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編制目的
為了全面提高潞洲水司應對各種突發公共事件和風險的能力,確保在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后,科學有序、高效迅捷地組織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生產和生活秩序。按照《北京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和《北京市通州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要求,結合潞洲水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2危險性分析
2.1公司基本概況
某水務有限公司負責通州城區供水工作,公司現有員工257人,機構設置:公司機關有綜合辦公室、企業管理部、財務部、人力資源部、工會辦公室;基層單位有供水部、營銷管理部、安裝公司、水質監測站;共計9個部門單位。
截止到20**年底,公司主管道覆蓋面積60km2,供水管道總長度470公里,服務人口40萬人,供水有一座1986年投產的水廠,最大供水能力5.5萬m3/日。目前可提供水量3.0萬立方米/日(設計能力10萬m3/日),目前總供水能力8.5萬m3/日。20**年供水總量23116263m3,高日供水7.8萬m3。
2.2危險性分析
根據危險源分布情況,事故類型主要包括:
(1)管道檢查井、室的毒氣事故:已建成的管道或井、室中常常會存在有害氣體濃度超標,如在進入前未進行檢查或檢查方法不當,可能造成爆炸或人員中毒,導致人員傷亡等事故;
(2)管道爆裂冒水事故:如供水主管道發生爆裂,可能造成路面坍塌、沉陷以及造成人員傷亡等事故。
(3)水源地高壓輸電線路事故:水源地高壓輸電線路與地面樹木形成交叉,如不及時處理,可能會造成接觸,并導致火災、電擊傷人以及水源地掉電供水中斷等事故;
(4)供水部配電柜及配電線路用電事故:配電柜及配電線路應定期檢修和按規程操作,否則可能會導致用電事故,并可能導致供水部停產和造成人身傷害等事故;
(5)施工工地溝槽塌方事故:在溝槽開挖過程中,如溝深超過規定深度和寬度或支護不當,可能會造成塌方,并造成人員傷亡、交通中斷等事故;
(6)施工工地管材吊裝事故:在管材吊裝過程中,應嚴格按著操作要求,并精神集中,否則可能會造成設備物件傾倒、墜落、物體撞擊人體導致人員傷亡等事故;
(7)施工工地用電事故:在管道施工過程中,在抽水作業前應對水泵進行漏電檢查,在使用電動夯過程應帶絕源手套穿絕源鞋,如發生事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引發火災等事故。
3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組織機構由公司安全事故應急指揮中心(以下簡稱應急指揮中心)、公司安全事故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以下簡稱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現場指揮中心、公司各職能部門和支持保障部門、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和社會支持保障力量、相關單位應急機構及救援隊伍等組成。
3.1應急指揮中心
指揮長:公司總經理
副指揮長:各位副總經理、公司副書記、公司工會主席
成員:由綜合辦公室主任、企業管理部主任、安裝公司經理、供水部經理組成。
以上成員名單、職務及聯系方式見附件。
應急指揮中心職責:
(1)負責組織公司施工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修訂、審核、發布、演練和總結;
(2)按季度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規定下達預警和預警解除指令,專項應急預案啟動和終止指令;
(3)組織、指揮協調施工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在應急處置過程中,負責向區政府有關部門求援,配合政府部門應急工作及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4)加強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建設。結合生產經營應急救援工作的特點,建立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施工安全事故救援隊伍,提高救援裝備水平,形成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保障。
(5)做好穩定職工的情緒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
3.2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
應急指揮中心下設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設在公司綜合辦公室,主任由綜合辦公室主任擔任,全面負責辦公室日常工作,企業管理部主任、安裝公司經理擔任副主任,安裝公司經理負責現場指揮工作,企業管理部主任負責外圍協調工作。
綜合辦公室主任為總協調人,事故發生后負責傳達指揮中心的要求,協調各部門開展工作。
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值班電話60512591,為24小時應急值守。
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職責:
(1)接到事故報告后,要立即向指揮中心領導報告,并按照領導的指示,協調所屬各單位做好人員、車輛保障;
(2)隨時掌握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情報;
(3)按照應急指揮中心指令,及時將相關命令信息通知現場應急指揮部和各工作小組。
3.3現場應急指揮部
現場應急指揮部是應急指揮中心的派出機構,設正、副總指揮和各專業小組,其成員主要由事故發生單位人員組成。必要時,應急指揮中心另行指派現場總指揮,當現場總指揮不能履行指揮職能時,由現場最高領導接替或應急指揮中心立即指派。
現場應急指揮部下設各工作小組,人員主要是由事故發生單位應急機構及救援隊伍的人員組成。
現場應急指揮部:
(1)按照應急指揮中心指令,成立各工作小組,負責現場應急指揮工作,整合和調配現場應急資源;
(2)及時向應急指揮中心匯報應急處置情況;
(3)收集、整理應急處置過程的有關資料;
(4)核實應急終止條件并向應急指揮中心請示應急結束;
