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幼兒園見習總結
兩周的教育見習已經結束,在這兩周的時間里,我學到了很多,也體會到了很多。
在和孩子的交往方面,我發現和他們在一起,我感到輕松、隨意、純粹,因為他們的心靈是天真單一、剔透凈明的。我記得第一天進大(1)班的時候,小朋友們都很驚訝的看著我。一個叫吳永繼的小朋友問我:“你來干什么?”我回答說:“我來這里學習呀!”旁邊的一個小朋友非常驚訝的看著我說:“你已經是大人了,就不用去學校了。大人都不用去學校的,我爸爸媽媽就都不用去學校了。”然后我就問她:“那你為什么要上學呀?”那個小朋友說:“小孩本來就要上學的。我長大了,也就不用上學了。”看著她那說話一本正經的樣子,我忍不住笑了起來。他們覺得他們現在所做的事情都是理所應當的,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干擾到他們,比如上學,他們把上學看成是一種任務,他們一定要完成的。還有些東西他們認為現在他們做了,以后就不用做了。后來,我問了吳永繼小朋友一個問題,我說:“長大了你想干什么呀?”問題剛說出口,還沒有等他來回答,其他小朋友就七嘴八舌的在那邊說起來了。一個叫葛思晗的小女孩說:“長大我想當醫生,因為醫生是好的。”
吳永繼小朋友說:“長大我想當宇航員。”還有一個小朋友說:“長大我要開飛船,因為飛船好大”……小朋友的夢想好多,這也代表著他們對未來的憧憬。今天懷揣夢想的他們,明天或許會書寫新的歷史篇章。
有時候,眼神也代表著自己想說的話,而孩子似乎也是最擅長讀這種語言的了。孩子知道這種語言的全部含義:對自己的表揚、善意的提醒、默默的鼓勵、嚴肅的批評、對自己的責怪……季欣捷小朋友上課舉手積極,踴躍發言。當他回答完問題轉過頭來看我的時候,我會投以肯定的目光還會很快的翹起大拇指。那么在接下來的活動中,他會一直保持這種狀態,表現得非常的出色。朱宇杰小朋友上課不認真,有時會東張西望。當他看我的時候,我會嘟起嘴巴,神情嚴肅,眼睛朝他瞪一下,這時他會很快的在位置上坐好,認真的聽老師講課。
在游戲方面,自主性游戲給我很多的感觸。在自主性游戲中,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然后扮演相應的角色。有的小朋友選擇做建筑師,有的小朋友選擇做銀行工作人員,有的小朋友選擇做廚師,還有的小朋友選擇做醫生。比如做服務員的,他學著如何與他人交流,怎樣介紹才能讓顧客對店里的東西一目了然。這也就激發了小朋友之間語言交往的積極性。這種角色扮演的游戲,有利于小朋友適應生活,適應未來的發展。小朋友在游戲中常常需要將視覺信息、聽覺信息以及主觀感受、愿望或要求轉換成語言,那么他們的語言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比如游戲“醫院”里,我看到兩個小朋友在爭吵,“病人”對“醫生”說:“我不要在你們這里看病,你們這里連體溫表都沒有。”“醫生”拉著“病人”說:“你不要走,我先給你看病,看完后,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好嗎?”后來我看到兩個小朋友拿了一根筷子,用彩筆在上面畫了一些刻度線,一個簡易的體溫表就做好了。在這個游戲中,小朋友的自主性,探索性,獨立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得到了發展,游戲本身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然地融為一體,這也為小朋友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膽想象的機會。小朋友們在游戲過程中會不斷地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當他們面對不同的問題時,他們會進行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體會其中的樂趣。比如游戲“點心師”里,我發現小朋友們因買不到自己喜歡的蛋糕而苦惱,我對點心師說:“師傅,你們這里提供的糕點已無法滿足顧客的要求,你應該怎么辦呢?”然后我就觀察到,“點心師”拿了橡皮泥,捏了很多形狀的糕點,有草莓形狀的,有香蕉形狀的,有蘋果形狀的……還給顧客提供免費品嘗,創造能使游戲順利開展,是游戲發展的動力,而且還能調動小朋友的創造力。
篇2:中學教育見習報告
中學教育見習報告
教育見習報告
見習時間:**年10月28日——**年11月4日
見習學校:**中學
年級:初二
見習內容:觀摩學長學姐的語文課堂教學,了解中學實習的基本環節以及常規的中學課堂教學教學方法。觀摩學長學姐的主題班會的組織,了解中學班主任對學生學習及生活的關注的重點。參與批改少量的作文,了解作業批改的基本流程及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思維方式。
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轉眼即逝,我有幸地跟隨**和**老師到**中學,感受學長學姐當“準老師”的最后一周。雖然只參與了短短四個半天的實習生活,但我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為理性的認識,概括成一句話為:當老師難,當一名好老師難上加難,當一名不好學校的好老師尤其難。
一、當老師難
“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教育無小事,處處是育人。”一直以來,我總認為我們太過于幼嫩和年輕,一直以來總認為我們的肩膀太過于柔弱和纖細而無法承擔如此重大的教育重任。我們習慣了逃避,但是學長學姐的實習生活告訴了我們什么叫做蛻變,什么叫做承擔。同時他們的艱苦奮斗更告訴我們,當老師并非件容易事,它至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老師的門面。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強烈意識到一手漂亮的好字是那么的重要。大氣的黑板字板書,有力的鋼筆字評語,確實是一名老師,尤其是語文老師的門面。中國人歷來喜歡從一個人的門面中去他的專業素養和老練程度。但這看似膚淺的判定中,多少也帶了幾分“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真理。中學生也不例外,對于字體漂亮的老師似乎那種崇敬之情有溢于言表,但是對于字體稚嫩的老師似乎有意刁難。所以,門面是教學生涯的第一步。但是這看似很簡單的要求,對于我們這些習慣用打印稿代替手寫稿的80后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次實習之后再次燃燒起了我要好好練字的決心。
