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干部培養與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做好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培養一批專業精湛、作風優良、具有奉獻精神和良好服務意識的學生干部,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學生干部是聯系學校和廣大學生的紐帶和橋梁,在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接受學校各級團學組織的指導,在法律和學校規章允許的范圍內,圍繞或配合學校中心任務開展工作。
第三條 學生干部是學校開展學生工作的得力助手,各級黨、團組織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完善學生干部隊伍管理,提高學生干部隊伍素質。
第四條 學生干部要熱忱為同學服務,關心和維護廣大同學的利益,不允許任何學生干部脫離學生,凌駕于學生之上。
第五條 學生干部是學生中的先進分子和骨干,必須在各方面成為學生的表率。
第二章 學生干部的產生和任職條件
第六條 學生干部的選拔,必須按照民主集中制和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采取推薦、自薦等多種形式產生候選人,通過民主程序選舉產生;特殊情況下,學生干部也可由組織指定、任命或招聘等形式產生。
第七條 學生干部的使用實行層級制,未擔任過低一級職務的學生干部一般不得直接擔任高一級職務。
第八條 學生干部任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表現和道德品質,熱愛祖國、熱愛學校、關心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文明禮貌、模范遵守國家法律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在同學中起表率作用;
(2)學習目的明確,勤奮努力,有較強的學術進取精神,學習成績較好;
(3)有大局意識,愿意為同學服務;有正義感,敢于與一切不良現象及損害集體利益及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作斗爭;
(4)有較強的責任感,勇于承擔社會工作;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積極組織有益于學生成長的各項活動;具有團結協作精神,善于把不同類型的同學團結在自己的周圍;
(5)有創新精神,積極為集體建設出謀劃策,把學生組織建設成為同學服務的集體。
第九條 學生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自動辭職:
(1)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校規校紀,受到各類處分或個人素養和道德水平低下,在學生中影響不良者;
(2)在任職期間有兩門以上專業課程不及格者;
(3)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成績無法進入班級前50%者;
(4)在工作中不能顧全大局,互相拆臺使工作不能順利開展,使集體利益及聲譽受到損害者,或以權謀私,經教育不改者;從事其他與學生干部身份不符的活動,嚴重損害集體利益或聲譽者;
(5)不能勝任所擔任職務者。
第十條 學生干部自動辭職程序如下:
(1)學生干部本人提出辭職報告,交同級學生組織指導教師;
(2)各級團學組織接到學生干部辭職報告后,應召開相應會議進行討論,對確有第九條所列情況之一的學生干部,準予其辭職,在相應范圍內宣布并報上一級組織備案。
第十一條 根據第九條規定,學生干部應該辭職而不辭職的,所在團學組織和學生可以向校學生監事委員會提請組織調查,由校學生監事委員會負責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報黨委學工部決定處理,情況屬實的將其免職或撤職。
第三章 學生干部的管理和考核培養
第十二條 學生干部由各級團學組織負責管理和考核
第十三條 校團委學生干部由校團委負責管理和考核,考核結果報學生干部所在系黨組織和學生處。
第十四條 校學生會干部由學生處負責管理和考核,考核結果通報學生干部所在系黨組織;系團總支、學生分會干部由各系及輔導員具體管理和考核,班委、團支部干部由輔導員、班主任具體管理和考核,考核結果報系黨組織及學生處。
第十五條 學生干部是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份,其培養應納入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隊伍培養范圍。學生干部的教育采用集體教育、個別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通過舉辦培訓班、掛職鍛煉、壓擔子等多種形式,積極倡導學生干部在工作中學習、在工作中鍛煉、在工作中教育、在工作中成長的干部培養思路。
第十六條 學生干部每年填寫一次《德化陶瓷學院學生干部考核登記表》,記入本人檔案。根據本規定第九條而自動辭職或被免職、撤職的學生干部,亦需填寫此表。各級黨團組織在考核意見欄中注明其辭職或免職、撤職原因,有調查材料的要一并收錄,建立學生干部考核資料入檔制度。
第十七條 學校每年評選一次校級優秀學生干部,具體要求和程序依據《德化陶瓷學院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干部評選辦法》、《陶瓷學院共青團員獎勵辦法》執行。
