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密度及綠地率的定義
一、建筑密度
是指建筑物的覆蓋率,具體指項目用地范圍內所有建筑的基底總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圍內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
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占用地面積比例的一個概念 建筑密度大,說明用地中房子蓋得"滿",反之則說明房子蓋得"稀"
建筑密度=建筑首層面積/規劃用地面積
比如一塊地為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3000平方米,這塊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
建筑密度不可能超過100%,一般不會超過40%-50%,因為用地中還需要留出很多面積作為道路/綠化/廣場/停車等等。
二、綠地率
綠地率=植被垂直投影面積/居住區總面積×100%
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占居住區用地的比率。
綠地應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公共服務設施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即道路紅線內的綠地,不應包括屋頂、曬臺的入工綠地。
篇2:建筑容積率建筑密度和綠化率概念
建筑容積率、建筑密度和綠化率的概念
建筑容積率:是指項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全部建筑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附屬建筑物也計算在內,但應注明不計算面積的附屬建筑物除外。
建筑密度:即建筑覆蓋率,指項目用地范圍內所有基底面積之和與規劃建設用地之比。
綠化率:是指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地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
以上所提到的規劃建設用地面積是指項目用地紅線范圍內的土地面積,一般包括建設區內的道路面積、綠地面積、建筑物(構筑物)所占面積、運動場地等等。
特別提示:對于發展商來說,容積率和建筑密度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對于住戶來說,容積率和建筑密度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容積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居民的舒適度越高,反之則舒適度越低。
1、用地性質:二類居住用地;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1.6;
建筑密度:≤30%;綠地率≥35%;
2、用地性質:居住(兼容商業金融、行政辦公);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3.0;
建筑密度:≤40%;綠地率≥25%;
3、用地性質:居住(兼容商業金融、行政辦公);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2.0;
建筑密度:≤28%;綠地率≥35%;
4、用地性質:居住(兼容商業金融、行政辦公);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3.0;
建筑密度:≤28%;綠地率≥35%;
5、用地性質:商業、辦公(兼容旅館業)用地;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2.4;
建筑密度:≤28%;綠地率≥35%;
6、用地性質:公共設施用地;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8;
建筑密度:≤55%;
7、用地性質:商業金融、居住(兼容行政辦公)用地;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2.5;建筑密度:≤26%;
綠地率≥35%;
8、用地性質:商業、辦公(兼容旅館業)用地;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2.4;建筑密度:≤28%;
綠地率≥35%;
9、用地性質:住宅用地;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3.6;
建筑密度:≤22%;綠地率≥40%;
1、規劃用地性質:二類居住用地;
容積率: ≤1.4;
建筑密度: ≤20%;
綠化率: ≥45%;
建筑高度: ≤35米
集中綠地: ≥3000平方米
建筑間距系數:1.3。
2、規劃用地性質:二類居住用地;
容積率: ≤1.5;
建筑密度: ≤22%;
綠化率: ≥40%;
建筑高度: ≤35米;
建筑間距系數:1.3。
3、規劃用地性質:二類居住用地;
容積率: ≤0.7;
建筑密度: ≤20%;
綠化率: ≥45%;
建筑高度: ≤15米;
集中綠地: ≥5000平方米。
容積率: ≤1.8(6層)
建筑密度:30%
1、規劃用地性質:住宅及與其相關的配套服務設施;
容積率:<1.8;
建筑密度:<22%;
建筑高度:多層<16米小高層<35米高層<60米;
綠地率:>40%。
2、規劃用地性質:二類居住用地;
容積率:≤1.5;
建筑密度: ≤20%;
綠地率:≥40%;
建筑高度(層數):≤35米。
3、規劃用地性質:住宅;
容積率:≤1.5;
覆蓋率:≤22%;
綠地率:≥40%;
建筑高度:小于35米。
房屋建筑系數www.dewk.cn房屋建筑面積/房屋使用面積;
建筑系數規定不得低于30%(工藝流程或生產安全上有特殊要求的例外);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占比例不得超過7%。
開發區內廠區綠化率需達到多少?
答:工業企業內部綠地率原則上控制在30%以內。
工業園區出讓地塊有哪些配套設施?
答:工業園區出讓地塊基礎設施配套標準為“五通一平”,“五通”即:道路、電力、電訊、供水、排水等。“一平”即地貌平整。
企業內部行政辦公、生活服務設施用地要求?
答:企業所需生活服務設施、行政辦公用地面積之和,一般控制在工程項目總用地面積的7%,最多在10%以內。
企業內部可否建設職工住宅等設施?
