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班級管理考察后的情況匯報及感想
在衡水中學短短的兩天考察學習,我感觸很深,他們的教育教學理念,他們的管理水平,他們神話般的升學率,令我嘆為觀止。衡水之行給我洗了一次腦,我的心靈受到震撼,真是不虛此行!受領導吩咐,安排我在這次班主任例會上做點匯報也順便談幾點感想,我想先把我了解到的衡水中學的班級管理方面的一些情況向大家做個匯報。
衡水中學的班主任大部分是年輕教師,是一群充滿熱情與激情的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是一群頗具創新能力的敬業精神很強的育人骨干。衡水中學的班級德育工作比較注意方法,他們通過各種途徑與學生溝通,與家長溝通,做到了給學生終生難忘的教育。
1、特別重視班會活動。把班會活動放在一個十分突出的地位。他們的班會每一個禮拜一次,是硬性規定。班會課成了學生最喜歡的課,班會課成為學生表達心聲,彼此交流學習的最佳平臺。他們的班會形式活潑多樣,內容豐富多彩。這次我深入高二的班會現場,了解了九個班級。其中由班主任主持的有三個,其余的都是班團干部主持。內容各不相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352班,他們的主題是痛苦與幸福,教師用多媒體資料出示一個寓言,讓學生閱讀思考,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痛苦與幸福的體會,學生發言踴躍,從整個過程來看,似乎沒有經過預先表演。最后老師引導,讓學生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苦惱,如何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其余八個班級的主題有談“寬容”的,有談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關系的,有談奧運會的,有談節約的,有以“媽媽的手”為話題感悟母愛感悟親情的,有談如何釋放學習壓力的,有談如何面對貧困的,有談學會感恩的,有談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等等。在形式上,他們的班會以“討論——交流——主持人引導”為主要模式,都能借助媒體搜集并提煉德育題材,有文字,有圖像,有的下載了電影電視片段。
我問過幾個高二的學生,你們的資料是自己搜集的還是老師搜集的,他們說老師與學生在搜集,只要是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名言警句他們都會廣泛吸納。我派了一張照片,就是他們都有自己的積累本,語文英語數理化都有,有名言警句,好片段,數理化主要是好好題與錯題。據他們的校長助理,全國模范班主任郗會鎖老師介紹說他在近幾年搜集整理典型德育題材幾百個,都做成了課件。另外,他們的班會經常邀請學生家長參與,老師、學生、家長在課堂上交流互動,面對面三位一體,具有很大的感染力。我們觀摩了一堂班會課,是衡水中學德育創新十佳班主任呂志強老師上的,主題是談人生的理想,現場就有幾位家長參與,有教師家長,有企業老板,有公務員,家長都發表了感言,或談自己的人生經歷與奮斗之路,或表達對孩子的殷切的關愛,或給予孩子以鼓勵與勸勉。
2、衡水中學班主任的德育創新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的班級管理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我想,首先是他們班主任們的育人思想正確,做到了以人為本,想學生之所想,一切為了學生。三十號上午班主任論壇,作報告的四位班主任結合自己的治班管班經驗,暢所欲言。我感受最深的不是他們的經驗,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是他們讀過很多書,尤其是教育理論。他們十分恰當的引經據典,使我大開眼界。我想,一個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要讀書,要學習理論。學習理論絕對不是一句空話,沒有厚實的理論基礎,你說服不了學生,你更引導不了學生,你要引領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朝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你更需要有扎實的理論做基礎。當然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你就不可能有創新。老師是更需要讀書的一個職業。那么,衡水中學的德育創新表現在哪里?
