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況
礦內新村改建工程,建筑面積18011.6㎡,共分為1#—4#、外加配套幼兒園,共五幢建筑樓。地上六層加躍層,層高為2.8米,躍層層高2.4米,建筑物最高點20.6米。整個建筑外墻以白色和淺灰色外墻涂料進行裝飾,格調高雅,層次分明,整個建筑表現出時代氣息,結合周圍環境、風格相輝成映。各幢建筑物其它建筑概況如下:
1#樓,建筑面積20**.6㎡,建筑物長27.84米,寬13.32米。共分兩個單元,建筑物呈矩形,底層為商店,其上為20套住房,設計室內地坪±0.00,相當于黃海高程14.95米,室內外高差0.15米。
2#樓,建筑面積6699㎡,建筑物長72.36米,寬11.64米,共分四個單元,其中西部兩個單元往南3米。40套住房,設計室內地坪±0.00,相當于黃海高程18.5米,室內外高差0.15米。
3#樓,建筑面積5525.7㎡,建筑物長72米,寬11.64米,共分五個單元,底層為車庫層,以上為50套住房。設計室內地坪±0.00,相當于黃海高程18.5米,室內外高差0.4米。
4#樓,建筑面積1940.3㎡,建筑物長26.64米,寬11.64米,共分二個單元,20套住房,局部半地下室。設計室內地坪±0.00,相當于黃海高程22.0米,室內外高差0.3米。
幼兒園,建筑面積1840㎡,建筑物長53.64米,寬29.04米,高12米,共二層,層高3.6米。設計室內地坪±0.00,相當于黃海高程12.95米,室內外高差0.45米。
二、簽訂現場運輸機械崗位責任制
為保證做到現場運輸機械的合理使用以及安全生產,做到責任到人,特制定崗位責任制,責任制內容如下:
1、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做到定機定人。嚴禁非專業操作人員使用機械。
2、嚴格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及《十項安全技術措施》。
3、嚴格遵守《塔吊、卷揚機操作規程》和塔吊“十不吊”及井架超載或載人。
4、機械應由操作人員定期檢查,定期維修須由專業人員負責。井架操作人員負責日常吊籃及吊籃底的清理工作。
5、各操作人員不得擅自脫離崗位,嚴禁酒后上班。
6、各操作人員在上班前必須檢查機械、控制開關、工具等,確認完好后方準使用;下班后,遇臨時停電、停工休息時,必須拉閘加鎖。
7、對使用機械和電氣設備不得帶病運行和超負荷作業,發現不正常情況應停機檢查,及時向上級匯報。
8、凡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操作人員工作不認真、思想麻痹大意、違章操作等原因所導致的一切事故,其均應承擔經濟責任以及紀律處罰,嚴重者,直致承擔其刑事責任。
三、機械油污染控制措施
1、項目部指定各專業負責人負責各專業設備的正常運行、維修和管理,發現有跑冒、滴、漏現象要及時通知機修班進行維修,如項目部無法維修,應通知該設備的供應商進行維修,以保證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
2、油類必須儲藏在封閉的房間內,要有防雨、防潮措施,設置地點要配備滅火器材。
3、油類庫內的地面要有防滲漏措施,應在地面上鋪一層砂子,以防滲漏。
4、項目部成立清掃隊,由滕惠蘭負責,將現場使用的剩余廢機油進行收集、整理,放入專用儲油罐內。對還能繼續使用的,分類碼放,有倉庫保管員統一管理;不能繼續使用的,經項目經理批準后,由材料員負責處理,執行廢料管理方法。
5、好的廢油可用來刷扣件等,本項目部嚴禁將廢油用于刷模板,作為脫模劑使用。
6、沾染油污的棉紗等廢物不得隨便放置,應集中堆放到材料員處,統一進行處理。
四、機械設備使用控制措施
1、各機械使用單位應加強操作工的培訓考核,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2、各機械使用單位應加強機械的技術狀態檢查及維護保養,消除火災、爆炸隱患于萌芽狀態。
3、易引起著火事件的場所,嚴禁吸煙或動用明火。
4、機械上嚴禁用明火取暖或加熱,廢油及其它易燃材料不得亂潑、亂扔。
5、大型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必須配置足夠且有效的消防器材,操作人員應掌握其使用方法。
6、空壓機的氣壓表、安全閥等應半年作一次檢驗。
7、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進行焊接或熱加工等作業。
8、每天專人做好機械設備臺帳,記錄機械設備的運行情況。
9、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保養、維修,以確保正常運轉。
10、在機械設備施工場所要清理干凈,特別是木工加工棚、鋼筋加工棚。
五、加強安全教育
1、對現場的新工人必須進行公司、項目部、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分發《新工人安全須知》,做到人手一冊,未經三級安全教育人員,項目部不得分配工作。
