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險源監控和重大隱患整改制度
A.總則
根據《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要求,為認真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加強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防范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結合企業實際,制定本規定。
B.公司重大危險源
根據有關規定,經公司確定的重大危險源為:井下爆破用火藥、雷管的運輸、儲存和使用。
C.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
C.1責任人
公司安監處和各個工程處的保衛科為重大危險源的分管責任部門,安全副總經理為分管責任人,重大危險源所在項目部經理是具體責任人,項目部主管安全的副經理是直接責任人。
C.2檔案管理
各使用火藥、雷管的工程處或項目部要負責建立完善重大危險源檔案,建立健全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加強對從業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技術教育,防患于未然。
C.3危險源監控管理
公司負責組織定期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安全評價和監測,掌握危險源的動態變化情況。重大危險源的日常安全管理由所在施工項目部負責,每班定時檢查,所在項目部每周定期檢查,公司和所在工程處安監處定期檢查或不定期抽查。每次檢查、評價結果、結論要做好記錄,項目部在日常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確實不能處理的,要寫出書面整改意見,報工程處安全管理部門協調處理。在問題未得到處理前,所在車間要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保證不發生事故。
D、隱患整改管理
D.1重大問題須以“隱患整改通知書”形式通報整改。
D.2工程處要對安監部門反饋的事故隱患進行落實、安排整改,并將整改況反饋到公司安監處。
D.3生產部門查出的隱患,反饋至責任車間,車間將整改情況填寫安全檢查整改反饋單,及時反饋給生產部門。
D.4項目部要對自查和上級反饋的隱患進行落實整改。
D.5對暫時不具備整改條件的隱患要采取可靠臨時防范措施。本單位無法整改的隱患,要先采取可靠的臨時防范措施前提下,納入到今后具備條件時整改中解決。
D.6對查出的隱患,責任單位必須搞好整改。由于整改不力,出現事故,要追責任單位有關人員的責任。
D5、各項規章制度和應急預案
各項規章制度和應急預案由公司制定。公司負責定期組織針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演練;避免事故的發生。
D6.安全責任
各有關部門及責任人要各盡職守,盡職盡責,明確各自的責任,熟悉相關規定,嚴格執行各項規程,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管理,克服馬虎、僥幸心理,對因違反規定、制度、規程等造成事故者,將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D7、 說明:凡本制度未涉及的問題,參照國家有關法律、標準、規范執行。
篇2:重大危險源評估與監控措施
重大危險源評估與監控措施
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56號)文件規定,本公司煙花爆竹倉庫最大儲存藥量超過5t,已滿足重大危險源申報條件,應按重大危險源進行監督、管理。為防止本重大危險源發生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特制定本辦法。
1、本倉庫應向當地縣、市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進行重大危險源申報,接受安全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2、建立重大危險源檔案,安全管理人員或倉庫保管員應及時對倉庫中的產品數量(藥量)進行記錄。
3、人防:每天24小時有值班守護人員,守護員要經過安全培訓,值班守護人員嚴禁飲酒上班、私自脫崗;夜間至少巡邏三次,并做好巡邏記錄。
4、犬防:庫區養犬,輔助夜間值班。
5、安全監控與報警設施:采用科學、有效、實用的監控與報警設施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實時監控,確保安全。
6、發現事故隱患,及時報告主要負責人,并有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監督整改,及時消除隱患;特別是重大危險源周邊環境發生變化,外部安全距離不夠時,要及時報告當地安全監管部門,協同處理。
7、建立應急救援組織,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定期進行演練,并做好演練記錄。
篇3:公司重大危險源監控制度(6)
公司重大危險源監控制度(6)
1、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2、危險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夠危及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的物品。
3、廣義上,可能導致重大事故發生的設備、設施或場所,都可稱為重大危險源。
4、建立運行管理檔案,對運行情況進行全程監控。
5、定期檢查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狀態。
6、按照國家規定對設施、設備進行檢驗、檢測,定期進行安全評估。
7、在重大危險源的明顯位置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8、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定期組織應急救援演練。
9、及時向所在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申報重大危險源,并至少每半年報告一次重大危險源監控措施的實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