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縣馬莊南小營磚廠三項制度
安全生產崗位職責制度
一、單位安全生產職責
1、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應負總體責任;
2、依法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3、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
4、必須具備國家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所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
5、確保資金投入滿足安全生產條件需要;
6、依法組織從業人員參加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7、如實告知從業人員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應急措施,教育職工自學承擔安全生產義務;
8、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規則佩戴使用;
9、對重大危險源實施有效檢測、監控;
10、預防和減少作業場所職業危害;
11、安全設施、設備(包括特種設備)符合安全管理的有關要求,按規定定期進行技術檢測檢驗;
12、依法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落實操作崗位應急措施;
13、及時發現治理和消除本單位安全事故隱患;
14、積極采用先進安全生產技術、設備和工工藝提高安全生產的科技保障水平;
15、保證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依法實行安全設施“三同時”;
16、統一協調管理承包、承租單位安全生產工作;
17、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
18、按要求上報生產安全事故,做好事故搶險救援、妥善處理對事故傷亡人員依法賠償等事故善后工作;
19、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安全生產責任。
二、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職責
1、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2、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3、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4、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5、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應案;
6、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7、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它安全生產職責。
三、單位法人代表安全生產承諾職責
1、積極落實本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各項規章制度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2、按規定配備安全防范設施、設備,為從業人員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和保障;
3、加強對企業職工的安全教育,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業務技能;
4、嚴格落實重點部位、重點崗位的應急措施,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重點部位的監測、監控;
5、一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立即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并按照有關規定做好受害人員的補償工作,同時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對事故的調查處理;
6、自覺接受上級政府和安全監管部門的監督管理,切實將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部門的責任人;
7、認真貫徹執行上級安全生產其他各項工作部署。
四、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職責
1、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組織貫徹落實企業內部安全生產工作部署,負責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年度工作計劃;
2、研究、協調和解決重大安全生產問題,負責企業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和綜合考核工作;
3、參與制定安全生產資金投入計劃和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并具體實施或者監督相關部門落實;
4、組織制定或修訂安全生產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5、組織現場安全生產檢查,協助解決檢查出的問題,緊急情況下有權指令先進行停止生產,并立即報告領導研究處理;
6、參加審查新建、改建、擴建、大修工程設計計劃,參加項目安全評價審查工程;
7、組織有關部門研究職業中毒的預防工作和職業病的防治措施;
8、組織實施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總結和推廣安全生產的先進經驗;
9、按規定監督或者及時發放勞動防護用品,并指導有關部門教育從業人員正確佩帶和使用;
10、組織或參加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進行傷亡事故的統計、分析和報告,協助有關部門制定事故預防措施并監督執行;
11、協調企業內部各車間、部門之間的關系,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的有關問題;
12、承擔本單位確定的其它安全生產管理職責。
五、單位主管安全生產工作負責人職責
1、協助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本單位年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計劃;
2、協助主要負責人制定本單位年度安全生產管理目標并進行考核;
3、參與制定安全生產資金投入計劃和安全生產技術措施計劃具體落實或者監督有關部門落實;