2、安全教育內容宣傳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法規、法制觀念;宣傳學習有關安全規章制度。
3、班組在上崗前,根據當日生產任務必須進行上崗前安全交底,并有紀錄。
4、應工作需要,工人在變換工種時,須經進行新工種的安全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
5、特種作業人員,包括電工、電焊工、架子工、機操工等必須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書,方可上崗作業,無證人員嚴禁上崗作業。
6、形式多樣,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職工進行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
7、加強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教育,使每個人明確各自的安全職責。
六、制訂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為切實貫穿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加強安全生產的管理,做好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特制定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1、定期檢查:由項目經理每周組織一次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檢查。其內容按照安全檢查評分標準,對安全管理、施工用電、井字架、塔吊、施工機械、文明施工等進行全面檢查,通過檢查經發現的事故隱患,立即定人、定時、定措施整改,并建立安全臺帳。項目部除定期檢查外,還必須加強日常工作中的安全檢查,防患于未然。
2、驗收安全檢查:塔吊、井字架由項目施工員組織,操作工人參加,按安全規范的檢查內容,通過自檢確實達到規范要求后施工員和操作工人簽名,報分公司質安科,經公司質安處檢查驗收并簽名掛牌后,才能正式使用。
3、整改與復查:對施工生產中危害職工生產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各種危險因素,一旦發現要認真研究對策,及時實施改進措施,清除危險因素,保證的生產安全和職工的身體健康,促使施工生產順利進行。對查出的事故隱患,必須做到“三定”(定人、定時、定措施)加以整改,必須條條有落實,件件有交待,整改完畢項目施工員、安全員逐項復查銷案。
篇2:施工機具管理專項方案_
一、工程概況
礦內新村改建工程,建筑面積18011.6㎡,共分為1#—4#、外加配套幼兒園,共五幢建筑樓。地上六層加躍層,層高為2.8米,躍層層高2.4米,建筑物最高點20.6米。整個建筑外墻以白色和淺灰色外墻涂料進行裝飾,格調高雅,層次分明,整個建筑表現出時代氣息,結合周圍環境、風格相輝成映。各幢建筑物其它建筑概況如下:
1#樓,建筑面積20**.6㎡,建筑物長27.84米,寬13.32米。共分兩個單元,建筑物呈矩形,底層為商店,其上為20套住房,設計室內地坪±0.00,相當于黃海高程14.95米,室內外高差0.15米。
2#樓,建筑面積6699㎡,建筑物長72.36米,寬11.64米,共分四個單元,其中西部兩個單元往南3米。40套住房,設計室內地坪±0.00,相當于黃海高程18.5米,室內外高差0.15米。
3#樓,建筑面積5525.7㎡,建筑物長72米,寬11.64米,共分五個單元,底層為車庫層,以上為50套住房。設計室內地坪±0.00,相當于黃海高程18.5米,室內外高差0.4米。
4#樓,建筑面積1940.3㎡,建筑物長26.64米,寬11.64米,共分二個單元,20套住房,局部半地下室。設計室內地坪±0.00,相當于黃海高程22.0米,室內外高差0.3米。
幼兒園,建筑面積1840㎡,建筑物長53.64米,寬29.04米,高12米,共二層,層高3.6米。設計室內地坪±0.00,相當于黃海高程12.95米,室內外高差0.45米。
二、簽訂現場運輸機械崗位責任制
為保證做到現場運輸機械的合理使用以及安全生產,做到責任到人,特制定崗位責任制,責任制內容如下:
1、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做到定機定人。嚴禁非專業操作人員使用機械。
2、嚴格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及《十項安全技術措施》。
3、嚴格遵守《塔吊、卷揚機操作規程》和塔吊“十不吊”及井架超載或載人。
4、機械應由操作人員定期檢查,定期維修須由專業人員負責。井架操作人員負責日常吊籃及吊籃底的清理工作。
5、各操作人員不得擅自脫離崗位,嚴禁酒后上班。
6、各操作人員在上班前必須檢查機械、控制開關、工具等,確認完好后方準使用;下班后,遇臨時停電、停工休息時,必須拉閘加鎖。
