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園林和林業局
(一)實施武漢動物園綜合改造。
(二)實施市屬公園配套設施改造提升(解放公園、中山公園、月湖公園、沙湖公園、科普公園)。
(三)完成三環線、和諧大道、歡樂大道等重要城市道路大樹及花灌木補植,實施扮靚江城節慶綠化提升,參加昆明立體花壇大賽,實施花田花海、花卉布置示范。
(四)建設智慧濕地及林地數字平臺(智慧濕地監測中心、森林防火、林長制智慧管理平臺)及武漢林業科技示范園保障性苗圃。
二、江岸區
新建綠地5.2公頃,改建綠地16.2公頃,植樹0.5萬株。
(一)濕地花城。建設花田花海10公頃,布置立體花壇2處、時令花卉150萬盆、園林花卉小景8處。
(二)公園綠地。新建海德公園南片,改建堤角公園、寶島公園、金潭府河郊野公園、二七公園等4個公園。新建岱山村綠地、浦勝街幸福村綠地等6個口袋公園,改建幸福灣游園、竹葉山游園等4個口袋公園。
(三)道路綠化。提升漢孝鐵路沿線綠化景觀。完成后湖大道、漢黃路、和諧大道、興業路、建設大道等28條道路綠化改造。實施平安鋪立交、三金潭立交及盤龍立交周邊區域綠化改造提升。建設綠道5公里、林蔭路10公里。
(四)其他綠化。完成15個老舊小區園林綠化改造提升。高質量舉辦第38屆金秋菊展。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0場。創建園林式小區(單位)8個、花園家庭8個、綠色驛站10個。
三、江漢區
新建綠地2公頃,改建綠地16.8公頃,植樹0.5萬株。
(一)濕地花城。建設花田花海5公頃,布置立體花壇2處、時令花卉100萬盆、園林花卉小景8處。
(二)公園綠地。改建常青公園、菱角湖公園、后襄河公園。新建新華路中心書城、三環線紅領巾小學等8個口袋公園。
(三)道路綠化。建設綠道1公里、林蔭路5公里。
(四)其他綠化。實施鐵路沿線拆違建綠。完成10個老舊小區園林綠化改造提升。高質量舉辦第38屆金秋菊展。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0場。創建園林式小區(單位)8個、花園家庭8個、綠色驛站10個。
四、硚口區
新建綠地10公頃,改建綠地4公頃,植樹1萬株。
(一)濕地花城。打造漢江灣五彩花園,建成花田花海10公頃。布置立體花壇1處、時令花卉160萬盆、園林花卉小景8處。
(二)公園綠地。實施漢江灣生態谷建設項目一期。續建古田公園,改建硚口公園,完成張畢湖公園、竹葉海公園供地。續建長豐村U17等地塊及弘鑫園、城華園控規綠地。新建漢江灣一號住宅小區前、長征小學等8個口袋公園。
(三)道路綠化。建設長豐高架以北鐵路沿線景觀生態帶。實施額頭灣立交、竹葉海互通匝道口等城市交通門戶綠化提升。新建古田四路垂江綠廊、漢西一路垂江畫廊。建設漢江灣生態谷綠道、長豐綠道等綠道6公里,林蔭路及特色示范路10公里。
(四)其他綠化。實施綠地灌溉體系建設、智慧園林等項目。完成5個老舊小區園林綠化改造提升。高質量舉辦第38屆金秋菊展。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0場。創建園林式小區(單位)8個、花園家庭8個、綠色驛站10個。
五、漢陽區
新建綠地20公頃,改建綠地5公頃,植樹0.5萬株。
(一)濕地花城。建設花田花海10公頃,布置立體花壇2處、時令花卉80萬盆、園林花卉小景8處。
(二)公園綠地。新建龍陽湖公園,改建墨水湖公園。新建中鐵國際城南部、燎原村綠地等4個口袋公園。
(三)道路綠化。建設綠道5公里、林蔭路10公里。
(四)其他綠化。完成10個老舊小區園林綠化改造提升。高質量舉辦第38屆金秋菊展。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0場。創建園林式小區(單位)8個、花園家庭8個、綠色驛站10個。
