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苗木起苗出圃技術要點
一.起苗應注意問題
1.是出圃標準和時間苗木應達到地上部枝條健壯,成熟度要好,芽飽滿,根系健全,須根多,無病蟲等條件才可出圃。
2.起苗一般在苗木的休眠期。落葉樹種從秋季落葉開始到翌年春季樹液開始流動以前都可進行。常綠樹種除上述時間外,也可在雨季起苗。
3.春季起苗宜早,要在苗木開始萌動之前起苗。如樟樹起苗時間應選擇在樟樹第二年生新芽苞明顯突出至芽苞片出現淡綠色之前,即11月中旬至次年3月為宜。如在芽苞開放后再起苗,會大大降低苗木成活率。
4.秋季起苗應在苗木地上部停止生長后進行,此時根系正在生長,起苗后若能及時栽植,翌春能較早開始生長。春天起苗可減少假植程序。
二.花卉苗木出圃的方法
1.起苗深度要根據樹種的根系分布規律,宜深不宜淺,過淺易傷根。若起出的苗根系少,宜導致栽后成活率低或生長弱,所以應盡量減少傷根,遠起遠挖。
2.果樹起苗一般從苗旁20厘米處深刨,苗木主側根長度至少保持20厘米,注意不要損傷苗木皮層和芽眼。對于過長的主根和側根,因不便掘起可以切斷,切忌用手攏苗。
3.起苗前圃地要澆水。因冬春干旱,圃地土壤容易板結,起苗比較困難,最好在起苗前4至5天給圃地澆水,使苗木在圃內吸足肥水,有比較豐足的營養儲備,又能保證苗木根系完整,增強苗木的抗御干旱的能力。
4.挖取苗木時要帶土球。起苗時根部帶上土球,土球的直徑可為地徑的6至12倍,避免根部暴露在空氣中,失去水分。
5.珍貴樹種或大樹還可用草繩纏裹,以防土球散落,同時栽后與土密接,根系恢復吸收功能快,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三.花卉苗木起苗后的管理
1.起苗后應立即在背風的地方進行分級,標記品種名稱,嚴防混雜。
2.苗木分級的原則是:必須品種純正,砧木類型一致,地上部分枝條充實,芽體飽滿,具有一定的高度和粗度。根系發達,須根多、斷根少,無嚴重病蟲害及機械損傷,嫁接口愈合良好。
3.將分級后的各級苗木,分別按20株或50株、100株成捆便于統計、運輸。
4.苗木假植出圃后的苗木如不能及時定植或外運,應進行假植。
5.假植苗木應選擇地勢平坦、背風陰涼、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寬1米深60厘米東西走向的定植溝。苗木向北傾斜擺一層苗木填一層混沙土,切忌整捆排放,培好后澆透水,再培土。假植苗木均怕漬水、怕風干,應及時檢查。
篇2:小區花卉植物擺設程序
小區花卉植物擺設程序
1.0 目的:創造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
2.0 擺設范圍:
2.1 公共場所:公共場所的花卉擺放,主要以節日前后或迎接佳賓時應用,首先要保證交通方便。布置要以整體遠看著眼,常選用高大壯觀的盆栽植物整齊分列廣場四周或建筑物周圍。種類不易過多,以體形大而整齊,花大 而艷麗為宜。如果使用枝葉碎細的矮小盆花時,一定要品種單一,株型整齊,并成群成片布置。圍繞大棵花盆下或燈具周圍、通道鑲邊或群集組合成一個臨時花壇。總之要密集,彩色分明,有整體效果。
2.2 門廳及通道:門廳的布置,首先要考慮交通方便。在設計這些門廳的布置時,常選擇中央擺設盆花群,以花艷枝茂的花卉作主題,以觀賞性強的植物作為點綴,門廳會顯得豐富多采。 人流集中的地方應將花卉裝飾于周圍及樓梯的欄桿、臺階上或休息臺,在不影響交通時也可適當選擇一些小巧玲瓏的盆花,常以鮮艷美麗整齊垂掛植物效果比較好。但要保證花草安全,不至常碰落。利用壁面懸掛一些小盆載,以豐富立面色彩。
2.3 會議室:可選用一些觀賞性強,體態優美,適合于近處欣賞的花卉。如樁景、盆景、插花、及較高貴的盆花等,如具芳香則更好。裝飾的位置會議臺、 窗臺、專設的花盆架等。
2.4 屋頂花園:在綠地小人口密的城市中,利用建筑的平頂作為花園以滿足人們對園林的需求。通常可用一些大型盆景,也可砌成植物花槽,種植花草要選用一些生長快,不受凍害,綠蔭濃郁的植物。尤其用一年生的蔓 性花卉來布置樓頂花園,成型比較快。
3.0 標準:擺放整齊,搭配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