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內常見意外損傷急救辦法
目的:
小區內發生意外損傷能夠及時有效地處理患者前期救護事項,為救護傷員爭取時間,作為安全員對意外損傷的作業指導。
職責:
指揮中心負責對醫療箱的保管、監督使用及向主辦申請更換相關藥品;
當班安全班長及相關崗位負責救護工作的落實。
方法和控制過程:
止血的處理
1.出血--皮膚、肌肉、血管受損破裂,血液從血管等部位不斷流出,出血一般分為外、內出血兩種;
2.從出血部位區分又可分為:動脈出血、靜脈出血、毛細血管出血三種:
2.1.動脈出血鮮紅,呈噴射狀,這類出血危險性較大;
2.2.靜脈出血為紫紅,呈涌出狀,相比動脈出血危險性小;
2.3.毛細血管出血色淺紅,能自行凝固止血;
3.止血辦法有繃帶加壓止血法、指壓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
3.1.繃帶加壓止血法:當靜脈、毛細血管或小動脈出血時,先用敷料蓋住傷口,然后用繃帶或三角巾用力包扎,達到加壓止血的目的;
3.2.指壓止血法:當傷者較大動脈出血時,臨時用手掌或手指壓迫傷口近心端的動脈,使血管被壓閉住,中斷血液流通達到止血目的;
3.3.止血帶止血法:使用時將止血帶拉長,經繞肢體兩周,在外側打結固定,上升血帶與皮膚間應加墊付,不能直接扎在皮膚上,止血帶上應記錄打結時間,通常40分鐘松開一次來改善血液循環;
4.若對內出血或可疑內出血者,要使傷者絕對安靜不動,墊高下肢,迅速將傷者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溺水的處理:
1.迅速將溺水者頭部抬出水面并拖上岸,除去溺水者口、鼻腔的泥沙、雜草等,并迅速倒出溺水者肺、胃內的水。方法:
肩部倒立倒水法:將溺水者雙腳提起,使溺水者呈倒立狀,用手輕拍溺水者背部;
1.2.伏膝倒水法:搶救者應左腳跪地將溺水者腹部置于搶救者右大腿上,使其頭部及止肢下垂,搶救者左手將溺水者頭部稍抬起使臉朝地面,右手輕拍溺水者腰背部;
2.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直到呼吸心跳恢復:
2.1.口對口吹氣法:首先排除傷者口腔內的異物,保持傷者氣道暢通,可用仰頭抬額法(或托顎托頸)法,使傷者的口腔、咽喉軸呈直線,呼入空氣時要捏住傷者的鼻孔,防止空氣溢出,以中等力量,用1-1.5秒的速度向傷者口中吹入約800毫升空氣,每分鐘頻率約12次;
2.2.胸外心臟按壓:搶救者跪于傷者身體一側,一手掌根置于傷者胸前胸骨下段,另一手掌重疊在手上,兩手指翹起不接觸傷者的胸壁,伸直雙臂時關節不彎曲,用雙臂向下壓的力將胸骨下壓約3.5-4.5厘米,按壓和放松相間,時間相等,但手掌不離開傷者胸骨部位,每分鐘按壓80-100次。
3.若在判斷傷者知覺時,有心跳無呼吸則采用心肺復蘇術,此比例單人為15:2,雙人為5:1,即單人做15下胸外按壓后吹所1口,雙人一人按5下胸外另一人吹氣1口。
觸電的處理方法
1.迅速讓傷者脫離電源,中斷電流。如立即關閉電,或用木棒、橡皮手套等絕緣工具移開傷者身上的電線;
2.切勿用水或其他液體去撲滅傷者和電線上的火焰;
3.檢查傷者呼吸,若呼吸停止,迅速進行人工呼吸,方法同口對口吹氣法,若傷者脈搏心跳停止,應迅速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休克的急救
1.休克的癥狀是口唇及面色蒼白、四肢發涼、脈搏微弱、呼吸加快、出冷汗、表情淡漠、口渴,嚴重者出現反應遲鈍,甚至神智不清或昏迷;
2.根據休克原因采取及時止血、服用止痛藥、注射抗生素等方法處理。
篇2:醫院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損傷處理報告制度
醫院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損傷處理及報告制度
一、預防感染的緊急處理措施
1、醫護人員在手術、注射等治療過程中接觸到表面抗原陽性患者血清后應立即采取抗感染措施:
①局部消毒處理: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如有傷口,應當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清洗,禁止進行傷口處止血擠壓;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或者濃度為5%/L(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被暴露的粘膜,應當反復用生理鹽水沖干凈。
②24小時內注射乙肝高效免疫蛋白1支(400U),3─4周后在加強注射1支(400U)。
③未接種過乙肝疫苗者由科室報醫院感染管理科,經批準后在6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
2、醫院員工在工作中不慎外傷,應立即轉相關科室進行傷口處理,并注射破傷風抗毒素1支(1500U)。