4、組織制定或修訂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以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5、組織現場安全生產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安全隱患和問題進行整改和解決;
6、組織實施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確保相關人員按要求持證上崗,確保企業內部安全生產“三級教育”落實到位;
7、指導和督促企業按照國家規定為從業人員發放勞動保護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規定使用;
8、參加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
六、生產經營單位領導班子其他負責人安全職責
1、認真抓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方針、政策貫徹落實;
2、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所分管的部門負直接領導責任;
3、制定分管領域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并逐條抓好落實;
4、經常開展分管領域的安全生產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5、組織分管部門開展遵章守紀和預防事故的安全教育,落實安全生產工作的獎懲規定,參與相關事故的調查處理,并做好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
6、注重職工安全生產條件的改善,依法保護職工在勞動中的安全與健康;
7、定期組織所分管部門開展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8、按要求完成企業安委會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七、中層部門安全職責
1、承擔本部門安全生產領導責任,負責本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
2、負責組織制定本部門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編制安全檢查規定、現場安全管理規定和緊急救援預案等安全管理規定,負責本部門安全機構建立與更新工作,完成本部門安全生產任務;
3、組織制定、修訂本部門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設備安全技術規程,并組織實施;
4、負責監督檢查本部門安全職責履行和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及時糾正各類違章行為;
5、定期開展安全生產排查,及時對事故隱患進行整改;
6、負責本部門員工的安全培訓和教育,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
7、嚴格要求本部門員工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嚴禁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督導員工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8、發生安全事故后,迅速搶救傷員,及時上報,積極配合事故的調查處理;
9、做好重大危險源和重點部位的監測與監控。
八、部門負責人安全生產職責
1、建立、健全并督促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2、組織制定督促落實本部門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3、保證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4、督促、檢查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5、組織制定并實施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6、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7、生產科科長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負直接責任,并堅持將安全技術、勞動保護及其他相關措施納入生產計劃,保證安全生產;
8、安全科科長協助廠長、主管安全生產副廠長做好本廠安全工作,及時傳達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方真政策,組織制訂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組織和指導各車間、班組進行安全檢查,并對各項安全生產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9、銷售科科長協助廠長做好本廠業務方面的安全工作,負責本廠銷、存計劃工作,負責本科室職工的安全工作。
10、財務科科長在編制年、季、月財務計劃時,負責將安全技術、勞動保護等費用列入全廠財務計劃,按規定每年在固定資產更新和技術改造資金中提取
10-20%用于改善勞動條件,按時撥付勞動防護用品、保健食品、安全教育等費用,并定期將支付情況匯報主管廠長。
九、車間主任安全職責
1、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對本車間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責任。
2、統籌安排車間日常工作,保證按質按量完成任務,抓好車間各項安全工作。
3、負責生產計劃編制,做到安全生產,文明生產。
4、開展經常性安全檢查,控制關鍵要害部位,及時落實安全防范措施,整改隱患,防止事故發生。
5、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保證安全生產無事故。
6、定期分析安全生產形勢,認真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十、班組安全生產職責
1、貫徹執行車間對安全生產的指令和要求,加強本組的安全生產工作;
2、組織本組職工學習貫徹執行企業和車間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教育本組職工遵章守紀,制止違章行為;
3、經常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堅持班前講安全,班中檢查安全,班后總結安全;
4、負責本組的安全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組織力量消除,并報上級;
5、負責生產設備、安全裝備、消防設施的檢查和維護工作,使其經常保持完好和正常運行;
6、教育和督促本組職工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正確使用滅火器材;
7、保持本組生產作業場所整齊、清潔,確保文明生產。
