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醫院供應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一般消毒隔離制度
1、工作人員上崗衣帽整齊,進入無菌室要更換鞋,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和消毒隔離制度,周圍環境無污染源。
2、供應室分為生活區和工作區,工作區又分為無菌、清潔、污染區,區域間應有實際屏障、路線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潔,強制通過,不得逆行。
3、各室桌面、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保持各室的清潔整齊。
4、凡回收的彎盤、鑷子、引流瓶、導尿管等均再用消毒液浸泡后刷洗、擦干、消毒。
5、供應室對各科帶有標記的特殊感染(如綠膿桿菌、破傷風桿菌)和氣性壞疽患者用過的物品均采用雙蒸高壓滅菌法。
6、供應室無菌送貨車與回收車分開,并有明顯標記,用后消毒液擦拭。
7、各種包布一用一洗一更換,保證無缺損。
(二)滅菌消毒效果的監測
1、每日晨對所用滅菌鍋做B-D試驗,監測滅菌鍋的壓力、溫度,B-D包內指示卡和包外指示膠帶均勻變色視滅菌鍋運轉正常。
2、所有滅菌鍋每周進行生物監測一次,無菌生長證明滅菌鍋合格。
3、滅菌植入性器械應每批次進行生物監測,生物檢測合格后,方可發放。
4、消毒員隨時檢查滅菌鍋運行情況,每鍋有記錄,確保滅菌消毒效果。
5、高壓滅菌與環氧乙烷滅菌物分開放置,以免錯放滅菌鍋。
(三)一次性注射用品擺放
專室、專柜放置。
(四)無菌室監測
1、無菌室地面、桌面、柜內每日用消毒液擦拭。
2、無菌室每日進行空氣消毒,每月空氣培養一次,記錄完整。
3、無菌室護士嚴格復查滅菌效果、有效時間,證明無誤方可下發。
篇2:某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醫院要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細則》及《消毒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
2.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監控組織,配備專(兼)職人員,并認真履行職責。
3.醫院要制定醫院感染監控方案、對策、措施、效果評價和登記報告制度,并作為醫院評審的重要條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核查。
4.對醫務人員的消毒、隔離技術操作進行定期考核與評價。
5.建立醫院感染控制的在職教育制度,定期對醫院職工進行預防醫院感染的宣傳教育。
6.醫院須建立特殊區域(如手術室、消毒供應室、產房、嬰兒室、新生兒病房、治療室)保潔、消毒或無菌的監控制度和措施,定期檢查。
7.建立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管理辦法。
篇3:縣人民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職責
人民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職責
一、在分管院長及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領導下,負責本科的業務與行政領導工作。
二、組織本科人員制定全院醫院感染管理的有關制度、控制措施、實施方案并提交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審定,主持日常的監督實施工作。
三、定期向主管院長及醫院感染委員會匯報醫院感染管理及監控情況。
四、掌握全院醫院感染相關信息,定期分析、總結和匯總,每季度通過發放《醫院感染管理通訊》向全院公示。
五、指導和參與檢查醫院各病區和特殊部門的消毒與隔離措施,負責環境衛生的細菌學監測管理。
六、負責醫院內消毒劑和抗菌藥物的使用指導和管理。
七、負責組織醫院有關醫務人員的醫院感染知識、消毒、隔離知識、抗菌藥物使用規范等的培訓。
八、協調各科室和部門的醫院感染臨控工作。
九、如出現或高度疑似醫院感染暴發流行時,應及時向主管院長及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匯報情況,必要時提請啟動醫院感染管理應急預案,并及時組織流行病學調查及制定控制措施。
十、追蹤國、內外醫院感染管理理論水平的進展,負責本科人員的業務學習和外出進修安排,并開展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