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題概述(課題名稱、來源、編號、負責人)
20**年10月,東光三中高中英語組響應滄州市交易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的號召,成立了課題組,負責人為李明霞。申請了立項課題,《高中英語學困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及轉化教育的質性研究》,編號為20**12034。20**年1月15日經(jīng)申請更名為《對高中英語“學困生”進行轉化教育的研究》。
二、本課題研究的背景
目前,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由于某種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知識、能力、習慣、方法等方面存在著缺陷,學習效率低下,成為不能達到課標所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的學困生。它不僅給學生目前以及今后的學習生活帶來消極影響。也嚴重制約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因此,對高中英語學困生進行轉化教育的研究勢在必行。
從省內高中教育現(xiàn)狀來看,英語成績太差成了好多高中學生及其家長的噩夢,嚴重阻礙著學生的進步制約了學生學業(yè)的發(fā)展。高中英語學困生及其家長們殷切盼望有人能解決英語學困生的學習困難,使他們取得長足的進步。關注英語學困生,找出產(chǎn)生英語學困生的根源,才能有針對性地轉化他們,做到“對癥下藥”,提高他們的學業(yè)成績,促進他們全面、和諧的發(fā)展。所以非常有必要做對高中英語“學困生”進行轉化教育的研究。
三、研究綜述
(一)課題研究現(xiàn)狀:本課題在國內早已有多人研究、探討和論述,此內容論文也有很多人寫過但是如果從學校實際教學的角度,從任課教師及學生的視角去研究這個問題,更具有深層次探索和研究的價值,更具有實際價值。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困生的實質是學習個體自信心的缺乏與自我概念的消極,因此學困生的教育過程就是樹立自信心的過程。
學困生成為困擾教育界的一個難題。在教育實踐界,往往從制度側面的因素,如怎樣分組教學,如何改善班級課堂教學等加以研究的居多,而著眼于非制度側面的因素——學生的興趣、情感、態(tài)度等等的分析不夠。
英語學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自身的因素。如智商低,上課不認真聽講或根本不聽講,課后抄襲作業(yè)或不完成作業(yè),學習習慣差等原因造成的;其二是客觀因素。如教育者的失誤,家庭、社會等因素。因此從研究成因入手研究轉化策略。
(二)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以英語能否及格為標準來判斷的話,我校50人的普通班有40人是學困生,占總數(shù)的80%。對一所學校,一個班級來說,這么多學困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且一個學困生對于一個家庭來講,那就是一個天大的問題,所以,對于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我們都不容忽視。為了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揭示學習規(guī)律,教給學習方法,發(fā)展他們的能力,使他們既能順利完成學業(yè),又能從根本上保證高中教育的質量,科學的做好英語學困生的研究、轉化工作意義重大。
而且本課題的研究,
對于深入分析中學英語學困生的轉化,
更好地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非常重要。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1、找出“高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努力探索出一些在理論指導下具有實踐意義的有效轉化“學困生”對策、途徑與措施。
2、通過本項研究,轉化“高中英語‘學困生’”,培養(yǎng)他們健康積極自信的心理,激發(fā)對學習的興趣,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基本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具有一定的學習品質,使學困生能夠做好學習常規(guī)工作,夯實雙基,逐步縮短與其他學生的學習
差距。從而
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成績。
3、為學校今后對“學困生”的教學找一些切實有效的方法和途徑,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學困生轉化的教學之路。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弄清學困生的特點及成因。認真分析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建立不同個案研究檔案。
2、根據(jù)學困生成因,尋求轉化方法策略。對不同學困生的形成原因進行歸納與總結,找出有效防止學困生產(chǎn)生或有效轉變學困生的策略或規(guī)律,并采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方法,有針對性地做好轉化工作。
