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技巧:從韓信點兵看方陣問題
通過近幾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來看,方陣問題雖然并不像行程問題、利潤問題那樣年年都會考,但是作為公務員考試的一個??贾R點,大家還是應該對其引起重視,尤其近兩年常會碰到的方陣的轉換及變形以及空心方陣問題都有一定難度,需要大家熟記方陣問題的公式。中公教育專家在此給大家進行指點。
一、方陣問題的基本題型
方陣問題是數學運算中一類常見的數學問題,是許多人或物按一定的條件排成正方形(簡稱方陣),再根據排成的方陣找出規律,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
行:排隊時,橫著排叫做行。
列:排隊時,豎著排叫做列。
實心方陣:中心區域沒有空缺,叫實心方陣。
如圖1是實心方陣。
奇數型實心方陣:如圖2方陣每行每列都為奇數,叫奇數型實心方陣,其幾何中心恰好存在一個元素。
偶數型實心方陣:如圖3方陣每行每列都為偶數,叫偶數型實心方陣,其幾何中心不存在元素,其中心區域由4個元素構成。
空心方陣:中心區域有空缺,叫空心方陣。
如圖4是一層的空心方陣,圖5是二層的空心方陣。
(1)方陣不管在哪一層,每邊人的數量都相同,每向里面一層,每邊的數就減少2。
(2)方陣每相鄰兩層之間的總人數都相差8。
二、解題思路
在解決方陣問題時,首先應該準確判斷方陣的類型,要搞清方陣中的一些量(如層數、最外層人數、最里層人數、總人數)之間的關系。解題時要開動腦筋,運用相關公式,用多種方法來解題。
三、方陣問題考點精講
1.實心方陣
(1)方陣總人數=方陣最外層每邊人數的平方
(2)方陣每層總人數=方陣每層每邊人數×4-4
(3)方陣每層每邊人數=(方陣每層總人數+4)÷4
(4)奇數型實心方陣的最外層每邊人數=2×層數-1
(5)偶數型實心方陣的最外層每邊人數=2×層數
例題1:在一次閱兵式上,某軍排成了30人一行的正方形方陣接受檢閱。最外兩層共有多少人?
A.900
B.224
C.300
D.216
【答案詳解】根據題意可知,閱兵方陣為實心方陣。
最外層每邊30人,則最外層總人數為30×4-4=116人;
根據相鄰兩層相差為8人可知,次外層總人數為116-8=108人;
最外兩層共有116+108=224人。
提示:(1)在方陣中若去掉一行一列,去掉的人數=原來每行人數×2-1;
(2)在方陣中若去掉二行二列,去掉的人數=原來每行人數×4-2×2。
2.空心方陣
根據“相鄰兩層的人數相差為
8”,即以方陣最外層人數為首項,依次向里,組成一個公差為-8
的等差數列,利用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可得:
方陣總人數=層數×最外層總人數-(層數-1)×層數÷2×8=層數×最外層總人數-(層數-1)×層數×4
方陣總人數=層數×最內層總人數+(層數-1)×層數÷2×8=層數×最內層總人數+(層數-1)×層數×4
公式不需要直接記憶,只要記住每一層的人數能夠組成一個公差為-8的等差數列就可以了。
例題2:有一隊士兵排成若干層的中空方陣,外層人數共有60人,中間一層共44人,則該方陣士兵的總人數是:
A.156人
B.210人
C.220人
D.280人
【答案詳解】方法一,根據“相鄰兩層人數相差為8”,結合“外層人數共有60人,中間一層共44人”,可知這個方陣從外到內每層人數依次是60、52、44、36、28,所以該方陣士兵的總人數是60+52+44+36+28=220人。
方法二,最外層到中間一層相差(60-44)÷8=2層,即中間一層是第3層,一共有5層,則總人數是5×44=220人。
四、方陣問題與其他問題相結合
例題3:部隊戰士排成了一個6行、8列的長方陣。現在要求各行從左至右1,2,1,2,1,2,1,2
報數,再各列從前到后1,2,3,1,2,3報數。問在兩次報數中,所報數字不同的戰士有:
A.18個
B.24個
C.32個
D.36個
【答案詳解】此題可畫出直觀圖進行解答。當從左至右報1時,從前至后報2的有8人,報3的也有8人;當從左至右報2時,同理可得,從前至后報1的有8人,報3的也有8人,即所報數字不同的戰士有32人。故選C。
五、核心要點
1.方陣總人數=最外層每邊人數的平方(方陣問題的核心)
2.方陣最外層每邊人數=(方陣最外層總人數÷4)+1
3.方陣外一層總人數比內一層總人數多2
