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植物病蟲害的治理
1.真菌病害
2.病毒病害
3.細菌病害
4.線蟲病害
二真菌病害治理
常見植物真菌性病害有十幾種,它們都能給植物生長造成很大的影響,嚴重時還會導致植物植株死亡。
1.白粉病、炭疽病、葉斑病、褐斑病、灰霉病等病害在發病前噴灑 65%代森鋅 600 倍液保護;發病初期噴灑 50%多菌靈,或 50%甲基托布津500~800 倍液,或 50%退菌特 1000 倍液,或 75%百菌清600~800 倍液,每隔 10 天左右噴灑 1 次,連噴 3~4 次;結合整枝剪除病枝,病芽和病葉,減少浸染源。
2.銹病的治理:在生長季節噴灑 25%粉秀寧 1500 倍液,或噴灑敵銹鈉 250~300 倍液,或波美 0.2~0.3 度的石硫合劑等農藥有較好的效果。
3.立枯病、根腐病要進行土壤消毒,用 1%福爾馬林處理土壤,或將培養土放鍋內蒸 1 小時;發病初期用 50%福爾馬林液或用 70%五氯硝基苯處理土壤;栽植前用 70%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浸泡10 分鐘。
4.白絹病、菌核病的治理用 70%五氯硝基苯處理土壤,每平方米用 5~8 克,拌 30 倍細土施入土中;選用無病種苗或栽植前用 70%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浸泡10 分鐘。
5.煤煙病的治理:在發病后,用清水擦洗患病枝葉和噴灑 50%多菌靈 500~800 倍液。
三病毒病害治理
適時噴灑 40%氧化樂果乳油 1000~1500 倍液,消滅蚜蟲、粉虱等。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并銷毀,接觸過病株的手和工具要用肥皂水洗凈,預防人為的接觸傳播。
四細菌病害治理
1.軟腐病治理。在貯藏點用 1%福爾馬林液消毒并注意通風、干燥;及時治理害蟲,從早春開始選用辛硫磷等農藥治理地下害蟲;發病后及時用敵克松 600 至 800 倍液澆灌病株根際土壤。
2.根癌病治理。在栽種時選用或實行輪作,或用五氯硝基苯處理土壤,每平方米用 70% 粉劑 6 至 8 克拌細土 0.5 千克翻入土中。發病后立即切除病瘤,并用 0.1%汞水消毒。
3.細菌性穿孔病的治理:發病前噴 65%代森鋅 600 倍液預防;發病初期噴灑 50%退菌特 800~1000 倍液。
五線蟲病害治理
1.土壤消毒,培養土加熱消毒 2 小時。
2.熱水處理,把帶病的用于繁殖的部位浸泡在熱水中(水溫 50~55℃時,浸泡 5~10 分鐘),可殺死線蟲,而同時不傷寄主。
3.藥物治理,每平方米用 3%呋喃丹顆粒 25 克,將其均勻施入土中,覆土約 10cm,澆透水,有效期長達 45 天左右,且能兼治蚜蟲、紅蜘蛛、介殼蟲、地下害蟲等。
六植物蟲害綜合治理
1.刺吸害蟲綜合治理。刺吸性害蟲主要有蚜蟲、紅蜘蛛、薊馬、椿象等。
(1)蚜蟲治理。用黃色塑料板涂重油誘粘;保護瓢蟲、草蛉等天敵;選用副作用小的植物性藥劑,如 25%的魚藤精溶于 600~800 倍溶液噴霧,或將洗衣粉溶于 300 倍溶液進行噴霧;噴施滅蚜松(滅蚜靈)1000~1500 倍液或 40%硫酸煙精 800~1200 倍液均可;此外煙草水、除蟲菊酯等也都是毒性較小的治理良藥。
(2)紅蜘蛛治理。用大量水沖洗病株或用 40%三氯殺螨醇 1000~1500 倍液、35%殺螨特 1500 倍液、15%掃滿凈 1500~2000 倍液噴殺。
(3)介殼蟲治理。先用人工刷除,再噴藥治療;當雌蟲在固定階段危害時,草本植物可直接在植株莖部涂抹 40%久效磷等內吸性藥劑,木本植物可先用刀刻傷基部表皮,再涂藥,使植株將藥內吸后,將蟲毒死;噴施 40%氧化樂果 1000~2000 倍液(加入適量柴油和中性洗衣粉有利藥性發揮),或 20%殺滅菊酯 1500~2000 倍液,每 10 天噴藥 1 次,連噴 3 次,效果較好。其它刺吸害蟲化學治理還可噴灑 2.5%氯氫菊脂 2000~2500 倍液。
(4)粉虱治理。可懸掛黃色黏板,捕殺成蟲;用敵敵畏加洗衣粉的藥液防除,配方為 80% 敵敵畏 1000~1500 倍液,每 5 升藥液加 50 克洗衣粉,每 7~10 天噴藥 1 次,連噴 3~ 5 次即可見效。
