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本科生專業培養計劃
一、總體培養目標及要求
(一)總體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面向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能在疾病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食品藥品監督局等機構從事預防醫學各項工作的高級公共衛生專門人才。
(二)總體培養要求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掌握馬列主義、*思想和***理論的基本原理;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斗的志向和責任感;具有敬業愛崗、艱苦奮斗、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具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及開拓創新精神,具備一定的從事本專業業務工作的能力和適應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與素質。
3.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和軍事訓練合格標準,具備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能夠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圣義務。
二、專業培養目標及培養要求
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一定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具有衛生防疫、控制傳染病和職業病、改進人群環境衛生條件、實施食品衛生監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疾病控制中心、環境衛生及食品衛生監測、社區醫療等機構從事預防、衛生管理、保健工作及醫學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公共衛生專門人才。
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
1.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始終以公眾、社會的利益為己任,尊重社會公德。
2.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熱愛公共衛生工作,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團結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
3.具有較強人際交往能力,善于與他人溝通,尊重他人,真誠合作。
4.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意識,具有健全心理,注重自我修養。
5.樹立終生學習觀念,追求卓越,并具有在預防領域進一步深造的基礎。
專業知識要求:
1.掌握基礎醫學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防疫工作的基本知識。
3.掌握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技術。
4.掌握人群疾病與健康狀況的分布、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的醫學統計學的原理與方法。
5.了解科學實驗在醫學研究中的作用。
6.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
7.熟悉健康教育工作。
專業技能要求:
1.具有全面、系統、正確采集病史的能力。
2.具備寬厚的預防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從事疾病預防與控制、衛生監督與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3.具備衛生防疫、控制傳染病與職業病、改進人群環境衛生條件、實施食品衛生監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4.具備分析人群疾病流行規律和各種影響因素,制定防治疾病和增進人群健康的規劃和措施的能力。
5.具備參與預防醫學科學研究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6.具備應用現代分析方法及計算機技術進行統計分析和認定的能力。
7.具備一定的外語聽、說、寫能力,能夠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文獻。
8.掌握常見病、急慢性病的診斷處理知識和常規診療操作技術。
三、各學年培養計劃
(一)大一學年
1.適應大學生活的學習氛圍,培養獨立學習的學習意識及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
2.醫學基礎課程的學習及掌握醫學基礎的知識。
3.大學生通用課程的學習,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知識,具備醫學相關的基礎物理,化學及數學知識,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4.做到德智體全面發展,參與學生社團活動,培養團結協作的意識。
(一)大二學年
1.醫學基礎主干課程的學習,掌握基礎醫學基本理論知識。
2.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具備一些基礎的實驗操作能力。
3.參加學生團體工作,鍛煉人際交往及溝通協作的能力。
4.倡導學生參與社會公益團體的行動,培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熱愛公共衛生工作,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團結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
(一)大三學年
1完成臨床醫學課程的學習,掌握臨床基本的病因學、癥狀學、相應的臨床處理措施及用藥守則。
2.參加臨床課程的實踐,掌握臨床中診斷病情的方法。
3.倡導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拓展思維培養基本的科研能力。
4.根據自身情況及當前就業形勢,制定職業規劃方案,為將來的職業發展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一)大四學年
1.完成預防醫學專業的主要課程學習,掌握預防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從事疾病預防與控制、衛生監督與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2.了解衛生防疫、控制傳染病與職業病、改進人群環境衛生條件、實施食品衛生監督等工作的相關理論知識。
3.完成臨床科室實踐,具備臨床中常見疾病的癥狀診斷及基本處理的能力
4.積極參與專業老師的科研項目,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結合。
(一)大五學年
1.完成預防醫學專業實踐環節,掌握人群疾病與健康狀況的分布、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的醫學統計學的原理與方法。
2.具備衛生防疫、控制傳染病與職業病、改進人群環境衛生條件、實施食品衛生監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3.積極完成畢業論文的寫作及畢業答辯。
四、主干學科與學位課程: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
學位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醫學免疫學、醫學微生物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病理解剖學、內科學、外科學、傳染病學、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兒童少年衛生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衛生毒理學、衛生事業管理學
五、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1、入學教育和軍事訓練。
2、臨床集中實習。
3、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寫作及答辯。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實習,同時選擇與職業興趣相關的科目強化實習,寫出畢業論文并進行論文答辯。
4、在部分課程的教學中安排與本課程相關的實踐教學內容。
五、指導教師課外指導
1.指導并幫助學生適應大學獨立自主的學習生活,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體問題,提高思想認識和精神境界。
2.了解和掌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及時進行教育和引導,化解矛盾沖突。
3.
引導本科學生積極參與實踐及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為將來有志向踏入科研領域的學生奠定扎實的科研基礎。
4.
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為學生提供高效優質的就業指導和信息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篇2: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雙學位本科生的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及基本規格
培養目標
本專業將結合我國教學改革實際以及21世紀英語專業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堅持素質教育和“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文學基礎知識,過硬的語言基本技能,較熟練的跨文化溝通能力,能夠結合個人興趣、第一學歷特點和人才市場需求的用英語進行相關工作的專業人才。
基本規格
1. 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和*理論。
2. 了解英語語言文學學科發展的基本概況,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文學基礎知識,掌握英語聽、說、讀、寫、譯的基本技能;
3. 了解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以及相關的社會、文化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概況;
4. 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掌握外文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運用現代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并具備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包括資料收集、實證調查、論文寫作等。
二、課程結構
本專業在課程結構上突出體現能力與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原則。整個課程體系包括四個部分,即英語語言文學基礎知識課程、英語語言基本技能、中外文化背景知識課程及英語實踐能力課程。
1、英語語言文學基礎知識課程:綜合英語I、II、III、IV、V(20學分),英語泛讀I、 II、 III(6個學分),英美文www.dewk.cn選(4學分)
2、英語語言基本技能課程:英語口語I、II(4學分),英語聽力I、II(4學分),口譯(2學分),筆譯I(2學分),筆譯II(2學分)
3、中外文化背景知識課程:跨文化交際(2學分),英語國家概況(2學分)
4、英語實踐能力課程:英語基礎寫作I、 II(4學分),高級英語閱讀與寫作I(4學分),畢業論文指導(1學分),畢業論文(6學分)
三、專業特點
本專業將堅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協調發展的教育追求,特別注重打好英語語言文學各方面的基礎,包括語言文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學能,在此前提下,強調實踐教學和科研創新,積極改革教學方法,突出培養學生外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目標,倡導研究性教學的原則,提倡研究式、啟發式、討論式、課題式的教學方法和合作學習方式,著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力爭讓所有學生畢業后能夠憑借扎實的英語語言文學基礎知識,過硬的語言基本技能以及較強的跨文化溝通能力,以較快的速度適應各個領域、各種層次的英語專門性工作。
四、師資隊伍
本專業師資力量較為雄厚,現有教授17人,高職稱教師約占60%;年齡在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100%具有碩士學位。三年內,本專業師資隊伍中45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有望突破60%。
五、就業趨勢
我校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近4年畢業生就業率達100%。培養的人才除了面向中小學、中專和大學以外,還面向國際貿易、旅游、外事等涉外部門。因此,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仍將十分看好。歡迎大家參加英語專業的雙專業、雙學位學習。
六、咨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