第十八條 學生干部可以根據學校有關規定在綜合測評時享受相應的加分。
第十九條 各級團學組織應提供條件并要求學生干部自覺提高政治理論水平,表現優秀、有要求入黨的,應向學生干部所在院系推薦其進入各級黨校學習或列為入黨積極分子加以培養。
第二十條 學生干部實行輪崗www.dewk.cn制,即學生干部在同一崗位任期不得超過二年。
第四章 學生干部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十一條 學生干部享受下列權利:
(1)代表學生參與社會事務和社會監督,通過學校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廣大學生的意見;
(2)代表學生參與學校教育和管理事務,溝通學校有關部門和有關領導與廣大學生的聯系,促進學校教學工作、學生工作和后勤
工作等與學生利益相關的工作,參與有關學生事務的協商;
(3)組織學生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活動,在維護國家和人民以及學校整體利益的同時,維護廣大同學的正當權益;
(4)對本級或上級團學組織的工作有討論、建議和批評的權利,并有權要求其改進工作;
(5)有被推薦或自薦到更高一級組織直到校團委、校學生會任職的權利;
(6)評優或就業時,在同等條件下,學校根據貢獻大小,給予優先推薦;
(7)有維護集體、他人及自身的正當權益不受侵犯的權利。
(8)按學校的有關規定享受其他應享受的權利。
第二十二條 學生干部必須履行下列義務:
(1)認真學習政治理論,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2)及時反映廣大同學的意見和呼聲,做學生利益的忠實代表和維護者;
(3)團結廣大同學,成為同學的知心朋友;
(4)認真組織各項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課內外活動;
(5)做好本職工作,完成組織交辦的任務;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6)努力提高自己的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宣傳鼓動能力以及社會活動能力;
(7)正確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
(8)模范遵守國家法令和校規校紀。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三條 本規定中的學生干部是指:
(1)校團委、校學生會各部干事(含干事)以上干部;系團總支、系學生分會各部委員(含委員)以上干部;班委、團支部干部;
(2)校藝術團隊(部)副職(含副職)以上干部;學生社團正副會長(社長);校學生廣播臺。
第二十四條 本規定由學生工作處負責解釋,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篇2:六年3班提高班干部素質制度(培養計劃)
六年3班提高班干部素質制度(培養計劃)
一支精干的班干部隊伍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他們往往在班務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優秀班集體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加強班干部培養,提高干部的組織、管理能力,既是時代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需要,又是發揮班干部作用、強化班級管理、形成良好班風的需要。
一、明確培養宗旨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
一是對他們進行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教育,提高工作的責任感,解決“官意識”和“高人一等”的錯誤認識,使他們認識到在許多方面應比一般同學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比如干工作就要犧牲一些業余時間,并可能聽到許多抱怨和意見等等。
二是要求班干部以身作則,嚴以律己。也就是說班干部要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并要養成良好的民主作風。
二、授之以法,提高工作水平
在實際工作中,通過以下八個方面對班干部進行了培訓:
1、怎樣維持班級紀律。
2、怎樣處理偶發事件。
3、怎樣進行表揚和批評。
4、怎樣主持主題班會。
5、怎樣組織集體活動。
6、怎樣管理班級財物。
7、怎樣幫助后進同學。
8、怎樣協調學生與老師的關系。
(培訓一般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開展,著重提高他們實際工作的能力。)
三、加強理論學習,明確干部工作職責
1、《小學生手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校規校紀是學生干部的必修課。班干部首先應該是合格的小學生,力爭是優秀的小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服眾。干部無論職務大小,要牢固樹立為群眾服務的思想,要講奉獻,把集體的事作為自己的事。
2、制定出干部職責、干部工作守則以及班級規章制度,使干部職責明確做到干部工作有章可循,干部能找準位置,盡快進入角色,獨立開展工作。
篇3:地產集團后備管理干部選拔、培養制度
