了移栽階段。
養老扶幼,她沒有逃避而是選擇了擔當
雖然每天忙于田間地頭,她并沒有疏忽照顧病中的母親和年幼的兩個孩子,由于進村公路目前正在水泥路面硬化,車輛不能通行,每周一、周五,她都步行8公路的山路接送孩子。病床上的母親,眼睜睜的什么也干不了,心情煩躁,免不了常發些無名火,可她從來沒有半句怨言,總是默默地伺候著母親的飲食起居,把家里家外的大事小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周圍鄰居都勸她太累的時候歇一歇,不要把身體累垮了,但她說道:“照顧父母和孩子是自己的一份責任,不能讓他們吃苦受累。”
村組落后,她沒有后退而是選擇了擎旗
身為村民小組長和黨員的她,雖然家庭遭受巨大災難,但她并沒有忘記帶領村民脫貧致富,轎頂山村民小組大部分村民經濟來源都靠種植烤煙,產業發展單一,她清楚要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光靠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經濟生產是不夠的,要想富裕起來,必須開拓新的路子。她想到了種植中草藥續斷,因為沒有種植經驗,她在20**年自己先試種了一畝,在看到續斷的長勢良好后,她認為這是可以向村民推廣的產業,今年,在她得帶領下,村民們種植了47畝的續斷,為村民致富增收擴寬了路子,同時她還十分熱心村組公益事業。由于教頂山距離六苴鎮還有8公里的環山土路,摩托車作為村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如果道路狀況不好,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于是,每個季度,z都會組織村內義務工,對道路進行維護,確保村民們出行的安全。
家是一個人的避風港,是一個人的最終歸屬,z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一個家,一片藍天,她的事跡耐人尋味。她為村民樹立了好榜樣,他孝敬老人,教子治家,帶領村民發家致富,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成為六苴社區最美家庭的典范。
篇3:縣最美家庭典型事跡(9)
縣“最美家庭”典型事跡(9)
z家庭先進事跡
z,女,現年42歲,家住外期地村委會增拉乍小組。小小的山村四面環山,環境優美,空氣清新。俗話說:好水釀好酒,好土塑好壺,好的環境造就好的人生。z一家老少四人,夫妻相敬相愛,遵紀守法,平等互助,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尊老愛幼,教子有方,取得了家庭、事業的雙豐收。成為外期地村委會所有家庭的楷模。
她是一個普通而又平凡農民,在產業上積極上進,在生活上勤勤懇懇埋頭苦干。尤其是在創建“平安家庭”的中,作為本村委會的居民,她和愛人知法守法,積極倡導無暴力、無犯罪、無違法的文明戶宣傳活動,努力做安全文明之家。
在家庭中,z是一名好媳婦、好妻子、好媽媽。對婆婆非常孝順,每天為老人端茶送飯、幫老人洗衣服、收拾衛生,她做得一絲不茍。如今,已是80歲高齡的婆婆,精神狀態仍然很好,衣著干凈整齊,每天出門曬曬太陽,是村中老太太們羨慕的對象。小姑因患小兒麻痹,自幼癱瘓在床,她毫不嫌棄,對小姑關心有加,任勞任怨地照顧著小姑的飲食起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癱瘓在床的小姑端屎端尿。20**年,小姑因患腫瘤病重,由于正是農忙時節,加之老母親需要照顧,丈夫脫不開身。她獨自一個人帶著癱瘓的小姑輾轉到州醫院治療,沿路轉車、到醫院掛號、排隊、檢查、化驗,用瘦弱的肩膀將小姑背上背下,令人為之動容。日常生活中,她盡心盡力照顧婆婆和小姑,從未讓老人和小姑吃過一口冷飯剩菜;有空就陪她們談心聊天,不僅在生活上關心、體貼,而且在思想上關心老人和妹妹,讓她們快樂、健康、不寂寞。不善言辭的丈夫將這一切默默記在心里,盡量多承擔一些農活,盡量讓妻子少操些心。
她有雙兒女,女兒已經出嫁,兒子正上高中,學習非常緊張,照顧老人和癱瘓的妹妹的事情都她一個人承擔,她從未怨過丈夫,盡心盡力做好家務事,不給丈夫添一絲煩惱,還全心全意幫助丈夫做好農活。無論農活多忙多辛苦,每到星期六孩子回家來,她總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陪陪孩子,問問孩子的學習情況,給他講一些人生的道理,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一個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
在小組里,她和鄰里之間的關系也相處的很好,誰家有困難,她都能熱心幫忙。有一次鄰居家小孩生病在夜里,鄰居打來電話,她二話不說急急忙忙跑往鄰居家,背起孩子往醫院跑,孩子高燒退了。她回到家天都亮了,她又要開始新一天的辛勤勞動。
如果人人都奉獻一點愛,我們的家就會是一個和諧、幸福、平安的家。是的,一個幸福、快樂、和諧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的努力。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努力,家才會更溫暖,只有每個家庭都幸福了,社會也才會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