六、武昌區
新建綠地3公頃,改建綠地20公頃,植樹0.5萬株。
(一)濕地花城。建設花田花海10公頃,布置立體花壇2處、時令花卉160萬盆、園林花卉小景8處。
(二)公園綠地。改建洪山公園、紫陽公園,改建梅家山、羅家港、漢陽門等3個游園,新建省戲曲學院等4個口袋公園。
(三)道路綠化。實施沙湖環路、余家頭路等道路綠化提升。建設綠道5公里、林蔭路10公里。
(四)其他綠化。完成曇華林東段、西段及城墻博物館園林景觀提升工程,實施放鷹臺等綠化提升。完成15個老舊小區園林綠化改造提升。高質量舉辦第38屆金秋菊展。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0場。創建園林式小區(單位)8個、花園家庭8個、綠色驛站10個。
七、青山區(武漢化工區)
新建綠地10公頃,改建綠地10公頃,植樹2萬株。
(一)濕地花城。建設花田花海10公頃,布置立體花壇1處、時令花卉80萬盆、園林花卉小景8處。
(二)公園綠地。改建和平公園、戴家湖公園。續建賈嶺村控規綠地,新建車站村等4個口袋公園。
(三)道路綠化。實施焦沙路、化工大道2條道路綠化提升。建設綠道10公里、林蔭路5公里。
(四)造林綠化。完成四環線生態帶、長江森林等造林1500畝。
(五)其他綠化。完成10個老舊小區園林綠化改造提升。高質量舉辦第38屆金秋菊展。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0場。創建園林式小區(單位)8個、花園家庭8個、綠色驛站10個。
八、洪山區
新建綠地30公頃,植樹1萬株。
(一)濕地花城。啟動建設天興洲野生鳥類棲息地生態保護。建設花田花海10公頃,布置立體花壇1處、時令花卉80萬盆、園林花卉小景8處。
(二)公園綠地。新建八坦路公園、毛坦公園、光霞公園、張家灣人民公園等4個公園。新建洪山區委黨校口袋公園等11個口袋公園。
(三)道路綠化。續建白沙洲大道西側景觀綠化。新建新武金堤路、青菱湖北路兩側景觀綠化。建設綠道10公里、林蔭路10公里。
(四)其他綠化。實施門戶地段綠化提升。完成10個老舊小區園林綠化改造提升。高質量舉辦第38屆金秋菊展。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0場。創建園林式小區(單位)8個、花園家庭8個、綠色驛站10個。
九、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
新建綠地200公頃,植樹5萬株。
(一)濕地花城。續建豹子溪生態廊道。建設花田花海20公頃,布置立體花壇1處、時令花卉120萬盆、園林花卉小景7處。
(二)公園綠地。建設光谷生態大走廊二期。續建驛山南路西側帶狀公園、花卉科普公園,新建星河公園、九龍文科生態郊野公園。建設朝曦運動游園、光谷一路天成美雅北側綠地等23個口袋公園。
(三)道路綠化。續建未來一路、未來二路、科技三路、流港路、左嶺大道及光谷火車站周邊道路等20條道路綠化工程,新建高新大道、花城大道東段等2條道路隙地綠化工程。建設環牛山湖綠道等綠道10公里、林蔭路10公里。
(四)造林綠化。完成四環線生態帶、鄉村美化綠化等造林500畝。實施頂冠峰山體修復工程、花城家園D1地塊包山北側滑坡區域修復。
(五)其他綠化。高質量舉辦第38屆金秋菊展,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5場,創建園林式小區(單位)8個、花園家庭8個、綠色驛站10個。
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
新建綠地160公頃,改建綠地2公頃,植樹10萬株。
(一)濕地花城。實施武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與提升。建設花田花海20公頃,布置立體花壇1處、時令花卉120萬盆、園林花卉小景7處。