3、爭取轉化成功,使其在學習、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建構良好的師生關系,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激發(fā)學困生對學習的興趣,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基本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六、研究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東光三中高中部20**和20**屆六個班的學生。均為沒能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入學時英語成績多數(shù)很差。
(二)研究方法
1、調查比較法。在研究過程中,通過設計有效的調查問卷,通過對學生本人、家長、任課教師的訪談,綜合分析,了解學困生的心理現(xiàn)狀并找出學困生的成因,對學困生的發(fā)展狀況進行及時的反饋,積累資料,積極做出調整,控制研究效果。
2、行動研究法。在教育學困生的行動中不斷反思和研究,寫教學案例;并及時總結,歸納教育學困生的有效方法。
3、個案研究法。對具有典型特征的學困生,進行調查、跟蹤,從個性到共性揭示一般規(guī)律。
4、經(jīng)驗總結法:由課題組實施成員總結自己在研究過程中的體會與得失,篩選、探求出在學困生研究中的有益經(jīng)驗并形成有價值的成果。
七、課題研究的步驟與主要措施
1、準備階段(20**年9月28日-20**年2月1日)
對英語學困生的心理問題及學習問題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分析高一高二英語學困生的心理及學習現(xiàn)狀。申請立項。
2、探究實施階段(20**年2月1日-20**年7月1日)
召開開題會,實施研究。
要求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在課題研究中不斷實踐、總結。對英語學困生的心理問題及學習困難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分析高一高二英語學困生的心理現(xiàn)狀及學習困難所在,并探索轉化方法的實踐研究。分析造成英語學困生學習現(xiàn)狀的具體成因。針對學困生心理思想特點,研究在轉化中應使用的教育對策。英語學困生幫學措施方法及活動形式的實踐探究。通過課題研究,促使教師能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及學習情況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使教師真正做到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英語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3.總結階段(20**年7月1日20**年
10月1日)
分析研究成果,總結有效的轉化高中英語“學困生’的方法。
(1)錄制相關的課堂實錄,研究推廣。
(2)根據(jù)已有資料、數(shù)據(jù)對研究進行全面總結,由課題負責人執(zhí)筆所有課題組成員共同參與寫有關論文。
(3)成果提交鑒定、驗收、結題。
八、課題研究已取得的成果
(一)主要成績
1、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顯著增強,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高,不少教師積極學習教育理論,轉變教育觀念,投身教改實驗,并撰寫了與此課題相關的有水平的論文4篇、總結5篇、教學設計4個、教學反思5篇、教學心得5篇、教學總結5篇培訓有感5篇,制作了5個教學課件,大大提高了教學熱情。
以下為組員撰寫的論文:
李明霞
《高中英語學困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及轉化教育的質性研究》開題報告獲市三等獎
宮小美《關于高中英語“學困生”成因的研究》
閆瑞靜
《有利于轉化學困生的課堂教學策略》
孟路路
《高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方法》
孫紅香
《英語后進生的轉化》
蔡長青
《高中英語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2、閆瑞靜和孟路路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給學生授課(如下圖)。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欲望,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課題研究最終成果形式
1、李明霞
《對高中英語“學困生”進行轉化教育的研究》的研究報告
2、實驗課教學模式展示(錄像課)、教學成績展示、教學論文。
(三)課題研究的經(jīng)驗與創(chuàng)新之處
開展課題研究以來,全課題組成員群策群力,同心同德,進行大量的有益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
1、課題研究的經(jīng)驗
(1)教師經(jīng)常與學生交流,一起全力搞好課題研究。
(2)課題研究是提高教師科研水平的窗口和途徑,是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和新思路新方法的整合。
(3)該課題研究的過程同時也提供了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的機會。所以,該課題的研究成果較為豐富。
2、課題創(chuàng)新之處
(1)學習方式的轉變,即從單一的、被動的學習方式轉變到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上,如借助多媒體或利用網(wǎng)絡,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在交往合作中、在主動探究中學習。
