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十六)
每一位讀過路遙小說的讀者都不會否認這么一個事實,那就是路遙小說帶給人們的是真實的精神財富。幾乎每位讀者都真誠地認為,《平凡的世界》帶給了他們難以磨滅的記憶,這種記憶是心靈深處的。而作品帶給人們的震撼也同樣是恒久的,而非短暫的。《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為我們描述和解說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本身的意義。從書中描述的時間來說,展現了一個真實的黃土地上的世界,反映了我們國家包產到戶前后發展的社會歷程,反映了當時農村勞動人民真實的歷史寫照。
這本書,使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孫家倆兄弟,特別是孫少平,映射出了當時農民和工人階級艱苦奮斗的歷程。他對苦難有絕對深刻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是一個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書中這樣表達:......是的,他是在社會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是他已經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他現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他自嘲地把自己這種認識叫做“苦難的哲學”。他對于勞動的認識,書中這樣寫到:“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活的有無意義,主要取決于他對勞動的態度”。這絕對是一條精辟的理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的理論。只有勞動才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書中孫少平關于勞動學說給我上了重要的一課,使我對勞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每天提心吊膽的下井,搬著沉重的鉆桿,嚴重的體力透支,渾身的酸痛和疲勞,以致于早晨起床時褲子穿了一半又坐著睡著了,生活的艱苦,給我在勞動方面上了一堂終身受益的一課。回想到這里,就思摸自己,自己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其實和書中的孫少平一樣,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當我今天讀完《平凡的世界》后,從孫少平身上讀懂了“苦難的哲學”,那么就算是以后遭受再多的苦難,也不會怨天尤人。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過著平凡的生活,做著平凡的事情,和書中的孫少平相比差遠了,知足吧,知足者常樂。
篇2:讀后感之《平凡的世界》
讀后感之《平凡的世界》
最近我看了《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覺得真是一本好書,書中人物和情節都刻畫得很真實,讓人仿佛置身于那個時代,體驗著那個時代的風風雨雨。
作者從小處著眼,刻畫出一個個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襯托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反映人們的思想,給人以親近,給人以啟迪。孫少平這個人物是全篇的主線,作者通過他的成長和成熟的經歷,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那個時代整整一代人對生活的憧憬與無奈。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他戰勝困難,擺脫束縛,讓人們充滿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會生活中的親情、友情、愛情,學會生活,懂得珍惜。孫少平認識到了平凡,也選擇了平凡。
孫少安、孫少平、孫蘭香之間的兄妹之情,三兄妹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那種親密,那種無私而偉大的愛,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都不動搖。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體貼,在風雨中,在困境中,在掙扎中走完了坎坷的一生,山水為之而動容!孫玉厚一生有幾個這樣出色的兒女,真是太值得驕傲了。再看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他們的愛沒有地位的隔閡,沒有權力和金錢的支配,那種高尚與純潔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再看,田潤生與郝紅梅的愛,金波與與邊疆姑娘的愛,田潤葉與向前的愛,孫蘭香與吳仲平的愛,友情之愛,親情之愛,鄉情之愛,對生活的愛貫穿著整部作品,讓我感動讓我流淚。
這真是一部很平凡的作品,寫出了平凡世界中各層人物在不同地位上生活的苦苦掙扎。是的,太平凡,太真實了,讓我覺得這些人就生活在我身邊一樣。曉霞死了,我聽到了心碎的聲音。一個多才能干的美麗姑娘,一個有著顯赫地位卻又拋棄一切功名利碌而不顧一切去愛的偉大姑娘,一個處于人生最輝煌時期、最美好時代的年輕姑娘,她在一次采訪中英勇犧牲了。她和少平的那個約定還沒有實現,就走了。我替少平感到痛苦,仿佛感覺到了他的悲傷,仿佛看到了一顆破碎的心。......欣慰的是,少平是那樣的堅強。他從不為自己的地位、自己命運的坎坷而怨天尤人。他那種對生活的態度、對人生的態度不得不令我折服。
《平凡世界》中的王滿銀是這樣一個人:游手好閑,好吃懶做。如果說他是一個本分的人、勤勞的人,那么他應該算是有個比較幸福的家。可他做的生意除了能養活自己之外,再也沒有什么了,有時候甚至連自己的溫飽都解決不了,弄得狼狽不堪。直到最后,他才明白他需要的是一種平靜的生活,一個溫暖的家,而不是做一個到處流浪的孤雁。人到中年,會對自己的前半生做出反思,從而調整心態去對待生活。