(二)公園綠地。新建三環線城市生態公園、龍靈山公園、后官湖半島濱水公園、風亭隙地公園、馬影河公園三期、軍山147R2地塊公園等6個公園,續建壇山公園。新建全力一路、車城西路游園等7個口袋公園。
(三)通道及道路綠化。實施全力三路、興城大道、漢洪東輔道二期、川江池路、檀軍路、東風大道、朱山湖大道、神龍大道等10條道路綠化提升。建設柏子山綠道、馬影河綠道等綠道10公里,林蔭路10公里。
(四)造林綠化。完成四環線生態帶、堤防林更新改造、鄉村美化綠化等造林1500畝。
(五)其他綠化。完成漢洪明渠二期配套景觀綠化工程。啟動龍靈灣旅游度假區綠化建設。高質量舉辦第38屆金秋菊展。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0場。創建園林式小區(單位)8個、花園家庭8個、綠色驛站10個。
十一、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
植樹5000株。
(一)濕地花城。實施東湖綠心生態保護與綜合提升,新建落雁濕地生境半島,改建落雁玫瑰園、牡丹園等。新建口袋公園1個。建設花田花海10公頃,布置立體花壇1處、時令花卉60萬盆、園林花卉小景5處。
(二)其他綠化。高質量舉辦第38屆金秋菊展。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5場。創建園林式小區(單位)3個、花園家庭3個。
十二、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
新建綠地200公頃,改建綠地100公頃,植樹20萬株。
(一)濕地花城。續建杜公湖濕地公園,啟動實施府河野生鳥類棲息地生態保護。建設花田花海15公頃,布置立體花壇1處、時令花卉100萬盆、園林花卉小景5處。
(二)公園綠地。新建上金湖公園、黃獅海公園。完成常青花園中央公園、金銀湖公園、悶家湖小游園、五環街心公園水生態治理。新建柏泉天主教堂游園、陳東公路旁等11個口袋公園。
(三)通道及道路綠化。新建三店大道、金銀潭大道、宏圖大道、碧水大道、馬池西路、馬池北路、馬池中路、金銀湖南四街等20條道路隙地綠化。建設綠道15公里、林蔭路10公里。
(四)造林綠化。完成堤防林更新改造、鄉村美化綠化等造林1500畝。
(五)其他綠化。完成金銀湖亮點片區二期建設。完成金海苑小區、馬池還建房、鑫橋新村等30個還建小區周邊綠化提升。完成10個老舊小區園林綠化改造提升。完成食品加工園區景觀提升。高質量舉辦第38屆金秋菊展。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0場。創建園林式小區(單位)5個、花園家庭5個、綠色驛站10個。
十三、蔡甸區
新建綠地10公頃,植樹30萬株。
(一)濕地花城。完成沉湖國際重要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建設花田花海5公頃,布置立體花壇1處、時令花卉60萬盆、園林花卉小景5處。
(二)公園綠地。新建西環公園、臨嶂大道綠化廣場、嵩陽大道口袋公園。
(三)通道及道路綠化。續建嵩陽大道道路綠化提升。新建成功大道隙地綠化。建設綠道5公里、林蔭路5公里。
(四)造林綠化。建設“村增萬樹”示范村5個、標準村10個,完成四環線生態帶、堤防林更新改造、鄉村美化綠化等造林1000畝。森林撫育4000畝、退化林修復1000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3000畝。
(五)其他綠化。完成4個老舊小區園林綠化改造提升。高質量舉辦第38屆金秋菊展。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0場。創建園林式小區(單位)3個、花園家庭5個。
