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廠20**年人民防空工作匯報
20**年以來,在滕州市人防辦的正確領導下,我廠以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圍繞“防空襲、防災害、保平安、促和諧”的目標,以《人民防空法》宣傳教育為載體,增強干部職工對人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以實戰演練為抓手,大力推進防空防災一體化建設,營造了更加和諧的人防環境。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人防工作順利開展
我廠堅持把人防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廠黨委、廠部及時召開人防工作專題會議,研究解決人防建設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根據企業實際,制定了《關于調整調整人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的通知》,將思想解放、勇于創新、銳意進取、作風扎實的干部充實到人防領導班子,規范人防主管部門職責,狠抓日常工作開展情況的檢查督改,確保了人防執法行為的合法性和準確性。廠人防辦以“平時作為大,戰時能力強”為目標,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建立健全人防專兼職隊伍,逐級落實落實主要任務,明確按照戰時承擔人民防空勤務、重要經濟和政治目標防護、消除空襲后果的任務,配合進行城市防衛;平時根據相關要求,協助有關部門參加搶險救災任務。
二、健全、完善工作管理規章制度
20**年,為確保人防工作有章可循、流程規范,廠人防辦結合工作實際,建立健全《企業人防辦工作職責》、《會議會務制度》、《科技保密工作管理規定》等五項規章制度。完善通信警報、組織指揮系統。廠人防辦先后召開專題會議11次,開展創建活動3次,加強應急救援、救護隊伍建設,創新實施“三警”聯動。在緊急情況下,員工只要撥打廠內62119、62120、62110任意一個緊急號碼,消防、救護、應急救援隊伍均能在五分鐘內到達現場。為我廠人防各項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加強法制宣傳,努力營造人防社會氛圍
廠人防辦注重加強《人民防空法》宣傳教育,在宣傳的廣度和深度上很下功夫。充分運用內部網、電視臺、廣播等媒體,圍繞“抓兩頭帶中間”的思路,消滅宣傳的死角。10月18日,在全廠范圍內舉行了防空警報試鳴暨人防宣傳活動。同時,以防空警報試鳴日、人民防空成立60周年為契機,大力開展人防法律法規“三進”活動,即進分廠、進社區、進學校,組織人員3名,宣傳車輛1輛,在廠區及周邊開展中國宣傳活動,集*向群眾發放人民防空知識宣傳單300份。為加大對廠區青少年學生宣傳教育力度,人防辦與廠區學校注意從青少年抓起,聯合組成人防知識教育小組,實行人防知識進課堂,截止20**年12月,社區青少年普遍接受1-2次。
四、著眼于應急準備,加強人防專業隊伍建設
我們堅持平戰結合,制定了詳細的訓練計劃和訓練科目,講授城市防空襲斗爭中人防專業隊伍的地位、作用和任務等內容,了解了戰時城市防空襲斗爭中人防專業隊伍的地位、作用和任務。開展專業隊伍集中訓練,努力實現“三個轉變”,即單項訓練向合成訓練轉變,操場訓練向實戰訓練轉變,技術訓練向戰術訓練轉變。模擬了甲醇泄漏、燃氣泄漏、火災、戰時防爆擒敵等各個場景,開展救援演練12次。應急救援中心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應急救護大賽,并獲優勝獎。組織參加棗莊市人防專業隊伍集中觀摩演練,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五、加強治安綜合綜治、信訪穩定和保密工作
我廠以創建和諧魯化www.dewk.cn為己任,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的觀念,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辦好自己的事,全力維護平安穩定。對本單位綜治和信訪工作進行認真分析、梳理,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平安建設實施意見等制度,落實臨時地面指揮中心和車輛等重點部位管理責任。全年沒有一例投訴和違法案件,沒有一例安全事故。嚴格執行保密工作制度,加強涉密載體的保密管理工作,全年沒有發生泄密事件。武裝保衛處榮獲兗礦集團公司平安建設先進單位。
20**年工作打算
20**年人防工作的思路是:堅持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為指導,緊緊圍繞軍事斗爭人防應急準備這條主線;著力化工應急救援和指揮通信系統完善兩大重點;把人防工作融入到魯化發展大局中,融入到安全體系建設中,融入到和諧魯化中;堅持宣傳教育,抓好預案編制,應急演練、隊伍建設。統籌兼顧,協調發展,推動我市人防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抓好黨的方針政策的學習。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建設平時作為大、戰時能力強的人民防空為目標,加快人防事業建設,推動人防又快又好發展,全面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二)加強協調領導,積極主動向上級主管部門多請求,多匯報,多反映,讓上層領導了解人防,理解人防,支持人防,幫助人防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三)加強人防指揮自動化和通信警報信息化建設,加強防空警報器工作的維護與管理,確保“10.18”警報試鳴成功。