在此我只談班級管理這一塊。通過參觀校園與聽報告,我感受到他們的賞識教育在全校開花結果。班主任都能用賞識來引領學生,給學生以信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他們學校似乎有硬性要求,每周一次小活動,一月一次大活動。比如,每周有評比,評比進步最快的學生,評比最勤奮的學生,評比作業質量最高的學生,評比最佳值周生,評比內務最好的寢室,他們稱之為“每周之星”,有的班級稱之為“星光大道”,也就是說在每一次活動中,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現自己,老師通過這樣的方式激勵他,督促他。賞識教育其實就是一種愛的教育。我們學校請沙漠紅教授來校做過講座,就是關于賞識教育的,當時很多老師買了他的書,我也買了,興奮了一陣子。后來慢慢地不再興奮,也不他在意了。沙漠紅教授談了四顆糖的故事,是講陶行知的,其實那個故事在很久以前我就在一張文摘報上看到過,當時不也太在意,沙漠紅教授講學從理論上進行了闡釋提高,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故事。這次去衡水,我又回過來思考四顆糖的故事,啟發更大了。
賞識教育關鍵還不是會不會賞識的問題,還是能不能把這種教育激勵理念持之以恒地貫穿在我們整個的教育教學生涯之中的問題。學生今天有好表現你表揚了他,明天表現不好了你恨鐵不成鋼痛罵他,那樣的話賞識似乎就會失去應有的效果。衡水中學的老師們告訴我們,要在理念上這樣引領學生:“把優秀作為一種習慣,把執著當成一種品性。”班主任都在這種理念下長期不懈地引領學生,環境和氛圍就會改變。
篇2:職中班級管理常規
職中班級管理常規
一、行為規范管理常規
1、值日干部每日早自修鈴聲一響,就點名,凡鈴聲后進教室者作為遲到處理,并作好記錄。
2、學生一進教室就要將作業交科代表(或小組長)檢查,到校補做作業算遲交作業,并作好記錄。
3、公物保管員每天早晨檢查玻璃窗風鉤有否鉤好,桌、椅、門、玻璃、黑板、講臺等公共財物有否損壞,并作記錄。
4、值日干部檢查同學是否佩戴校徽,檢查同學有否留長發、燙發、染發、長發披肩、有否化妝、戴首飾、涂指甲、穿高跟鞋等違反校紀行為,并作好記錄。
5、在課間休息時,值日干部要注意本班同學是否文明休息,有否在教室和樓道吵鬧喧嘩,有否口出污言穢語,有否吃零食等不文明行為。
6、對缺課半天的同學,班長立即告知班主任,并由班主任與家長聯系。
7、同學之間發生矛盾,班干部應立即將情況向班主任匯報,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矛盾擴大,特別要防止糾集校外人員參與斗毆,不管任何理由,凡糾集校內、外人員毆打同學的,按校紀從重處分。
8、值日班干部應提醒任課老師給本節課的紀律評分,每周由班干部將每個同學的品德、操行評分小結一次,并予以公布。
9、班主任應該督促班干部嚴格進行常規管理。
二、班級衛生管理常規
l、每班要建立衛生值日制度,每天二小掃,每周一大掃。衛生值日同學于上午七時前來校,用清水將桌、椅、窗檔等擦抹干凈,做到教室“六清”。黑板、講臺、地面、門窗、桌椅和墻壁清潔。
2、環境做到“六無”。做到無紙屑、無煙蒂、無痰跡,無雜物、花圃內無雜草、無磚石,包潔區應在每天早晨、下午課后各打掃一次。
3、個人要做到“四勤”。勤洗澡、勤換衣服、勤理發、勤剪指甲。
4、飲食衛生。不吃生、臟、腐爛食品,不喝自來水,不買不吃地攤上出售的食品。
5、衛生值日人員,應將垃圾倒入塑料袋,送放到垃圾堆,嚴禁將垃圾袋扔進廢物箱,或丟向樓下、墻角。違者扣班集體干分制10分。
6、衛生委員對以上的衛生工作,每天要進行檢查督促特別是對衛生值日人員的工作要檢查,評估和記錄。
7、每班要訂立衛生公約,提高每個同學的衛生意識,特別是保持衛生意識。校政教處、衛生室對各班衛生進行定期與突擊檢查、評分,對衛生管理工作不好的班級提出改正意見,對衛生工作不重視的班級要批評,直到掛黃牌警告。
三、班級環境管理常規
1、教室前面應掛國旗,后面有班訓(或口號),墻上有“課堂守則”和“中學生守則”。
2、教室里應有品德操行積分公布表。
3、講臺保持清潔,講臺上應有座位表,班干部名單,值日輪流表。粉筆應放在塑料或木質粉筆盒里。
4、講臺桌下面不準堆放掃帚、畚斗,講臺抽屜應放整齊。
5、墻壁要選掛名人畫像或名人名言。
6、掃帚、地拖、毛巾、抹布臉盆等清潔工具要排列有序,臉盆應無污垢臟水。
7、門窗墻壁的陳舊張貼要及時清除,做到玻璃透明無垢,墻上無鞋印、無球印、天花板及墻角無蛛網、污垢,日光燈管、電風扇板無灰塵。
8、建立綠化角、衛生角和圖書角。
9、教室后面黑板報或園地應定期出刊。
10、學校對各班的教室環境美化,要定期進行評比。
四、廣播操、眼保健操管理常規
1、廣播操鈴響后,體育委員要督促同學在教室門口迅速集隊,有次序列隊跑步進入指定地點,排好隊伍,各班指定一人在隊伍前舉班牌,由體育委員在隊前領操,每班指定一個干部清點出操人數并作記錄。
2、做操時隊伍成一直線,不講話,動作準確有力,符合音樂節拍,認真完成所有動作。
3、提倡穿校服,不穿不宜做操的服裝和鞋子。
4、操畢后要聽從指揮,宣布解散后才準離開位置。
5、課問眼保健操,由衛生委員監督進行,認穴準確,動作有一定力度,符合音樂節奏口令,完成整套眼保健操。
6、對不認真做操或不做眼保健操的同學,班干部要進行批評教育。