3、醫院員工如在醫院公共食堂就餐后發生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應立即轉腸道門診診治;如群體發生消化道癥狀,應查明原因,切斷傳播途徑。
4、醫院員工如出現發熱(T38℃以上)、疼痛、咳嗽、咳痰、胸痛等呼吸道癥狀,應檢查血常規、胸片或透視,如不能確診,需轉呼吸科或感染性疾病科進一步明確診斷。
如群體發病應采取消毒、隔離措施、切斷傳播途徑,及時分離病原體以明確診斷,有利治療。
5、診斷為傳染病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管理、上報。
二、醫務人員職業損傷的報告和登記
1、報告:
醫務人員一旦發生銳器損傷的情況,應于2小時內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同時填寫《醫療銳器傷報告記錄單》
2、登記內容:
醫務人員職業損傷發生的時間、地點及經過;損傷方式;損傷的具體部位及損傷程度;損傷源種類和患者的姓名、年齡、診斷、詳細通信地址,包括親屬的姓名及詳細通信地址;損傷處理方法及處理經過,是否實施預防性用藥,首次用藥時間、藥物毒副作用及用藥的依從性情況;定期監測及隨訪情況。
3、醫院感染管理科除對刺傷職工進行血樣監測外,并追蹤隨訪3個月。
篇3:物管案例:售樓部保安幫忙關車門 撞得女顧客顱腦損傷
物管案例:售樓部保安幫忙關車門 撞得女顧客顱腦損傷
買完房駕車離開時,熱心的保安跑過來幫忙關車門。沒想到這一關,竟將車內毫無準備的劉女士撞得趴在方向盤上,頭痛欲裂。劉女士被緊急送往醫院,經診斷為顱腦損傷,住院期間又發現左耳失聰。
保安關車門撞傷女士
10月5日下午3時許,家住北郊的劉女士和表妹一起到東郊的華遠海藍城看房子。當時,姐妹倆剛將車開到售樓部門口,保安就迎了上來。主動幫他們引導停車,并幫忙打開車門。
經過對樓盤4個多小時的考察,姐妹倆決定買下房子,每人付了2000多元的購房定金。晚上7時許,兩人準備離開,門外執勤的保安仍然非常熱情。上車后,劉女士坐在駕駛員的位置,還在整理東西時,好心幫忙的保安突然關門。劉女士被車門猛然一撞,趴在方向盤上。
看到這一情況,保安立即上前道歉。劉女士稱:“當時,我頭左側很疼,沒過多在意就開車離開,但走了幾百米,感覺頭疼得特別厲害,只好將車開回來。”當她回來后,保安趕緊把她扶到售樓部的沙發上。事后,劉女士的頭疼依然沒有停止,于是,關車門的保安靳勇駕駛劉女士的車將她送往長安醫院。醫院初步診斷劉女士為顱腦損傷,需住院進一步治療,并觀察是否有并發癥。
顱腦損傷住院 發現左耳失聰
住院后,保安靳勇沒有離開,一直在劉女士的病床前跑前跑后照顧。在此期間,靳勇對劉女士說,自己只是一名保安,家里條件也不好。如果事情鬧大肯定會影響到自己的工資,希望劉女士次日就出院。當晚花費的800多元治療費,他愿意全部承擔。
見此情況,劉女士答應第二天早上就出院,回家靜養。然而,讓劉女士沒想到的是,回家后頭疼絲毫沒有減輕,而且因頭疼還多次嘔吐。無奈,她又讓家人把自己送到醫院治療。與此同時,她也將這一情況反映給華遠海藍城的工作人員。
當天,華遠海藍城的工作人員拿了3000元和鮮花來到病房,對劉女士噓寒問暖。10月11日,劉女士在病床上接朋友電話時,意外發現自己的左耳竟聽不到電話的聲音。情急之下,她又試了幾次,左耳仍然無法聽到任何聲音。她趕緊將這一情況向醫生反映。
此后,先后經過長安醫院、西京醫院、交大一附院診治,三家醫院均診出劉女士左耳失聰。為了不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劉女士一邊治療,一邊將這一情況向華遠海藍城的工作人員反映,然而,對方雖多次派人到醫院,但一直未明確表態,也沒有再給一分錢醫療費。截至昨日,劉女士已花費了1萬多元的治療費。
傷者質疑房產公司態度不積極
昨日,記者專門趕到華遠海藍城了解情況,一名白姓物業負責人介紹,公司總部在深圳,一直比較重視服務。因此,當顧客光臨時,都要求保安要幫顧客開、關車門。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們也很抱歉。劉女士受傷后,他們按照物業公司的最大權限,從公司借了3000元送到醫院,并安排保安陪護。劉女士去西京醫院、交大一附院做進一步檢查時,他親自陪同。劉女士住院期間,華遠海藍城售樓部客服經理以及物業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都前往醫院探望。目前,劉女士被診斷出左耳失聰。他們已經將這一情況反映給總部,但是事情處理需要一個過程。
劉女士生氣地說:“事發到現在已經20多天,華遠海藍城的工作人員給了3000元的治療費后,再沒有給過一分錢。在確診我左耳失聰后,對方不是積極協助治療,而是不斷索要病歷,說要幫忙找人商量治療方案。”
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西安分所律師陳西偉表示,這件事情發生在劉女士買房期間,保安為其提供開關車門服務,這應該屬于這家公司對顧客的一種延伸服務。劉女士被醫院診斷出顱腦損傷和左耳失聰,這已造成人身傷害,根據《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公司應該承擔民事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