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杰木支撐系統模板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一、材料控制
為了確保施工安全的同時做到節約、經濟、實用,各種材料必須達到相關要求:
1、模板采用厚度為2.5mm九合板,使用的模板無變質,蟲蛀面積不超過規定要求,含水率不大于25%為佳。
2、支撐用木杉,最小直徑必須滿足要求。
3、小楞用60×80方檔,和40×60方檔,對壁厚在3.0mm以下。
4、杉木必須去皮,并保證無腐蝕現象。
二、支模安全防護措施
1、模板工程施工時嚴格按組織設計施工,嚴格遵守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
2、模板工程施工中所用的施工機具要做到一機一閘一保一箱,接線要符合要求,做到專人專機。
3、冬季施工時,操作地點和行人通道的冰雪事先應清理,夜間施工必須要有足夠的照明。
4、澆注平板時在模板上架設高度為25cm高的走道,走道用腳手片滿鋪四個角綁扎牢固,走道的橫桿距離為0.3m,寬度為1.2m,有4個支點支撐澆。
?。?)模板工程搭設時嚴格按組織設計施工,搭設架子時,架子工必須持證上崗,并做好高處作業安全防護措施。
(2)標準層平面及以上的立桿放置在2厘米厚的模板上。
(3)對支撐嚴把質量關,腐蝕變質的模板、方檔不得使用。
?。?)由于當地的天然條件原因,故采用杉木搭設承重架,模板下小楞(方擔)距離為400mm,立桿間距為0.4m。
?。?)其它梁立桿間距不得大于 0.5m,小楞間距不得大于40cm。有些梁直接用墻體作支撐,立桿在2m高層中間處及立桿的上端、下端設水平拉桿。
(6)支撐立桿四邊及中間每隔四跨立桿設置縱橫的剪刀撐,角度45-60度之間,水平距離不大于9米。
(7)模板的立桿承受的施工荷載往往大于樓板的設計荷載,因此保持兩層立桿同時存在,上下層立桿要垂直并在同一垂直線上。
?。?)立桿加設水平支撐(拉桿),水平拉桿距離不大于2米,模板底必須設水平拉桿。
(9)滿堂模板立桿水平立桿必須設縱橫方向設置。
直線上
?。?)五級以上大風、大雪或者其它惡劣天氣時,停止模板的吊運、安裝作業。
?。?)外架上不準亂放模板等雜物。
?。?)外架必須跟上施工進度,當外架跟不上施工進度時,臨邊必須采用有效的防護措施之后方可施工,否則不準施工。
3、施工荷載
?。?)施工過程中施工荷載不超過2.5KN/m2,模板堆放要均勻不得集中堆放,模板釘子長度應為厚度的2-2.5倍。
?。?)施工過程中的人不能集中的站在一起,材料不能堆放到一起。
?。?)模板堆放要整齊,要穩定,牢固,以防墜落傷人,有危險的及時清理。
(4)模板上堆料和施工設備應合理分散堆放。
4、模板存放
(1)各種規格的模板要分類分規格堆放整齊,堆放到指定的地點,有標識。
?。?)模板要縱橫交錯堆放,做到防火措施,掛有滅火器。
?。?)施工工藝:搭設井字架、操作架,扎柱鋼筋引測標高,做柱下灰餅柱鋼筋驗收,柱支模及加固驗收梁、板承重架及底模,柱澆砼扎梁板鋼筋梁側支模及承重架加固鋼筋、模板及承重架驗收澆搗梁板砼養護拆模并進行上一層結構施工。
?。?)施工方法
(1)在本項目部設置兩臺井字架,以滿足主體施工中的鋼筋、鋼管、模板垂直運輸需要。
(2)模板及支撐體系:
1)模板制作:根據施工圖紙上幾何尺寸,采用木模定制,砼澆搗前木模應用水濕潤。
2)上層結構施工前應將軸線及標高及時引測到樓板機及柱上,嚴格控制結構層高及軸線位置。
3)梁、柱接頭縫隙部位采用定制木模封補,防止拆模后出現砼咬肉現象,確保砼面平整且棱角分明。
4)采用模板及毛竹/杉木模板支撐體系,承重架立桿間距為0.4m。
?。?)由于結構層高較高,故在柱模中間預留下料孔,以方便施工并防止砼離析。
?。?)柱澆砼時,應先澆灌入5-10cm厚水泥砂漿,其成分與砼中灰漿成分相同,以免柱底部產生蜂窩現象,并注意柱鋼筋位置不移動,防止因保護層厚度變小而產生露筋現象。
(7)梁板澆搗砼前,應先進行予埋管線、予埋件的檢查,確認予埋完成后方可進行砼的澆搗。
(8)樓板砼澆搗,樓板鋼筋綁扎以后,設置腳手片走道,用馬凳支高,防止操作人員在鋼筋上行走。樓板砼澆搗原則上一次性澆筑完成,確實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必須留置施工縫時,施工縫設置在梁中1/3范圍內,施工縫設置成直槎。當給續澆搗時,應將施工縫鑿毛,沖洗干凈并用高標號的水泥砂漿套漿。