十四、江夏區
新建綠地20公頃。植樹50萬株。
(一)濕地花城。完成上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安山、藏龍島濕地公園濕地保護與修復。建設花田花海5公頃,布置立體花壇1處、時令花卉60萬盆、園林花卉小景5處。
(二)公園綠地。改造提升紙坊城區內2個綜合公園、市民休閑廣場,新建星光大道口袋公園等5個口袋公園。
(三)通道及道路綠化。實施梁子湖大道、創谷大道綠化提升,完成法泗高速收費站出入口景觀提升。建設陽光創谷園區環湖綠道、環湯遜湖綠道等綠道5公里、林蔭路5公里。
(四)造林綠化。建設“村增萬樹”示范村5個、標準村10個,創建省級森林城鎮1個、森林鄉村2個,完成四環線生態帶、鄉村美化綠化等造林1000畝,完成破損山體生態修復6處、503畝。完成森林撫育3萬畝,退化林修復2000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1400畝,國有林場地質災害整治5處、3450平方米。升級改造森林防火通道30公里。
(五)其他綠化。完成黃鶴里片區綠化提升改造。完成5個老舊小區園林綠化改造提升。高質量舉辦第38屆金秋菊展。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0場。創建園林式小區(單位)5個、花園家庭5個。
十五、黃陂區
新建綠地60公頃,植樹200萬株。
(一)濕地花城。實施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景觀提升。啟動建設祁家灣青頭潛鴨棲息地。建設花田花海5公頃,布置立體花壇1處、時令花卉100萬盆、園林花卉小景5處。
(二)公園綠地。新建暢谷生態主題公園、榨北活動廣場公園,改造提升前川公園。新建蔡店街等11個口袋公園。
(三)通道及道路綠化。新建綠道10公里、林蔭路5公里。改造提升木蘭大道、長塔線、火塔線北部旅游公路景觀。
(四)造林綠化。建設“村增萬樹”示范村5個、標準村10個,創建森林鄉村2個。完成四環線生態帶、鄉村美化綠化、新改建林業產業基地等造林1.15萬畝。森林撫育5萬畝、封山育林1.6萬畝、退化林修復7500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600畝。
(五)其他綠化。完成3個老舊小區園林綠化改造提升。高質量舉辦第38屆金秋菊展。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0場。創建園林式小區(單位)5個、花園家庭5個。
十六、新洲區
新建綠地40公頃。植樹100萬株。
(一)濕地花城。啟動規劃大霧山森林公園,實施漲渡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與提升。建設花田花海5公頃,布置立體花壇1處、時令花卉60萬盆、園林花卉小景5處。
(二)公園綠地。新建鄂發街、武圣里北濠等5個口袋公園。
(三)通道及道路綠化。完成紅色旅游線路二期綠化景觀提升。實施陽大公路、翔飛路和邾城部分主干道等5條道路綠化提升。新建綠道5公里、林蔭路5公里。
(四)造林綠化。創建省級森林城鎮1個、森林鄉村1個。建設“村增萬樹”示范村5個、標準村10個。完成鄉村美化綠化、新改建林業產業基地等造林1500畝,森林撫育20000畝、封山育林4000畝、退化林修復500畝。
(五)其他綠化。新建星樂灣生態文化旅游項目,完成問津新城景觀綠化、雙柳航天城綠化、航天醫院綠化。完成3個老舊小區園林綠化改造提升。高質量舉辦第38屆金秋菊展。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0場。創建園林式小區(單位)5個、花園家庭5個。
十七、市教育局
提升校園綠化水平,創建一批綠色生態校園。參加轄區第38屆金秋菊展。
