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火災事故處理應急預案
學校防火工作是直接關系到廣大師生生命財產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為了把火災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提升學校的處置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的有關精神,特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機構
在應急小組外新增滅火組,安全保衛組承擔引導疏散任務。
二、可能引起學校火災事故的原因
電線老化、亂拉亂接臨時線,違章使用電爐和其它電器設備,液化煤氣及其儲藏室過于密封、食堂油鍋過熱、實驗操作不當、易燃易燥物品使用、保管不當,違章動用明火、亂扔煙蒂等誘發原因。
三、預防措施
1、校長是學校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本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根據消防法律、法規,制定學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學校消防安全責任制。
2、對師生員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基本消防知識,學會正確使用滅火器材,掌握逃生方法。
3、加強檢查,發現火災隱患要及時整改。
4、保持通道暢通,不堆物。
四、處理程序
一旦發生火災,一般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1、打"119"電話報警,同時上報鎮教育指導中心。
2、按照平時消防演練逃生的線路迅速疏散。
(1)人員疏散:救人是第一原則,學校消防責任人和舍務教師應在第一時間,有序地組織學生疏散轉移。
①火災時,由于有煙氣,能見度差,現場指揮人員應保持鎮靜,穩定好人員情緒,維護好現場秩序,組織有序疏散,防止驚慌造成擠傷、踩傷等事故。
②利用現場有利條件,快速疏散。下層著火時,樓梯未坍塌的采用低姿勢迅速而下,有條件的可用濕毛巾,堵住嘴、鼻,用濕毯子披圍在身上從煙火中沖過去。
③高層著火時,疏散時較為困難,因此更應沉著冷靜,不可采取莽撞措施,應按照安全出口的指示標志,盡快從安全通道和室外消防樓梯安全撤出,切忌用電梯或跳樓。火勢確實較大無法逃生,可躲避到陽臺、平臺或關閉房門用濕毛巾堵塞門縫防止煙火進入,并用水澆濕房門,等待救護人員到來。
④火災時,一旦人體身上著火,應盡快地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記不能奔跑,那樣會使火越燒越旺,還會把火種帶到其他場所。如旁邊有水,立即用水澆灑全身,或用濕毯子等壓滅火焰,著火人也可就地倒下打滾,把身上的火焰壓滅。
(2)物資疏散:火場上的物資疏散,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防止火勢蔓延和擴大。
①首先疏散的物資是那些可能擴大火災和有爆炸危險的物資。例如起火點附近的油桶、液化氣罐、化學實驗室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堵塞通道使滅火行動受阻的物資。
②疏散性質重要、價值昂貴的物資。例如機密文件、檔案資料、高級儀器、珍貴文物以及價值貴重的物資。
3、如有傷者要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如學生受傷,要及時通知家長。
4、滅火撲救:初起火最易撲滅,在消防人員未到前,根據不同的火原因,可采取隔離法、冷卻法、窒息法、抑制法,火災現場指揮人員要在第一時間迅速調集單位治安人員、義務消防人員等,集中單位內和臨近所有滅火器,不要零打碎敲,集中使用對準火點,盡量抓住戰機把火消滅,或控制住火勢的發展,最后由消防人員徹底撲滅火焰。
5、配合消防部門調查事故原因,維持秩序。
劃出警戒范圍,嚴禁其他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著火現場,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同時也為火災消滅后的調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證據。如果在火災調查人員未到之前火災已經撲滅,失火單位應當把了解的情況向他們介紹,并將火災現場保護工作移交給火災調查組,并配合調查組提供當事人或見證人。當火災發生時要充分發揮共青團、治保會、義務消防隊的作用,做好受傷人員的護理工作,醫務室應備好止血藥、繃帶等必備藥品,同時組織人員和車輛急送醫院或聯系醫院對受傷人員的搶救。
篇2:學校火災事故應急處理預案(3)
學校火災事故應急處理預案(三)
為了預防和減少學校火災事故的發生,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上海市消防條例》的有關精神,特制定學校火災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一、可能引起學校火災事故的原因
電線老化、亂拉亂接臨時線、違章使用電爐和其他電器設備、液化煤氣和煤爐共用、食堂油鍋過熱、實驗操作不當、易燃易爆物品使用保管不當、違章動用明火、亂扔煙蒂、小孩玩火等是可能引起學校火災的主要原因。
二、預防措施