(四)繼續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和《山東省人民防空工程建設與維護管理規定》,發揮廠人防辦作用,推動基層人防工作扎實開展。
(五)加大國防教育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新聞媒體、文化長廊,標語等宣傳方式,宣傳人防,增強職工群眾對人防工作的認識和了解。
篇2:防空辦公室公務車輛管理制度
防空辦公室公務車輛管理制度
為規范車輛管理,提高車輛使用效率,控制辦公用車成本,確保車輛出行安全,結合我辦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車輛調派使用、用油管理、維修管理、車輛保養和保險業務辦理統一由綜合科具體負責實施。
二、調派車輛的原則是先急后緩,先重要后一般,確保工作順利開展和行車安全。
三、關于車輛使用管理
(一)本辦的車輛統一集中在單位門前停車場,由綜合科根據用車計劃進行調派并做好用車登記工作。公務活動結束后,車輛放回本辦停車場。
(二)因工作需要離開市轄區用車的由單位主要領導審批,未經批準調派的車輛不得擅自出車。
(三)單位車輛原則上不外借,特殊情況需外借時,必須經單位主要領導批準;外借期間,車輛的用油和司機的補助,由借車方承擔。
(四)車輛調派使用時,原則上由專職司機駕駛,專職司機不夠安排時,可安排具有合法駕照的人員駕駛,其他人擅自駕車發生事故的,一切責任由其承擔。
(五)司機行車必須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確保行車安全。如發生意外事故,司機要積極采取措施,協助處理,并及時向單位主要領導和綜合科報告。
四、關于車輛油卡管理
(一)單位所有車輛統一使用中石化油卡加油,實行一車一卡制度,每張加油卡限定車輛車號。
(二)單位所有車輛禁止現金加油,駕駛人員應隨時攜帶加油卡,不得因任何理由用現金加油,如遇特殊情況,需現金加油,必須經單位主要領導批準,并報財務、車輛管理員備案。
(三)車輛加油卡辦理后,車輛管理員應按車牌號與油卡號碼進行備案登記,每月進行核對。油卡一經備案,不允許變更,如遇到特殊情況,比如油卡壞,不能正常加油時,應報車輛管理員及時修理。
(四)一車一卡,一車一表,車輛管理員在申請充值時,應將每輛車的(車輛加油分配表)上報財務審核。內容包括:車輛加油卡余額、充值金額、上月行駛里程數、車輛總里程數及車輛油耗。
(五)單位車輛加油卡由綜合科統一管理,車輛管理員負責給單位車輛加油并按規定分配加油費。
五、關于車輛維修管理
(一)單位車輛由綜合科統一維修,發現車況有問題的及時向車輛管理員反映。
(二)車輛需維修、更換零配件的,由車輛管理員提出申請,小故障由車輛管理員檢查確診,大的故障由維修?會診。能自己處理的故障盡量自己處理,不能處理的,填寫《車輛維修申請表》,經綜合科審核并呈經辦主要領導審批后,到定點的維修站(廠)進行維修。
(三)在市轄區外車輛發生故障需要維修的,要及時向綜合科報告,根據實際情況就地維修,但事后必須補填《車輛維修申請表》,按程序呈報審批。
六、關于車輛管護工作
(一)下班后車輛停放在辦停車場,因特殊情況異地停放需報單位主要領導批準。
(二)上班時間綜合科調度車輛,要保證公務活動用車。
(三)司機要經常檢查車輛狀況,及時排除安全隱患,要保持車況良好,長途用車前要做細致檢查;車輛要保持清潔衛生,統一持卡到定點地方洗車。
(四)車輛年審、車輛保險由綜合科車輛保管人員具體辦理,并做好記錄,按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五)要認真保管好車輛,防止丟失和人為損壞。如因保管人責任心不強,造成車輛丟失或損壞的,要追究其責任。
篇3:防空辦公室公務接待管理規定
防空辦公室公務接待管理規定
為了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進一步加強公務接待的管理,嚴格控制業務招待經費開支,根據上級有關公務接待文件的精神,結合我辦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一、公務接待的原則
我辦的公務接待應本著符合規定、勤儉節約、熱情周到、有利公務的原則進行,既要符合廉政建設規定和財務管理要求,又要從實際出發熱情周到地做好接待工作。
二、公務接待費開支的范圍
指本辦接待上級機關人員在貴港開展公務活動、各市同行到貴港公務往來及本辦人員為執行公務(市內、外)按規定需要開支的住宿、餐飲、交通等費用。
三、公務接待費的開支標準
嚴格按照上級相關文件精神及市財政局規定。特殊情況須經辦主任批準。
1、住宿:省級及以上領導住套間,廳級領導住單間,處級及以下人員住雙人間。一般不放鮮花、水果等。
2、餐飲:視情況盡量安排自助餐,圍桌用餐,標準參照相關規定及做法,不上高檔菜肴,突出地方特色。
3、一般不宴請,安排工作餐,原則上不上煙酒。
4、出差補助按相關規定執行。
四、公務活動實行定點接待
市內公務活動接待應到我辦指定地點安排,特殊情況應經辦主任同意。
辦接待定點單位:z。
五、公務接待審批
1、按規定必須有接待對象公函或相關文件材料。
2、所有公務接待事先要報告辦主任,經批準后由對口科室進行接待。
六、公務接待的報銷程序
(一)公務接待前經辦人要填寫“接待報批表“,報主任審批。
(二)公務接待完畢后,經辦人按有關規定刷公務卡結賬,如不能刷卡的,或掛賬或持填寫好的報銷單和正式發票到財務室辦理報銷手續。審(核)批程序為:經辦人核驗、簽字—出納核驗、簽字—辦主任審核。
七、接待管理要求
(一)遵守有關規定,嚴格掌握公務接待標準,禁止借工作之名吃喝。
(二)財務人員要按規定嚴格把關,加強監督,公務接待費的開支手續要合法完備。
(三)實行對口接待客人為4人以內的,陪同人員不得超過客人人數,客人為5人以上的,陪同人員不得超過客人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