十一、班組長安全生產職責
1、對本組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兼任本組安全員,接受車間安全員的業務指導,做好本班組的安全生產工作;
2、組織開展本組的各種安全活動,負責安全活動記錄,提出改進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3、對新員工進行班組、崗位安全教育,組織崗位技術練兵和開展事故預案演練;
4、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及時制止各類違章作業行為;
5、監督檢查本班組人員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和滅火器材;
6、發生事故后,迅速組織救援,并及時上報。
十二、具體崗位安全生產職責
1、負責經常性的設備巡回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匯報并積極處理;
2、加強設備維護保養,定期更換設備潤滑油、清掃、擦拭設備,做到勤檢查、勤維修、勤保養;
3、按照有關規定編制設備檢修計劃;
4、做好設備檢修記錄,建立完整的設備技術檔案;
5、在檢查設備時,必須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和采取有效的防火安全措施。
6、學習和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和救火方法。
十三、從業人員安全生產職責
1、認真學習和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遵守勞動紀律,不串崗,不違章作業,對本崗位的安全生產負直接責任;
2、熟練掌握本崗位操作技能,嚴格執行工藝紀律和操作紀律,正確操作,做好各項紀錄;
3、交接班應交接安全情況,交班應為接班創造良好的安全生產條件;
4、正確分析、判斷和處理各種事故苗頭,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5、按時認真巡回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和報告;
6、精心維護設備,保持作業環境整潔,搞好文明生產;
7、上崗按規定著裝,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熟練使用各種滅火器材;
8、積極參加崗位練兵、事故預案演練和其他各種安全活動;
9、有權拒絕違章作業的指令,對他人違章作業加以勸阻和制止;
10、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的相關員工必須接受企業、車間、班組崗位的三級培訓后上崗;
11、從事特種作業的員工,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安全培訓,做到持證上崗;
12、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做好直接作業的監護工作;
13、在發生事故時,及時向上級報告,按事故預案正確處理。
十四、車間安全員職責
1、車間安全員在車間主任的領導下,負責車間的安全生產工作,協助車間主任積極貫徹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指標和規定,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參加車間制定、修改有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規程,并檢查執行情況;
3、負責編制車間安全技術實施計劃,并對執行情況實施監督檢查;
4、搞好本車間職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考核工作,具體負責新員工的車間安全教育,督促檢查班組、崗位安全教育的執行情況;
5、安排好本單位的各種安全教育活動,經常組織開展應急演練;
6、參加車間擴建、改建施工設計審查和設備改造、工藝變動方案的審查;
7、每天深入生產現場檢查,及時發現隱患,制止違章作業,對緊急情況和不聽勸阻者,有權停止其工作,并報上級領導處理;
8、負責車間安全設施、防護器材、滅火器材和事故隱患管理,掌握車間塵毒情況,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9、參加車間事故的調查處理,做好統計分析和上報工作;
10、對班組安員實行業務指導和工組督察。
篇2:醫院十三項核心制度之疑難病例討論制度
醫院十三項核心制度之疑難病例討論制度
1. 討論范圍
1.1 疑難病例定義:指少見病和罕見病;或一些常見病由于表現不典型時,容易誤診或漏診;或由于幾種常見病并存時,呈復雜表現,不易診斷的病例。
1.2 凡遇疑難病例、入院三天內未明確診斷、治療效果不佳、病情嚴重等均應組織討論。
2. 由科主任或主任(副)醫師主持,召集有關人員參加,認真進行討論,盡早明確診斷,提出治療方案。
3. 討論前
3.1 負責床位的實習醫師、住院醫師、進修醫師或主管醫師須事先做好準備,將有關病例材料整理完善。
3.2 住院醫師匯報病史,介紹病情和診療過程;
3.3 主治醫師應詳細分析病情,提出討論目的;
3.4 主任(副)醫師結合國內、外資料綜合分析制定診治措施。
4. 主管醫師應作好書面記錄,并將討論結果記錄于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本。記錄內容包括:討論日期、主持人及參加人員姓名、專業技術職務、病情報告及討論目的、三級醫師發言、討論意見等,確定性或結論性意見記錄于病程記錄中。
篇3:醫院十三項核心制度之死亡病例討論制度
醫院十三項核心制度之死亡病例討論制度
1. 討論范圍:所有死亡病例均討論、記錄。
2. 病人死亡后,必須在死亡后一周內進行死亡病例討論。特殊病例(存在醫療糾紛的病例)應在24小時內進行討論,有糾紛的死亡病例必須及時向醫務科報告;尸檢病例,待病理報告發出后1周內進行討論。
3. 死亡病例討論,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醫師主持,本科醫護人員和參與搶救的醫師、護士均應參加,必要時請醫務科派人參加。
4. 病史死亡記錄內容:入院時間、死亡事件、入院情況、入院診斷、診療經過(重點記錄病情演變,搶救經過)、死亡原因、死亡討論記錄、死亡診斷等;記錄死亡事件具體到分鐘。
5. 死亡病例討論程序:
5.1 討論前經治醫師必須完成死亡記錄。
5.2 討論時床位醫師匯報病史;負責搶救的經治醫師匯報搶救經過,陳述死因;主治醫師補充診治過程、死亡原因,指出可能存在的問題;主任(副)醫師重點對診療、治療(搶救)、死因存在的不足進行進一步綜合分析,提出改進措施。
5.3 討論內容應包括:①診斷;②治療;③死亡原因;④應吸取的經驗教訓。
6. 各科建立專用死亡討論記錄本,在進行死亡病例討論時,指定人員在死亡討論記錄本上按要求進行記錄,記錄內容包括討論日期、主持人及參加人員姓名、專業技術職務、三級醫師發言討論意見、應汲取的教訓等。
7. 死亡討論記錄本應指定專人保管,未經分管院長或醫務科同意,科室外任何人員不得查閱或摘錄。
8. 經治醫師對特殊病例討論的發言內容進行綜合整理,經科主任或主持人審閱簽字后,報醫務科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