2.食葉害蟲綜合治理
食葉害蟲有刺蛾、蓑蛾、卷葉蛾、夜蛾、毒蛾、天蛾、舟蛾、美國白蛾等幼蟲及金龜子、象甲、葉蜂等。
(1)刺蛾治理。于春秋季節將蟲繭摘除殺死;幼蟲剛孵化時,群居于葉片上,在尚未分散時,可用人工摘除有蟲葉片燒殺;噴施 80%敵敵畏乳劑 1200 倍液殺死幼蟲,或噴施 50% 辛硫磷 800~1000 倍液,或 90%晶體敵百蟲 1000 倍液,效果都很好。
(2)蓑蛾治理。在冬春季人工摘除護囊,燈光誘殺;在孵化盛期噴灑 90%敵百蟲、50%辛硫磷各 1000倍液、青蟲菌 800~1000 倍液等,治理效果好。
(3)毒蛾治理。是用燈光誘殺成蟲;幼蟲期噴灑無公害藥劑 bt 乳劑 500 倍液,20%除蟲脲 8000 倍液,或用合成菊酯類 50~100倍液涂莖干,以殺滅在樹皮縫中越冬的卵。
(4)美國白蛾治理。在冬、春季刮出主干上帶蛹的老樹皮,掃除落葉,集中燒毀;成蟲產卵期剪除帶有卵塊的葉子集中燒毀;幼蟲期利用其在網幕內集中取食的習性,剪除帶網幕的枝葉燒毀;在成蟲期燈光誘殺。噴灑滅幼脲 1 號 8000 倍液。
(5)金龜子治理。于清晨或傍晚振動枝條,集中殺死;黑光燈誘殺;成蟲大量發生危害時,噴灑 10%氯氰菊酯乳油 3000 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 1000 倍液;用 3%呋喃丹顆粒劑對土拌勻,翻入土中,殺死幼蟲。其它食葉性害蟲可用人工消滅越冬蟲繭或護囊等;是幼蟲初孵期,噴灑 90%敵百蟲、50%辛硫磷,50%殺螟松 1000 倍液;治理象甲和葉蜂時,可采用人工捕殺法。
3.蛀干害蟲綜合治理
蛀干害蟲主要有天牛、木毒蛾、吉丁蟲、莖蜂等。蛀干害蟲共同治理方法可用螺絲刀插入蟲孔,刺死幼蟲,或從蟲孔處注射 80%敵敵畏或從蟲孔處注射 80%敵敵畏、40%氧化樂果 20~50 倍液,注射后立即用粘泥將蟲孔密封毒殺幼蟲;治理天牛可用人工捕殺成蟲;治理木毒蛾可用燈光誘殺成蛾,治理吉丁蟲可利用成蟲的假死習性,于清晨人工搖枝捕殺等。
4.地下害蟲及其綜合治理
地下害蟲常見的有蠐螬、螻蛄、地老虎、地蛆等。
(1)螻蛄、蠐螬、金針蟲治理。可將谷子煮成半熟,晾成半干,拌上 50%辛硫磷,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 0.1%至 0.2%,充分混勻后施入土中,即可治理。
(2)螻蛄、地老虎治理。用毒餌誘殺,用 50 克 90%晶體敵百蟲加 5 千克餌料(鮮草或炒香的餅肥等)拌勻制成毒餌,于傍晚撒施寄主植物根際附近,即可誘殺。
(3)地蛆治理。可用 40%樂果 1000 倍液澆灌寄主植物根際進行治理。
篇2:論園林植物病蟲害綜合治理策略
摘要:以往防治病蟲害就是將害蟲和病原微生物趕盡殺絕,這個觀點在大多數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而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就必須更新這一舊有的觀念,要容忍有害生物的存在。對有害生物不應只注重于殺死,更要注重于調節,只要把危害控制在不影響植物觀賞效果就可以了。
關鍵詞:園林植物 病蟲害 綜合治理策略
以往防治病蟲害就是將害蟲和病原微生物趕盡殺絕,這個觀點在大多數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而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就必須更新這一舊有的觀念,要容忍有害生物的存在。對有害生物不應只注重于殺死,更要注重于調節,只要把危害控制在不影響植物觀賞效果就可以了。
在人類管理的城市園林生態里,由于人類、植物、有害生物、環境條件和天敵等各組分之間存在著相當復雜的關系,所以其中任何一因子的變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整個園林植物的生態系統。在防治上要從生態學觀點出發,在管理上要創造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條件,減少或不用化學農藥,保護天敵,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園林生態的穩定。