7、對使用機械和電氣設備不得帶病運行和超負荷作業,發現不正常情況應停機檢查,及時向上級匯報。
8、凡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操作人員工作不認真、思想麻痹大意、違章操作等原因所導致的一切事故,其均應承擔經濟責任以及紀律處罰,嚴重者,直致承擔其刑事責任。
三、機械油污染控制措施
1、項目部指定各專業負責人負責各專業設備的正常運行、維修和管理,發現有跑冒、滴、漏現象要及時通知機修班進行維修,如項目部無法維修,應通知該設備的供應商進行維修,以保證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
2、油類必須儲藏在封閉的房間內,要有防雨、防潮措施,設置地點要配備滅火器材。
3、油類庫內的地面要有防滲漏措施,應在地面上鋪一層砂子,以防滲漏。
4、項目部成立清掃隊,由滕惠蘭負責,將現場使用的剩余廢機油進行收集、整理,放入專用儲油罐內。對還能繼續使用的,分類碼放,有倉庫保管員統一管理;不能繼續使用的,經項目經理批準后,由材料員負責處理,執行廢料管理方法。
5、好的廢油可用來刷扣件等,本項目部嚴禁將廢油用于刷模板,作為脫模劑使用。
6、沾染油污的棉紗等廢物不得隨便放置,應集中堆放到材料員處,統一進行處理。
四、機械設備使用控制措施
1、各機械使用單位應加強操作工的培訓考核,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2、各機械使用單位應加強機械的技術狀態檢查及維護保養,消除火災、爆炸隱患于萌芽狀態。
3、易引起著火事件的場所,嚴禁吸煙或動用明火。
4、機械上嚴禁用明火取暖或加熱,廢油及其它易燃材料不得亂潑、亂扔。
5、大型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必須配置足夠且有效的消防器材,操作人員應掌握其使用方法。
6、空壓機的氣壓表、安全閥等應半年作一次檢驗。
7、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進行焊接或熱加工等作業。
8、每天專人做好機械設備臺帳,記錄機械設備的運行情況。
9、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保養、維修,以確保正常運轉。
10、在機械設備施工場所要清理干凈,特別是木工加工棚、鋼筋加工棚。
五、加強安全教育
1、對現場的新工人必須進行公司、項目部、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分發《新工人安全須知》,做到人手一冊,未經三級安全教育人員,項目部不得分配工作。
2、安全教育內容宣傳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法規、法制觀念;宣傳學習有關安全規章制度。
3、班組在上崗前,根據當日生產任務必須進行上崗前安全交底,并有紀錄。
4、應工作需要,工人在變換工種時,須經進行新工種的安全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
5、特種作業人員,包括電工、電焊工、架子工、機操工等必須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書,方可上崗作業,無證人員嚴禁上崗作業。
6、形式多樣,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職工進行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
7、加強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教育,使每個人明確各自的安全職責。
六、制訂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為切實貫穿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加強安全生產的管理,做好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特制定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1、定期檢查:由項目經理每周組織一次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檢查。其內容按照安全檢查評分標準,對安全管理、施工用電、井字架、塔吊、施工機械、文明施工等進行全面檢查,通過檢查經發現的事故隱患,立即定人、定時、定措施整改,并建立安全臺帳。項目部除定期檢查外,還必須加強日常工作中的安全檢查,防患于未然。
2、驗收安全檢查:塔吊、井字架由項目施工員組織,操作工人參加,按安全規范的檢查內容,通過自檢確實達到規范要求后施工員和操作工人簽名,報分公司質安科,經公司質安處檢查驗收并簽名掛牌后,才能正式使用。