2.老師的架子。我認為老師應該對學生親切,但是不應該同學生過分的親近,甚至是無原則的親近,所以個人主張老師還是應該有點老師的架子。通過對比就會發現,中學生們看到他們自己的老師的時候就會變得安靜;看到我們的學長和學姐這些實習生的時候變得很活潑,甚至是有點放肆的。活潑是好事,但是一群人在課堂上的活潑就會變得難以控制。也許,老師和學生之間應該保持一種微妙的距離感,讓學生對老師有一種敬畏之情,“畏”會使學生耐心地聽老師講課,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而“敬”會使學生帶著一種尊敬地心情同老師交流。或許,隨著學生年歲的增長,他們越發得懂事時,我們可以減弱這種“畏”的威嚴,但至少對于初中生來說,這種老師的架子,這種當老師的范兒,還是應該擺出來的。只有這樣才能鎮得住課堂,才是真正意義上對學生的負責。
3.老師的偽裝。一個好的老師要善于偽裝。他最好的偽裝品就是他的微笑。上課鈴聲響起之后,先微笑,用微笑給自已鼓勵,同時也是偽裝自已的緊張。下課鈴聲響起之后,再微笑,是對自己這堂課一個完美的總結,同時也是自已疲憊的掩飾。學生問問題的時候先微笑,用笑的時間來思考問題,組織回答的語言。學生問完問題之后,再微笑,用笑的時間來思考和評價這個學生。對于學生來說,看到老師的微笑是一種心靈距離上的拉近。如此,一舉多得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篇3:中學教育見習總結
20**年中學教育見習總結
經歷兩周的教育見習,很愉悅的能擁有這么一段美好的經歷,我還是將這段回憶記錄下來。
由先后順序從開發區一中說起。站在開發區一中門口,給我感覺就是大氣陽光的氣息,在報告廳中了解了開發區一中的成長史,給人一種非常溫暖又積極向上的氣氛。一點“在數學中分自主學習班和強化培訓班”吸引著我們大家的眼球,“新穎“是我的第一反應。我們也真真實的考察了這個“自主學習班“和”強化培訓班“。一句話表達我的心聲:”給學生新的方向去認識自己,學校因材施教的合理運用“。當然在這一方法當中存在不足,但從效果上來看好處大于壞處。我在在自主學習班聽課,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學生都能跟上老師的快節奏講課,是基本上都能,這給我很大的震撼,在我想象之中一個班級很正常的分”3個檔次,有學生跟不上也是習以為常的,課堂的節奏也是老師非常難以把握,拿捏的。而在分班的情況下,這系列問題也不那么煩惱這老師。但從我個人當學生的角度出發問一個問題:”如果你的成績在全班20名,你是想進自主學習班還是強化培訓班?“再來到毓璜頂小學,聽著孩童銀鈴般的悅耳聲音,仿佛自己又回到那記憶中的童年,頓時心中也充滿的對藍天的那種向往,新的一天新的開始。在孩子們的表情上永遠看不到憂傷,又是積極向上的面對未來。在***小學校園的各個角落有的總是拿一份溫暖。回到課堂,小學生的那份熱情再一次引燃了我的內心。第一堂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陌生而又熟悉的一篇課文,在同學們的激情朗讀中,一幅幅畫面進入眼簾,周恩來的復國志向伴隨著他的求學之路,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不管是老師的開門見山的的引入,還是各個學生積極的反應,都是將這個課堂演繹的起伏跌宕。課堂在一次次的朗讀中,進入高潮,我們這些聽課的也是身臨其境,將自己的心靈跟隨著他們朗讀,不管是齊讀,還是分組朗讀,還是分角色朗讀,都是那么的慷慨激昂。可見班主任和語文老師對孩子們的教育還是那么的持之以恒,一如既往,而且學生的表現是給老師最好的成績單。發表自己的心聲,“愛著這群孩子們”。
轉戰**十二中,記得那天是****年入冬來的一場雪,天氣的惡劣引起同學心中不好的感覺。但是進入十二中的學校,迎面而來的是教學樓上led屏上寫著“歡迎**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的老師同學來本校見習”。多么溫馨的語言,軟化著我們腳下的雪跡。**十二中用著他們最優秀老師,最先進的設備,最積極的學生給我上了兩堂完美的優質課。第一“探索與表達規律”中,賈老師更是展現了現在教師那份氣質,非凡的自信,高度的親和力,將教師這份職位演繹到一定難以觸摸的高度。她的那份對課堂的掌控力,對學生心理的了解程度,對她的課堂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初老師則給我們展示的是老師的另一種嚴謹,嚴謹到對一個小小的“可能”的表達的把握,從最根本上為學生教育數學,解釋著數學的神秘,有趣。在初老師的課堂上,反復由已學的舊知識遷移向新知識,又是再次的復習這舊知識,進行著螺旋式的上升。從后面得知這個班的學生的成績不是很理想,但初老師的這種教學方法卻更好的適應著這個班同學的學習,更加有力于他們學到新的知識。每個學校都有差班,每個班都有差生,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對差班差生的教育。
這兩周的見習深深的在我的腦海中留下美好的記憶,在大學中已經度過兩年半的時光,再回到小學初中高中的校園,又是不一樣的一份滋味,現在想想,或許時間能解讀對自己過去的那份情感。在見習中欣賞自己過去的影子,更在見習中尋找自己未來的方向。完成的不僅僅是中小學的見習,也是對自己向教師這一目標的進一步的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