答:企業內部原則不得建造成套職工住宅、專家樓、賓館和招待所等設施。
篇3:辦公樓輕鋼龍骨中密度板天花吊頂施工方法
辦公樓輕鋼龍骨中密度板天花吊頂施工方法
①工藝流程圖:
②操作要點:
⑴依據圖紙吊頂標高,沿墻、柱面1m 高四周彈水平標高線作為吊頂安裝標準線。
⑵吊桿可用Φ8 的鋼筋制作,安裝時先將長短適宜的鋼筋調直,其中一端和Φ8絲桿焊接好,絲桿外露螺紋長度不應小于30mm,另一端同∟30 角鐵焊接好,角鐵上開Φ8 眼以安裝Φ8 膨脹螺絲。
⑶根據吊頂平面圖及龍骨的排列方向和間距確定吊桿固定點,彈線并復驗吊點間距,吊點間距為600mm~1000mm 之間,在吊點處可用沖擊鉆將吊點對應的樓板底打Φ12或Φ10 洞口,將裝有吊桿的Φ8 膨脹螺絲固定于吊點處,并調直吊桿使之牢固不變形,確定大龍骨排列時,盡可能避開燈洞及風口等位置。
⑷安裝大龍骨時,先將大龍骨用大吊掛件連接在吊桿上,擰緊螺絲卡牢,大龍骨接長可用接桿件連接,大龍骨安裝后進行調平,并考慮頂棚起拱高度不少于房間短向跨度的1/1000(10m 跨內水平線上中心提高1cm)跨度越大起拱隨之增大。主龍骨間距800mm×800mm 之間。
⑸中龍骨用中掛件固定在大龍骨下面,吊掛件上端搭在大龍骨上,U 型腿用鉗子插入大龍骨內卡牢,中龍骨間距按板材尺寸而定,且不大于400mm×600mm。當間距大于400mm 時,中龍骨間應增加小龍骨,小龍骨與中龍骨平行與大龍骨垂直,用小吊掛件固定。
⑹橫撐龍骨與中小龍骨垂直,裝在罩面板拼接處,橫撐龍骨與中小龍骨的連接,采用中小掛件連接,再安裝沿邊的異型龍骨或鋁角條。橫撐龍骨可用中小龍骨截取,對裝在罩面板內部或作邊龍骨時宜用小龍骨截取,安裝時橫撐龍骨與中小龍骨的底面平順,以便安裝罩面板。
⑺龍骨調平:在安裝龍骨前,因為已經拉好標高控制線,根據標高控制線,使龍骨就位,因此龍骨的調平與安裝宜同時完成。調平關鍵是調平主龍骨,只要主龍骨平整標高正確,次龍骨一般不會有傾斜、高低不平等問題。
⑻罩面板安裝前需對已安裝完的龍骨和罩面板材進行檢查,龍骨底面要平整,燈洞、風口、探頭、噴頭等位置龍骨要留出來,如遇主龍骨則要作加固處理,一切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面板安裝,固定面板釘帽要沉入面板0.5mm~1mm 并作防銹處理,后用油漆膩子嵌平。
⑼陰角、陽角裝飾線條的安裝,采用由一個角點至雙邊雙向流水鋪安,裝飾線條與中密度板間根據裝飾線的不同材質采用粘接或鑲釘。注意塊與塊間預留伸縮縫。裝飾線陰陽角均采用45°拼角。
③中密度天花板材的安裝應符合下列情況:
⑴中密度板材應在自由狀態下進行固定,防止出現彎橫、凸鼓現象。
⑵中密度板的長邊(即包封邊)應按縱向次龍骨鋪設。
⑶自攻螺釘與中密度邊距離:包封邊以10mm~15mm 為宜,切割的板邊以15mm~20 ㎜為宜。
⑷固定中密度板的次龍骨間距一般不應大于600mm,我公司采用400mm。
⑸釘距以150mm~170mm 為宜,螺釘應與板面垂直。彎曲、變形的螺釘應剔除,并在相隔50mm 的部位另安螺釘。
⑹中密度板的接縫應妥善處理,由項目經理部組織專業工長認真研究采取嚴格防裂措施。
⑺中密度板與龍骨固定,應從一塊板的中間向板的四邊固定,不得多點同時作業。
⑻螺釘頭宜略埋入板面,并不使板面破損,釘眼應作防銹處理并用膩子抹平。
⑼拌制膩子,必須用清水和清潔容器。
⑽驗收標準參見《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
④成品保護:吊頂裝飾安裝完畢后,不得隨意剔鑿,嚴禁上下人損壞吊頂安燈具、風口等時不得損壞和污染吊頂;后續作業時,應采取保護措施,以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