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駐村大學生工作總結
當前我區發展正處于一個新的歷史起點,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在“全面趕超,跨越發展,實現槐蔭五年大變樣”的歷史節點上,作為駐村大學生,我們正以嶄新的狀態、蓬勃的激情、昂揚的斗志投入到建設新槐蔭的偉大實踐中去,積極發揚區委楊峰書記提出的“新槐蔭精神”,大力弘揚“十大作風”。
到村任職以來,努力踐行“學習研究實踐創新一體化“機制,在摸透村情、融為一體的基礎上,開始發揮作用。現將近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將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在農村基層落到實處,建立健全學習制度,加強制度約束,推進農村黨員干部學習實現科學化、規范化和長效化。建立了學習考核制度,把學習任務完成情況作為黨員履行責任和義務的重要指標;建立了學習獎懲制度,把學習表現作為評選優秀黨員的一個重要依據;建立了巡學通報制度,定期對學習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通報。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的優勢組織學習。創新學習載體,拓寬學習渠道,采取典型引導、專家輔導、結對幫教、遠程助教、大學生村官領讀、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等形式,增強了學習效果。對文化程度低、年老體弱、生活困難的黨員,采取年輕黨員干部送學、幫學等方式組織好學習。
二、落實村務公開制度
以前,村里對村務公開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村務公開的內容更新不及時、公開不全面,檔案夠不完善。許多矛盾都是因為村務不公開引起的,因為村務不公開,村民對村“兩委”的工作不了解,起猜疑,引發矛盾,導致村里工作無法正常的運行。在找到問題根結后,我協助村“兩委”從規范公開內容,公開時間,公開形式,公開程序、檔案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章建制,努力使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的軌道。根據本村實際,充分利用廣播、明白紙、面對面交流等方式,拓寬村務公開渠道,加大村務公開的范圍,提升村務公開水平,打造“陽光村務”。同時,及時把公開過的資料按類別收集存檔,村務公開工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三、做好“農家書屋”管理工作
我村在區文化局的大力幫助下,建成
“農家書屋”,配備了價值數萬元的圖書、書柜、報刊、光盤等設備。作為本村的“農家書屋”管理員,結合本村實際情況,做好“農家書屋”的編目登記、分類陳列、借閱登記等工作,使“農家書屋”實現科學規范管理。“農家書屋”的建設,惠及了全村的農民群眾,也豐富確農村的文化生活。現在,設在村委會的“農家書屋”每周三、四下午都聚集一些愛看書的群眾,有的看文學作品,有的看美食烹飪,有的看種養技術資料,看書成為一種樂趣,一種時尚、一種樂趣,賭博的吵鬧的少了,發家的致富的多了,“農家書屋”已成為農民的朋友,成了提升素質、豐富業務文化生活的有力陣地。
四、科學制定發展規劃
以組織工作新理念為抓手,以落實“三六一一”工作法為重點,善始善終抓好深入學習實踐***活動。扎實抓好后續工作,通過開展“回頭看”,認真總結學習實踐活動的經驗做法,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在此基礎上,協助村黨支部適時制定了五年發展規劃,將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繁榮農村文化、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作為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重點,提出“爭創科學發展示范村,建設生態文明新**”的奮斗目標。
篇2:駐村訪貧戶戶到活動活動總結
“駐村訪貧戶戶到活動”活動總結
9月8日市委藍書記在泗陽盧集鎮召開的全市脫貧奔小康工作座談會后,來龍鎮z村立即認真貫徹落實藍書記在座談會上的會議精神,并成立扶貧工作小組開展“扶貧幫困”活動,結合實際定措施,真情幫扶促和諧,全心全意抓民生,開創了我村扶貧幫困工作的新局面。現將此次“駐村訪貧戶戶到活動”總結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z村是來龍鎮的西大門,與曹集鄉接壤,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村。轄區面積12659.3畝,耕地6200畝,現有農戶982戶,人口5000人左右。轄區內共21個村民小組,黨員130 名。村級主導產業以小麥和水稻種植及勞務輸出為主。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實際,確定幫扶思路和重點
為確保此次幫扶活動順利進行,取得實效,駐村領導、鎮人武部長劉部長,駐村干部、農技中心朱主任帶領扶貧小組隊員對z村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通過走訪農戶、實地查看,對我村貧困戶的生產、生活、經濟情況進行摸查核實。特別是區委紀委書記仲啟雙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輕車簡從,多次深入我村,與貧困群眾親切交談,研究增收脫貧的措施及今后致富的發展思路,鼓勵貧困戶發展生產。
