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申請書
(格式)
實驗室名稱:
申報方向:
依托單位:
主管部門:
通訊地址:
郵政編碼:
聯系人:
聯系電話:
手機:
傳真:
電子郵件:
填報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二○一四年制
一、實驗室信息簡表
實驗室名稱
組建日期
承擔課題數
國家各部委項目
省級項目
市級項目
主管集團
項目
橫向合作
年度實到經費(萬元)
20**年
20**年
20**年
20**年
20**年
合計
近五年研究成果(20**-20**)
獲獎(項)
國家級
省部級
其它
特等
一等
二等
特等
一等
二等
發明專利申請(項)
國內
國外
發明專利授權(項)
國內
國外
技術標準(項)
國際
國家
行業
研究論文(篇)
國外
國內
SCI/EI/ISTP收錄
研究隊伍
職稱
全職在編人員(人)
客座人員(人年)
總計
研究人員
技術人員
管理人員
小計
國內
國外
小計
高級
中級
初級
其它
合計
經費投入
上級部門(萬元)
依托單位(萬元)
20**年
20**年
20**年
20**年
20**年
20**年
基本條件
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萬元)
科研用房面積(平方米)
二、建設實驗室的目的、意義(包括實驗室建成后對國家和依托單位的作用、貢獻等)
三、國內外該領域最新進展,發展趨勢、應用前景
四、實驗室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內容
五、實驗室現有研究工作的基礎、水平(國內外影響和地位;近5年承擔的重大科研任務和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在推動技術發展、解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關鍵問題等方面的貢獻)
六、科研隊伍狀況及培養人才的能力(隊伍規模和結構的總體情況、現任實驗室主任和學術帶頭人的簡介及其代表性成果,高水平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博士后工作(流動)站及研究生培養情況)
七、已具備的科研條件(科研用房、儀器設備、配套設施)
八、開放合作與運行管理情況(開放合作、日常運行管理、人員聘用及流動、儀器設備管理與使用)
九、主要工作規劃、預期目標與水平(從研究內容、科研條件、人才隊伍、開放合作與運行管理等方面闡述)
十、實驗室依托單位意見(包括建設經費和運行費支持額度等)
十一、主管部門意見(包括建設經費和運行費支持額度等)
附件1.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名單(列出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稱、研究方向或專業等主要信息,研究、技術和管理人員分別排列)
附件2.實驗室主要儀器設備清單
附件3.實驗室近5年(20**-20**)來承擔的重要科研項目清單
附件4.實驗室近5年來重要獲獎清單
附件5.實驗室近5年來重要學術專著、論文、發明專利、標準等科研成果清單(其中專著不超過10部,論文不超過50篇)
篇2:實驗室建設項目立項管理辦法
實驗室建設項目立項管理辦法
為充分發揮實驗室建設資金的投資效益,加強對項目立項、評選、建設、驗收和使用情況等環節的管理。根據《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規程》的原則,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 立項范圍
凡投資壹萬元(含)以上的項目,都應當競爭立項。其中包括:新建實驗室、改建、擴建、儀器設備、應用軟件等。
第二條 立項原則
實事求是、真實準確、學院財力,采用設定條件,競爭方式立項。
第三條 立項條件
新建實驗室的設置條件,應符合《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規程》的規定和《CY學院實驗室設置辦法(試行)》。與評估關系密切的基礎課或主干課程必須的(優先考慮配套軟件或儀器);使用率高(周課時/年課時量統計),專業建設迫切需要;可行性研究資料和方案真實可靠;本單位實驗管理良好,以往實驗室建設完成較好,工作落實。
第四條 項目申報
1.每年9月31日前向設備科提交《CY學院實驗室建設項目立項申請書》及《CY學院實驗室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報告》。
2.教務處于12月底前組織評審委員會對申報項目進行評審。
第五條 項目評審
1.評審委員會
主任:主管院領導
成員:教務處3人、資產處2人、教育技術中心2人。
2.現場考察
對有關單位進行現場考察,主要考察原有實驗室的管理、使用效率等情況。
3.組織論證會
①項目申報單位陳述項目的情況并對評委提出的有關問題進行答辯;
②評委對申報項目進行篩選;
③評委對申報的項目進行評審(打分或投票),提出評審意見,評出建設項目。
4.評審結果送院長辦公會審核(涉及重大投資要送黨委批準)。批準后,予以立項公示,建設。
第六條 中期管理
1.由院長授權項目負責人作為法人委托人簽訂合同。建設項目實行項目負責人制,對項目建設的進度、質量以及經費的按合同合理使用等進行全面監督管理,確保建設項目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2.在項目執行過程中,設備科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督促項目執行情況及工作完成進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建設項目中的部分儀器設備需要調整時,須由申報單位提交報告,由評委審議后報院領導審批。
4.跨年度分期建設的項目,應當在每自然年末向設備科作出建設情況書面小結。
第七條 驗收
由教務處主持,資產處、教育技術中心、設備科等部門的人員及有關專家組織驗收。審計和教職工委員會派代表參加。驗收依據是項目申請書、可行性報告和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