4.去掉一行、一列的總人數=去掉的每邊人數×2-1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專家對方陣問題相關知識點進行的總結,考生們只要靜下心來研究,此類問題就能迅速得到解決。
篇2:公務員考試面試指南
公務員考試面試指南
答辯法
抽簽答辯式面試是指根據崗位需要試前確定一些要考生回答的問題,制成題簽,考生入場后通過現場抽簽向考官們解答題簽上提出的問題。一般來說,題簽的數量由考生的多寡而定,每個題簽內含1~3道問題。考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考官依據試前準備好的試題答案,綜合考生回答這一問題時的整體表現為考生打分。
這種面試方法的優點是較易操作,評分確定,評分的客觀公正性好掌握。不足的是測查面窄,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掌握不好易流于“筆試口答”的模式,不利于考生發揮其獨有的特長。此外,由于不同的考生抽到不同試題,而試題間很難完全等值,這就意味著報考相同職位的考生可能面對難度不同的試題,而給測評帶入不公正因素,可比性打了折扣。
1.準備階段
第一步:制定答辯方案,建立領導機構。在完成筆試的基礎上,根據選招干部的公告,對答辯的全過程進行分解,確定出答辯的內容、目的、對象、組織方法、實施程序以及“考官”組成、計分辦法和錄取比例,使答辯組織有章可循。同時,由組織人事部門領導、用人單位領導一起組成有權威的領導機構,以保證整個答辯工作有領導、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
第二步:審查答辯資格,發出“答辯須知”。資格審查是依照報名登記和筆試成績,初步確定參加答辯人員的方法。其目的:一是按照報考條件核實考生是否具備參加答辯資格;二是核實筆試成績的準確程度。確實把符合條件的優勝者錄入答辯候選人,并予以張榜公布。同時向考生發出“答辯須知”,公開答辯程序、內容形式、測評計分方式,以保證程序的規范化和答辯的公平性。
第三步:答辯內容的確定與題目制作。答辯不僅是對筆試測試效果的補充和擴展,而且是直接與考生“雙向溝通”的過程。是在筆試基礎上,進一步考察考生的能力素質、工作經驗、體質精力等方面的綜合情況,從而真正使考官得到一個比較全面、客觀的立體形象,為選拔合適人才提供充分依據。因此,必須針對擬任工作崗位要求,來確定面試內容,重點是:
(1)專業知識:對所從事崗位的專業技能和必備的專業學科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以及靈活運用的能力。
(2)相關知識:對與所從事專業有關的法律、社會、經濟、科學等方面知識了解的深度。
(3)綜合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斷、總結概括能力,闡述問題透徹、分析全面、條理清晰。
(4)組織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處理具體事務的能力。
(5)語言表達和適應能力:能夠用語言和文字較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意見、觀點;具有對環境自我調節控制,立即進入角色的能力。
(6)自然素質:身體健康、精力充沛、頭腦機敏,對所提問題能迅速、準確理解,作出回答。
在確定答辯內容基礎上,搞好試題的制作。
A類:答辯題(即共性題)
圍繞崗位所需專業知識提出問題(對每套試題范圍、重點、分量要盡可能平衡),分門別類,一套題一封,到時由考生自己抽取依題答辯。
B類:隨機試題(即個性問題)
針對考生的不同經歷和崗位要求,提出明確具體能緊緊抓住個人經歷和崗位要求中有代表性的問題,制訂出一些能測出考生工作經驗、態度、能力等方面的試題。由考官在隨機提問時提出,并根據臨場情況延伸提問。
第四步:建立和培訓“考官”隊伍。答辯“考官”要具備以下素質:
(1)堅持原則,公道正派,不徇私情,尊重人才,客觀公正。
(2)有較強的事業心,工作態度認真。
(3)熟悉專業和相關專業知識,有豐富的經驗。
(4)善于思考,反應敏捷,視野開闊,有較強的語言交流能力。
一個人不可能樣樣精通,而只能是“一專多能”,這就要求在組織測評小組時,人員來源面要寬,性格氣質搭配得當,同時應根據考生的男女比例,適當確定“考官”隊伍的男、女比例(一般為7∶3)。每個測評小組以7~9人為宜,主要由組織人事部門、用人單位領導、專業技術骨干、有關專家學者組成。在建立隊伍的基礎上,精心組織好答辯“考官”的培訓,促進答辯工