十八、市住房保障房管局
配合開展園林式小區創建工作。參加轄區第38屆金秋菊展。
十九、武漢鐵路局
實施武漢市區南大線、南環線沿線綠化改造。
二十、武漢城建集團
新建綠地30公頃。
(一)新建徐州園博會武漢園、荊門園博會武漢園。
(二)濕地花城。完成三環線生態帶公園群竹葉海公園一期、張畢湖公園續建工程。新建夢澤湖公園。實施解放公園、武漢動物園水體治理。
(三)公園綠地。續建新建正義路游園、寶豐路高架口袋公園。
(四)道路綠化。完成環漢口綠道—張公堤綠道連通工程。
(五)其他綠化。建成生態園林產業示范園。參加轄區第38屆金秋菊展。因地制宜實施單位綠化美化,提升附屬綠地管護水平。
二十一、武漢農業集團
新建綠地10公頃,植樹30萬株。
(一)濕地花城。完成青山長江森林1000畝。新建武湖濕地公園、安山郊野公園,籌建倉埠郊野公園。新建武漢繞城生態林帶杜公湖段示范點、農業集團濕地花田水生植物產業基地示范點等3處示范小微濕地。
(二)造林綠化。完成環城生態林帶森林撫育2.6萬畝、退化林修復0.2萬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0.5萬畝。
(三)其他綠化。新建柏泉水生植物種質資源庫及產業基地。參加轄區第38屆金秋菊展。因地制宜實施單位綠化美化,提升附屬綠地管護水平。
二十二、武漢生態集團
新建綠地80公頃。
(一)百里長江生態廊道。續建長江主軸武昌區八鋪街堤(鸚鵡洲大橋至楊泗港大橋段)、洪山江灘(楊泗港大橋至白沙洲大橋段)綜合整治工程。實施江北碧道(二七長江大橋至新河河口段)、漢陽碧道(晴川閣至楊泗港段)及江灘閘口改造景觀綠化工程。
(二)水務配套綠化。完成黃孝河機場河、沙湖港及周邊綜合整治工程。
(三)其他綠化。參加轄區第38屆金秋菊展。因地制宜實施單位綠化美化,提升附屬綠地管護水平。
二十三、市交投集團公司
新建綠地30公頃。
(一)完成武漢至大悟高速公路、武陽高速配套綠化工程。
(二)其他綠化。參加轄區第38屆金秋菊展。因地制宜實施單位綠化美化,提升附屬綠地管護水平。
二十四、市城投公司
新建綠地35公頃。
(一)公園綠地。基本完成恬靜公園、月亮灣城市陽臺工程一期,續建2號公園。
(二)通道及道路綠化。續建武昌生態文化長廊工程(友誼大道—建設十路)、楊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八坦立交—蘆灣湖立交西)、建安街(白沙洲大道—南湖路)、江漢七橋(解放大道—漢陽大道)、新武金堤路(三環線—洪山江夏交界段)、芳草南二街、芳草西路、會展北一街、臨空港大道等配套綠化。新建霞飛路及賓連路、漢孝城鐵防護綠地。
(三)其他綠化。參加轄區第38屆金秋菊展。因地制宜實施單位綠化美化,提升附屬綠地管護水平。
二十五、武漢地鐵集團
新建綠地50公頃。
(一)完成軌道交通6號線二期、軌道交通5號線、軌道交通16號線站點綠化。
(二)其他綠化。參加轄區第38屆金秋菊展。因地制宜實施單位綠化美化,提升附屬綠地管護水平。
二十六、武漢文化發展集團
新建綠地3.5公頃。
(一)建設東湖音樂公園。
(二)其他綠化。參加轄區第38屆金秋菊展。因地制宜實施單位綠化美化,提升附屬綠地管護水平。
篇2:園林綠化設計公司服務管理理念和目標
園林綠化設計公司服務管理理念和目標
(一)、管理定位
園林綠化從過去單純的僅供觀賞和作為城市裝飾的性質向著為改善人類生存環境、保護城市生態平衡的高度轉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城市地域的擴大,如何保護城鄉居民賴以生存的環境,已經成為當前世界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與難點。園林城鄉化,是采取高綠地指標,消除環境污染,美化生活環境,讓城市掩映在萬綠、萬花叢中,成為既有高度物質文明,又有大自然純樸氣息和生態平衡的現代化的、反映精神文明的新型生態形式。當今,綠色浪潮風行世界,因為綠色植物能提高城鄉免疫功能,這是綠化的最根本的功能。