管理干部是集團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培養適合集團發展需要的管理干部,是激勵人員進取、提高素質、實現組織目標和個人價值,使管理干部隊伍充滿活力的有效途徑。
一、后備管理干部的范圍、數量和素質結構
1、集團按照《員工晉升制度》中管理干部范圍,建立后備管理干部隊伍;
2、后備管理干部的數量,一般不低于集團各公司部門經理以上管理干部總數的1.5倍;
3、為保證管理干部隊伍的年輕化及知識結構的不斷更新,后備管理干部隊伍的年齡要形成梯次結構,集團各部門后備管理干部年齡要求在40周歲以下,各公司部門經理級管理干部年齡要求在35周歲以下。對比較成熟、經考察近期可擔任較重要崗位職務的,年齡可適當放寬。
二、后備管理干部的條件
1、對企業有較強的忠誠度。
2、在企業管理、人力資源開發,成本控制現代市場營銷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論素養和必需的業務水平;在經營管理活動中,具組織領導能力,業績突出;廉潔務實、有較強的管理潛能和創新發展能力。
3、后備管理干部應具有正規大學全日制本科以上文化。
4、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集團的各項規章制度。
三、選拔程序
后備管理干部的選拔工作由總裁、集團主管領導直接領導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
選拔程序為:基層推薦→人力資源部考核→集團領導討論→人力資源部備案
1、基層推薦。由各公司領導在廣泛聽取下屬意見的基礎上選拔綜合素質好,熟悉經營管理,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具有較好發展潛質的管理干部或業務骨干,按照現職與后備管理干部1:2的比例,推薦后備管理干部人選報集團人力資源部。
2、集團人力資源部組織考核。對各公司推薦的后備管理干部人選,人力資源部采取多種方式對其進行考核。
3、考核的內容主要有:貫徹執行集團有關規定政策及規章制度情況;工作情況,著重考察敬業精神及工作業績;理論水平和組織領導能力情況;接受培訓和學習情況;廉潔自律,群眾信任程度情況;獎懲及職務變化的情況等。
4、集團領導討論。由人力資源部匯報后備管理干部人選和對其考核情況。在充分醞釀討論的基礎上,按1:1.5的比例,確定最后人選。
5、人力資源部備案。組織填寫《后備管理干部登記表》,并將登記表及有關考核材料存入后備管理干部檔案。
四、后備管理干部的培養
根據后備管理干部的培養目標,結合后備管理干部素質的實際情況,因人而宜地制定具體培養計劃,落實培養措施。
1、集團人力資源部對管理干部設定了必要的理論知識培訓內容,如管理知識、專業知識講座等,后備管理干部要參加此類培訓或學習,(來自:www.dewk.cn)堅持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凡未經這類培訓的后備管理干部原則上不能提拔到上一級領導崗位。
2、凡缺乏實際領導工作經驗的后備管理干部,都必須到下屬公司的崗位上掛職或任職鍛煉;對工作經歷單一的后備管理干部,應進行兩個以上部門的交流或崗位輪換的鍛煉。
3、對比較成熟、近期擬提拔使用的后備管理干部,可安排到重要崗位鍛煉。
4、后備管理干部應由在職領導干部分工包干,專人負責培養,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指導。同時建立培養對象定期談話和考核制度。
5、除上述日常性的培養措施外,還應適時安排后備管理干部參加集團有關政策的制定和重要工作的調查研究,或者參加一些有培養意義的臨時性工作。
五、后備管理干部的提拔使用
1、后備管理干部隊伍建設要做到備用結合。提拔管理干部必須先從后備管理干部中選拔。對未列入后備管理干部的人選擬任上一級領導職務的,必須提前向集團領導、人力資源部說明情況。
2、后備管理干部的提拔使用,原則上應與培養目標相結合。但經集團領導建議或同意的,可以跨部門使用或改變使用方向。
3、對后備管理干部使用前的考核,應參閱后備管理干部檔案,并聽取后備管理干部主管部門領導意見。
4、對條件已經成熟、適合近期提拔的后備管理干部人選,人力資源部要根據集團機構、組織設置,積極向主管領導提出提拔使用的建議。
六、后備管理干部隊伍的調整充實
1、對后備管理干部隊伍要實行動態管理,按照優勝劣汰的原則,每年進行一次調整充實。凡組織觀念淡薄、思想道德不好、(來自:www.dewk.cn)弄虛作假、不守紀律、不求進取、不干實事的,要及時調整出去。對不愿到一線和艱苦的崗位去經受鍛煉的,或經過組織培養,考核成績不合格,能力提高不明顯,發展潛力不大的以及工作表現一般,業績平平,群眾信任程度低的也要調整出后備管理干部隊伍。身體狀況不好,不宜擔任更重要、更繁重工作任務的,也不宜繼續列入后備管理干部隊伍。
2、因提拔、調整和調動等原因缺額的,應及時補充。后備管理干部的調整和補充,應按后備管理干部選拔程序進行。
七、后備管理干部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日常管理
1、集團把后備管理干部同現職管理干部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每年至少研究一次后備管理干部工作。
2、對后備管理干部的思想政治和工作情況,要結合年度總結、民主評議等每年考察一次,并形成材料歸入后備管理干部檔案。
3、建立健全后備管理干部的檔案。檔案內容包括:后備管理干部登記表,管理干部考核材料(包括年度考核材料),參加培訓情況,一線鍛煉情況,獎懲情況等。后備管理干部提拔使用后,檔案中的主要材料按檔案管理規定歸入管理干部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