作者以樸實的語言與真實的感受來見證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的信仰與人生。平凡的人生,從平凡中來,讓人看到的,卻是苦難中的信心,不能奪走的盼望,永不止息的愛,平凡中的苦澀,以及今生的驕傲。關注《平凡的世界》,關注平凡的生活。
篇3:《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壯麗的青春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壯麗的青春
這段時間在看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我在7年之前已經看過,那時候我剛到部隊當兵,部隊的生活緊張而單調。每天操課結束,一有空閑,我便到營部圖書室看書。《平凡的世界》估計很少有人看,書很新。也就是從《平凡的世界》中,我認識孫少安、孫少平;認識了路遙------這個黃土高原上孤獨的漢子。
我曾經以為自己生活很曲折,幼時家貧,中學期間要打短工為自己賺學費,高中畢業就出來打工,在南京湖南路一家工地上做焊工,那時我是帶著幻想去南京的,以為離開農村,好好在城里干活就可以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
但當我看到一排排低矮的工房、穿著破舊工作服吵鬧叫罵的建筑工人、雜亂無章堆滿各種建筑材料的工地時,我的幻想猶如一個充起的氣球,“砰”的一聲迅速地爆了。我每天和工友一起天不亮就上班,天黑了才下班,眼睛永遠是紅紅的,一副睡眠不足的樣子。每天吃得很不好,除了米飯就是簡單的青菜湯,只能簡單吃飽。我常常還要受工頭的氣,有一次,不知道犯了什么錯,工頭劈頭蓋臉罵了我一頓,讓我滾蛋。我無語,那一刻心情非常灰暗。覺得我頭上的天空陰沉,黑壓壓一片,四周是密不透風的無形的圍墻,讓我看不到半點的希望。
在工地上做了不到一年,我就逃離了那種生活,我報名參軍了,剛入軍營,訓練、生活非常緊張,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樣的,早操、早飯、操課、午飯、午休、操課、看新聞聯播、體能訓練、就寢。天性散漫的我真的很難適應,加上高強度的訓練、無休止的思想灌輸說教--我幾乎就要崩潰了,我的一個安徽的戰友趁著月黑風高跑了,我想我不能做逃兵,那樣會一輩子背上“逃兵”的臭名,但我可以自殘,使身體不適合服役,那樣就可以回家了。
幸虧那個時候我遇到了《平凡的世界》,在《平凡的世界》里,我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曾經的所謂苦難曲折,和書中那些勞動動者創造生活所付出的艱辛相比,不值一提。
我鉆進“平凡的世界”里,我成了書中的孫少安或孫少平,因為我與他們兄弟有著相似的經歷,他們的生活也就變成了“我的生活”,我自然也就成了他們兄弟中的一個。
在《平凡的世界》中,我最喜歡的莫過于孫少安、孫少平這兩兄弟。他們倆極其相似的性格和豐富的人生經歷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至今我仍然認為,這兩兄弟對我的影響,便是路遙對我的影響。因為路遙正是通過《平凡的世界》里的這兩個兄弟來表達著他對人生、對困苦的理解,他們兄弟倆的精神其實就是路遙內心的寫照。孫少平將辛勤勞動、人格尊嚴看得高于一切,無論是當攬工漢還是當煤礦工人,這正是路遙通過孫少平這個人物表達了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他們兄弟中對我影響最深的當然還是孫少平。路遙筆下的少平,從一名高中畢業生成為一名煤礦工人,他無論面對何種挫折,都能平靜接受,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在高中學習期間,他每日吃飯時總是屬于“黑非洲”那幾個人,但他學習刻苦,心懷遠大的理想。在高中畢業時同田曉霞的一次臨別聚會上,他說他絕對不會變成“滿嘴說的都是吃,肩膀上搭幾個褡褳,在石圪節上瞅著買個便宜豬娃;為幾根柴禾或者一顆雞蛋和鄰居打得頭破血流,牙也不刷,書都扯著糊了糧食囤......”,他惟恐他自己會被農村的那種傳統的意識淹沒,而決定離開家鄉到社會上去獨自奮斗.
孫少平坦然地面對人生,無論是當攬工漢還是當煤礦工人,他都是由于踏實勞動、直面困苦而受到尊重,也樹立了他的信心。當他攬工為別人當小工背石頭時,剛剛走出學校的他雖然背上傷痕累累卻沒有叫喊一聲。當那些同他一起下煤礦的礦工去領工資,卻連當月的生活費都不足用時,他真正地體會到了勞動的價值。他在困境和苦難中默默承受獨自奮斗的經歷,閃爍著迷人的魅力他迷人的魅力,影響了我以至于像少平、像我一樣的許許多多的年輕人。
孫少平讓我懂得了人在困境和苦難面前,首先應該戰勝自己,要快樂地生活、工作、拼搏和奮斗,這才是面對困境和苦難最好的方法。
后來在部隊里我認真訓練,踏實工作,后來被調到營部任書記,我戰勝了自己的懦弱,我沒有辜負我自己。
歲月無情,每一個人都會老去,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如何讓自己的青春不留下太多遺憾,如何讓自己的青春之花壯麗凋零?《平凡的世界》給了我們答案,人不是為了吃苦而來到這個世界。但是人生可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磨難,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但是人不能害怕、拒絕苦難,面對苦難,自憐自艾與麻木不仁都不是辦法。要積極面對苦難,把苦難看成是獲得經驗與能力的機會,人不能躺在困苦的境地中不能自拔。也許不是吃過苦受過累就能成就事業,但是如果連苦都吃不了,那人生的路也就越來越狹窄了。只有奮斗的青春才是美麗的,只有奮斗的青春才是無怨無悔的。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曾經給過我精神力量的小說,讓我樹立了正確的苦樂觀,讓我有了直面人生的力量,路遙這個像父親一樣的男人,讓我覺得這一輩子多了個精神的停靠點,讓我覺得生活再苦再難,即使前面橫著的是一座大山,想起路遙也會堅強地向前走,我就會跨過前面的高山,繼續向前,向前......
最后用路遙一篇隨筆中的文字作結:“身處異鄉這孤獨的地方,又見雨雪紛紛,兩眼便忍不住熱辣辣的。無限傷感。歲月流逝,物是人非,無數美好的過去是再也不能喚回了。只有拼命工作,只有永不遏止的奮斗,只有創造新的成果,才能補償人生的無數缺憾,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凋謝也是壯麗的凋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