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小學教研組活動制度(三)
教研組是教導處下屬的教育教學研究機構,先設文、理、體藝教研組,發(fā)展趨勢,每個學科為一組,成熟學科逐步增設學科教研組,由同學科的教師組成。
1.學期初教研組根據(jù)學校工作意見、教導處工作計劃制訂教研組的教研計劃和活動安排,制定學期教研活動計劃,確定教改實驗項目和研究課題,每學期或每學年確定一項研究主題,選好教研內容。
2.做好教研記錄,積累有關資料、數(shù)據(jù)、建立教研檔案。
3.每兩周至少集中活動一次,堅持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出席人,定主題。嚴格考勤,每位教師都要積極參與,并做好發(fā)言準備,講究發(fā)言質量。
4.講究活動形式,積極組織網(wǎng)上教研、個案研究、公開課研討、好課評析、視頻案例研究等多樣化的活動,活躍教研氛圍。
5.定期檢查、分析和研究教學情況,組織對教師的教學檢查評估,每學期至少一次;協(xié)同教導處,通過多種形式檢查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質量進行分析研究,期中、期未考都要提交分析報告。
6.鼓勵老師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大膽發(fā)表不同的意見看法,形成爭鳴的學術研究氛圍。
7.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提交一篇結合教學實際,有一定價值的教學論文、專題總結;每學年展示一節(jié)有較高水準的課例或說課。
篇2:初中教研組活動的有關要求
初級中學關于教研組活動的有關要求
一、教研組要圍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一主題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二、教研組活動每周進行一次,教研組長為召集人,事先確定一名主講人。每次活動時間不少于50分鐘。
三、教研組長于開學第一周內要制定教研組活動計劃,一試兩份,一份交教導處存檔備查。
四、教研組活動的內容要包括以下方面:
1、理論學習: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報刊雜志登的有關本學科的教改經(jīng)驗、業(yè)務研討等。
2、教材教法分析:可以有計劃地選出有代表性的章節(jié),進行集體研討,尤其在教法改革方面下功夫。
3、研究組建各種興趣小組,特長生輔導、學科競賽、觀摩課及考試檢測等有關事宜。
4、各類考試、檢測后的質量分析;總結;研究對策。
5、檢查交流組內教師的備課筆記。
6、公開課的評課活動。
五、教研活動要強調針對性、實效性,不走過場,不走形式,通過教研活動促進教師業(yè)務水平的提高,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六、教研活動的情況要有詳細地記錄,教研活動記錄要定期交教導主任和分管校長審閱簽字。
篇3:實小教研組活動制度(3)
實驗小學教研組活動制度(三)
教研組是教導處下屬的教育教學研究機構,先設文、理、體藝教研組,發(fā)展趨勢,每個學科為一組,成熟學科逐步增設學科教研組,由同學科的教師組成。
1.學期初教研組根據(jù)學校工作意見、教導處工作計劃制訂教研組的教研計劃和活動安排,制定學期教研活動計劃,確定教改實驗項目和研究課題,每學期或每學年確定一項研究主題,選好教研內容。
2.做好教研記錄,積累有關資料、數(shù)據(jù)、建立教研檔案。
3.每兩周至少集中活動一次,堅持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出席人,定主題。嚴格考勤,每位教師都要積極參與,并做好發(fā)言準備,講究發(fā)言質量。
4.講究活動形式,積極組織網(wǎng)上教研、個案研究、公開課研討、好課評析、視頻案例研究等多樣化的活動,活躍教研氛圍。
5.定期檢查、分析和研究教學情況,組織對教師的教學檢查評估,每學期至少一次;協(xié)同教導處,通過多種形式檢查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質量進行分析研究,期中、期未考都要提交分析報告。
6.鼓勵老師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大膽發(fā)表不同的意見看法,形成爭鳴的學術研究氛圍。
7.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提交一篇結合教學實際,有一定價值的教學論文、專題總結;每學年展示一節(jié)有較高水準的課例或說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