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晨檢午檢制度七
為保證師生的身心健康,根據衛生、教育行政部門的有關文件精神,更好地預防流行性疾病,及時發現情況,及時處理,做到早知道、早預防、早隔離,預防學校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杜絕傳染源在學校傳播,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此制度:
一、認真組織教師、學生及其家長,宣傳學習流行性疾病的特點,預防方法和衛生消毒常識。
二、學校或班級重點部位每日保持通風。各班班主任要負責搞好教室、桌凳、清潔區等環境的衛生清潔,保持教室開窗通風、換氣。
三、根據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學校安排值日領導和值日教師在校門口為師生晨檢,測量體溫,班級晨午檢人員為各班班主任,教師晨午檢由邵穎梅主任負責。晨檢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知傳染病的報告、晨檢等各項制度(含報告病種、時限、報告程序等),也要掌握常見傳染病的癥狀、體征等基本知識。
四、堅持晨檢登記報告制度。每日早上7:40分開始晨檢,8:20點前上報醫務室檢查結果;中午11:30分開始午檢,12:30前上報醫務室檢查結果;下午16:20開始晚檢,17:00前上報校醫室檢查結果。各班班長、負責教師向學校衛生室報告晨午晚檢結果,校醫將結果匯總,為學校提供詳實的第一手材料。
五、晨午晚檢前,晨午檢人員清洗雙手;晨午晚檢時,應配備消毒洗手液或手套、口罩,接觸疑似病人后,應消毒雙手(或更換手套)后才能接觸其他學生;晨午晚檢結束后也應清洗雙手。
六、以班為單位集體晨檢,晨午晚檢的內容包括發熱、咳嗽、咳痰、頭疼、腹瀉、手足口等部位的皮膚狀態等為主,同時注意學生的精神狀態。晨午檢中,晨午檢人要做到認真細致,做到望、問、量、斷四個環節,合理、得當,通過觀察、詢問等方式了解掌握學生的情況;對當天缺勤學生要進行電話訪問,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者(如≥37℃的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咽痛、腹痛、腹瀉、秀覺減退、皮膚皰疹、粘膜出血或瘀斑等),由所在班級班主任第一時間報告校指揮部,啟動應急機制,同時報屬地指揮部,并第一時間告知共同居住人,提醒其做好個人防護。
七、認真記錄晨檢情況,特別對異常情況更要做好詳細的記錄:內容包括師生的姓名、性別、年齡、家庭住址、家長姓名、聯系電話、異常情況簡要等,以及采取的措施、辦法等;對晨檢中發現的異常情況,特別是出現發熱、頭疼、咳嗽以及不能確定的癥狀、現象,要及時報告辦公室。
八、確屬有明顯癥狀者,要進一步檢查病因,診斷是否患有傳染性疾病。若是疑似病例或確診為傳染者,及時將學生在衛生室隔離,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機制,一律由學校第一時間進行隔離并組織核酸檢測,不得自行就醫或由家長接回;一律在就診醫院留觀,核酸檢測結果未出之前保持相對隔離;家庭成員中有密接、次密接者和中高風險地區、“同時空”伴隨人員等情況的,一律在3天內進行3次核酸檢測;師生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中出現發熱等癥狀的,一律對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在3天內進行3次核酸檢測,并報告至上一級主管部門。學校傳染病報告部門為政教處,報告人為朱廣秀。班主任老師對病癥學生在治療期間的情況要跟蹤,多了解、多關注,做好記錄。
九、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做好晨檢及傳染病防控工作,凡出現發熱或疑似傳染病癥狀的學生,應離校到醫院診治。患有傳染病的學生需完全康復持病歷本或者診斷證明才能返校上課。
十、對發燒及其他疾病兩人以上的班級每天全班進行測體溫,并進行專業消毒。
十一、嚴密注視學校及社區周邊環境情況,一旦發覺或發現有傳染性疾病流行,告知學生及其家長,采取果斷措施,以防擴大或交叉傳染。
篇2:甲型H1N1流感防控疫情、晨檢、午檢、跟蹤報告制度
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疫情、晨檢、午檢、跟蹤報告制度
按照武進區教育局的要求,我校自9月14日開始在原來已經實行的晨檢、跟蹤報告制度的基礎上,全面實行疫情、晨檢、午檢、跟蹤報告制度。
1、疫情報告:凡在學校留觀隔離、居家隔離的流感樣病人,經防疫部門確診為甲型H1N1流感的有關信息,班主任、校醫等報告責任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向學校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報告。