3、整改與復查:對施工生產中危害職工生產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各種危險因素,一旦發現要認真研究對策,及時實施改進措施,清除危險因素,保證的生產安全和職工的身體健康,促使施工生產順利進行。對查出的事故隱患,必須做到“三定”(定人、定時、定措施)加以整改,必須條條有落實,件件有交待,整改完畢項目施工員、安全員逐項復查銷案。
篇3:改造裝飾工程施工機具管理計劃
改造裝飾工程施工機具管理計劃
施工設備管理主要是正確選擇和使用機具設備,及時搞好施工設備的維護和保養,按計劃檢查和修理,建立現場施工設備使用管理制度等。其主要任務是采取技術、經濟、組織措施對施工機具設備合理使用,用養結合,提高施工機具設備的使用效率,盡可能降低工程項目的機具使用成本,提高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
1、機具設備的合理使用
1.1實行人機固定和操作證制度為了使施工機具設備在最佳狀態下運行使用,合理配備足夠數量操作人員并實行機具使用、保養責任制是關鍵。現場的各種機具設備應定機定組交給一個機組或個人,使之對機具設備的使用和保養負責。操作人員必須經娃語訓和統一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無證人員登機操作按嚴重違章操作處理。堅決杜絕為趕進度而任意指派機具操作人員之類事件的發生。
1.2操作人員崗位責任制
操作人員在開機前、使用中、停機后,必須按規定的項目和要求,對機具設備進行檢查和例行保養,做好清潔、潤滑、調整、緊固和防腐工作。經常保持機具設備的使用效率,節約使用費用,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1.3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操作
項目經理部在機具作業前應向操作人員起先安全操作交底,使操作人員對施工要求、場地環境、氣候等安全生產要素有清楚的了解。項目經理部按機具設備的安全操作要求安排工作和進行指揮,不得要求操作人員違章作業,也不得強令機具帶病操作,更不得指揮和允許操作人員野蠻施工。
1.4遵守走合期使用規定
由于新機具設備或經大修理后的機具設備在磨合前,零件表面尚不夠光潔,因而其間的間隙及嚙合未達到良好的配合間隙及嚙合尚未達到良好的配合。所以,機具設備在使用初期一定時間內,對操作提出一些特殊規定和要求即走合期使用規定。
2、機具設備的保養與維修
2.1機具設備的磨損
機具設備的磨損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磨合磨損。是初期磨損,包括制造或大修理中的磨合磨損,這段時間較短。此時,只要執行適當的走合期使用規定就可降低初期磨損,延長機具使用壽命。
第二階段:正常工作磨損。這一階段零件經過走合磨損,光潔度提高了,磨損較少,在較長時間內基本處于穩定的均勻磨損狀態。這個階段后期,條件逐漸變壞,磨損就逐漸加快,進入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事故性磨損。此時,由于零件配合的間隙擴展而負荷加大,磨損激增,可能很快損壞。如果磨損程度超過了極限不及時修理,主會引起事故性損壞,造成修理困難和經濟損失。
2.2機具設備的保養
機具設備保養目的是為了保持機具設備的良好技術狀態,提高設備運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減少零件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降低消耗,提高機具施工的經濟效益。保養分為例行保養和強制保養。例行保養屆于正常使用管理工作,它不占用機具設備的運轉時間,由操作人員在機具運轉間隙進行。其主要內容是:保持機具的清潔,檢查運轉情況,防止機具腐蝕,按技術要求潤滑等等。強制保養是隔一定周期,需要占用機具設備的運轉時間而停工進行的保養。強制保養是按照一定周期和內容分級進行的。保養周期根據各類機具設備的磨損規律、作業條件、操作維護水平及經濟性四個主要因素確定。
2.3機具設備的修理,是對機具設備的自然損耗進行修復,排除機具運行的故障,對損壞的零部件進行更換、修復。對機具設備的預檢和修理,可以保證機具的使用效率,延長使用壽命。機具設備的可分為大修、中修、零星小修。大修是對機具進行全面的解體檢查修理,保證各零部件質量和配合要求,使其達到良好的技術狀態,恢復可靠性和精度等工作性能以延長機具的使用壽命。中修是大修間隔期間對少數總成進行大修的一次性平衡修理,對其他不進行大修的總成只執行檢查保養。中修的目的是對不能繼續使用的部分總成進行大修,使整機狀況達到平衡,以延長機具設備的大修間隔。零星小修一般是臨時安排的修理,其目的是消除操作人員無力排除的突然故障、個別零件損壞,或一般事故性損壞等問題,一般都是和保養相結合,不列入修理計劃之中。而大修、中修需要列入修理計劃,并按計劃預檢修制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