篇3:公務員考試培訓心得體會
公務員考試培訓心得體會
又是一年的國考,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今年國考報名的消息,不禁還是有很多的感慨,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也像現在的06級的同學一樣,緊張的進行著復習。我很幸運,能夠邁過這條坎,在這里,我要祝福所有的師弟師妹們,祝你們成功。
讓我來介紹國考的經驗,我實在是有些慚愧與汗顏。因為去年復習的時候很多同學要比我認真和用功的多,而且很多同學的成績也要比我高很多,但既然這個任務安排給我,我就盡力給師弟師妹們一點有用的東西,我要講的,也只能是根據我自己的特點來說,希望師弟師妹們取其中之精華,去其中之糟粕。
首先說一下教材選擇的問題,現在市面上的教材有很多,但在質量上卻有很多的差別。向大家推薦華政系列和中公系列。這兩套書是我個人認為相對質量比較高的,大家可以從中選擇一套來仔細研讀,沒有必要看太多的教材。
國考分兩部分,行政能力測試和申論。先說一下行政能力測試的復習。去年我復習的時候,首先用了幾天的時間將教材上的內容仔細的學習了一遍,將書中對行測的每一個分類都搞清楚搞明白。其實在每一個專題里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小規律,大家在復習的時候可以自己去嘗試著總結歸納一下。每個專題后面都有練習題,這部分習題希望大家能夠給與足夠的重視,因為這部分習題時各專題基礎性的題目,很多考試題目都是在此基礎上引申和發展出來的。在通覽教材的基礎上,我選擇了一本歷年考題和一本中公系列的模擬題,進行了一個多周的實戰模擬訓練。首先,我進行了五套左右的真題訓練,在此期間發現的問題重新回歸教材,將出現問題較多的部分重點補充。在此基礎上,我又進行了模擬考題的訓練,這段時間不僅僅要提高做題的正確率,更要提高做題的速度,每一套題目必須嚴格限制在考試時間內,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即算做錯,將每一套題目的分數算出,根據自己分數的變化繼續查漏補缺。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考題是行政能力測試復習階段必須重點訓練的項目,首先它可以提高你的做題速度,在實際考試當中避免因為時間不夠而成績不理想;其次它還可以使你對考試時間有一個總體的把握,避免因為時間問題而產生緊張情緒。最后,我將前面只做了五六套的歷年真題取出,用剩余的五六套題目來找到考試的狀態,做好備考的最后沖刺工作。當然,有時間有精力的同學們完全可以多選擇幾本試題來做,也可以選擇專題性的教材來重點復習。
再說一下申論的復習。其實申論的寫作重點在于日常的積累,在申論復習的時候,大家可以先將教材前半部分的申論公文寫作規范仔細研讀,將申論的寫作規則了然于心,在閱讀教材后面例文的時候,可以先在看完題目之后自己嘗試寫一下,然后與例文做比較,找出自身的不足,進行重點補充。我在復習申論時都是在讀完題目后列出一個寫作提綱,然后將例文謄抄一遍,比較之后找出自身不足,并在謄抄的過程中逐步適應申論的寫作規范、表達方式和語言技巧。另外,同學們可以在復習申論的時候去買《人民日報》或《半月談》來閱讀一下,重點學習上面的觀點表達和語言表述,而像《南方周末》、《參考消息》這類報紙,不是特別推薦大家在申論備考階段去讀。最重要一點,申論復習時間一定要拉長,起碼要堅持三個周以上的訓練,最好從國考備考的第一天一直持續到考試前的最后一天。這樣,大家才能養成一種用申論的思維思考和用申論的語言表達的習慣。
以上就是我在準備國考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想法,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如果能夠給大家備考過程中帶來幫助,我將十分高興。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在備考過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在考試當中取得優異成績。最后,祝愿大家在即將到來的國考中成功,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