6、模板工程的驗收
(1)模板工程完畢,應認真檢查支撐的穩定性及扣件是否緊密,并由現場技術負責人組織按施工方案進行驗收,認真填寫驗收單,內容量化,簽字。
(2)驗收后方可下道工序施工,并做好驗收記錄存檔,并記錄存在的問題的整改后達到合格的情況。
(3)對各工種工人上崗前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和三級安全教育,并辦理簽字手續,不得規章操作或規章指揮,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搭設操作平臺及上下工作梯。
三、拆模安全防護措施
1、模板拆除前必須辦理審批手續,經技術負責人或項目經理審批簽字后方可拆除。
2、模板拆除時對砼強度的要求
①不承重的模板,只要砼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損壞,即可拆除。
②承重的底模板,應根據與結構同條件養護的試塊強度達到規定值,方可拆除。
3、拆除的順序和方法應根據模板設計的規定進行,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及支架。
4、拆除的模板必須隨拆隨清,以免釘子扎腳,阻礙通行發生事故。
5、拆模時下方不能有人,拆模區設置警戒線,防止人員誤入砸傷。
6、拆除時不能采取猛撬,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
7、拆下的模板不得堆放在通道口、卸料平臺口、及外架上。
四、模板支撐強度及穩定性驗算附后
模板工程的梁荷載傳遞方式為:1荷載平板(梁底板)直接支撐杉木模板支撐的橫桿立桿。模板工程的
平板荷載傳遞方式為:荷載平板(梁底板)小楞直接支撐杉木模板支撐的橫桿立桿。根據此傳遞方式進行強度及穩定性驗算。梁底板強度驗算
梁截面為800×350mm。
取梁模自重為0.5kn/m2,新澆砼自重為24kn/m3;鋼筋自重為1.5kn/m3;施工人員及設備自重均布荷載為2.5kn/m2(此外取集中荷載2.5kn進行驗算)。
模板自重:0.5×0.8=0.5kn/m
新澆砼自重:24×1.0×0.35=7.2kn/m
鋼筋自重:1.5×0.3×0.8=0.45kn/m
施工均布荷載:2.5×1.0=2.5kn/m
合計:q=10.65kn/m
在施工均布荷載作用下:(已知直接支撐杉木模板支撐的橫桿間距300)底模計算簡圖如示,梁底板是在多跨等跨連續梁受力作用下可簡化為一個簡支梁受力:
Mma*=1/8qL×L=1/8×10.65×0.3×0.3=0.12kn.m
Wz=1/6bh×h=1/6×300×25×25=31250mm3,
b為梁寬度,h為模板厚度。
δ=Mma*/Wz=3.8/mm2<f*m=11.7n/mm2(符合要求)
施工集中荷載作用下:
q=10.65-2.5=8.15kn/m
Mma*1=1/8×q×L×L =0.092kn.m
Mma*2=1/4×q×L×L =0.184kn.m
δ=(0.163+0.326)×1000000/31250=8.8N/mm2<11.7N/mm2(符合要求)
所以底模強度符合要求
小楞的強度驗算:已知支撐小楞的橫桿間距300mm。
可知∑Mma*=0.092+0.184 =0.276kn.m
Wz=1/6×b×h×h=64000mm3
所以δ=∑Mma*/ Wz=4.3N/mm2<11.7N/mm2(符合要求)
所以小楞強度符合要求。
直接支撐小楞的杉木模板支撐強度驗算:
已知橫桿計算長度為0.6米合計:p=6.39kn
查《建筑結構》等載面等跨連續在荷載作用下的系數表得:
立桿按軸心受壓構件進行驗算(不考慮附加風力作用或立桿受偏心荷載作用)。
驗算強度根據公式N÷A≤fc
A為杉木的凈截面面積A=3.14×(7.52-6.52)÷4=11mm2
fc為杉木的抗壓強度的×計值fc=120×1.3=15.6kn/mm2
N÷A=0.59kn/2≤15.6kn/mm2符合要求
穩定性驗算根據公式N÷Ψ÷A≤fc
Ψ為縱向彎曲系數
λ=L0÷IL0為計算高度λ為構件的細長比
i為構件的回轉半徑
i=(I÷A)1/2I為構件的毛截面慣性距
I=3.14×(7.54-6.54)÷64=67.7mm4
i=2.48
λ=180÷2.48=73≤75時
λ≤75時Ψ=1÷(1+(λ÷80)2)=0.55
N÷Ψ÷A=1.1KN/2<15.6KN/mm2
所以支撐小楞的強度符合要求。
