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橋預應力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1、施工前,由項目負責人進行安全交底;進場后,由項目負責人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具體的施工要求交底;
2、項目上制訂詳盡的安全管理條例和獎懲制度;各班組確定兼職的安全責任人;3、張拉時千斤頂后嚴禁站人,張拉人員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張拉;嚴禁穿拖鞋上班,進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高空臨邊作業必須佩戴安全帶;
4、下料和切除鋼絞線的人員工作時帶防護眼鏡,防止眼睛受傷害;加強防火教育,杜絕火災隱患;規范用電管理,做到人走電斷;上下交叉作業,嚴防高空墜物傷人;
5、嚴禁電弧火花直接落在安全網上,以免引起火災;定期進行安全總結。
篇2:保證預應力施工安全措施
保證預應力施工安全的措施
除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中有關安全生產措施外,對予應力結構部份強調以下幾點:
(1)張拉操作臺必須搭設牢固,操作人員有一定的操作面,四周設置安全欄桿或安全網。
(2)張拉端設置安全防夾片彈出檔板,操作人員不得在垂直于千斤頂面工作。
(3)張拉區域設置明顯的警戒區,不相關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
(4)灌漿工作時灌漿、堵孔操作人員必須戴防護眼鏡,防止漿濺入眼內。
(5)張拉前要檢查大梁支撐的穩定情況。張拉時值班監護。
篇3:錘擊預應力管樁施工安全管理
錘擊預應力管樁施工安全管理
1、安全生產責任制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責任落實到人。各項經濟承包有明確的安全指標和包括獎懲辦法在內的保證措施。注意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安全,實現"無重傷、無死亡、無中毒、無倒塌、無重大機械事故"。
2、工人應掌握本工種操作技能,熟悉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認真建立"勞動保護記錄卡",及時做好記錄。
3、分部分項工程安全技術交底,受交底前履行簽字手續。
4、特種作業持證上崗。
所有施工技術人員及特殊工種工人一律持證上崗。鉆孔樁作業人員必須經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5、安全檢查
必須建立定期安全檢查制度。有時間、有要求,明確重點部位,危險崗位,安全檢查有記錄。對查出的隱患應及時整改,做到定人、定時間、定措施。
項目部設立專職質安員,負責日常的安全生產和質量監督,檢查施工安全措施情況,監督落實安全保障措施,堅持現場巡視制度,及時發現和制止施工中的違章指揮和違章操作,并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確保工程質量。
6、班組"三上崗、一講評"活動
班組在班前須進行上崗交底、上崗檢查、上崗記錄的"三上崗"和每周一次的"一講評"安全活動。對班組的安全活動,要考核措施。
7、所有人員進入施工現場一律要戴安全帽,不得赤足或拖鞋。
8、打樁施工前,清除施工的地下障礙物,整平施工場地。認真查清地下管線,給、排水管道等情況。
9、施工時,司機應思想集中,服從指揮,并不得隨意離開崗位。
10、樁機操作時應安放平穩。
11、施工現場安全用電必須符合以下規定:
(1)施工用電要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并經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
(2)現場設配電房或專用配電柜作總電源控制,采用三相五線制。
(3)用電由有相應專業資質的持證專業人員管理,負責保護所有設備的線路和開關箱,停用的設備必須接閘斷電,鎖好開關箱;搬遷和移動用電設備應切斷電源,作妥善處理后進行;對用電過程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報告和解決。
(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要按要求建立安全技術檔案。
(5)施工現場使用的設備及線路,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安裝和架設,用電原則執行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開關的"三級"保護措施,要對所有機械作接零和重復接地的裝置。所有電掣箱均有門、有鎖、有防漏雨蓋板,有危險標志,有統一編號,有管理負責人。嚴禁電線隨地走,發現使用線路有破損或絕緣性能不良應立即撤換。
(6)所有電閘、漏電、熔絲荷載必須與設備額定電流相等,不使用偏大或偏小額定電流的電熔絲,嚴禁使用銅線代替熔絲。
(7)手持電動工具建立和執行專人專機負責制,并定期檢查和維修保養,電源線、插頭和插座應完好,電源線按其容量使用無接頭的多股銅芯橡皮護套軟電纜,且不得隨意接長和調換。漏電保護開關應選用額定動作電流不大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小于0.15的。
(8)加強施工照明管理,除確保施工部位有規定的照度外,照明用具距離地面高度不低于2.5米,每一分隔(室或間)設漏電保護開關和電閘。
12、機械經安裝調試達到運轉正常后,要經驗收合格,掛牌后方能投入使用,駕駛人員和指揮人員需持有勞動局核發有效的上崗證,按機械性能要求正確使用,嚴禁違章作業。
13、施工現場各種機械要掛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牌,接受施工人員的監督。
14、各種機械要有專人負責維修、保養,并經常對機械運作的關鍵部位進行檢查,預防機械故障及機械傷人。
15、基坑北側有市政臨時供電線路,距支護樁最近距離1.8m,要求移開此電線路。或搭設防護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