因此,在現階段制定園林植物病蟲害治理對策時,應全面考慮生態平衡、社會安全、防治效果和經濟效益,放寬防治指標,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許為害范圍之內。基于此,我們的植保工作必須以搞好植物檢疫為前提,養護管理為基礎,積極開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協調各種防治方法。
1.把好植物檢疫關
在調入苗木和花卉時,實行嚴格的植物檢疫,發現有害生物則要進行除害處理,嚴重者予以銷毀,防止新的病蟲害傳入,以免給園林綠化帶來更大的損失。
2.搞好城市園林植物的種植規劃
在考慮城市美化的基礎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種,要注意長遠解決病蟲害問題。針對本地區發生嚴重的害蟲種類,減少其喜食植物的種植,多規劃和栽植抗病蟲的或耐性強的植物,減少有害生物的適生寄主。
3.加強養護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蟲的發生和危害在相當程度上與植物的生長勢相關。對生長勢差的應及時施肥、澆水、松土鋤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蟲能力,并結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蟲枝條。這樣不但可以調節植物養分,還可以減少病蟲來源,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營造不利于病蟲害越冬、繁衍、為害的環境條件。
4.推廣應用無公害防治技術
(1)保護利用天敵,開展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對病蟲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顯著的。一旦天敵在田間建立了自己的種群,它就可以長期持續地對害蟲發揮控制作用,這是化學農藥所無法達到的。城市具備開展生物防治的條件,一是城市園林植物種類豐富,適合天敵的生存和繁衍,我們應該加強對天敵的利用和保護,盡量減少使用化學農藥,創造利于天敵群落發展的條件。二是城市建筑對園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島生態”有利于釋放天敵。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加強了對植保工作的立法和管理,建立了植物保護工作新的管理標準,特別是作為可持續植物保護中重要措施的生物防治技術,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和推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很多生產和銷售害蟲天敵產品的公司,生物防治正逐步朝著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2)選擇使用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能有效地保護天敵,消滅害蟲,對人畜危害小,對環境污染小,相對于化學農藥來講對病蟲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如:利用Bt乳劑防治國槐尺蠖,每年噴兩遍藥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學農藥每代害蟲都必須防治兩遍以上。1987年鄭州市園林植物大袋蛾大發生,危害成災,施用生物農藥滅幼脲進行超低容量飛噴防治,防治效果達到98%以上,完全控制了該蟲再度大發生,分析原因主要是既消滅了害蟲又保護了天敵。生物農藥除了Bt 乳劑、滅幼脲外,最近幾年生產的花保、煙滲堿等,這些都是防治園林病蟲害的首選農藥。
5.合理使用化學農藥
化學防治只在必需應急時進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