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國旗下講話發言稿--植樹節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植樹節)對了,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國全民義務植樹節。說到植樹節,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偉人,那就是孫中山。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一生十分重視植樹造林。1924年他在廣州演講《三民主義》時反復強調:“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林植樹,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舉行植樹式。1979年2月23日,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以法律的形式確定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人口眾多,長期的毀樹毀林,濫砍濫伐,使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大大低于世界30%的平均水平。而由此帶來的水土流失,洪澇災害,每年都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想想98年長江流域發生的特大洪澇災害,使多少個家庭流離失所,有家難歸,根據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等省(區)的不完全統計,受災人口超過一億人,受災農作物1000多萬公頃,死亡1800多人,倒塌房屋430多萬間,經濟損失達1500多億元。導致這一災難的原因是生活在上游的人在山區,毀壞森林、陡坡開荒,這一切都是人們不注意生態保護結出的苦果。是大自然對人類濫砍濫伐行為的懲罰。也許,我們的同學現在沒有很多機會參加植樹造林活動,但是在這一天,我們要把植樹造林、保護環境的信念種植在心里。我們怎樣才能為保護樹木、綠化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呢?我們用的紙張、一次性筷子等都是源自樹木,只要杜絕浪費、循環使用,也就是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力了。
讓我們以植樹節為一個良好的開端,積極行動起來,不穿越花壇,不踐踏綠地,爭做護樹、植樹的小使者。要愛護我們校園中的一草一木,愛護我們生活環境中的一草一木。將來,我們的生活將更加美好!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五年級zz
20**年3月12日
篇2:植樹節感想
今天是植樹節,收到一個信息:“種一棵樹,點綴一片風景;種一顆心,收獲一片情;種一份希冀,采擷一秋碩果;種下一份祝福,收獲你一生幸福。”收到如此美妙的信息,心情自然豁然。
安靜一想,感謝發信息的人,但是每人都是如此嗎?當今中國人,但凡能找點歪的人,都絞盡腦汁找歪,自已撞墻了,硬說別人不該在這做墻;開車把別人的消火栓撞了,硬說別人沒貼標識。要是這些人能有發信息的人的美好心境,何愁中國不傲立于世界之巔。但據我觀察不盡人意,現在很多中國人有錢了,素質不高了,了不起了,不守規距就是有譜、有來頭、有身價了。有的人有錢買車了,但經常為汽車一點擦傷拼命找別人的不是,爭了半天,也就百十來元,何苦呢,為什么不用爭吵的時間去做更有意義的事,興許能賺到更多的錢,素質所在。
電視、媒體經常報道農民工如何艱難、如何維權難。有誰在管城市工呢?農民工農村政策好了,不缺吃不缺喝,種地還補助。以至于在城里打工,可干可不干,每天沒有100元以上不干活,經常是談妥了價錢,做完了就不收衛生,拿了錢又不好好做事,做事斤斤計較,一談就是錢,拿不到錢就成了受害者,我們是農民工啊,受到了傷害了啊。而城市工,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在三線城市想買房動不動就幾十萬,而一般員工每月也就拿一千多一點,買了房就一輩子成房奴了。誰來管他們了,他們只有任勞任怨地上班,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艱難地度日,逆來順受,充分體現了中國人良民的本性。
當你很友善地種下一顆心后,能否收到一片情,未知數。所以種心還是要看對象,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領你的情,所以當你種下心也好,種下祝福也好,必須要心態好,有收獲就高興,沒有收獲沒關系,生活還得繼續,朋友還得繼續交往。
當然我祝福所有的華人日子天天向上,日子越過越美好,在此我也種下一份祝福,希望中國強大,更要堅挺,早日超越美國,領導世界。
篇3:高級中學植樹節倡議書
高級中學植樹節倡議書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陽春三月,正值一年一度的學雷鋒活動月,大家開始以各種行動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精神伴隨著春天的腳步,融入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精神世界帶來了溫暖的氣息。在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植樹節。擁有一個美麗的校園是我們每一位“城市人”共同的心愿。為了實現大家的心愿,我校學生會向全校師生發出“傳播綠色希望,建設美麗校園”的植樹節倡議。
為此,我們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
1、愛護環境,綠化校園,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2、愛護每一片綠葉,珍惜每一寸綠土。不隨意攀折樹枝,不采摘花朵,不踐踏草坪,增強保護校園綠土的責任感、使命感和迫切感。
3、努力讓校園變成綠色的家園。
4、積極投身于學校的綠化建設,主動參與植物種植及保護活動,希望能通過你們的照顧和悉心呵護,讓每一棵樹木都茁壯成長、枝繁葉茂。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讓我們共同努力,愛護綠色,播散綠色,讓學校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為建設美麗的綠色校園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zz高級中學學生會
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