(二)健全班子,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只有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才能全面推動各項扶貧工作。為此,我村把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擺在工作重要位置。一方面與村干部和黨員們交心談心,引導他們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和熱情,另一方面組織全村黨員干部開展“爭先創優”活動和創建“五個好”村黨支部活動。使全村黨員成為貫徹“***”和“***”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努力做到村里工作“政策透明、制度上墻、村務公開”使村支兩委的戰斗力、凝聚力、創造力得到進一步增強,為開展扶貧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加大投入,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
我村長期處于貧困落后的狀況其主要原因是產業發展滯后,而制約我村產業發展的瓶頸是基礎設施落后。為此我村領導班子www.dewk.cn下大力氣解決行路難、過河難、飲水難、乘車難等問題。為了改善我村基礎設施,村領導四處聯系、多方求援,在水、電、路等方面苦下功夫積極向各主管部門要項目、爭資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懷下,我村成為市規劃局重點幫扶對象。區紀委也高度重視我村的發展。
(四)創新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
為保證此次幫扶活動順利開展。我村建立了“領導聯系、單位對結、企業幫扶、干部掛點”幫扶機制。9月18日,市規劃局一行150人,自籌經費,自備車輛集中到我村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給困難戶送去了中秋月餅和慰問金,詳細了解了貧困戶的貧苦原因尤其是在發展產業致富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共同探討了致富的措施和辦法。以及今后的發展思路的打算,傾聽了群眾呼聲,了解了我村實情,體驗了基層生活,避免了走形式主義。對于本人來說,我主要幫扶了幾戶困難戶。如朱莊組的朱學猛一家,朱學猛本人腦子有點問題,40多歲了,是老父親抱養來的。如今老父親也已82歲高齡了,朱學猛也和親生父母認親了,接下來打算兩頭跑著過。朱學猛的媳婦腦子也有問題,是花錢從貴州那邊買回來的。全家6口人,主要靠朱學猛做小工掙錢。還有蔡集組的蔡墩計一家,也是6口人,靠兒子在外打零工掙錢養家。兒媳婦弱智,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大兒子遺傳了媽媽,也弱智。蔡墩計老兩口身體不好,經常住院。對于我幫扶的幾戶,雖然我已經給予他們物質補助,但我知道僅僅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會想辦法盡快從根本上解決他們問題,讓他們盡快脫貧奔小康。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此次我村扶貧幫困工作順利開展,但也存在一系列問題,如部分村民素質不高,教育基礎和受教育條件相對較差,自我發展能力有限。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對村民的教育、引導和培訓力度,樹立外來扶持幫助為輔、自力更生為主的意識,不斷增強支村兩委和村民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深化和鞏固建設扶貧成果。此外,我們要抓住機遇,希望我村在市規劃局、區紀委等的幫扶下更好地發展,讓困難群眾盡快脫貧奔小康。
篇3:大學生村官駐村訪貧活動總結
大學生村官駐村訪貧活動總結
近期,我們按照上級要求,召開了駐村訪貧活動,使我們深深感受到,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生活目標。但是,還有很少一部分人,沒有過上暢心的日子,處在貧困的生活中。他們有的是因病致貧,有的是因事故致貧,以及其他各種原因導致貧困,正處在奔小康的邊緣。這需要我們大家伸出援助之手,拉他們一把,使他們走出貧困的陰影,過上好日子。
1、加強他們的技術培訓,使他們能夠掌握一門至兩門科學技術,在今天的經濟信息時代能夠站住腿腳,人人有事干,過上幸福的生活。
2、在他們一部分人想自己干事業的資金不足的基礎上,聯系銀行為他們做小額貸款,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讓他們干出一番事業。
3、今天,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今天,信息時代的今天。人們想發展致富離不開信息。掌握住信息,等于掌握到金錢。要及時掌握住各廠礦企業的招工信息,及時為他們提供信息,提供就業機會,讓他們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