1、校長是學校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本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根據消防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學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學校消防安全責任制。
2、對師生員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基本消防知識,學會正確使用滅火器材,掌握逃生方法。
3、加強檢查,發觀火災隱患要及時整改。
4、保持通道暢通,不堆物。
三、處理程序
-旦發生火災,一般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1、打“119”電話報警,同時報局辦公室和業務科室。
2、按照平時消防演練逃生的線路迅速疏散學生。
3、如有傷者要及時送往區級以上醫院救治;如有打學生受傷,要及時通知家長。
4、等待消防車到來期間,可組織學校教工義務消防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撲救。
5、配合消防部門調查事故,維持秩序。
篇3:初中校園火災事故防范及應急處理預案
初級中學校園火災事故防范及應急處理預案
為貫徹落實深圳市、區教育局以及有關應急管理部門關于加強學校應急安全工作的精神,維護校園消防安全,預防校園火災事故的發生,切實保障廣大在校師生有安全、和諧、穩定的學習、生活環境,特制定學校防范火災事故制度及應急預案。
1、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學校校園內以及學校組織的相關活動中,發生或可能發生的校園火災事故。
2、組織機構
2.1成立學校校園火災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工作小組。
組 長:z(校長)
常務副組長:z
成 員:z(消防負責人)
2.2根據校園火災事故處置環節要求成立4個基本應急小組。
安全保衛小組
負責人:z
職責:組織對突發事件的前期處置現場警戒、秩序維護、人員疏散等。
醫療救護小組
負責人:z
職責:組織對受傷人員院前緊急救護,配合專業救護人員救護工作。
綜合信息小組
負責人:z
職責:實時記錄突發事件的發展過程,按規定擬稿向上報告并對新聞報送提供真實材料。
后勤保障小組
負責人:z
職責:現場救援物資的配送、供給,日常應急物資儲備。
2.3現場根據實際需要,啟動相關應急小組。
3、預測預警與事故防范制度
3.1校園火災防范及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置,實行常務副組長負責制,常務副組長每學期應至少召開一次組員會議,安排落實各項工作。在學期中要定期檢查監督各部門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2學校保衛干部(陳了)為消防工作負責人,每個組室都設有一名安全員,負責本組室消防安全宣傳與監督。各實驗室實驗員和專用室保管員依據崗位職責,負責本室的消防工作。
3.3學校消防負責人定期檢查消防通道,保持通道暢通和應急照明、疏散指示的正常完好,平時維護好消防設備。“十·一”“五·一”等重大節日,重點檢查消防設備,在消防設備使用期限到臨之前,及時更換消防器械。
3.4由學校消防負責人負責,德育處協助,定期在師生中開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動,每年舉行一次消防疏散演習。
3.5學校應做好日常預警預防工作,與街道應急指揮中心、街道教育辦公室、派出所、交警、消防、醫院等基層應急單位建立聯動機制,保持聯系渠道的全天候暢通。
4、火災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4.1出現或接報火警(含火災苗子),決定是否撥打119、上報教育局及疏散學生,權限依次屬于組長、常務副組長及校方負責人。
4.2對于初起火災,由各組室消防安全員和實驗室、專用室保管員用學校消防設施進行滅火。如果不行,則設法隔離火源,防止火勢蔓延,并通知電工切斷電源,拔打119,緊急脫身避險,等待專業消防人員來滅火。
4.3消防車到來后,由消防負責人(陳了)負責引導消防人員到起火點,并積極協助。
4.4若需要疏散師生,則由常務副組長(廖波)、安保小組等德育處成員引導師生離開室內,年級組長、班主任等協助做好疏散工作,并把住各進出口,不讓任何人進入。疏散點為操場和校外。班主任要盡力做好學生人數統計工作,各組室負責人要做好教職工人數統計工作。
4.5出現傷員后,醫療救護組(衛生老師)進行急救或聯系120并護送傷員去醫院。
4.6常務副組長負責與家長或家屬的聯系及各方面的善后工作處理事宜,如果為群體事故,校務辦公室等協助善后處理工作。
5、信息報告
5.1學校建立完善的值班制度,配備專兼職信息監測員(應急專干),綜合信息組(應急辦)及時接收報送學校有關警務信息。
5.2發生事故后,常務副組長應及時向組長(法人)匯報,不遲報瞞報。
5.3對構成突發事件的,應按《學校校園突發事件綜合預案》,向區、街道教育辦公室、應急指揮中心報告。
5.4信息報送要求屬一般事件,學校應在事件發生后2小時內將基本情況向街道應急指揮中心(總值班室)報告;屬于較大突發事件必須在事發30分鐘內報告;重大、特別重大事件應立即報告。
6、附件
6.1《有關應急單位聯系表》
主要單位、街道應急指揮中心、街道教育辦公室、派出所、交警、消防、醫院等。
6.2《本學校應急機構職責分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