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幼兒園家長在園行為規范
1、家長出入幼兒園要儀表整潔,談吐舉止文明禮貌,堪為幼兒表率。
2、遵守園內各項制度,按時交費,按時接送兒童,幼兒有事或因病缺勤要及時請假,家長及幼兒患傳染病時,必須及時通報幼兒園。
3、尊重幼兒,尊重教師、積極與幼兒園配合,主動與幼兒所在班級取得聯系,及時反映,了解兒童情況,提供建議,共同教育好幼兒。
4、遇到兒童之間發生矛盾,糾紛,采用正確方法給予引導,教育或向本班教師反映,恰當解決,不訓斥,恫嚇任何一方兒童,以確保幼兒身心健康。
5、家長與幼兒園各工作人員保持正常關系,不請客送禮,協助幼兒園樹立良好園風。
6、愛護公物,不隨意采摘花果,并教育兒童,協助保護幼兒園設施和各種玩具器械等。
7、講究衛生,不在園內吸煙,不隨地吐痰,不騎自行車入園,不亂扔雜物。
篇2:某中學家長教育行為規范
中學家長教育行為規范
國家教育部、全國婦聯聯合頒發的《家長教育行為規范》是針對新時期家庭教育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21世紀對國民素質的總體要求制定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婦聯要主動爭取當地黨委政府領導的支持,把倡導廣大家長遵守《家長教育行為規范》納入當地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引導廣大家長樹立正確的教子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規范》具體內容是:
一.樹立為國教子思想,自覺履行教育子女的職責。
二.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養子女遵守社會公德習慣、增強子女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三.關心子女的智力開發和科學文化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求要適當,方法要正確。
四.培養和訓練子女的良好生活習慣,鼓勵子女參加文娛體育和社會交往活動,促進子女身心的健康發展。
五.引導子女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支持子女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培養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勞動習慣。
六.愛護、關心、嚴格要求子女。不溺愛、不打罵、不歧視,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
七.要舉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業進取,各方面為子女做榜樣。
八.保持家庭和睦,創建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九.學習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及方法,針對子女的年齡特征、個性特點實施教育。
十.要和學校、社會密切聯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