(5)負責現場應急工作總結。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建立健全工程項目重大危險源信息監控方法與程序,完善危險源辯識工作,對危險源進行識別和評估。在技術和管理措施上加強重大事故危險的監控,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對危險設備的危險區域予以明顯標識,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管理。重大危險源安全評價報告評價出的事故后果危害程度分為三級:一級危害程序:可能造在人員死亡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或其他性質特別嚴重事故;二級危害程序:可有造成人員死亡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或其他性質嚴重事故;三級危害程度:可能造成人員傷害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或其他性質嚴重事故。
4.2事故報告與預警
任何人員接到可能發生的施工安全事故的信息后,應立即報告本單位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并按照應急預案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同時通知有關單位(部門)采取相應行動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生、擴大。
可能造成I級或II級施工安全事故時,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通知各職能部門進入預警狀態;可能造成III級施工安全事故時,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下達防范措施指令,并連續跟蹤事態發展。
一旦發生事故,根據施工安全事故的等級,立即啟動相應等級的應急預案,實施救援。
4.3預測預警支持系統
公司綜合辦公室接到報告后,應迅速通知全體指揮中心成員,根據情況由公司綜合辦公室(值班室)或指揮中心主要領導負責及時向上級機關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單位、聯系電話、報告人、傷亡人數等簡要情況。
4.4預警原則
(1)快速反應原則:事故處置要堅持一個“快”字,做到反應快、報告快、處置快。事故單位必須在第一時間向公司綜合辦公室或向公司領導直接報告,同時迅速報警,指揮中心領導要盡快到達事故地點。
(2)先期處置原則:一旦發生事故,事故單位應立即啟動先期處置應急預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的控制事態發展,以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統一指揮原則:發生重、特大事故后,由指揮中心全面負責內部的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并配合、服從上級有關部門的對重、特大事故的統一指揮,保證處置工作的統一高效。
(4)協調作戰原則:公司各部門在指揮中心的統一領導指揮下,按照各自職責,密切協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工作。
5應急響應
5.1現場處置
在領導到達事故現場之前,事故單位應按著救人優先的原則,同時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搶救重要資料和財產,在此基礎上,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
如遇供水主管線爆裂時,安裝公司應急小分隊立即出動關閉相應閘門,如危及到居民的房屋或周邊建筑物時,要立即疏散受影響的居民和過往群眾,并對現場立即封閉,防止過往人員、車輛發生事故。搶修分隊要立即查明管線爆裂情況并迅速進行搶修。同時啟動應急供水預案,以保障受影響地區的急需用水。
指揮中心領導和成員到達現場后,應立即了解事故情況,立即研究部署搶救方案,上級有關部門到達現場后,聽從上級的統一指揮,堅決執行上級的決定,并配合有關部門對事故的調查。
5.2信息報告和發布
各部門及時將事故的進展情況報告應急辦公室,應急辦公室負責匯報指揮中心。應急指揮中心協同有關部門做好信息對外發布。
6應急結束
事故應急處理和搶險基本結束后,指揮中心應立即做好受傷人員的救治、慰問和善后處理工作,并配合相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及時清理現場,迅速搶修受損設施,盡快恢復正常的供水工作。事后對事故進行徹底清查,責任到人。
7應急保障
7.1通信與信息保障
遇到緊急事故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所有信息上報應急辦公室并建立嚴密的聯系網絡。具體見聯絡方式。
7.2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保障
事故發生單位必須保護現場,嚴密封鎖周邊危險區域,按本預案營救、急救傷員和保護財產,如若發生特殊險情時,應急指揮中心在充分考慮專家和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依法及時采取緊急處置措施。
7.3應急隊伍保障
(1)事故現場搶修小組
組長由安裝公司主管搶修的副經理擔任,負責現場人員調配、材料管理等全面工作。安裝班安裝工為組員。
(2)水廠事故現場搶修小組
組長為水廠廠長,負責現場人員調配、材料管理等全面工作。副組長為水廠副廠長,各班長為組員。
(3)現場警戒
現場警戒由安裝公司巡查隊負責,劃定現場的警戒區并組織警戒,維護現場治安和交通秩序;負責疏散事故區域內的群眾和無關人員;負責救援運輸車輛的暢通。
7.4物資保障
按照公司目前使用的管材、管徑情況,對一些經常使用的管材、管徑應作充足的準備,做到隨用隨到。如水泵、發電機等機械設備,安裝公司由專人負責定期維修、始終處于良好狀態。
安全事故應急常用物資和設備有:
(1)常備藥品:消毒藥品、急救物品(創可貼、繃帶、無菌敷料、仁丹等)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
(2)搶險工具:鐵鍬、撬棍、千斤頂、麻繩、氣割工具、加壓泵、消防斧、滅火桶、小型金屬切割機、電工常用工具等。
(3)應急器材:架管、安全帽、安全帶、防毒面具、應急燈、小型柴油發電機、柴油、對講機、電焊機、水泵、滅火器等。
(4)設備:挖掘機、發電機、車輛等
8附則
8.1培訓與演練
各小分隊每年應進行應急課程培訓兩次,有針對性的進行應急事故實戰演練一次,并由應急中心辦公室進行現場評估和總結。
8.2制定與解釋
本預案由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指揮中心制定,具體解釋為公司綜合辦公室。
9其它事項
(1)本《預案》是潞洲水司針對可能發生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組織實施應急救援工作并協助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的指導性意見,在實施過程中可根據不同情況隨機進行處理,并不斷完善和充實。
