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學科教師根據教材要求結合學生實際,規定每天的作業量。
二、作業批改及時、認真,講評要準確。
三、批改作業一律用紅墨水或紅色圓珠筆,批改符號要鮮明,批語字跡要工整,具有啟發性,并標明批改日期,評分采用等級加評語制。
四、批改作業后要有情況記錄和原因分析,及時總結。
五、任何學科的教師不得讓學生或家長代替教師批改作業。
篇2:教師批改作業的制度
批改作業的制度
一、教師布置的書面作業應認真批改,不能由學生、家長代改、學生互改。
二、批改作業可采用重點改和一般改相結合。抄寫性的作業可以略改。
三、語文、英語、數學的重要作業應全改并記等級,語文每單元的作文應認真批改。
四、學生做錯的作業,教師可先批改、訂正或集體訂正,然后再要求學生重做一次,教師再批改,不能因做錯而罰做作業。
五、作業批改的評價全部采用等級制,按優、良、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進行評價。
六、教導處定期對學生作業進行抽查,并做好記錄。
篇3:七中作業布置及批改制度
> 贛州七中作業布置及批改制度1、作業的布置要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認真精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習題,以利于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并培養其熟練的技能技巧。要有一定量的實踐性、活動性的作業。同備課組作業量及內容應基本一致,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學生睡眠時間,作業布置科學定量。
2、課堂作業原則上史、地、政、生、音、美、學法、健康指導、口語、心理指導等當堂完成作業,其它學科課堂作業要求在課堂內完成。
3、家庭書面作業總量控制在1.5小時以內。各年級備課組教師不得布置機械重復和大量抄寫作業,不允許出現讓家長代改作業現象。
4、凡布置給學生的作業,教師都必須會做,新教師還應先做一遍,了解作業的難易程度和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利于對學生作業進行指導。還要注意不整齊劃一要求,要分類要求。
5、文化課作業份量應適當,難易應適度。作業次數基本與周備課節數相同,力求全批全改,次數不少于80%,以查作業本或輔導讀物為準。應依據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不同對象布置不同程度不同數量的作業。
6、指導做作業的方法,嚴格要求學生按各學科所定要求獨立完成作業。并提倡學生在每次作業后寫出學后記,以便教師更進一步了解學生對每節課的學習情況。
7、教師要采取多種形式,及時認真處理作業,指明作業的正誤,并做好作業講評,對個性問題要努力做到面批面改。作業本(含作文)應以下次作業前處理好發給學生,不得拖拉,批改要規范、認真。
8、作業完成情況要正確及時反饋,記錄和評分,記分要客觀公正,評語要實事求是,既要指出缺點和不足之處,又要肯定優點,鼓勵前進。要求學生及時更正作業中的錯誤,并進行檢查。每個學生要建立糾錯本,以便以后的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