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服務臺問詢服務禮儀培訓
1.盡量滿足客人需求
由于問詢處在酒店的中心位置及其對客人服務的重要作用,問詢處必須是酒店主要的信息源。問詢處作為客房銷售的主角,還必須為客人提供關于酒店的設施及服務項目的準確信息。有關酒店所在地的各種資料和重要活動,也都是客人詢問的內容。毋庸置疑,問詢處能提供的信息越多,便越能夠滿足客人的需求。
2.注意形象,推銷酒店
問詢處的酒店員工必須對酒店的形象負責,必須努力推銷酒店的設施和服務。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問詢處員工應熟練掌握店內各設施的位置、服務項目和營業時間,對于住店客人的資料,則可以通過住店客人名單和問詢來加以掌握。
3.掌握住客資料
問詢處需要掌握住客的資料,住店客人的名單可以按姓名的字母順序排列。
4.熟練使用先進問詢設備
大酒店通常使用問詢架及電腦,以提高問詢處的工作效率,并隨時準備提供客人的確切情況。
篇2:保安主管《服務禮儀》培訓感想
保安主管《服務禮儀》培訓感想
有幸參加了公司組織的《服務禮儀》培訓,聆聽人民大學金正昆教授的精辟論述,本人可謂惡補了一回禮儀的相關知識,現結合工作實際和本人感益,在此想淺談一下對保安的相關禮儀的認識。
保安工作是物業管理服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個小區內保安跟業主的接觸最多,保安在實際工作中的禮儀就顯得尤為重要。保安禮儀涉及的就是保安形象和規范服務,保安工作可以說30%靠服務,70%靠形象。形象是保安的生命力所系,這里的形象不僅僅意味著坐立行走的規范,更有在服務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個人的心態意識、素質修養、精神面貌和職業素養。而展示個人形象的過程也就是提供服務的過程,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我在培訓隊員的時候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保安就是小區的明星,保安就是小區最靚麗的風景線。
提起明星,大家都知道,明星是萬眾矚目的,所以明星在公眾場所的穿著打扮、舉手投足、一個表情及至一句話,都是特別的講究。說保安是明星,因為在小區,保安就是萬眾矚目的焦點。業主每天起床,推開窗或一出門,看到的就是保安,你挺拔的身姿、矯健的步履、規范的服務、燦爛的笑容和禮貌的問候,剎那間涌上業主心頭的是一天的好心情;業主一天的忙碌之后拖著疲憊的身子下班后,見到你的一剎那間舒展了眉頭,愉悅了身心。更不用說,手提重物時你幫一把手,雨天你為其撐一把傘,車門未鎖你通知一聲,家門未關你幫忙合上等等,帶給業主的會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在小區,“有困難找物業,有困難找保安”,這是一個不爭之實,正是因為你的存在,才有了業主的安樂祥和。
說你是小區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外來人員(無論是訪客公務,還是走親串友)首先接觸到的人就是保安。規范的服務中展示的良好的保安形象,不僅凸顯了保安個人的素質修養,也展示了小區的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形象和對外的交流的平臺作用,這對于提高小區的美譽度和物業的價值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同時也展示了物業公司的風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z物業已經成為國家一級資質的企業,成為蘇州物業行業的排頭兵。因此良好的形象,規范的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這要求我們全體員工,更包括我們的保安隊員,每一個人都要自覺提高個人的素質修養,強化職業道德意識,強化服務意識,時時刻刻注重自身形象,為業主提供規范的服務,贏得業主的口碑,以此打造z物業的品牌,把z物業建成“百年老店”。
篇3:《服務禮儀》培訓感想:做快樂可愛的人
《服務禮儀》培訓感想:做快樂可愛的人
為了提高公司員工對“服務禮儀”的認識,營造講學習、愛學習的企業文化氣氛,本月公司分兩批組織72名管理員工觀看了人民大學教授金正昆的培訓光盤《服務禮儀》。
雖然一個下午的時間有限,學習的內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伴隨著陣陣會心的笑聲,大家對“服務禮儀”的知識或多或少都有所領會。在與大家共同學習的過程中, “調整心態”一課的內容對我的觸動很大,因此,有一種急于抒發感慨的沖動,期望與大家一同交流共勉。
