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休閑酒店應收款項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酒店往來款項的管理,控制應收款項的占用,減少壞賬損失特制定本制度。
1、應收賬款是顧客就餐時以記賬簽單形式或持記賬式優惠券而形成的酒店應收而未收的就餐款項。
2、應收賬款的發生應在信用良好的單位和個人。凡是要掛賬的單位和個人,酒店應對其信用狀況進行認真的調查和正確的估計,因過失造成的應收賬款呆賬的,要追究當事人的經濟責任,對于信譽差的單位和個人,應杜絕賒賬行為。
3、應收賬款發生后,財務部門應督促經辦人與往來單位和個人對賬,要進行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保證應收賬款金額準確無誤,并及時作好催收工作。酒店
4、在呆賬發生后,財務會計應寫出發生呆賬的詳細過程及催款情況。
5、酒店一律不提壞賬準備,發生的壞賬損失經總經理審批,然后交董事長或其授權人審批,酒店財務會計再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計入管理費用。
6、其他應收款是酒店除應收賬款、預付賬款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包括:各種賠款、罰款、存出保證金,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等。
7、酒店發生的其他應收款應及時、準確作賬務處理,并注意催收,其他應收款占用時間應自發生之日起30日內收回。涉及應收職工個人的款項不能按時收回的,應從職工當月個人的工資中扣回。
8、系統內各單位消費(含掛賬),按8.8折(僅指菜品)計價;系統內個人消費(含掛賬),按8.5折(僅指菜品)計價。
篇2:房地產公司應收款的管理
房地產公司應收款的管理
1)應收帳款、預付帳款明細帳必須根據經核對的工程合同和購銷合同(附出庫單)及匯款(付款憑證)為依據予以記帳,應按照不同的應收帳款或供應單位名稱設置明細。
2)應收款明細帳調減必須要有分管領導書面批準。
3)建立應收款內部管理報告制度。
?、儇攧杖藛T在每月20日前對上月帳中的應收帳款進行清理,并根據工程(購銷)合同及企業應收貨款規定進行應收帳款分析,對拖欠貨款(工程合同超過2個月,購銷合同超過1個月)理出清單不得拖延,并理出潛在壞帳交主管領導,由合同簽訂單位提出解決辦法,經主管領導批準之后執行。
?、谪攧杖藛T在每月10日前(計發工資前)對上月末按公司規定應該歸還借款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清理,對不按規定及時還款的個人扣發當月工資,并通知有關部門領導及時催收;對超期一個月還未歸還借款的單位,應及時通知項目負責人。
③負責收款的部門或業務經辦人在接到超期應收款通知單后,應及時催收,如不能按期收回,應及時通知項目負責人。并行成書面資料。交由財務部留檔。
?、苌暾埜犊畈块T(或應收賬款發生部門)的部門負責人及業務經辦人是清理追收應收帳款的第一責任人。企業發生因清理追收不力,造成壞帳甚至造成損失的,視情節輕重和損失大小對有關責任人予以經濟和行政處罰,情節嚴重、損失巨大的,要追究法律責任并相應承擔經濟責任。
4)對于預付帳款應嚴格管理。
?、兕A付賬款應按照規定程序和權限辦理;
?、陬A付賬款必須按合同規定付款,并在合同約定的時間清算完畢。辦理相關報銷手續。如果在規定時間內不通清算報銷,財務部應將該款項轉入應收帳款。按應收賬款管理。
③對預付的支付必須按相關合同和完整的審批手續執行,否則,追究業務部門和財務部責任。
篇3:房地產財務管理細則:應收款管理
房地產財務管理細則:應收款的管理
三、應收款的管理
1)應收帳款、預付帳款明細帳必須根據經核對的工程合同和購銷合同(附出庫單)及匯款(付款憑證)為依據予以記帳,應按照不同的應收帳款或供應單位名稱設置明細。
2)應收款明細帳調減必須要有分管領導書面批準。
3)建立應收款內部管理報告制度。
?、儇攧杖藛T在每月20日前對上月帳中的應收帳款進行清理,并根據工程(購銷)合同及企業應收貨款規定進行應收帳款分析,對拖欠貨款(工程合同超過2個月,購銷合同超過1個月)理出清單不得拖延,并理出潛在壞帳交主管領導,由合同簽訂單位提出解決辦法,經主管領導批準之后執行。
?、谪攧杖藛T在每月10日前(計發工資前)對上月末按公司規定應該歸還借款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清理,對不按規定及時還款的個人扣發當月工資,并通知有關部門領導及時催收;對超期一個月還未歸還借款的單位,應及時通知項目負責人。
?、圬撠熓湛畹牟块T或業務經辦人在接到超期應收款通知單后,應及時催收,如不能按期收回,應及時通知項目負責人。并行成書面資料。交由財務部留檔。
④申請付款部門(或應收賬款發生部門)的部門負責人及業務經辦人是清理追收應收帳款的第一責任人。企業發生因清理追收不力,造成壞帳甚至造成損失的,視情節輕重和損失大小對有關責任人予以經濟和行政處罰,情節嚴重、損失巨大的,要追究法律責任并相應承擔經濟責任。
4)對于預付帳款應嚴格管理。
①預付賬款應按照規定程序和權限辦理;
②預付賬款必須按合同規定付款,并在合同約定的時間清算完畢。辦理相關報銷手續。如果在規定時間內不通清算報銷,財務部應將該款項轉入應收帳款。按應收賬款管理。
?、蹖︻A付的支付必須按相關合同和完整的審批手續執行,否則,追究業務部門和財務部責任。