篇2:住宅群模板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
住宅群模板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
具體詳見施工方案。
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勞動保護規定,正確佩帶和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和班前安全技術交底要求。交叉作業時,要有安全可靠的防護措施,不得傷害他人,也避免被他人傷害。
2、支模前必須搭好相關防護架,拆除頂板模板前必須劃定安全區域和安全通道,將非安全區域用鋼管、安全網封閉,并掛"禁止通行、正在拆模"安全標志,操作人員必須在鋪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已拆模板起吊前應認真檢查螺栓是否拆完,并清理模板上雜物。確認安全后,方可起吊。
3、澆筑砼前必須檢查支撐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動。澆筑砼時必須由模板支設班組設專人看模,隨時檢查支撐是否變形、松動,并及時修整。
4、現場管理及操作人員經常檢查鋼管支撐及扣件是否松動,發現安全隱患及時組織處理后方可施工。
5、電梯井筒每層施工完畢后,安裝封堵式防護門,并且井筒內每隔二層設置水平安全網(在墻上預埋鋼筋固定)。
6、木工機械必須使用專用開關箱,電源線不得超過3米,外殼接保護零線,且絕緣良好。電鋸和電刨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鋸片不得有裂紋(使用前檢查,使用中隨時檢查);且電鋸必須具備皮帶防護罩、鋸片防護罩;電刨傳動軸、皮帶必須具備防護罩和護手裝置。使用木工機械嚴禁戴手套;長度小于50㎝或厚度大于鋸片半徑木料嚴禁使用電鋸;兩人操作時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機械停用時應斷電加鎖。木工房應配備消防滅火器材,不得在木工房內吸煙。
7、用塔吊吊運模板時必須由專人指揮,嚴格遵守相關安全操作規程。
8、對有銹蝕、彎曲、壓扁、裂縫和壁厚小于3.2mm的鋼管杜絕進場。
9、任何人員不得擅自拆動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志和警告牌,如必須拆動時須經安全負責人同意后方可進行。
10、利用卸料平臺垂直轉運模板時,嚴格控制卸料平臺荷載小于1.5噸。起吊模板時,指揮人員必須離開卸料平臺。
11、手持電動鋸鋸板時應按料厚度調整鋸切深度,禁止架在腿上鋸切。按鋸片齒數分鋸切與截料的功能,不得混用。鋸片連續斷齒三個以上不得使用。
12、在澆筑混凝土架設布料桿的位置,模板下部支撐需加密,以控制模板變形。
13、布料桿應設鋼支架架空,不得碰撞或直接擱置在模板上,不得直接支承在鋼筋骨架上。
14、混凝土泵送施工時,采用對講機等通信設備進行混凝土泵、攪拌運輸車和攪拌站與澆筑地點之間的通訊聯絡。
15、布料設備應安裝牢固和穩定。
16、模板拆除一般是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并做到不損傷構件或模板。在拆除前必須設置警戒線,由專人看管,禁止人員進入。
17、肋形樓蓋應先拆柱模板,再拆樓板底模,梁側模板,最后拆梁底模板,拆除跨度較大的梁下支撐時,應先從跨中開始分別拆向兩端,側立模的拆模應按自上而下的原則進行。
18、拆除模板不得站在正拆除模板正下方,或正拆除的模板或支架上。
19、拆下的模板不和亂丟亂扔,高空脫模要輕輕吊放,木模要及時起釘、修理,按規格分類堆放。
20、支模過程中應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如遇中途停歇,應將就位的支頂、模板聯結牢固,不得空架浮擱。拆模間歇時應將松開的部件和模板運走,防止墜下傷人。
21、拆模時應搭設腳手板操作臺。
22、拆樓層外邊模時,應有防高空墜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
23、拆模后模板或木方上的釘子,應及時拔除或敲平,防止釘子扎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