綠色植物是生態園林中的靈魂,城市中每塊綠地都是城市大機體中的"肺葉與肝臟",起著氣體交換、消除污染與美化環境的作用。根據綠化無界性特點,實行城鄉一體化的大環境綠化,使園林綠化緊扣改善和提高生態環境的戰略目標,形成綠點、綠線、綠面、綠帶、綠網、綠片的生態園林體系。對**市重點公路綠化工程景觀提升及生態綠化工程項目,我們將推行生物型、科技型、知識型、可持續型和科學化、規范化、社會化的科學管理措施和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通過對植物的立體化控制,全方位對**市重點公路綠化工程景觀提升及生態綠化工程項目進行園林生態化的綠化管理。依據ISO9000質量體系中PDCA的質量控制循環控制程序,進行綠化作業策化、實施、檢查、改進。為此制定以下措施。
(二)、室外綠化的管理
1、生態型綠化管理
為了**市重點公路綠化工程景觀提升及生態綠化工程養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生態環境的維護,管理上要依靠綠化作業方式的專業化。生態型專業化的綠化作業方式,確保工作效率。
(1)、現代化的綠化作業機
草坪、樹木的成片修剪將采用各類新式的綠化專用機械設備,極大提高單位生產效率。
(2)、現代化的噴灌技術
根據實地的管理需要結合我們多年的管理實踐經驗,將對管理區的噴淋系統進行集約化改造,避免植根泡死或澆水不足,確保植物生長良好。
(3)、園林病害蟲的防治及持續控制
為了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我們不單純依賴化學防治的方法。必須從城市生態系統的整體出發,處理好有病蟲--寄生--環境因素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實行"以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實施IPR戰略(有害生物綜合治理)可持續控制病蟲害。采取以下的方法:
A、植物移栽、補植時,加強病蟲防治,嚴防危險性病蟲害侵入。
B、科學種植、養護和管理,營造不利于病蟲害繁殖的生態環境。
C、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根據實際情況(調查和經驗等)建立病蟲害預測預報系統,確定西華街道辦事處物業內的主要害蟲和病害。進行重點防治。
D、實行生物防治,通過生物防治措施控制病害蟲發生。如保護和利用害蟲的天敵(益鳥、寄生性天敵昆蟲、有益微生物等)。
E、依據害蟲生活習性,利用簡單物理因素對害蟲加以捕殺,如燈光誘殺、人工摘除病葉等。
F、化學防治,科學使用高效率低毒農藥,嚴格控制病蟲害。
(4)、草坪雜草的綜合治理
為使草坪生長正常、優質、美觀、可對草坪雜草進行如下綜合治理:
A、建立適宜于本地生長的優良品種。
B、加強草坪管理,對草坪及時修剪、澆水、施肥,及時防治病蟲害等措施,以提高草坪的抗害性。
C、化學防除:可通過移植前采用化學除草劑,摘除雜草,同時通過使用選折性除草劑控制雜草。
D、人工拔除:小面積少量草坪雜草可進行人工拔除。
2、可持續性綠化管理
根據植物的生長特性和科學化、規范化、機械化的專人作業,實施生態型綠化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西華街道辦事處物業內樹木、草坪、花卉搭配合理,植物常青,花開不斷。
(1)、喬灌木:及時淋水、松土、施肥、修剪。去除枯枝葉,防治病蟲害。
(2)、時花:供應四季新潮時花,及時更新殘花。
(3)、草坪:保持草坪生長良好,每年打孔培沙,梳草松土,進行草坪更新復社。