2、晨檢、午檢報告:各班主任于每天早晨6:20,中午12:15分別完成晨檢和午檢測溫;填寫好班級測溫登記表和發熱病人登記匯總表并立即交到學校醫務室,同時立即將發熱病人帶到學校留觀室隔離。教職工晨午檢工作以辦公室為單位由小組長負責在校園網上填報,每天上午8:00;中午2:00完成報告,由校務辦匯總后報領導小組。
3、跟蹤報告:學校建立與居家醫學觀察的學生的跟蹤聯系,班主任每日至少兩次及時了解其健康狀況,并將密切接觸者健康狀況登記表與晨檢、午檢報告一并保送學校醫務室。
4、情況上報:領導小組會同醫務室對全校情況進行匯總,由校務辦公室負責于每天上午9:00~10:30;下午1:00~2:30分兩次將發熱病人、疑似病人、確診病人相關數據通過武進教育信息網報告至武進區教育局基教科。
5、出現因報告不及時、不準確而導致嚴重后果或不良影響時,學校將對玩忽職守的人員作出嚴肅處理。
篇3:某公司員工晨檢、午檢制度
> 公司員工晨檢、午檢制度增強公司疾病預防與控制力度,提高員工防病能力,保障員工身體健康,及時發現情況并及時處理,防止傳染病的發生,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制定公司晨檢午檢制度。
1、常規晨檢、午檢“特殊癥狀、因病缺勤員工日統計報表”報告由各部門各分廠每天早晨8:15分前、下午2:30分前上交醫務室、醫務室根據實際情況匯報公司領導、并按照公司應急處理、作統計直報。
2、員工出差時晨檢、午檢相應工作提前委托人事行政部和總務部安排。
3、各部門部長發現員工身體不適,通知其到醫務室檢查,有發熱癥狀(37度以上至37度),馬上隔離并通知其家庭成員送醫院就診。
4、員工患水痘、麻疹、風疹、腮腺炎等傳染病必須回家隔離治療,不得帶病上班上崗,直至病情痊愈憑病愈證明后回公司上班。員工患有氣管炎、胃腸炎等常見病、慢性病在發病時期,以員工身體健康為主,應勸其回家休息治療,堅決不帶病上班上崗,以免貽誤病情。
5、晨檢、午檢時應認真、細心,多看、多聽、多問。對沒來公司的員工,各部門部長要打電話了解情況并登記,如有發熱員工要及時和醫務室聯系。
6、每日晨檢、午檢情況要做好記載,公司上班時間要檢查本部門人數及員工身體情況,特別對異常情況更要做好詳細的記錄,內容包括員工姓名、性別、年齡、家庭住址、聯系電話,異常情況紀要等。
7、嚴格執行疫情日報告制度。實行追蹤隨訪制,由各部門部長分別對患病的員工進行每日追蹤電話隨訪,及時了解其診治情況。
8,各部門部長督促各分廠的常規晨檢、午檢及“特殊癥狀、因病缺課員工日統計報表”工作。
9、醫務室每天統計公司患病員工人數及情況,加強疫情報告,建立健全疫情報告程序,確保有疫情立即報告。同時要及時通知總務部做好清潔消毒、切斷傳染途徑,及時對疫源地進行消毒處理。
10、人事行政部與總經理辦公室全面做好員工預防重大疾病教育工作,督促各分廠,各部門做好晨檢、午檢工作。
11、副董事長兼黨委副書記董事會副主席全面做好各部門部長和副部長的預防重大疾病的教育工作及流感易發期的部長與副部長體溫檢查工作,在工作過程中發現情況要及時通知董事長兼黨委書記董事會主席和公司醫務室。
篇4:高中防控甲型H1N1流感晨檢、午檢工作實施方案
山青高中“防控甲型H1N1流感”晨檢、午檢工作實施方案
新學期開學以來,甲型H1N1流感疫情呈現出增長趨勢,尤其是學校聚集性疫情不斷發生,為做好甲流防控工作,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和保障師生的健康,特制定學校晨檢、午檢實施方案,具體如下:
1、體溫計配備
(1)內地班學生要求自備水銀體溫計一支,隨身攜帶并妥善保管。
(2)新疆班學生由學校統一提供水銀體溫計,并由個人保管。
(3)醫務室配備足夠的體溫計和紅外線體溫計,以備體溫復測使用。
(4)體溫計屬易碎品,要求班主任提醒同學們使用時注意安全。
(5)體溫計專人專用,不得混用,并做好清潔消毒。
2、測量方法
(1)測量體溫采用腋測法,測量前將體溫計讀數甩到35度以下,不參加劇烈運動,保持腋窩干燥,將水銀頭放置腋窩頂部,上臂緊貼胸壁夾緊體溫計,5分鐘讀數,正常體溫不超過37度。
(2)體溫必須測量兩次,分別由本人和同桌讀數。
(3)晨檢時間:每天早晨第一節課之前。午檢時間:每天中午12:30。
(4)新疆班學生周六、周日晨檢和午檢以宿舍為單位組織,舍長負責向班主任報告。
3、報告
(1)凡體溫超過37.5度,請班主任安排學生到醫務室就診,并及時向年級組長報告,同時將班內因病缺課的情況也向年級組長報告,年級組長負責登記并網絡硬盤上傳匯總表。一日兩次,上午9:30前上傳晨檢情況,下午13:30前上傳午檢和因病缺課情況。
(2)信息報告分八個組,信息報告負責人:新疆預科班:陳海峰,高一新疆班:楊留貫,高一內地班:馮怡,高二新疆班:黃邵震,高二內地班:金立,高三新疆班:倪露卓,高三內地班:高海紅,教職工:萬軍。
(3)各年級組長可先注冊登錄校園網網絡硬盤,地址:http://192.168.108.200/,在目錄中找到“晨檢數據匯總”,在其子目錄中有“各年級組模版”目錄,進入后下載相應的電子表格,填寫方法可見“填表舉例”。
(4)校醫室負責全校數據的匯總和向校管中心報告,教技室協助做好數據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