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工程施工方案:高強螺栓連接
——鋼結構高強螺栓連接
一、節點處理
高強度螺栓連接應在其結構架設調整完畢后,再對接全件進行矯正,消除接合件的變形、錯位和錯孔、板束接合摩擦面要貼緊后,進行安裝高強度螺栓。為了接合部板束間摩擦面貼緊,結合良好,先用臨時變通螺栓和手動扳手緊固、達到貼緊為止。在每個節點上穿入臨時螺栓的數量應由計算決定,一般不得少于高強度螺栓總數的1/3。最少不得少于二個臨時螺栓。沖打穿入螺全的數量不宜多于臨時螺栓總數的3%。不允許用高強度螺栓兼臨時螺栓,以防止損傷螺紋,引起扭矩系數的變化。
對因板厚公差,制造偏差或安裝偏差產生的接合面間隙,宜按規定和加工方法進行處理。
二、螺栓安裝
高強度螺栓安裝在節點全部處理好后進行;高強度螺給穿入方向要一致。一般應以施工便利為宜,對于箱形截面部件的接合部,全部從內向處插入螺栓,在外側進行緊固。如操作不便,可將螺栓從反方向插入。扭需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的螺母帶臺面的一側應朝向墊圈有倒角的一側,并應朝向螺栓尾部。對于大六角高強度螺栓連接副在安裝時,根部的墊圈有倒角的一側應朝向螺栓頭,安裝尾部的螺母墊圈則應與扭剪型高強度螺栓的螺母和墊圈安裝相同。嚴禁強行穿入螺栓;如不能穿入時,螺孔應用絞刀進行修整,用絞孔修整前應對其四周的螺栓全部擰緊,使板疊密貼后再進行。修整時應防止鐵屑落入疊縫中。絞孔完成后用砂輪除去螺栓孔周圍的毛刺,同時掃清鐵屑。
往構件點上安裝的高強度螺栓,要按設計規定選用同一批量的高強度螺栓、螺母和墊圈的連接副,一種批量的螺栓、螺母和墊母和墊圈不能同其他批量的螺栓混同使用。
三、螺栓緊固
高強度螺栓緊固時,應分初擰、終擰。對于大型節點可分為初擰、復擰和終擰。
1、初擰:由于鋼結構的制作、安裝等原因發生翹曲、板層間不密貼的現象,當連接點螺栓較多時。先緊固的螺栓就有一部分軸力消耗在克服鋼板的變形上,先緊固的螺栓則由于其周圍螺栓緊固以后,其軸力分攤而降低。所以,為了盡量縮小螺栓在緊固過程中由于鋼板變形等的影響,采取縮小互相影響的措施,規定高強度螺栓緊固時,至少分二次緊固。第一次緊固稱之為初擰。初擰軸力一般宜達到標準軸力的60%-80%,初擰軸力值最低不應小于標準軸力的30%。
2、復擰:即對于大型節點高強度螺栓初擰完成后,在初擰的基礎上,再重復緊固一次,故稱之為復擰,復擰扭矩值等于初擰扭矩值。
3、終擰:對安裝的高強度螺栓作最后的緊固,稱之為終擰。終擰的軸力值以標準軸力為目標,并應符合設計要求。考慮高強度螺栓的蠕變,終擰時預拉力的損失、根據試驗,一般為設計預拉力的5%-10%。螺栓直徑較小時,如M16,宜取5%;螺栓直徑較大時,如M24,則取10%。于是終擰扭矩按下式計算;
M=(P+△P)·k·d
式中:M-終扭矩kN·m(kgf·m);
P-設計預拉力kN(t)
△P-預拉力損失值,一般為設計預拉力的5-10%;
k-扭矩系數;
d-螺栓公稱直徑(mm)。
四、擰緊順序
每組高強度螺栓擰緊順序應從節點中心向邊緣依次施擰,使所有的螺栓都能有效起作用。
五、緊固方法
高強度螺栓的擰緊,根據螺栓的構造形式有兩種不同的方法。對于大六角高強度螺栓的擰緊,通常采用扭矩法和轉角法:
1、扭矩法:即用能控制固扭矩的帶響扳手,指針式扳手或電動扭矩扳手或電動扭矩手施加扭矩,使螺栓產生預定的預拉力。其扭矩值按下式計算:
M=kdp
式中M-預定扭矩,kN·m(t·m);
p-預拉力,kN·(t);
d-螺栓的公稱直徑,單位mm。
k-扭矩系數、根據生產廠提供的扭矩系數值。