五、公共財物、水、電管理常規
1、課桌椅移動要離地,不準拖、拉、摔打;桌子上一般不坐人站人;坐凳要使所有凳腳著地,坐時不搖晃。
2、門窗關啟時動作要輕;窗開時要勾搭,關窗時要插銷;不能用腳踢門。
3、不在教室或樓道走廊及附近區域踢球、拍球。
4、清潔衛生工具要注意愛護,不能當玩具揮舞,也不能亂扔。
5、節約水電,要有專人負責,課間操,中午要關燈關電扇,日照充足時也要及時關燈,不開無人燈;水龍頭不要開得過大,使用完畢要擰緊;愛惜糧食、菜肴等,不丟棄飯萊、饅頭、面包。
6、不允許在教室內用餐。
篇3:班級管理工作總結
20**班級管理工作總結
時間就在平凡、忙碌中匆匆而過,回顧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付出了心血,撒下了汗水,經過了迷茫和探索,幾多歡笑,幾多哀愁,幾多探索,幾多奉獻。在這個崗位上,我默默地耕耘著,我和我親愛的同事們共同努力著,收獲著。現將各項工作總結如下:
一、科學管理,情感滲透。
在班級管理上,我積極協調師生間人際關系,做學生心目中的“知心朋友”和信得過的“人生向導”。我恪守科學的師道精神,堅持正確的學生觀,引導學生通過民主管理班集體,增強班級管理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參與班級管理。將“管”變“導”,將“綁”化“疏”,化‘被動’為‘主動’,實現班級管理的“軟著陸”。在班干部的選擇上,實行伯樂式的相馬和賽場式的選馬。在班干部的培養上我一直這樣做:第一步,把管理方法教給學生,即“班主任當教練”;第二步,當班干部及組長初步掌握了管理方法后,班主任當“參謀”;第三步,放手讓班干部管理班級,信任并賞識他們的工作,班主任當“顧問”。
我班的班長趙杉同學是一個有熱情、有責任心的班干部,剛擔任班長的時候,我總是看見她分配下去而別人沒有完成的任務,總是她獨自一人默默完成。我知道她現在欠缺的是管理同學的協調和組織能力,我就積極地扶著她管理班級,避開學生幫她出謀劃策,經過我的輔導培訓,她現在已經能獨立的開展工作,現在已儼然是我不可缺少的一個得力助手,把班級事務打理的井井有條。還有我班的宣傳委員李玉同學,原本是一個十分膽小機靈的女孩,剛開始讓她擔任宣傳委員的時候,她最怕的是開展班隊會活動,特別怕當班會、主題隊會的主持人,我就多次給她打氣、甚至親自幫她撰寫臺詞、陪她演練,經過幾場活動的錘煉,李玉同學進步異常的快,能夠獨立的把班級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還有我班的體育委員、生活委員等班干部都是這樣在我前面提到的‘三步曲’的指導下,成長為老師的助手,同學們的公仆。現在,班委會工作起來很有魄力,管理班級井然有序,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地當主人,班級處處事事有人管,整個班級形成了一種積極上進,比學趕幫的好風氣。
二、強調實踐,教書育人。
在班級管理中,教書與育人并舉,我比較注意在活動中滲透道德教育,嚴格要求學生,幫助學生養成精益求精,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良好學習習慣、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經常組織以“公民道德”“行為規范”為主要內容的班會,寓教于樂,鼓勵學生集體參與,共同接受教育。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增長了見識,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培育了學生基本的道德觀念,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針對學生大手大腳的浪費現象,我把從網上搜集到的貧困山區的孩子由于沒有學費讀不起書而被迫輟學的事例及圖片講給學生們聽,展示給學生們看。同時在班級里找了幾位貧困同學讓他們談談自己平時是怎么節約每一分錢用來買書買文具的事例,并號召同學們幫助他們。在我的倡議下,班級成立了“愛心基金會”,班級同學浪費的現象也明顯減少了。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同學們也享受到了幫助他人的樂趣。另外,我還在的班中開展了誦讀格言活動。把傳統美德格言的學習帶入課堂、融入生活。每天利用早讀5分鐘,午間5分鐘,進行熟讀格言,使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培養高尚的品格。再結合相關的節日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如“手拉手希望工程”獻愛心活動,母親節“我為媽媽做家務”活動,開學時的“友好睦鄰”活動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活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思想行為,學風班風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