(2)改革以往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模式。學生成為選擇自己學習方式的主人。
(3)充分利用Internet網(wǎng)上的教育資源,使學生做到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產(chǎn)生聯(lián)結,有利于學生想象能力,聯(lián)想能力的培養(yǎng),潛移默化地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
九、課題研究遇到的問題及尚需研究之處
教育科研是一項比較艱巨的工程,一年多來的研究過程中,由于我們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經(jīng)歷很是有限,在研究過程中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問題。
對高中英語“學困生”進行轉化教育的研究我們課題組認為還存在很多的不足。首先,,我們缺乏經(jīng)驗。由于是高中英語組的第一個科研課題,能夠學習的經(jīng)驗教訓非常少;;其次,參研教師的崗位變動很大,有的成員去了初中,,有的成員的研究對象不斷發(fā)生變化,,課題組的有一些成員并沒能將所教年級帶畢業(yè),所以導致了任務的更改或中止:再次,課題的題目還是不夠具體,,題目有點兒大,,所研究的對象就不夠具體和深入;最后
,作為負責人,無論還理論水平還是實踐經(jīng)驗,都有很大的欠缺,還需要進行學習和探索。但是,從這次的課題研究中也學到了很多新的東西
,對于課題研究也有了更進一步和更深入的認識,為以后從事課題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高中英語學困生是每一個高中英語教師都會遇到的。進行高中英語“學困生”
轉化的研究也將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們會將所取得的成果應用于實踐,并且在實踐中探索更多的更有效的轉化高中英語“學困生”行之有效的方法。
十、參考文獻與附錄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
[2]黃琦.淺談后進生的成因和轉化[J].英語新世紀(高中教師版),20**(3).
[3]吳超群.差異性與英語成績落后學生的教學[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
20**(11).
[4]
周平.
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D].
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
20**
[5]
鐘啟泉編著.差生心理與教育[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
篇2:北苑小學五(3)班數(shù)學學困生轉化計劃
北苑小學五(3)班數(shù)學學困生轉化計劃
一、情況分析:
我班共有學生64人。從學習情況來看,有部分學生學習不夠認真,紀律方面比較懶散,自我控制力不強,出現(xiàn)上課講小話、搞小動作、課后不能完成作業(yè)等現(xiàn)象。種種情況表明,要實現(xiàn)教學成績的大面積豐收,就必須要對本班存在的部分學困生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轉化。
二、轉化目標:
1、通過耐心細仔的輔導和教育,消除他們的自卑感,增強其信心,使其敢于發(fā)言,熱愛數(shù)學。
2、努力挖掘其內在的特長,以長處帶動短處,促動其進步。
3、通過補差,爭取使后進生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促進班集體團結協(xié)作,爭創(chuàng)先進班集體。
總之,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四年級的學困生都能達到人人進步,人人合格。
三、補差內容:
1、教育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信心,找準目標,堅持不懈。
2、從基礎抓起,每天所學內容及時反饋,即使輔導,重點輔導其答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3、教學中注意分層教學,放低要求,逐步提高。
4、平時多關心他們,及時家訪,和家長密切配合,共同教育,讓他們充滿信心。
四、補差措施
1、了解和研究學困生,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
要改造一名學困生,尊重學困生的人格,培養(yǎng)他們的自尊心,在班級中引導學生與學困生交朋友結對子,要用愛心和耐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愿望,讓他們抬起頭做人,挺起胸來走路;
2、抓住興趣,體現(xiàn)個性差異,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學習他們?yōu)閷W校為班級為家庭所取的微小進步和點滴成績也要將其“放大”,及時給予肯定、表揚,提高他們的聲譽并從中體會到快樂,從爾克服自卑感,增強上進心;
3、培養(yǎng)后進生的堅強意識,一方面在課堂上不能放松對學困生的要求,要嚴而有度,另一方面要以小組為單位,對他們進行幫助和監(jiān)督,檢查他們的完成情況,沒有完成的要耐心幫助,完成的要及時給予表揚。
4、減輕學困生的課業(yè)負擔。在教學中對待學困生要做到因材施教,確定不同起點,分類輔導;要指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練習作業(yè),可以適當?shù)姆潘桑M可能給他們布置一些比較容易完成的作業(yè),各任課老師要密切配合,使后進生樹立學習信心,增強學習興趣,獲取新知識,發(fā)展新技能。