2、轉角法:轉角法按初擰和終擰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次用示功扳手或風動扳手擰緊到預定的初擰值;終擰用風動機或其他方法將初擰后的螺栓再轉一個角度,以達到螺栓預拉力的要求。其角度大小與螺栓性能等級,螺栓類型、連接板層數及連接板厚度有關。其值可作試驗確定。
對于扭剪型高強度螺栓緊固,也分初擰和終擰。初擰一般使用能夠控制緊固扭矩的緊固機來緊固;終擰緊固使用6922型或6924型、專用電動扳手緊固。打至尾部的梅花卡頭剪斷,即認為緊固終擰完畢。其緊固順序如下:
a、在螺栓尾部卡頭上插入扳手套筒,一面搖動機體、一面嵌入;嵌入后,在螺栓上嵌入外套筒,嵌入完成后,輕輕的推動扳機,使與鋼材成在垂直。
b、在螺栓嵌入后,按動開關,內、外套筒兩個方向同時旋轉,切口切斷。
c、切口切斷后,關閉開關,將扳手提起、緊固完畢。
d、再按扳手頂部的吐口開關,尾部從內套筒內退出。
篇2:鋼結構工程施工方案:拼裝法安裝
鋼結構工程施工方案:拼裝法、安裝
鋼構件采用立式拼裝法
(1)拼裝支架應搭設穩定牢固,拼裝屋架時,屋架下弦支點應滿足屋架起拱的高度要求。
(2)拼裝時,構件應臨時固定在支架上(可用纜風繩固定)。并使構件中心線成一條直線。
(3)拼裝次序由下而上,先下弦、腹桿,后上弦。
(4)拼裝順序根據吊裝的使用順序,先用的在外側拼裝,后用的在里側拼裝。
(5)構件成型后,檢查構件的拼接垂直度、幾何尺寸(包括起拱要求),符合設計要求方可焊接固定。焊接應符合"吊裝焊接"要求。
(6)鋼構件在相拼時不得直接用鐵錘敲擊構件,敲擊時應墊以硬木。
鋼柱的安裝
(1) 鋼柱安裝前應測出鋼柱牛腿面的標高,以此標高反算到柱腳及基礎支承面標高,并予以調整支承面。
(2) 鋼柱安裝時,應將柱吊于基礎上方輕輕落下,防止重落沖擊和碰撞地腳螺栓。到位后將地腳螺栓套入柱底板螺孔內,調整柱腳,使柱中心線對準基礎十字線,并用儀器測量柱身的垂直度,校正后擰緊螺栓焊接固定。
(3) 分節吊裝拼接的鋼柱,宜在鋼柱制作時預先進行試裝配,試裝配能吻合后方可進行吊裝。
(4) 上節柱吊裝:
① 在下節柱上加焊臨時接柱靠板,如翼緣有接口板,則可在接口板上鉆孔,用螺栓或尖頭扳手穿孔定位。
② 上節柱起吊后應呈垂直狀態,以便準確到位對接,如有傾斜應用側拉法使柱到位。
③ 調整柱身垂直度及上下節柱的整體垂直度,將連接螺栓全部穿入孔內,擰緊螺栓。注意節點板的板縫應用鐵墊板墊實。鐵墊板每疊不得超過三塊,厚度根據實測確定。
④ 校正合格后即刻進行焊接。
(5) 柱校正應先校正標高,再校正柱腳中心線,最后校正垂直度。
鋼構件采用臥式拼裝法
(1) 拼裝構件的重量較輕或地基堅固時,可使用道木搭設拼裝平臺;拼裝構件較重或地基承壓稍差時,應采用軌道來搭設拼裝平臺。
(2) 平臺尺寸按實際需要確定,平臺面須平整。
(3) 構件吊到平臺上,使拼裝接點對齊,穿上螺栓,用專用卡具卡緊,校核成形后構件的尺寸,合格后擰緊螺栓再行焊接。
(4) 鋼屋架拼裝起拱應滿足設計要求。
(5) 構件拼裝疊放,數量不得超過五榀。
篇3:鋼結構工程施工方案:安裝準備工作
鋼結構工程施工方案:安裝準備工作
——鋼構件安裝的準備工作
(1)安裝前應熟悉圖紙,了解施工工藝,弄清節點構造,掌握施工方法,注意構件的安裝順序和節點的連接形式及施工要求。
(2)安裝構件須動到現場(或按施工順序分批運進場),需地面拼接的構件應拼接完畢(也可與吊裝同時進行,但拼接速度應滿足吊裝要求)。
(3)安裝時所需的連接螺栓、焊條、墊鐵以及加固用的臨時支撐和桿件均須準備齊全,并運進現場。
(4)構件在運輸后須檢查,如有變形損壞應及時修復并補涂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