(2)各單位應結合各自職責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提高預防重、特大事故的意識,落實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
(3)公司所屬各單位、各部門和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參加安全生產事故的救援工作,如因畏縮不前或處置不當使事態進一步惡化的,將嚴格追究其責任。
(4)供水部、安裝公司、營銷管理部應結合本單位的情況成立相應的指揮中心并制定本單位的預案。
10附件
(略)
篇2:物業會所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物業會所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為了作好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應急處理,確保一旦發生群體性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時,能及時有效地控制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減輕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損害,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及其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1、預案實用范圍
游泳場所范圍內發生的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
2、組織架構和工作職責
游泳場所危害健康應急處理小組:
應急處理組長:_____
應急處理副組長:_____
設備應急處理維護負責人:_____
秩序應急處理負責人:_____
現場應急處理的衛生管理員:1人(_____)
現場應急處理的救生員:1-3人(取得救生員資格證)
4、應急處理小組的主要工作職責:
當發生游泳場所危害健康突發事故后,現場應急處理成員必須上報應急處理組長,正副組長及相關責任人立即到達現場進行調查處理。相關應急處理的負責人必須服從組長指揮和安排,協助突發事故的簡單應急救助,保護事故現場、做出緊急避險措施、控制現場局勢及保證客人安全等工作,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突發事件及現場情況。
5、事故處理
發生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時,管理人員及員工應鎮靜,不慌亂,及時了解包括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發病情況、死亡人數、可能發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發展趁勢等內容,并做好詳細記錄,同時協助衛生監督員和醫療搶救人員做好事故處理和傷員搶救工作。根據情況主要完成下列任務:
1)暫停導致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作業區域,控制事故現場,防止事態擴大,盡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協助醫療衛生機構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人員。
3)協助衛生監督員對事故地點進行現場錄象、照相、勘驗,提取與事故有關的證據,并陳述當時現場情況,協助衛生監督員盡快查明公共場所危害健康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和程度。
4)討論分析事故責任,根據衛生監督機構提出的衛生監督意見書提出防范事故再次發生應采取的改進措施,對事故責任人追究責任。
5)以書面報告形式向公司上級領導,在由公司向地方衛生監督機構匯報該次公共場所事故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內部處理情況和整改措施等。
篇3:某幼兒園車輛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幼兒園車輛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為做好師生交通安全事故防范處置工作,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師生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維護幼兒園正常的教學工作,生活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和上級部門有關規定,現結合我園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交通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的工作原則:
1,統一指揮原則;
2,緊急處置原則;
3,協調一致原則;
4,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原則.
二,交通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的指揮體系:
1,成立交通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領導小組.
組 長:**(園長)
副組長:****
組 員:全體教職工
2,領導小組職責:領導小組主要是對全園人員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指揮.小組成員將分別擔任應急預案中各工作組負責人或成員,上一級行政因外出公干等特殊情況無法達到現場或不能履行職責,經授權由下一級行政(副組長)代履行職責.
園長是應急預案的總指揮,根據事故等級啟動應急預案和發布解除救援行動的信息,各小組按統一指揮,分級響應,崗位責任,互相配合的運行原則,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做好穩定教育教學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向當地上級或當地有關部門通報應急救援行動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體事宜,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各項工作.