我記得大概在十年前,我還是個初入社會的青年時,媽媽無意中與我聊到她的車間里有一位很有意思的女同事,其人性格十分開朗,而且十分知足,每天總是快快樂樂的,認為自己的工作很好,自己的先生很好,自己的女兒很好,總之自我感覺十分好。
后來有機會我認識了這位女同志,的確如媽媽所說,她總是給人一種快樂的感覺,其實作為旁觀者,我覺得她長得不好看,她的工作就是一個普通倉庫管理員的工作,她的先生是另一個車間的車工,她的女兒是小學生,學習成績還可以,但也并不在班上前茅。當時,我不太了解她的快樂從何而來,只是覺得與她相處很愉快,就算是心情郁悶時,只要與她聊聊,就能轉為開心,因此,她有很多不同年齡層次的朋友,大家都喜歡與她交往,大家都認為她是一個可愛的人?,F在回想起來,終于了解到,其實她的快樂取決于她的心態,她的健康的心態。
有鑒于此,我認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這一點決定了無論你愿意不愿意、喜歡不喜歡,事實上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著人際交往活動。如果絕對地不與人交往,可以說人就無法生存。無論是必須交往的場合--如參加什么公事談判、求人辦什么事、接待來訪業主和客戶,或是不得不應酬的場合--比如開會、出于禮儀拜訪他人,還是自愿參加的場合--比如與幾位朋友聚會、參加朋友的生日宴會等等。我們應該抱著怎樣的心態與人交往呢?我認為應該抱著快樂的心情,愉快地參加。無論對自己還是對他人,這都有許多好處。對他人就無須多講了,誰都希望與自己交往的是一個快樂的人;自己快樂,常常會感染對方,從而使交往具有好氣氛。誰都知道,氣氛好是交往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自己快樂,哪怕交往不順利,也不會給自己造成太多的不悅。求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成,心情好的人不會灰心,這里辦不成可以到那里辦,今天辦不成可以明天辦;如果心情不好就會喪失信心,怨天尤人。
自己快樂,常常會諒解和寬容他人,這樣哪怕在交往中遇到一些無禮的言行,也不會想不開,而是多為對方著想,予以化解,或是一笑了之,不予理會。
自己快樂,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以免自己別扭。交往的具體情況是多種多樣的,往往對方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都會使自己多想。倘若心情不好,常常朝壞的方面想;反之,要么根本不在意,要么朝好的方面想,這就不會產生誤會了。
我們公司的企業精神是--快樂服務、創造價值。如何讓自己快樂,讓同事快樂,讓業主快樂,從而創造自我實現的價值,創造企業發展的美好愿景,是我們物業服務人時時刻刻該想該做的事。金教授告訴我們服務禮儀的五個關鍵詞:尊重,溝通,規范,互動,心態。服務禮儀的基礎就是尊重,尊重別人,同時尊重自己,這是與人交往的起碼要求。
你去接觸一個人,連尊重都做不到,就不會有真誠、熱情、厚道、隨和的表現;如果缺乏自尊,自己都不看重自己,怎么會讓對方尊重自己呢?我們雖然從事的是服務工作,但這個工作讓我們得以養家糊口,得以服務于他人,服務于社會,我們是平凡中偉大的人,對于其他行業的其他人來說,我們是平等的,是誰也離不開誰的關系。要求平等待人,也要求別人平等待我。明白并掌握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有了尊重的基礎,良好的溝通,規范的言行,產生了互動和健康的心態,可以說就是一個成功的人。
莎士比亞是一位眾所周知的英國戲劇大師,他有一句名言--沒有什么事是好的或壞的,但思想卻使其中有所不同。這句話本人認為含有十分豐富的哲理意義。按說好事或壞事是涇渭分明的,生活在同一社會環境中的人,對事物總有個大體一致的評判標準,然而事實上并非如此。媽媽的那位女同事與丈夫、女兒一起揮汗如雨地拖著一輛載滿水泥、沙石的平板車,為建筑不大的家而努力著,他們快樂無比,心想只要再拖十車,再過十天就能搭建出一間新的房間來改善擁擠的現狀了。
而另一個畫面,在一幢公寓的窗口,有一位女士正朝著窗子發呆。她是富有的,過著標準的“大款”生活,可是面對自己幾百平方米的豪華住宅,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她不知自己如何打發這整個晚上的孤寂時光,特別是當面對窗外一片陰暗天空的時候。
前者感到的是幸福;后者則無比哀愁。盡管后者比前者的境遇不知要好多少倍。金教授告訴我們,要想成功,你必須是一個快樂的人。我在這里要與大家交流的是:快樂不快樂,或者說幸福不幸福,不在于你有什么樣的處境,而只在于你有什么樣的思想、感受和心態。
做一個快樂可愛的人吧,讓我們的生活美麗而充實,我們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