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留守兒童之家安全責任制度
1、全體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加強安全教育,安全工作要齊抓共管,天天講、經常查、防止和杜絕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2、嚴禁留守兒童攜帶易燃、易爆,易傷害等能造成事故的器械和玩具。班主任、科任教師要經常檢查,學生之間要互相監督,發現后要及時查收,嚴防事故發生。
3、安全工作要做到“八防”;防火、防水、防電、防中毒、防倒塌、防跌傷、防車撞、防意外事故。
4、教育留守兒童放學回家路途要站好隊、走路靠右行,不玩耍,過十字路口時要注意來往車輛,路隊包干教師要負責留守兒童回家的安全。
5、體育課、課外活動教師緊跟學生、嚴格管理、若發生不安全事故。體育課教師,各興趣小組輔導教師要負全部責任。學校安排的各項勞動,班主任必須跟班指導、科任教師協同參加,精心組織,一同勞動,嚴防事故發生。若出了事故由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共同負責。
6、課間活動由科任教師組織管理,不準學生隨意走出校門,若發生不安全事故,嚴肅處理。
7、上下樓梯分別靠右邊走,不擁擠,不打鬧,不設置障礙,不準從扶手上滑下,不得隨意開樓上后窗。
8、對于違犯上述規定,釀成事故者,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視其情節,給予行政和經濟處罰。
篇2:學校功能教室安全責任制度
各功能教室安全責任制度
1、認真貫徹消防有關法律法規,切實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2、外來人員未經過主管領導同意,不得允許入內。
3、保持各功能的清潔衛生,不準在室內吸煙,吐痰。
4、管理員對室內的設備進行常規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離開時,管理員要仔細檢查室內設備是否已按程序正常關閉電源,關好門窗,做好防火、防盜工作。
7、 嚴格按照正常程序使用儀器、設備,規范操作,防止發生以外事故。
篇3:學校教室安全責任制度
教室安全責任制度
1、教室是青少年的主要學習場所,在校學生的大部份時間是在教室中度過的,因此,教室的衛生條件與學生的學習、身體健康有著密切的聯系,必須使教室有充足的光線和適應的微小氣候,避免過度的擁擠。要保證課桌椅能合理的排列,有充足的容積與合理的采光,照明以滿足教學的需要。
2、按規定保證學生使用課桌椅配套,教室要有足夠的采光和照明,防止噪聲,保證有良好的空氣條件等。搞好責任區域內的清潔衛生,做到無“三印”(手印、鞋印、球印)、無紙屑果皮、無亂涂亂劃、無亂堆放等,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教室用的黑板無裂縫,無反光,課桌面和黑板上能得到良好的照明度,光線分布均勻,避免產生強烈的眩光現象。
4、教室責任區域空間內所有設施設備應規范使用,保證學生活動中無安全事故。
5、班主任對教室內設施設備進行經常性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通報有關部門進行整改。
6、最后離開教室的人員應關閉電源、關好門窗,防止發生火災、盜竊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