5、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重關懷學習才能贏得學生對老師的尊重,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特別是對于后進生,教師更應該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讓他們感受到愛,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6、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聯(lián)系形式
學困生的形成,很多是與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有關,因此,要切實作好學困生的工作,就是了解和掌握他們的思想,從根源上去挖掘,從根源上去解決。
總之,轉化學困生是一項艱苦而復雜的工作,但只要以了解為基礎,用真誠和關愛培養(yǎng)師生的關系,付出應有的信心,愛心和恒心,就能收到良好和效果。
篇3:四年級(2)班轉化學困生工作計劃
四年級(2)班轉化學困生工作計劃
一、情況分析:
我班共有學生64人。從學習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學習目的明確,上課認真,數(shù)學課興趣濃厚、動手能力強,各科作業(yè)能按時按量完成,且質量較好,自我要求嚴格,特別是班干部能起到較好的模范作用。但也有部分學生學習不夠認真,紀律方面比較懶散,自我控制力不強,出現(xiàn)上課講小話、搞小動作、課后不能完成作業(yè)等現(xiàn)象。種種情況表明,要實現(xiàn)教學成績的大面積豐收,就必須要對本班存在的部分學困生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轉化。
二、轉化目標:
1、通過耐心細仔的輔導和教育,消除他們的自卑感,增強其信心,使其敢于發(fā)言,熱愛數(shù)學。
2、努力挖掘其內在的特長,以長處帶動短處,促動其進步。
3、通過補差,爭取使后進生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促進班集體團結協(xié)作,爭創(chuàng)先進班集體。
總之,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四年級的學困生都能達到人人進步,人人合格。
三、補差內容:
1、教育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信心,找準目標,堅持不懈。
2、從基礎抓起,每天所學內容及時反饋,即使輔導,重點輔導其答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3、教學中注意分層教學,放低要求,逐步提高。
4、平時多關心他們,及時家訪,和家長密切配合,共同教育,讓他們充滿信心。
四、補差措施
1、了解和研究學困生,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
要改造一名學困生,就要了解和研究他們,學困生的心理負擔往往源于違反客觀規(guī)律的教育教學活動和不科學的家庭教育,使他們自愧不如別人,失去了應有的自尊,學習興趣和信心,因此要轉化他們就要減輕負擔,本學期我的做法是:尊重學困生的人格,培養(yǎng)他們的自尊心,在班級中引導學生與學困生交朋友結對子,要用愛心和耐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愿望,讓他們抬起頭做人,挺起胸來走路;
2、抓住興趣,體現(xiàn)個性差異,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學習他們?yōu)閷W校為班級為家庭所取的微小進步和點滴成績也要將其“放大”,及時給予肯定、表揚,提高他們的聲譽并從中體會到快樂,從爾克服自卑感,增強上進心;
3、培養(yǎng)后進生的堅強意識,一方面在課堂上不能放松對學困生的要求,要嚴而有度,另一方面要以小組為單位,對他們進行幫助和監(jiān)督,檢查他們的完成情況,沒有完成的要耐心幫助,完成的要及時給予表揚。
4、減輕學困生的課業(yè)負擔。學困生大多基礎知識不牢固,解決問題能力差,簡單的事情也不能很快的完成,因此在教學中對待學困生要做到因材施教,確定不同起點,分類輔導;要指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練習作業(yè),可以適當?shù)姆潘桑M可能給他們布置一些比較容易完成的作業(yè),各任課老師要密切配合,使后進生樹立學習信心,增強學習興趣,獲取新知識,發(fā)展新技能。
5、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一個教師的威信,不是靠打罵訓斥建立起來的,是靠平時與學生的感情交流和交往建立的,只有尊重關懷學習才能贏得學生對老師的尊重,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特別是對于后進生,教師更應該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讓他們感受到愛,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6、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聯(lián)系形式
學困生的形成,很多是與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有關,因此,要切實作好學困生的工作,就是了解和掌握他們的思想,從根源上去挖掘,從根源上去解決。
總之,轉化學困生是一項艱苦而復雜的工作,但只要以了解為基礎,用真誠和關愛培養(yǎng)師生的關系,付出應有的信心,愛心和恒心,就能收到良好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