當救援過程中,上級應急救援預案啟動后,幼兒園的指揮系統應主動成為聯合指揮中的一員.幼兒園的應急指揮主要任務是提供救援所需的幼兒園信息,配合其他部門開展應急救援.
三,應急響應過程和應急處理程序:
(一)接警與通知:
事故發生后,在場人員(包括行政,教職工等)必須立即將所發生的事故的情況報告園長室,園長和領導小組人員必須掌握的情況有: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種類,強度,危害;在基本掌握事故情況后,領導小組應立即向上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同時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報案并配合公安部門開展工作,還應根據需要通知急救,醫療,消防等部門參與現場救護.
(二)現場應急搶救,現場保護: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門房,值班教師,校醫等.
1,在場人員(包括行政,教師,職工)應首先檢查師生受傷情況.如果有師生受傷,根據先重后輕的原則立即對受傷師生進行應急救護處置.同時,叫旁邊教師或門房聯系園長和總務主任,園長和總務主任接到報警后,立即向上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同時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報案并配合公安部門開展工作,還應根據需要通知急救,醫療,消防等部門參與現場救護.
醫護人員到達現場后,應馬上接替在場行政,教師對受傷師生進行救護處置,盡快確認傷者中哪些需要送醫院救治.如需送醫院救治,應確定送到哪一所醫院,搶救小組組長馬上通知司機或撥打120急救電話將傷者送往醫院救治,受傷人員較多時,可租車運送傷者.在急救車到達前,幼兒園保健醫生負責受傷學生救護處置.組長通知幼兒園門衛要確保急救車,交警車輛進校園后有人引導.急救車到達后,組長應立刻向急救人員報告情況,派班主任和保健醫生隨車參與救治(教師受傷送院要派工會委員).
2,班主任及時通知家長事故情況和幼兒被送往的醫院地址,請家長到醫院,工會通知教師家屬發生什么事故和被送往的醫院地址,請家屬到醫院.
3,園長及分管領導應組織在場行政,組織事發現場人員簡單調查事件發生的過程,用分隔調查形式,不誘導;并實事求是做好書面記錄,被調查人員要簽名.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好標記,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待公安交警部門趕到后及時移交現場保護.
(三)聯絡,教育: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行政,值班教師,保健醫生等.
1,接到園長通知啟動預案后,行政辦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事故報告部門,部門負責人和報告人.報告內容經園長審查同意后送交教育局.屬園方責任保險事故還要及時報知保險公司.之后隨時將事故應急處理情況報上級主管部門.
2,行政和班主任分www.dewk.cn別做好教職工和幼兒的教育工作,穩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絕對不能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對情緒反應較大者安排心理教師進行輔導;如有新聞媒體要求采訪,必須經過園長或上級部門同意,由小組統一對外發布消息.未經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接受采訪,以避免報道失實.
3,行政參與事故調查處理工作,負責寫出書面報告.
(四)家長接待和后勤支援:
組 長:**
成 員:年級組長 ,門衛等
1,組長根據園長通知啟動本組工作及通知門衛防止肇事車輛逃逸.
2,看望,援助,救助傷亡師生家庭.如有個別家長來訪,行政領導,班主任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根據幼兒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條款規定,總務主任,工會小組長分別協助處理傷亡幼兒和教師的善后工作,安排住院師生的家屬的食宿.
3,要依法調解安撫,不要信口開河,隨心所欲,掌握合法,合理,合情的原則.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決.幼兒園在無力調解幼兒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時,組長報請上級部門介入調解解決.
4,事故處理結尾階段,行政辦起草《協議書》,并交教育局法律援助中心審核.《協議書》要寫清協議雙方的身份;事故的簡要經過,包括事發時間,地點,雙方達成的補償協議;雙方簽名等內容.整理病歷卡復印件,醫藥費發票原件和復印件報保險公司理賠.
5,安保
人員嚴格核查外來人員身份,不準非當事人家長和閑人進入校園,保證校園的治安秩序的穩定.根據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辦法》有關條款規定,在事故處理過程中,受傷害學生的監護人,親屬或其他有關人員,在事故處理過程中無理取鬧,擾亂幼兒園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或者侵犯幼兒園,幼兒園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的權益的,應當報告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五)事故調查:
組 長:**
成 員:上級指派的領導,及相關各線領導.
1,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處理及調查工作.調查事故原因,整理事故記錄,形成書面報告.
2,并向教育局報告事故處理結果.對違反本預案,不履行應急救援工作的,發布假消息的,不服從應急救援指揮的人員進行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總結經驗教訓,查找制度,政策,設施等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