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國旗下講話:弘揚民族精神,做了不起的中國人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涌現過多少風流人物,仁人志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激勵著多少中華兒女,勵志成材,報效祖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誨激勵成就了多少中華偉丈夫,民族大英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那是范仲淹心系天下的博大情懷。還有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林則徐虎門硝煙的壯舉,孫中山“天下為公”的胸懷,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都讓我們回想起中華民族一段又一段蕩氣回腸的歷史。從古代的四大發明到如今的神州飛天,中國人演繹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話。
中國人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結晶。中國人的民族精神是由舜禪讓的精神,蘇秦刺股的精神,蘇武牧羊的精神,孔融讓梨的精神,屈原問天的精神,臥薪嘗膽的精神等等無數崇高的精神組成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人的脊梁。”
我們也在不斷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繼承,培育和發揚著偉大的民族精神。我們學習雷鋒,用實際行動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的清茶,一句體貼的問候,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尊師重道,文明禮貌,處處體現著我們禮儀之邦的風范;我們努力學習,全面提升自身素質,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回首過去,放眼未來,讓我們每位同學身上都閃耀著民族精神的光芒。
同學們,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時,我們是不是該重新詮釋“頭懸梁,錐刺股”的刻苦精神?當我們讀到“如囊nang螢,如映雪”時,是不是該更加珍惜如今的錦繡年華?當我們暢游在網絡時代,是不是該為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而倍感自豪?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時代賦予了我們民族精神更新更廣的內容。“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只要我們都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傳承中國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就一定能做一個了不起的中國人。最后我想以著名學者梁啟超先生的一段話與同學們共勉: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興則中國興,少年強則中國強!
篇2:國旗下講話:弘揚民族精神
國旗下講話--弘揚民族精神
站在中國的版圖前,手指一遍遍撫摩著那一條條河流,那一座座高山,我們不禁發問,我們這片古老的土地為何如此多姿?如此神奇?在這片土地上人民為何如此英勇?如此聰慧?是什么讓我們的山河依山傍水拼成一張美麗的圖?是什么使中華兒女血肉相連擰成一股牢固的繩?是民族精神,她是我們精神世界中的脊梁,是歷史車輪上的指南針。
翻開歷史的畫冊,中華民族的精神在幾千年的古老文明里生生不息,源源不斷。所以蘇武可以忍辱負重,牧羊風雪;霍去病可以為將報國,有家不還;譚嗣同可以去留肝膽,笑傲刀叢;孫中山也可以百折不回,上下求索……
同學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我們弘揚民族精神,就要像革命先輩那樣,確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雄心壯志,樹立為祖國和人民貢獻力量的遠大志向,承擔起建設祖國現代化的重任,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同學們,從自己做起,在人生的起步階段,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迎接挑戰,勇挑重擔,努力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繼承前人業績的基礎上超越前人,作出無愧于時代的業績。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為了加強中小學生對民族精神的認識與學習,中宣部、教育部確定每年9月為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今年9月是第四個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學校將舉行“感受新變化、迎接十七大”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內容有專題黑板報、主題班會、講故事比賽等。同學們,中華民族精神深刻而偉大,愛國主義是它永恒的旋律;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兒童要感悟它,繼承它,弘揚它,以實際行動弘揚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文明,立志報效祖國,努力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代新人。
同學們在國旗下莊嚴宣誓:“繼承偉大的民族精神,牢記黨的囑托,不負祖國和人民的期望,準備好志向、準備好知識、準備好體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老師們,同學們,在這樣一個充滿朝氣的新生活里,讓我們心手相牽,共同成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從現在開始,我們一定會做得更好!
篇3:第二周升旗儀式講話:弘揚民族精神 我們責任
第二周升旗儀式講話:弘揚民族精神,我們的責任
各位同學,上午好!
各位老師,節日快樂!
從20**年開始,每年九月為“弘揚民族精神月”,開展這項活動的目的在于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20**年,國務委員劉延東在“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啟動儀式上指出:同學們要牢記,新中國從苦難中走來,奮斗的歷史錘煉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新中國在探索中奮進,新的時代豐富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中國正在邁向現代化,民族復興呼喚著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一個國家的強盛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撐,因此,同學們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大力弘揚各民族大團結精神,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精神,大力弘揚創新與開放精神。
一個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不斷壯大,源于這個民族的靈魂——即民族精神的支撐和引領。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積淀了優秀而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中國人浸潤在“忠信義禮、仁孝儉勤”的文化中,崇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抱負。從“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到“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表明gg開放以來,我國從上到下都在熱切地呼喚和積極地探索、重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大力弘揚民族精神。開展“弘揚民族精神月”活動就是一個重要的舉措。
今天,在天一,我們弘揚民族精神,就是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有責任感的、高素質的現代中國人”,懂得如何真正地傳承民族人文傳統:
首先,要確立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中國有古代燦爛的文明,有近代備受侵略、奴役的屈辱的歷史,更有近現代史上中華人民自強不息的奮斗、gg開放進程中奮起趕超的激情。當我們在享受前人奮斗和犧牲而換來的幸福生活時,我們理應感到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當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是全世界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也成為www.dewk.cn發展機會最多的地方,為青年人報效祖國,實現自我價值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同學們應該倍加珍惜我們所面臨的機遇,勤奮努力,學好本領,要把個人的理想同祖國人民的利益緊密地結合起來,成長為一名對祖國有用的人才。
第二,要正確理解愛國的內涵。我認為,所謂愛國,對軍人而言,就是保衛祖國的安全,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對工人、農民來講,就是努力工作,多為國家創造財富;對體育健兒來講,就是不斷刷新紀錄,為國爭光;對教師而言,就是敬業奉獻育英才;而對學生而言,就是認真踐行學校的常規細節、學習要求,每天進步一點點,實現遠大的理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第三,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全體炎黃子孫共同的夢,而夢的實現,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不僅要掌握書本知識,更要積極參加社團活動、社會實踐和社會服務活動,在活動中鍛煉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學校大力倡導志愿者文化,希望同學們把服務他人、服務社會作為一種心靈的享受。
今天日子很特別,今天是我國的第28個教師節,在此祝全體教職員工節日快樂!黨和政府設立教師節,是為了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是國家戰略。希望全體同學開展相關的主題活動,傳承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以勤奮學習的態度和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的辛勤勞動。在此,我有3點倡議:
1、每天上課,全體學生以最真誠的心向老師問好;
2、每天見到老師,主動微笑,熱情問候,真實、大聲回答老師的問題;
3、每天反省提升自我,敢于面對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