(4)、廢棄物的持續利用:充分利用修剪下來的草屑、枝葉等,制成堆肥。維護了生態環境,實現綠色廢棄物的可持續利用。
3、知識型綠化管理
因為綠色植物是生靈中的一份子,擁有其美麗的名字和特殊的個性,我們對西華街道辦事處物業內的每種樹種進行綠色標識(如樹上掛彩牌),樹種名稱、科屬、習性、產地等,同時進行有關生態和保持優美景觀方面的科普宣傳,讓人們在與綠色朋友親密接觸的同時增長綠化知識,提高生態意識,在優美的生態環境中受到知識的熏陶。
4、科學化、規范化綠化管理
(1)、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
在**市重點公路綠化工程景觀提升及生態綠化工程項目的綠化管理中,我們按照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建立一套完整、規范的綠化管理體系、工作標準和服務程序,明確規定綠化管理工作每一個崗位的工作職能,每一項工作的操作步驟,各種問題的處理方法,使每一個員工工作都有章可依,從而不斷提高綠化管理質量,創建綠色環保型物業。
(2)、"閉環+激勵 "內部運作機制
在管理處的"閉環+激勵"管理模式下,進行綠化區域分工,區域負責,責任到人。下級對上級負責,事情一環扣一環,形成一個有機結合的綠化管理閉環。
(3)、"零干擾"的隱形服務
利用節假日的時間施行剪草剪枝,以盡量減少綠化作業時間對用戶正常工作的干擾。
總之,我們的綠化管理就是要把眾多相關的園林有機地貫穿起來,編織成總體環境景觀的綠色花環。并附之靈魂,讓充滿勃勃生機的綠色精靈和人們融匯在一起,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與環境的協調統一。
(三)、室外綠化管理運作
綠化管理日常工作將嚴格按照質量管理體系的PDCA循環控制程序,進行綠化策化(確定標準,計劃)-->綠化實施--&g
t;綠化檢查-->綠化改進,先制訂出科學合理的綠化作業標準,然后組織實施,并對綠化作業進行監督、檢查,分析其有效性,以不斷改進綠化工作。
(四)、室外綠化管理標準
園林既是一種自然景觀,又是一種文化現象,需要以一種文明的、高層次的管理來實現它的功能。我們以"人與自然"為主題,以"三最"(最優美、最清潔、前衛生)為尺度衡量我們的管理工作,做到一草一木青枝綠葉,一磚一瓦精雕細刻,一人一事服務周到,一時一刻體現文明,使室外綠化養護達到一級養護標準。
篇3:物業綠化質量目標分解
本文提要:草地高度保持一致,邊緣整齊。高度控制在:臺灣草10cm以下,其它草種控制在30cm以下,綠化修剪合理,整形效果與周圍環境協調,主側枝分布勻稱和數量適宜。
一.草坪管養標準
1)生長旺盛,草坪整齊雅觀,無枯黃葉,區域覆蓋率達95%以上,雜草率低于5%,無坑洼積水,無裸露地。
2)草地高度保持一致,邊緣整齊。高度控制在:臺灣草10cm以下,其它草種控制在30cm以下。
3)無明顯雜草,草種純度達95%;無病蟲害。
二.灌木、花卉管養標準
1)生長旺盛,造型美觀,無枯枝敗葉;綠籬無斷層,無明顯雜草。
2)及時清理死苗,兩周內補植或全部更換好。成活率達95%以上。
3)做好病害防治工作,以防為主,經常檢查,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三.喬木管養標準
1)生長旺盛,枝葉健壯,行道樹下緣線整齊。
2)修剪合理,整形效果與周圍環境協調,主側枝分布勻稱和數量適宜。
3)對已經呈老化或明顯與周圍環境景觀不協調的樹木及時進行改植。
4)做好病害防治,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經常檢查,早發現早處理;單株危害率在5%以下。
5)無枯枝敗葉,綠化垃圾當天內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